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為什麼唐末不能像唐初一樣把天下再從頭打一遍呢?唐末和唐初有何區別?

作者:由 司馬懿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0-02-09

唐朝的中興在昭宗時期已經是鏡花水月,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從經濟上來說,黃巢之亂徹底攪亂了東南,而東南一代的錢糧賦稅,是帝國中樞的血線,有了東南的錢糧,帝國無論是養神策軍威懾天下,還是收買河朔藩鎮換取臣服,都還有轉圜的餘地,但是黃巢之亂之後,東南也淪為了戰場,一個個文官節度使或被殺或被逐,上位的武將節度桀驁不馴,東南錢糧斷絕,昭宗拿什麼養兵,拿什麼去威懾藩鎮呢?

從政治上來說,

在亂世當一個大帝國的皇帝並不是優勢。

因為大帝國的皇帝從小到大,基本上沒有什麼機會去真的培養軍事才能——可能明武宗對軍事的天然興趣是一個異數——在絕大部分的情況下,皇帝作為大帝國的最高行政首腦,更擅長的是政治,也就是用人。

帝國的君權的維繫,靠的是從思想上創造出「代天牧守萬民」的合法性和帝國本身的制度慣性。

簡單的說,當你周圍的其他人都對皇帝表示服從的時候,即便是你心裡不服氣,但是依然也應該表示服從——不然的話很可能因此而受到周圍服從者的攻擊。這個時候,帝王最需要的也確實是用人的才能——因為皇帝有很大的把握,他用的人不敢背叛——即便是背叛了,背叛者的手下也會因為制度慣性而首鼠兩端,束手就擒。一言蔽之,

在政權有了堅強的合法性後盾的情況下,政治才能確實是對皇帝來說最重要的。

為什麼唐末不能像唐初一樣把天下再從頭打一遍呢?唐末和唐初有何區別?

但是當這個大帝國因為一個偶然因素而威權旁落之後——就如同唐僖宗在位時期,四處播遷,對手下節度使的控制越來越小,那麼政治才能其實就不再是決定因素了。這個時候名義上的「打天下」甚至於都是沒意義的,京西北那三個藩鎮:李茂貞、王行瑜和韓建,除了王行瑜是一直在外鎮為將,不是皇帝直系之外,另外兩位可都是天子近臣:

李茂貞是神策軍指揮使出身

,就是天子禁軍中走出來的節度使,應該是皇帝的鐵桿吧?但是一旦封為節度使,照樣凌刻朝廷,逼殺宰相;

韓建

先跟隨楊復光,後跟隨大宦官田令孜,

號稱「隨駕五都」之一

,而一旦為鎮國軍節度使,扣留天子,殘殺親王的事情也沒有少做。

為什麼唐末不能像唐初一樣把天下再從頭打一遍呢?唐末和唐初有何區別?

在德宗、憲宗乃至於懿宗時期,把外鎮節度使換成神策軍出身的節度使,還可以看做是皇帝擴大自己勢力的行為,然而到僖宗和昭宗時期,『討伐藩鎮』已經成為了一個偽概念:討伐了不聽話的節度使,總要換上聽話的,然而換上聽話的、乃至於神策軍的軍官,不久之後又會變得桀驁不馴。究其原因,就是在朝廷中樞沒有了足夠的震懾,也沒有了足夠的神聖性支撐的情況下,別人為什麼要從實質上「服從」朝廷呢?

答案只有一個字:打。這一點,在憲宗時代,吐突承璀以神策兵討王承宗的時候,幽州的將領譚忠就把唐憲宗的算盤看的很清楚,對魏博田季安說:「

往年王師取蜀取呉,算不失一,是宰相謀也。今伐趙,不使耆臣宿將而付中臣,不起天下甲而出秦甲,君知誰為之謀?此上自為謀,以誇服臣下

……」

為什麼唐末不能像唐初一樣把天下再從頭打一遍呢?唐末和唐初有何區別?

說白了,在憲宗時代,藩鎮已經坐大,只用「天下之甲」,也就是號令其他節度使去討伐,打下來並不是真正自己的,只有用天子親軍——神策軍,天子近臣——宦官去打天下,打下來才更有震懾效果,才能更好的「誇服臣下」。而到昭宗時代,連神策軍的軍將派出去,都會不聽話,這個時候還能依賴的,也就是親族子女了。

無論是漢初、唐初、宋初還是明初,

開國皇帝別的不敢說,但一定是個足夠優秀的軍事統帥

——逐鹿中原,無論別的什麼方面,比如文學、政治手腕、管理能力、領導能力、個人魅力……多麼出眾,說到底,如果軍事不行,是根本沒有機會逐鹿天下的。

現在有很多文字特別喜歡強調什麼「領導自己不會沒關係,會用人更重要」,其實這才是雞湯——對開國皇帝而言,沒有任何君權神聖的光環加成,只是普通上下級的關係,並且因為是草臺班子,這個上下級關係還很脆弱。

如果只會用人而自己不能打,你靠什麼去制約你用的人呢?你用來制約你用的人的那個人又怎麼一定就忠心了呢?

自己可以不是己方最強大的將領,但是自己一定要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軍事統帥,這是開國君主的底線。

昭宗面臨的局面,就是形同大一統,實際上是分裂的諸侯割據。而昭宗在歷史上雖然評價說「英傑」,但是縱觀歷史,完全沒有體現出任何實際上的一線軍事統帥能力。所以昭宗應該沒有能力自己做馬上天子,統一天下的能力。而如果要用外臣去打——又回到了之前的迴圈,官小的時候或許還聽話,一旦封了節度使,馬上有樣學樣了,這樣用人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意義。

如果非要開一個腦洞,那麼這個腦洞可以從昭宗痛定思痛,以親王典禁軍」的時候。歷史上,這個階段以禁軍被解散,諸王被韓建殺死而夭折。如果昭宗諸子中有一個太宗一樣英武的兒子,反殺了韓建。那麼

昭宗皇帝最最好的結局——如果真的能讓大唐中興的話,就是做一箇中興的傀儡了。

當時河東李克用從未主動和唐廷翻臉,所以可以利用李克用和朱溫糾纏的時機,用有限的禁軍,和殺了韓建之後華州的資源,來討伐京西北藩鎮。以弱勝強打幾個大仗,先滅掉李茂貞、王行瑜等等,讓「三輔弭兵」。然後徐圖巴蜀,穩定後方,像漢高祖一樣,據有巴蜀,圖謀天下,由著自己的兒子再把天下打一遍。

為什麼唐末不能像唐初一樣把天下再從頭打一遍呢?唐末和唐初有何區別?

大唐開國史

https://www。zhihu。com/video/1209727951320760320

等地盤打的差不多了,昭宗往太上皇的位子上一座,乖乖的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兒子,自己頤養天年,生兒育女,豈不美哉?沒準還能看到耶律阿保機跳個舞什麼的,

為什麼唐末不能像唐初一樣把天下再從頭打一遍呢?唐末和唐初有何區別?

這也是我能想到的唯一昭宗可能翻盤的希望了。

標簽: 昭宗  節度使  皇帝  神策軍  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