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白衣渡江”偷襲關羽,呂蒙所使“白衣”究竟是什麼意思?

作者:由 裴注三國志全譯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1-11-27

引子: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率領大軍攻打曹魏的襄陽呂常和樊城曹仁,東吳呂蒙使“

白衣

渡江”而偷襲關羽後方公安、南郡,此文中的“白衣”究竟是何意?

原文:《吳書九·呂蒙傳》: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

疑難詞句:

對於原文中的“

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

”一句。各方家所譯不同。

各家觀點:

1。楊翊強(

蘇淵雷

主編《三國志今注今譯》):“白衣”指“白色的衣服”

2。

易中天

《品三國》:“白衣”指“白色的衣服”

3。

許嘉璐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三國志》):“白衣”指“白色的衣服”

4。

方北辰

(個人獨力完成《三國志全本今譯註》):“白衣”指“白色的衣服”

5。曹文柱(曹文柱主編《

白話三國志

》):“白衣”指“白色的衣服”

6。李純蛟(個人論證):“白衣”指“當時商人特定的白色衣服”

7。

羅貫中

《三國演義》:“白衣”指“白色的衣服”

8。

吳金華

《博文:因不明“白衣”而虛構的節目》:“白衣”指“脫掉軍裝”

9。餘歡(潯陽鹹魚、三國志吧主):贊同吳金華觀點,“白衣”指“脫掉軍裝”

本書譯者考證:

“白衣”一詞在整部《

裴注三國志

》中的使用共為10處,常有多種理解。其中,有三處的理解頗為相似:

1。在《魏書卷二十七·王昶傳》中,

裴松之

注《世語》曰:黃初中,孫權通章表。偉以白衣登江上,與權交書求賂,欲以交結京師,故誅之。

2。在《蜀書卷六·關羽傳》中裴松之注自己的考證:臣松之以為荊、吳雖外睦,而內相猜防,故權之襲羽,潛師密發。按呂蒙傳雲:“伏精兵於舳艫之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服。”以此言之,羽不求助於權,權必不語羽當往也。若許相援助,何故匿其形跡乎?

3。在《吳書九·呂蒙傳》中: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

對於上述三處,本書的一、二、三版皆把“白衣”譯為“便裝”,現在深入考證後覺得,第一處沒有問題,就是

曹偉

脫去公服換便裝的意思。而第二處和第三處的譯意雖無大錯,但精準度尚欠。

本書譯者之所以把這兩處的“白衣”譯為“便裝”,主要是在初譯時考證了《東觀漢記·趙孝傳》:“每告歸,常白衣步擔。”此文中的“白衣”,就是“脫掉公服而換成便裝”之意。意思是說,

趙孝

每當從官府中請假探家的時候,都脫掉公服,換成便裝,挑著行李步行而歸。

在《魏書卷二十七·王昶傳》的裴松之注中,本書譯者把“偉以白衣登江上,與權交書求賂,欲以交結京師,故誅之。”譯為“曹偉身穿便裝(即脫去公服)登上江岸,給孫權寫信索求財物,打算和他結交出賣京城,所以誅殺了他。”

然而在《吳書九·呂蒙傳》中,陳壽在描述呂蒙的“使白衣搖櫓”後,又加上了後一句“作商賈人服”,這後一句我們可以理解為陳壽是為上句所加的註腳。正是因為這後一句註腳,就與《世語》中“偉以白衣登江上”、《東觀漢記·趙孝傳》中“常白衣步擔”的譯意不能完全相同了。

眾所周知,陳壽撰寫《三國志》,最大的特點就是——惜字如金!從他描述呂蒙的這個情節上看,陳壽應該是因為上句“使白衣搖櫓”還有內容未交代,於是就寫了下句“作商賈人服”。

那麼,陳壽在上句“使白衣搖櫓”中究竟還有什麼內容沒有交代呢?

首先,如果“白衣”指的是白色衣服,說得更明確一點就是,這白色的衣服就是指當時商人特定所穿的服飾。如果此論成立,那麼在當時只要穿白色的衣服,時人都知道這些白衣人是商人了。那麼陳壽還有必要特意寫“作商賈人服”來交代“這些搖櫓士兵所穿的是商人服飾”嗎?顯然是沒有這個必要了,因為對於當時眾所周知的社會形式,以“行文精練”著稱當世的陳壽,應該是不會犯“行文累贅”這種低階錯誤的。

其次,如果“白衣”指的是“便服”,那麼陳壽就要強調“這些搖櫓士兵所穿的是商人便服”而不是普通人的便服,這樣交代的目的,一是要告訴蜀漢的守軍這些大船是商船,二是要告訴世人呂蒙讓搖櫓計程車兵裝扮的是商人(或為商人搖櫓的船伕)。

第三,此處的“白衣”能直接譯為“便服”嗎?不能,因為把“白衣”直接譯為“便服”,而下一句中也包含了“便服”之意,這也不符合陳壽“行文精練”的一貫作風。那麼,“白衣”究竟要譯為何意才是最符合陳壽行文的原意呢?當我們讀了《晉書·孔坦傳》中記載叛軍蘇峻進攻臺城時的一段文字後,才恍然大悟。

《晉書·孔坦傳》:“坦謂人曰:‘觀峻之勢,必破臺城,自非戰士,不須戎服。’既而臺城陷,戎服者多死,白衣者無他。時人稱其先見。”這段文字中“白衣者無他”的上一句是“戎服者多死”,意思是“穿著軍服的人大多被殺死”,那麼下一句“白衣者無他”顯然是指“脫掉軍服的人沒有被殺害”,以此推論,下一句中的“白衣”僅指“脫掉軍服”。

於是,我們把這個“脫掉軍服”的譯意放在《

呂蒙傳

》中,就全部通順了,

陳壽行

此文的意思是:呂蒙把精兵藏在大船中,命令一部分士兵脫掉軍服搖櫓,(因為陳壽感覺這句話只說了搖櫓士兵脫掉了軍服,而沒有說清楚他們換上的是什麼服裝,所以加了註腳)這些搖櫓士兵穿的是商人服裝。

然而,當時這些商人的服裝究竟是什麼顏色款式,到目前為止尚未有結論,但也有學者就以此(即“使白衣搖櫓”和“作商賈人服”)為據,推論當時的商人服飾就是白色,顯然是有些“證據不足”了,這確實是先把此處的“白衣”先定義為“白色衣服”而產生的極有可能錯誤的結論了。

結論:

所以,本書譯者最終贊同並採納了吳金華的觀點,將本書此段原文翻譯如下:

呂蒙到達尋陽後,將精兵全部埋伏在(吳地的一種大船)之中,派一部分兵士脫掉軍裝(原文中的“白衣”在此作動詞,與“更衣”同義)在船面上搖櫓(櫓是安裝在船尾的仿生魚尾),並讓這些搖櫓計程車兵換上商人的服飾,晝夜兼程,來到關羽設在江邊的哨所,將哨兵們全部抓捕捆起來,所以關羽根本沒有聽到東吳進軍的訊息。

標簽: 白衣  搖櫓  陳壽  呂蒙  脫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