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劉建鋒:該聽誰的?朱熹?還是王陽明?

作者:由 商業功夫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19-10-21

文|劉建鋒

劉建鋒:該聽誰的?朱熹?還是王陽明?

劉建鋒:該聽誰的?朱熹?還是王陽明?

源於《大學》的人生指引

近900年前,朱熹注四書之後,中國學子治學,以《大學》為入門課本。《大學》告訴我們,做人做事從“

致知

”開始,而“

致知在格物

”。

如果一個人有了“知”,他的

思想觀念就會實

,不會浮躁或消沉,也不會驕傲或自卑。這樣一來,這個人的

心就會正

,做事情會有分寸,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把精力放在對的事情上。如此反覆,

身心就得到了修煉提升

,治理企業管理家庭都不在話下。再往大了說,也就有面向全國甚至放眼世界的根基了。

《大學》的原文說:“

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能夠正確理解這段話,做人、做事、辦企業都有了指南。

劉建鋒:該聽誰的?朱熹?還是王陽明?

朱王之爭

問題是,什麼是“知”?如何做到格物而後致知?

朱熹和王陽明的門戶之爭,其最大的分歧 ,就在“致知”

。朱熹認為,知是理,萬事萬物皆有其理。任何事物,要達到目的,先要知道事物的理,致知就是找到這個理。王陽明認為,知是良知,致知就是致良知。

劉建鋒:該聽誰的?朱熹?還是王陽明?

朱熹的窮萬物之理

朱子認為

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的原理

瞭解了事物的原理,就對該事物有了“知”。

亞里士多德對智慧的定義與此接近,《形而上學》中,亞里士多德定義智慧為:

關於事物之根源及原理的知識

劉建鋒:該聽誰的?朱熹?還是王陽明?

比如說辦企業,企業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企業服務的物件是誰?他們為什麼需要企業的服務?他們沒有別的選擇嗎?他們如何知曉有這家企業?他們如何願意相信?企業能盈利嗎?經營這家企業需要哪些能力?

……

這些,可稱之為企業的理,知道這些理,就是對企業這樣事物有“知”了。

劉建鋒:該聽誰的?朱熹?還是王陽明?

致知而後意誠心正

有知之後,知道辦企業原來是這麼回事,就會依理尋找方法。能夠依理行事,意就會誠,不會把事情弄歪,心也就會正。不違背經營企業道理的事,把心放在該做的事情上。這樣一來,在治理企業方面,自己就得到了真正的修煉,這就是身修。身修之後企業就辦得好了。有辦好企業的能力,才能談面向全國,面向全世界。

再比如做銷售,銷售的理是什麼?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我需要解決什麼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會給我帶來什麼損失?這些問題如果解決,會給我帶來什麼好處?購買產品或服務時,我最在意哪些因素?我的心理價位是多少?

……

弄清楚以上的理,銷售就算是有“知”了。有知才能意誠,才能心正,才能身修,才能把銷售做好。

做事情的四個步驟,道、法、術、器。

知曉事情的原理,也就是“知”,然後就能根據這個理找到方法。找到方法之後,根據方法掌握相關技能,同時選擇器具更快更好地做事。

劉建鋒:該聽誰的?朱熹?還是王陽明?

王陽明的致良知

王陽明曾經飽受格物致知之困。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太監劉瑾專權,貶王陽明到貴州龍場驛去做驛丞。驛丞相當於一個郵電所的所長。並且,這個郵電所處在萬山叢棘之中,蟲蛇怪獸橫行,蠱毒瘴癘瀰漫,四境荒涼,人煙稀少。

劉建鋒:該聽誰的?朱熹?還是王陽明?

人生境界非凡的人,善於把不好的事情變成好事

。雖然條件艱苦,但落得清淨。王陽明開始格物致知,每天對著竹子格,思索竹子的來龍去脈、生長機理、用途歸宿,試圖探尋竹子所隱含的天理。結果,堅持到第七天病到了,只好以此才作罷。

其實,王陽明一直對朱熹“格物而致知”存疑。這次格竹失敗,王陽明開始日夜反思,突然在某天半夜大悟:“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意思是說,每個人都具備成為聖人的天性,應該向心去求,而不是向外在事物去求,本心已具足一切。

王陽明認為

自足之天性就是良知。每個人天生就有良知,只是為外在事物所矇蔽。做任何事情,以自己的良知來判斷是否可行

劉建鋒:該聽誰的?朱熹?還是王陽明?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如何修行自己的良知?如何讓良知恢復到本來的樣子,沒有被世俗汙染過的樣子?

王陽明的修行之法是“知行合一”,存天理,滅人慾

,從而實現致良知。

這裡要特別注意,

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並不是指知道了就要去做到的意思。而是說,起心動念的知,也同時是行。比如說起了個惡念,雖然沒有付諸實施,沒有形成惡果,但按“知行合一”的觀點,就等於是實施了,等於有了惡果。

所以,透過“知行合一”修行,每日每時摒棄不善,擴大自己的善,最終達到止於至善。

宋明理學又被稱之為新儒學,是將傳統儒學與佛學兼收幷蓄而產生的。王陽明的致良知就是將出世的佛學和入世的儒學合二為一。

劉建鋒:該聽誰的?朱熹?還是王陽明?

結論

透過對王陽明和朱熹對格物致知觀點的對比,我想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王陽明的致良知,幫助我們治心,是完善人格的最簡便速效之道

而朱熹的窮盡事物之理,更能指導我們治事。

在治事過程中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同時在治事過程中不斷修煉提升自己。

治心與治事不可偏廢。一個人,如果只顧著完善人格,不學習如何幹活,這個人恐怕就接近迂腐。畢竟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有

,不幹活,吃穿用度哪裡來?父母兒女靠什麼養?家國又如何能興旺?

但是,如果一個人只圖幹活發財,不完善自己的人格,這種人用曾國藩的話來說,“

不為聖賢,便為禽獸

”。一個人只顧金錢沒有人格,就會弄出“毒牛奶”、“地溝油”,這些行為跟未開化的“禽獸”沒什麼兩樣。

所以,既要聽朱熹的,也要聽陽明的。

標簽: 王陽明  良知  致知  朱熹  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