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作者:由 原畫冊韓松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2-05-15

有情懷的攝影人,總是更強調錶達而不注重器材。其實,若仔細分析,攝影器材並非單單是實現創作想法的「技術支撐」,它也關乎美學。

-

01. 做個器材黨吧!

首先強調,我們並不鼓勵盲目的「器材黨」——就是那種枉顧想法而攀比技術引數,並以之為作品主要評判標準之盲目。

現在攝影圈湧現出一批與「器材黨」完全相反方向的創作者,他們有著濃厚「去技術化」情結,不斷強化藝術表達、創作想法的作用,認為器材背後的「頭」比「鏡頭」更重要。「去技術化」情結普遍的理論支撐是——

“只要不影響表達,器材就不重要。”

所以,在手機、微單等小型相機不斷最佳化效能的今天,「底小」所帶來的畫質不利因素,已經越來越不被看做是個限制了。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史蒂芬·肖爾

但,萬事都不絕對。嚴格來說「器材」與「表達」並不能分開來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你是個進階攝影愛好者,我會建議你——

做「另一種器材黨」。器材,其實也是一個美學問題。

為什麼這樣說呢?

-

02. 快攝影與慢攝影

器材所造成的一個顯性的美學問題,和它們的重量息息相關。

從最笨重的大畫幅相機,到最輕便的手機,人機互動所產生的特有的「互動模式」,也會給作品風格帶來深刻的影響。我們可以選擇其中幾種有代表性的器材來淺要對比一下:

手機

重量:~100~200g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手機之於現代人類,更像是人體器官的延伸。獲得一張影象是隨時、隨地,不太注重儀式感的。在原畫冊早年的書籍《手機攝影憑什麼比相機還酷》中,我們提到過,手機其實更擅長進行生活的碎片化記錄,甚至濾鏡與預設也是手機攝影文化的一部分。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紐約八則©韓松,HUAWAEI P20

手機攝影擅長產生類似於快照的美學特徵,它最自然的影象常是

碎片的、靈動的、即興的

但由於演算法加持,新一代手機也總是揹負著「拍大片」的使命,也在不斷模擬那種穩固的、銳利的「數碼味」。在小幅輸出不影響畫質的情況下,手機攝影也被很多攝影集出版物、藝術展覽所接受。比如214《下河》中的部分,和在2020年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上展出的姚瑤的作品。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2020年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展出的手機攝影作品©姚瑤

135膠片相機

重量:~600~800g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小型135膠片相機所產生的快照影象美學,可以參考佈列松、羅伯特·卡帕、馬克·呂布、森山大道、威廉·克萊因等人。135膠片這種小相機,可以做到那時的大畫幅相機做不到的事情。比如進行節奏極快的掃街,捕獵式的創作,抓拍。可以說相機的「輕」帶來一種全新的視野和拍照方式,並深刻影響到今天的每個人。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亨利·卡迪埃-佈列松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登陸諾曼底©羅伯特·卡帕

快照審美是有一定的美學價值的,它擺脫了早期畫意攝影被繪畫所限的窄路,走出了屬於攝影自己的美學(本體美學)道路——

瞬間性與原真性

135相機帶來的快照美學影響至今,成為很多人心中對攝影定義 :瞬間的、情緒的、風格化的或者是帶著即興性質,抓拍、巧妙,真實就是偉大。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

重量:~1000~2000g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對現在普通人的攝影審美觀塑造影像巨大。因為普通大眾所接觸到的攝影影象大多是商業攝影或新聞攝影,而這兩類攝影用到最多的器材就是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例如商業棚拍大片,或者荷賽等新聞攝影比賽。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商業棚拍人像©PNW Production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新聞攝影《貝魯特港口爆炸》©Lorenzo Tugnoli第64屆世界新聞攝影大賽(荷賽)提名作品

這種相機可以滿足快速成像,但同時能兼顧一定的畫質。佳能和尼康的旗艦單反相機如磚頭般重,但尚可接受,能在畫質和快速成像間獲得平衡。它的美學特質也很明顯——

快審美、銳利風、確切感、視覺化

筆者認為這可以描述為「數碼味」。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大畫幅相機

重量:~1000~20000g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埃裡克·索斯使用大畫幅相機

大畫幅相機無疑是攝影器材序列中最重的一檔,這決定了它幾乎只能是以非常慢的速度創作,因此很多大畫幅攝影作品風格是

冷靜的、客觀的、凝視般、有儀式感的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英國石油公司的艾森煉油廠© 米奇·愛潑斯坦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Ironwood Forest National Monument© 米奇·愛潑斯坦

儘管這些關鍵詞不能概括所有大畫幅作品,但它的確形成了一種典型的「大畫幅美學」,和冷麵(deadpan)、景觀攝影、新地形攝影等關鍵詞,以及喬爾·邁耶羅維茨、史蒂芬·肖爾、喬爾·斯滕菲爾德、米奇·愛潑斯坦、貝歇爾夫婦、托馬斯·魯夫、托馬斯·斯特魯斯、安德烈亞斯·古斯基、坎迪達·霍弗一起成為了藝術攝影史上的重要部分。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粗略來分的話,你可以拉出一條從「快攝影」到「慢攝影」的光譜,儘管它們並沒有絕對的界限,也能一定程度上「跨區操作」,但也能看出小相機到大相機的影象的「節奏」差異和整體趨勢。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而器材對創作者更深刻和本質的影響,是——

觀看方式

當你用一種器材拍照時,你能把它帶到哪去,取景框裡能看見什麼,以什麼樣的流程拍出來,就會深刻影響到你的最後的影象。例如,當你扛著大畫幅相機上街拍攝的時候,不可能像135相機那樣躲在角落在小取景框內抓捕奇趣瞬間,而更類似於「作畫」一樣,在底片上精心排程結構。

如果我們進行更細緻的比較,可以看史蒂芬·肖爾的兩部作品《美國表面》和《不尋常之地》。它們分別用135膠片相機和大畫幅拍攝了同樣的題材,但你能很明顯感覺二者的不同。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選自《美國表面》©史蒂芬·肖爾用135相機拍攝,畫面有很多即興成分,透視也未校正看起來是很「快速」拍攝的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不尋常之地》©史蒂芬·肖爾用8×10大畫幅相機拍攝,因其移軸功能透視已校正畫面結構嚴整,能感受到是「慢慢」拍攝的

不同的器材會給我們帶來完全不同的創作節奏和觀看方式,所以我們可以說:

不同器材拍照,

不只是畫質問題,

也是美學問題。

-

03.「數碼味」的障目

羅列完不同器材的影象審美,一些困惑也可以順藤摸瓜地解開了。

比如,

為什麼有的人認為很多著名的快照看起來像亂拍的?為什麼有的大畫幅作品看起來很一般?

是因為,大多數人長期被「數碼味」的攝影審美所限定,以至於忽略了其他味道的存在。

例如,在被「數碼味」規訓的盲目下,很有可能「快照味」會被視為粗糙的、隨意的、強詞奪理的。因為「數碼味」讓許多朋友認為清晰的、明確的、平衡的才是好的。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森山大道

又如,在被「快照味」規訓的盲目下,很有可能「大畫幅味」會被視為乏味的、無趣的、沒有創意的。因為小相機的審美讓許多朋友只信奉「瞬間」,所以「抓得好」「有故事感」「情緒到位」「好看」等顯性特徵才是好照片的標準,而大畫幅的觀感的冷靜、客觀、凝視、細節等被認為是沒有技術含量的(儘管它實際上需要更高超的技術)。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眠於密西西比河畔》©埃裡克·索斯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安德烈·古斯基

「數碼味」本沒有錯,但它對我們的觀念潛在影響卻是值得反思的。如果只閱讀過「數碼味」,可能會對攝影其他美學可能性變得盲目,更快的「快照」審美和更慢的「大畫幅」審美很有可能被我們無視。

這也是我們一直說的,無論怎麼樣,一個創作者都需要儘可能地拓寬審美光譜,而不至於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被某些東西規訓。

所以我們還可以說:

不同器材拍照,

不只是畫質和美學問題,

也會潛在地養成審美觀。

-

04. 只要不影響表達,器材就不重要?

我們回到這個觀點:「只要不影響表達,器材就不重要」。

筆者認為,粗略來看這種觀念是沒問題的,它也能避免攝影愛好者們鑽器材和技術的牛角尖,而將精力更多放在創作和想法上。但我們需要謹慎對待一些問題:

比如我們可以深挖一下,

什麼是「不影響表達」?

可能大多數愛好者會認為主要是畫質。只要看起來足夠清晰,影調各部分都有層次,色彩準確鮮明就是「不影響表達」。這種觀點傾向於將影象視作「大致的平面構成」,那麼在小螢幕上粗略觀看,器材之間會有很強的替代性。例如現在我們也經常看到用手機模仿大畫幅美學觀感的作品。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北京的早春©韓松,iPhoneX「大致的面構成」和氛圍很接近一些大畫幅景觀攝影 ,可作為小螢幕粗略觀看,但不能算完整的表達

而進一步說,當我們進行影象輸出時,畫質問題就將受到考驗。「底大」的大畫幅作品可以進行數米畫幅的細膩輸出,而手機或135相機可能就要小得多。所以更成熟更會把器材的使用和最終的呈現媒介做一個提前的規劃。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萊茵河II號》© 安德烈·古斯基,展覽現場示意圖原作尺寸3。6m×2。1m,經過複雜的後期處理,達成了巨幅輸出

再進一步說,即使考慮了輸出的因素,不同的器材之間也有很多技術細節影響著影象的呈現。例如大畫幅相機自帶移軸功能,它處理透視的邏輯和135相機的一般邏輯是不同的;又如大畫幅相機依賴改變光圈和移軸兩個因素來處理景深,又可利用f64超小光圈和沙姆定律,獲得和135相機難以達到的大景深效果。所以你也可以問問自己,除了「大致的影象構成關係」,透視、景深、成像等細節,算不算自己作品表達的重要部分呢?如果算的話,那麼「器材不影響表達」就不可能嚴格做到,不同器材的創作邏輯、技術細節、節奏、審美訴求都不太一樣。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選自《眠於密西西比河畔》© 埃裡克·索斯

「只要不影響表達,器材就不重要」很容易被誤讀為「只要畫質達成了,器材可以互相替代」。一個進階愛好者需要更嚴肅的創作,不得不同時考慮畫質、輸出、細節、創作節奏、審美訴求的綜合問題。因為嚴格來說,它們都是表達的一部分。

「只要不影響表達,器材就不重要。」可以用來抵禦無腦的「器材黨」的思想侵襲,但要進行嚴肅創作時,還需要謙虛而謹慎地對待器材的技術和美學的綜合問題。

所以可以這樣做:

找到與自己美學訴求相匹配的器材,

也找到自己器材最合適的美學表達

-

結語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了在原畫冊社群可愛的成員們,他們總是積極地用手中有限的器材(大多是手機和單反)去嘗試審美光譜上的各種可能。我並不認為「錯位」地使用器材有什麼原則問題,例如用手機嘗試大畫幅美學,用手機拍數碼大片,或者用全畫幅數碼單反嘗試高速完成的快照——這些不完全的、片段的試水總強於狹隘的審美。

做個“器材黨”:用不同的器材拍照,只是畫質的問題嗎?

但上文從另一個角度提醒我們,器材的人機互動和攝影美學有著深刻關係,以及在嚴肅創作的語境下,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

-器材重量和操作流程對影象美學效果影響很大

-可以影象風格的「節奏」,快攝影和慢攝影都有自己的魅力

-器材產生的影象審美差異的本質是「觀看方式」不同

-現在大多數人影象審美都源於數碼單反的「數碼味」

-「數碼味」的洗腦,容易讓人get不到「快照美學」和「大畫幅美學」

-即使畫質達標,不能嚴格代表沒有影響表達

-選用的器材最好和審美訴求相匹配

-器材錯位使用對於練習和拓展光譜無大礙,但不建議作為嚴肅創作的方式

我們不應該盲目追求器材,但也不應該忽視器材而進入另一種盲目。

the end

標簽: 器材  攝影  畫幅  相機  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