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作者:由 黃先生的小酒館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19-04-04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中國人真的很愛喝酒。

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甚至連清明節都有酒的影子所在,中國的這些節日好像都和酒脫不了關係……

酒究竟有什麼魅力,讓人能在每個節日都能想起他的影子呢?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就拿最近的一個節日“清明節”而言,便和酒密不可分。

清明節飲酒,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

據史書記載,清明與寒食本是兩個節日,在清明前一日。

但由於兩個節日的時間相近,又加上掃墓與寒食禁火習俗的融合,人們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與現在的清明節融合而為一。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在以前,朝廷有明確的規定,每當寒食節家家戶戶都要禁菸火。

所以人們通常會提前做好的冷熟食,等到節日當天食用。

一般從寒食禁期間天氣還冷,吃冷食會使身體不適。而酒中含有大量的熱量及營養,飲入人體後,這些熱量和營養會迅速被人體吸收,幫助人們驅除寒冷。

所以清明節飲酒的習慣便來源於此。

清明節的到來,總會讓人想起唐代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或許我們每個人都耳熟能詳,但是其中蘊含的情感你是否還記得?

在這首詩當中,既描繪了詩人杜牧在清明時節的看見路上行人吊念逝去親人時,內心傷感的情緒。

也從側面描繪了清明時節,人們對於親人的懷緬。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這些情緒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只能借酒來平緩或者麻醉自己哀悼親人的心情。

在現在看來,一杯美酒,是對先祖的祭奠,亦對逝者的哀悼;也是對過去時光的思念,對人生無常的嘆息。

當然清明節不全是傷感的,它也給生活帶來了樂趣。

有資料記載,宋代以後,每至清明,人們常常在掃墓之餘,攜帶美酒簡食外出春遊,美其名曰“踏青”。

每到這時候,人們群聚在園亭、樹下或湖邊,擺置杯盤吃食,在美酒佳餚的滋潤下,盡情遊玩,暢談暢飲,在春風裡享受一份愜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著名詩人歐陽修就曾寫過一首詞《採桑子》,這首詞就生動地描述出清明期間人們乘春色美景出遊的盛況: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錮車。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由此可見,在春天這個好時節裡,草長鶯飛,山水如畫,百花爭妍。又怎能少了酒來助興呢?

詩人王禹偁也在《清明》這首詩裡寫道: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清明與酒千絲萬縷的情愫全在這首詩裡。

隨著時代的變遷,雖然清明節習俗不斷髮生變化,但掃墓、踏青、郊遊這些活動一直流傳至今。

在這些活動中,無論是清明節對先祖的緬懷和祭奠,還是對春天大自然美景的享受,酒都是一種陪伴的角色。

黃先生,陪你溫暖這個世界。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標簽: 清明  清明節  這首  節日  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