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唐詩往事10——宋之問: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作者:由 冬麥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18-06-09

1

宋之問與沈佺期生活在同一時期,一起在當時的政治漩渦裡起起落落,人生遭遇有頗多相似之處。

兩人同一年出生,同一年中進士,都是當朝受寵的文學侍臣、武則天身邊的大紅人,又因諂附二張同年被貶,兩人的詩歌創作有相似之處,都為律詩的體制定型作出貢獻,在文學史上並稱“沈宋”。

只不過一人得以善終、另一人卻死於非命。

2

宋之問(656-712),一名少邊,字延清,虢(guó)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

宋之問的父親宋令文,曾在高宗朝擔任左驍衛郎將,東臺詳正學士。宋令文擅長文辭、精於書法、且頗有武力,世稱“三絕”。

據說,曾經有頭很好鬥的牛,沒人敢招惹它,宋令文徑直上前抓住牛角,折斷牛脖子殺死了牛。

宋令文有三個兒子,宋之問以文章詩賦聞名於世、宋之悌以驍勇著稱、宋之遜精於書法,世稱三子皆得其一絕。

3

宋之問弱冠即有詩名,尤擅五言詩,20歲中進士,一開始擔任縣尉一類的小官職。

天授元年(690),武則天聞其名,招他入宮,與楊炯一同在習藝館教書。這一年宋之問35歲,慢慢地,憑著他不凡的才華,步步高昇,累轉尚方監丞、左奉宸內供奉,最終成為武則天身邊著名的文學侍臣。

最讓宋之問出盡風頭的,是這首《龍門應制》詩:

史書載,有一次武則天遊幸洛陽龍門,命群官賦詩,詩先做成的將賜以錦袍,左史東方虯最先做好,於是把錦袍賜給他,才一會兒宋之問詩成,武則天看了大為稱讚,稱“其詞愈高”,於是就奪了錦袍重新賜給宋之問,這就是著名的“奪錦之才”的故事。

當時,為了討武則天歡心,大家都爭相討好張易之兄弟,宋之問更是極盡諂媚之態,不僅對張易之兄弟“傾心媚附”,甚至還親自給張易之捧過尿壼。

4

神龍政變後,中宗開始清算前朝舊事,因依附二張被貶的宮廷文人就有數十人,宋之問被貶到瀧州(今廣東羅定南)。

可能是覺得邊地太苦,不久,他又悄悄潛回洛陽,藏在他的好友張仲之家。從瀧州逃回洛陽的路上,經過漢江時,他寫了這首《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被貶謫嶺外將近一年,山高水長,音訊斷絕,家人未卜生死,離家越近,卻越不敢打聽他們的訊息。身於亂世,顛沛流離,其情可憫,但一想到他後來的所作所為,你就同情不起來了。

5

此事說來話長,中宗曾被武則天流放在外長達14年,期間顛沛流離、歷盡艱辛,與韋氏相依為命,他的女兒出生於流放途中的馬車上,沒有襁褓,就用自己的衣服包裹,因此乳名“裹兒”,就是後來的安樂公主。

中宗復位後,為補償流放期間對妻女的虧欠,任由皇后韋氏和安樂公主弄權,韋氏又勾結武三思,一時朝綱非常混亂。

宋之問的這位好友張仲之非常憤恨,私下在家裡計議,想要除掉武三思,正好被藏匿在此的宋之問聽到,卑鄙的宋之問賣友求榮,向武三思告密,於是武三思除掉張仲之,宋之問則免罪得官,遷升為鴻臚主簿,接著遷考功員外郎……簡直不想再寫下去。

6

宋之問繼續在各種宮廷勢力中左右逢源,自以為機關算盡,當時,朝中勢力除了韋武一黨,還有太平公主與李隆基一黨,兩派明爭暗鬥、勢不兩立。

他先是諂媚太平公主,為之所重用,後來又覺得安樂公主權盛,又去巴結安樂公主,太平公主因此深為惡之,揭發他主持貢舉時收受賄賂,於是宋之問再次被貶,被貶為越州(今浙江紹興)長史。

他被貶的這段時間,宮鬥勢力再次發生變化。

先是韋氏毒死自己的丈夫中宗,效仿武則天臨朝聽政,接著韋武一黨又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消滅掉,李隆基的父親睿宗即位。睿宗覺得宋之問這個人“獪險盈惡”,把他貶到更偏遠的欽州(今廣西)。

2年後,李隆基即位,是為玄宗,大概這種見風使舵的牆頭草人人都痛恨,李隆基下詔將宋之問賜死於貶所,終年56歲。

據說,當時一起被賜死的還有刑部侍郎冉祖雍,宋之問聽到賜死的詔令後,驚恐萬分、左右徘徊,於是冉祖雍向使者請求,讓他有與妻兒訣別。

使者同意,但宋之問依然慌亂失措,不能自持。冉祖雍怒道:“我和你同有負於國家,罪有應得,還有什麼可遲疑的?”於是飲食沐浴後自盡。

7

宋之問雖是歷史上出了名的無行文人,但是他在詩歌上的成就卻是不可抹殺的,他與沈佺期並稱“沈宋”,他倆對近體律詩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