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宋仁宗的女人們

作者:由 人遠波空翠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0-04-14

半年多前整理的與宋仁宗的後宮,這些天為了蹭熱度(x),再補充整理了一下。

如有錯漏,歡迎指正。生平主要整理自《皇宋十朝綱要》。

皇后(4)

郭皇后(1012—1035):平盧軍節度使崇之孫,崇儀副使、贈忠武軍節度使、中書令兼尚書令允恭之女。天聖二年(1024年)九月立為皇后,明道二年(1033年)十二月自請入道,詔封淨妃、玉京衝妙仙師,賜名清悟,居長寧宮。景祐元年(1034年)八月出居外宅。十月賜號金庭教主、衝淨元師,出居安和院,名曰瑤華宮。二年十一月八日遷於嘉慶院,暴薨。年二十四。三年正月追冊為皇后。

【按】郭後仗著劉後給她撐腰,剛妬善嫉,與尚楊二美人爭寵,誤傷仁宗。仁宗在呂夷簡和閻文應的攛掇下,不顧范仲淹等人的反對,廢掉郭後。據《涑水記聞》後來仁宗又睹物思人,作《慶金枝》詞賜郭後,閻文應聞此大驚,趁郭後得病之時謀害郭後。

慈聖光獻皇后曹氏(1018—1079):樞密使、檢校太師兼侍中、贈魯王彬之孫,尚書虞部員外郎、贈開府儀同三司、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秦王玘之女。景祐元年(1034年)九月立為皇后,十一月行冊禮,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尊為皇太后,四月權同聽政,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降手書還政。二年十一月行冊禮,四年正月尊為皇太后,居慶壽宮,熙寧二年(1069年)四月行冊禮。元豐二年(1079年)十月二十日崩於慶壽宮,年六十二。諡曰慈聖光獻,三年三月陪葬永昭陵,祔太廟仁宗室。

【按】王銍《默記·卷中》記載曹後本已約婚李植,後因故解除婚約。英宗和曹後關係很僵,高後是曹後的外甥女,神宗和曹後關係較好。開國宰相趙普的孫子趙從約娶了曹後堂姊,其子趙思恭娶馮京之女。注:曹氏於《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為從約妻為曹彬之女,然近些年出土的《趙思溫墓誌》為光獻皇后之堂姊,趙思溫為曹氏之子,卒於元祐五年,故取墓誌銘之說。

溫成皇后張氏(1024—1054):祖穎,進士第,終建平令。父堯封,亦舉進士,為石州推官卒,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安定郡王。幼入宮,為御侍。慶曆元年(1041年)封清河郡君,進封才人、修媛。後忽被疾,請下遷為美人。八年(1048年)十月封貴妃。皇祐六年(1054年)正月八日薨,年三十一。追冊為皇后,諡曰溫成。葬奉先資福禪院,立廟於園側,以知制誥歲時行禮。

生第三女安壽公主(1040—1042)、第四女寶和公主(1041—1043)、第八女齊國公主幼悟(1043—1045)。

【按】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八》:後母賣後於齊國大長公主(太宗之女,仁宗之姑)家為歌舞者,而適蹇氏,生男守和。大長公主納後於禁中仙韶部,宮人賈氏母養之。上嘗宮中宴飲,後為俳優,上見而悅,遂有寵。

皇后張氏(?—1028):贈鄧州觀察使守瑛之女。初為才人,天聖六年(1028)九月,進美人,是月薨,享年闕。明道二年(1033年)十一月,追冊為皇后,起陵臺於奉先資福禪院。《皇宋十朝綱要》

皇后張氏與郭氏同入宮,進美人。天聖六年卒。明道二年,追贈皇后。《文獻通考》

天聖初,驍騎衛上將軍張美曾孫女與郭後同入宮,上意屬之,將選為後,而太后固欲立郭後,於是,以張氏為才人。《續資治通鑑長編·天聖四年》

天聖六年,以才人張氏為美人。時張氏已被疾,後五日卒。《續資治通鑑長編》

明道二年十一月乙丑,追冊美人張氏為皇后,上雅意所屬故也,仍命內園使岑守素即故瑩為陵闕,而不立廟。贈其父供備庫使守瑛為鄧州觀察使。《續資治通鑑長編》

【按】張後入宮時間應為天聖二年(1024年),僅四年後便離世,明道二年十一月追封皇后,時郭後尚在位(十二月被廢),故可認為是第一次“生死兩皇后”。

妃嬪(17)

貴妃苗氏(1023—1091):開封人。景祐五年(1038年)五月,自御侍、仁壽郡君為才人。九月,進美人。寶元二年(1039)九月,進昭容。皇祐三年(1053年)十月,進淑儀。嘉祐二年(1057年)六月,進賢妃。七年十一月,進德妃。元豐八年(1085年)四月,自德妃進貴妃。元祐六年(1091年)十月薨,年六十九。車駕臨奠,賜諡昭節。

生雍王昕(1039—1042)、皇長女莊孝明懿大長公主(1038—1070,下嫁李瑋)。

【按】苗貴妃乃仁宗乳母許氏之女。天禧初,上乳母許氏為宮人所讒,出宮,嫁苗繼宗。及是,邀駕自陳,天聖二年四月丙寅,封臨潁縣君,以繼宗為右班殿直,尋加許氏當陽郡夫人,復入宮。景祐二年十一月乙未,進封乳母高陽郡夫人許氏為崇國夫人。景祐三年十一月己亥,進封乳母崇國夫人許氏為齊國太夫人,尋又加號曰永聖保壽。寶元元年九月丁巳,進封齊國永壽保聖夫人許氏為魏國夫人。寶元二年三月丙辰許氏卒,輟視朝三日,追號肅成賢穆夫人,遣官護葬。《續資治通鑑長編》

貴妃周氏:開封人。生四歲,從其姑入宮,張貴妃育為女。稍長,遂得侍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六月自御侍安定郡君為美人,五年七月進婕妤,八年三月進婉容,熙寧九年(1076年)三月進賢妃,元豐五年(1082年)十二月進德妃,八年四月進淑妃,元符三年正月進貴妃。郭公主先亡,詔許出外第,與親戚相往來。年九十三薨,諡昭淑。

生第十女慶壽公主(1059—1145,下嫁錢景臻)、第十二女寶壽公主(1060—1112,下嫁郭獻卿)。

【按】周貴妃卒年闕。《續資治通鑑長編·熙寧九年》:詔賢妃周氏率宮闈掌事,送韓國大長公主(慶壽公主)出降至第。故事,皇后當出送,今以居父期服故也。德妃苗氏、賢妃周氏、美人張氏乞遇同天節比婕好等賜骨肉冠帔,詔婕妤、賢妃各五道,美人二道,著為令。

貴妃董氏(?—1061):開封人,父安,內殿崇班。四歲入宮,稍長為御侍,性和厚,喜讀國史,能道本朝典故,侍帝左右未嘗有過失,皇祐中封聞喜縣君。嘉祐四年(1059年)自御侍縣君為貴人,五年進美人,固辭,請回授其父一官,許之。六年七月進婕妤,九月進充媛,是月卒,贈淑妃。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贈貴妃。

生第九女福安公主(1059—1067)、第十一女永壽公主(1060—1083,下嫁曹詩)、第十三女豫國公主(1061—1062 61天)。

【按】董氏享年歲闕。《續資治通鑑長編》:帝嘗感疾恍惚,夜持寶刀自鄉,董氏在側,遽前爭得之,幾至斷指。帝享明堂,方宿齋,而充媛董氏疾革,使白皇后曰:“妾不幸即死,願勿亟聞以慁上精意。”後泫然從之。

貴妃張氏(?—1104):熙寧九年(1076年)十一月,詔魯國大長公主(即皇十一女永壽公主)養母、仁宗後宮延安郡君張氏可特進美人。元豐八年(1085年)四月,進婕妤。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進充儀。崇寧二年(1103年)三月,進賢妃。三年十月薨,車駕臨奠,特贈貴妃,賜諡昭懿。

【按】張氏享年歲闕。

德妃俞氏(?—1064?):景祐五年三月自御侍延安郡君為才人,九月進美人,寶元二年(1039年)六月進婕妤,皇祐二年(1050年)十月進充儀,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進昭儀,卒年月闕。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贈賢妃,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自賢妃贈德妃。

生楊王昉(1037 1天)、第二女崇慶公主(1039—1042)。

【按】俞氏卒年闕,大致在1063—1064年間。

德妃楊氏(?—1072):定陶人。天聖中,以章獻太后姻連,選為御侍,封原武郡君,進美人。景祐元年(1034年)八月出於別宅安置。十月聽入道,賜名宗妙,居瑤華宮。皇祐二年(1050年)十月為婕妤,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進修儀,熙寧五年(1072年)十二月卒,贈賢妃,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贈德妃。

【按】楊氏卒歲闕。《續資治通鑑長編》:郭後既廢,尚、楊二美人益有寵,每夕侍上寢,上體為之弊,或累日不進食,中外憂懼,皆歸罪二美人。楊太后亟以為言,上未能去。入內都知閻文應早募侍上,言之不已,上不勝其煩,乃頷之。文應即命氈車載二美人出,二美人泣涕,詞說云云,不肯行,文應搏其頰,罵曰:“宮婢尚何言!”驅使登車。

賢妃馮氏:東平人。曾祖炳,知雜御史;祖起,兵部侍郎。妃以良家女,九歲入宮。及長,得侍仁宗,封始平郡君。累加才人、婕妤、修容。養女林美人得幸神宗,生二王而沒,王尚幼,妃保育如己子。累加才人、婕妤、修容。在禁掖幾六十年,始終五朝,動循禮度。薨,年七十七,贈賢妃。在禁掖幾六十年,始終五朝,動循禮度。薨,年七十七,贈賢妃。

生第五女鄆國公主(1042—1043)、第七女魯國公主懿安(1043—1044)。

【按】馮氏卒年闕。賢妃馮氏僅見於《宋史》及《續資治通鑑長編》,《皇宋十朝綱要》和《宋會要輯稿》未見。

昭容張氏:先已自美人贈修容。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贈昭容。生荊王曦。《皇宋十朝綱要》

【按】別處載荊王曦為朱氏所生。

充儀尚氏(?—1050),父繼斌,初為美人,景祐元年(1034年)八月於洞真宮入道,皇祐二年(1050年)九月卒,贈充儀,治平以後無加封。

【按】《續資治通鑑長編》:(郭)後性妒,屢與忿爭,尚氏嘗於上前出不遜語,侵後;後不勝忿,起批其頰,上救之,後誤批上頸,上大怒,有廢后意。皇祐二年丁亥,贈美人尚氏為充儀。[此可見覆召尚氏入宮事蹟也。]

修容朱氏(?—1055),開封人也。康定元年(1040年)冬十月癸未,以御侍河南郡君朱氏為才人。後進美人,至和二年卒,贈修容。

生鄂王曦(1041—1043)

【按】朱氏見於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和馬端臨《文獻通考》。

充儀朱氏(?—1095),初封沛國郡君,元豐八年(1085年)四月為才人,紹聖二年(1095年)七月卒,贈充儀。

【按】僅見於《宋會要輯稿》及《皇宋十朝綱要》。

婕妤連氏:初封馮翊郡君,元豐二年(1079年)二月贈美人。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贈婕妤。

【按】《續資治通鑑長編》:贈馮翊郡君連氏為美人。連氏,仁宗朝內人也。

才人張氏:溫成之妹。初,進才人,加賜銀五千兩,金五百兩,固辭不受。上曰:“鄉也月俸二萬七千,今也二十萬,何若而辭退?”對曰:“二萬七千妾用之已有餘,何以二十萬為?”卒辭之。《續資治通鑑長編·嘉祐四年》

【按】溫成妹僅見於此。《續資治通鑑長編》載,“皇祐二年庚辰,特封貴妃張氏第八妹為清昭郡君。”未知是否同一人。

御侍楊氏:生第六女商國公主(1042 6天)。

【按】《續資治通鑑長編》載,慶曆二年八月壬申朔,皇第六女卒,母御侍楊氏也,生才六日。楊氏僅見於此,其後不知所蹤。

御侍劉氏、黃氏:嘉祐四年七月丙午,出後宮彰城縣君劉氏於洞真宮為法正虛妙大師,賜名道一。劉氏自民間入宮為司飾,又嘗掌供御膳,偶得進幸,恃上恩,多凌慢。一夕,遂在延福宮揭屏風紙自作奏,凡數百字,幾感動上意,然卒逐之。後又坐罪,削髮為妙法院尼。

初,劉氏在掖廷,通請謁為奸,御史中丞韓絳密以聞,上曰:“非卿言,朕不知此,當審驗之。”後數日出劉氏及他不謹者,且詔中書召韓絳諭意。劉氏及黃氏,在十閣中尤驕恣者也,於是並黃氏皆出之。《續資治通鑑長編》

【按】除此外未見劉氏、黃氏。

修容楊氏(?—1105):初封原武郡君。元豐八年四月,為才人。元符三年正月,進美人。崇寧四年八月卒。十一月,贈修容。

【按】《宋會要輯稿》稱其為神宗嬪妃,但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元符三年》:“仁宗淑妃周氏進貴妃,婕妤張氏進充儀,才人楊氏進美人。”可知她是仁宗嬪妃,故推定楊氏為仁宗嬪妃。

存疑(2)

賢妃杜氏: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九月六日進封。《宋會要輯稿》

【按】:杜氏僅見於此。據《皇宋十朝綱要》:貴妃杜氏條:慶曆四年九月進婉儀。尋為賢妃。六年八月卒,贈貴妃。疑為真宗賢妃杜氏。

賢妃張氏(?—1106):初封安定郡君。元豐八年四月,為才人。元符三年正月,進美人。崇寧五年七月卒,贈修容。繼贈貴儀。政和四年三月,贈賢妃。

【按】《皇宋十朝綱要》作仁宗嬪妃,於《宋會要輯稿》作神宗嬪妃

無封號者

王氏:初,劉從德(劉美次子)之妻遂國夫人者,王蒙正女也。嚐出入內庭,或雲得幸於上,後獲譴奪封,罷朝謁,久之,出入如故。諫官張方平再以疏論列,皆留中。既而有詔復封遂國,弼繳還詞頭,封命遂寢。《續資治通鑑長編·慶曆元年》

先是昭陵聘後,蜀人王氏女,姿色冠世,入京備選。章獻一見以為妖豔太甚,恐不利於少主,乃以嫁其侄從德,而以郭後正位。上終不樂。王氏之父蒙正,由劉氏姻黨屢典名藩。未幾,從德卒,至是內批王氏封遂國夫人,許入禁內。文忠適當制,封還抗章甚力,遂寢其旨。外製繳詞頭,蓋自此始。王明清《揮麈後錄·卷二》

陳氏:郭後既廢,京師富民號陳子城者,因保慶楊太后納女入宮,太后許以為後也。已至掖庭,將進御,勾當御藥院閻士良聞之,遽見上。上方披《百葉圖》擇日,士良曰:“陛下讀此何為?”上曰:“汝何問焉?”士良曰:“臣聞陛下欲納陳氏女為後,信否?”上曰:“然。”士良曰:“陛下知子城使何官?”上曰:“不知也。”士良曰:“子城使,大臣家奴僕之官也。陛下若納奴僕之女為後,豈不愧見公卿大夫邪?”上遽命出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十》

不詳姓氏:範諷知開封府,有富民自陳為子娶婦,已三日,禁內有指揮,令入見,今半月無訊息。諷即乞對,具以民言聞,且曰:“陛下不邇聲色,朝野共知,豈宜有此;況民婦已成禮而強取之,何以示天下?”仁宗曰:“皇后曾言,近有進一女姿色頗佳,朕猶未見也。”諷曰:“果如此,願即付臣,無為近習所欺,而謗怨歸陛下。臣乞於榻前交割此女,歸府面授訴者。不然,陛下之謗,難戶曉也。”仁宗乃降旨取其女與諷。或言諷在當時初不以直聲聞,而能如此。蓋遇好時節,人人爭做好事,不以為難也。朱弁《曲洧舊聞·卷一》

不詳姓氏:先公(王素)為諫官,論王德用進女口事,仁宗笑曰:“朕真宗子,卿王旦子,與他人不同,自有世契。德用所進女口,實有之,在朕左右,亦甚親近,且留之如何?”先公曰:“臣之所論,正恐親近。”仁宗色動,呼近璫曰:“王德用所進女口,各支錢三百貫,即令出內東門,了急來。”遂涕下。先公曰:“陛下既以臣奏為然,亦不須如此之遽,且入禁內,徐遣之。”上曰:“朕雖為帝王,然人情同耳。苟見其涕泣不忍出,則恐朕亦不能出之。卿且留此以待報。”久之,內侍奏:“宮女已出門矣。”上覆動容而起。王鞏《聞見近錄》

不詳姓氏:《續資治通鑑長編》明道二年戊申,出宮人二百。上時屢出宮人,呂夷簡曰:「此聖朝美事。然民間物貴,恐出宮或有失所者,亦宜念之。」上因曰:「曩者太后臨朝,臣僚戚屬多進女口入宮,今已悉還其家矣。」此據寶訓。景佑元年八月壬申詔又具載此語,張士遜亦嘗納女口於宮中,今附寶元二年四月。

不詳姓氏:《曲洧舊聞·卷一》仁宗一日朝退至寢殿,不脫御袍,去幞頭,曰:「頭癢甚矣。」急喚梳頭者來。及內人至,方理髮次,見御懷有文字,問曰:「官家是何文字?」帝曰:「乃臺諫章疏也。」問:「言何事?」曰:「淫霖久,恐陰盛之罰。嬪御太多,宜少裁減。」掌梳頭者曰:「兩府兩制,家內各有歌舞,官職稍如意,往往增置不已。官家根底剩有一二人,則言陰盛須減去。只教渠輩取快活。」帝不語。久之,又問曰:「所言必行乎?」曰:「臺諫之言,豈敢不行。」又曰:「若果行,請以奴奴為首。」蓋恃帝寵也。帝起,遂呼老內侍及夫人掌宮籍者,攜籍過後苑,有旨戒閽者,雖皇后不得過此門來。良久降指揮:自某人以下三十人盡放出宮。時迫進膳,慈聖亟遣,不敢少稽。既而奏到,帝方就食,慈聖不敢發問。食罷進茶,慈聖雲:「掌梳頭者,是官家所愛,奈何作第一名遣之?」帝曰:「此人勸我拒諫,豈宜置左右。」慈聖由是密戒嬪侍勿妄言,無預外事,「汝見掌梳頭者乎?官家不汝容也。」

範觀音:慈聖光獻養女範觀音得幸仁宗,溫成患之。一歲大旱,仁宗祈雨甚切,至燃臂香以禱,宮人內璫皆左右燃之,祈雨之術備矣。天意不答,上心憂懼。溫成養母賈成,宮內謂之賈婆婆,威動六宮,時相認之為姑。按賈昌朝也。乃陰謂丞相請出宮人以弭災變,上從之。溫成白上,非出所親厚者,不能感天意。首出其養女以率六宮,範氏遂被出而雨未應。上問臺官李柬之,曰:“惟冊免未行耳。”是夕鎖院,賈氏營救不獲,時相判北京,雨遂霔。王鞏《聞見近錄》

王氏:皇祐二年,有狂人冷青,言母王氏本宮人,因禁內火出外,已嘗得幸有娠,嫁冷緒而後生青。王銍《默記·卷下》

蓋其母王氏嘗執役宮禁,禁中火,出之。嫁民冷緒者,始生女,後生青。《續資治通鑑長編·皇祐二年》

【按】王氏所生女不知所蹤,疑是早夭。

不詳

自溫成之沒,後宮得幸者凡十人,謂之十閣,周氏、董氏及溫成之妹皆與焉。《續資治通鑑長編·嘉祐四年》

【按】除周氏、董氏、溫成妹張氏、劉氏、黃氏外,仍有五人不詳姓氏。

標簽: 長編  二年  資治通鑑  張氏  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