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我讀歷史之晉國建立

作者:由 xuyujie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0-12-11

晉朝是什麼時候建的

晉位於山西,是春秋戰國時,當之無愧的霸主級人物。

那麼晉國曆史究竟是如何開始的呢?

據史記載,“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此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但真就這麼簡單嗎?因為君無戲言,就封地給弟弟?

注意當時的社會背景,周武王滅商之後,公元前1045年,實施分封諸侯制度,大封皇族及功臣,如封太公望於齊、召公奭於燕等,另封子帝辛之子武庚於朝歌,又封叔鮮、叔度、叔處為“三監”,以監視武庚的行動,前1043年,周武王崩,子誦即位,是為周成王,由周公旦輔政。公元前1041年,三監(蔡叔度、管叔鮮、霍叔處)看不慣周公旦輔政,而管叔鮮更怨恨周公旦比自己年歲小卻執掌輔政大權,於是聯合武庚叛亂,史稱“三監之亂”,周公旦平定此亂,武庚及管叔鮮被殺,蔡叔度被流放,霍叔處被廢為庶民。周公旦感到中原難以掌控,於是秉承武王遺志在洛陽盆地伊、洛二水一帶繼續建設新都洛邑,是為成周,取周道始成之意,又建王城以朝諸侯。

此時的周朝剛平定叛亂,定都洛邑,而

位於洛邑旁的山西決定了洛邑的軍事命運。

山西的軍事地位如何?

不得山西,遑論天下

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要》對

山西

的評價是“

表裡山河,稱為完固”

山西地勢見下圖

山西的地形基本為兩山夾一川,一半水護持

東有太行之險,西有呂梁之守,西以黃河為界,北有歷代古長城。

南面以中條山、王屋山與河南為界;

西面抵晉陝大峽谷中黃河;

這是外部形勢

而內部

內有恆山、五臺山、管涔山、系舟山、太嶽山、雲中山、霍山、稷王山等山交錯分佈,構成其內圈險要;汾河、漳河、滹沱河、桑乾河等河流呈放射狀流向不同的方向。河流在山地之間沖積,形成了一系列珠狀盆地,自東北向西南分佈著,依次為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和運城盆地。

這種地形決定了山西的易守難攻,並且內部平坦的盆地,充足的水源給了山西足夠的糧食產量,使其成為國中之國。山西北部倚長城與陰山大漠相連;

我讀歷史之晉國建立

我讀歷史之晉國建立

山西地形圖

山西地形在軍事上的優越性

山西在整個北方地區據樞紐性地位。

顧祖禹在論山西形勢時稱:“山西之形勢,最為完固。關中而外,吾必首及夫山西。蓋語其東,則太行為之屏障,其西,則大河為之襟帶,於北,則大漠、陰山為之外蔽,而勾注、雁門為之內險,於南,則首陽、底柱、析城、王屋諸山濱河而錯峙,又南則孟津、潼關皆吾門戶也。汾、澮縈流於右,漳、沁包絡於左,則原隰可以灌注,漕粟可以轉輸矣。且夫越臨晉、泊龍門,則涇渭之間可折棰而下也;出天井、下壺關,邯鄲、井陘而東,不可以惟吾所向乎?是故天下之形勢,必有取于山西也。”

我讀歷史之晉國建立

我讀歷史之晉國建立

外部地形

決定了山西可依據地勢,居高臨下,做好充足準備。一旦外敵入侵,外部屏障給其爭取足夠時間,正所謂,以逸待勞,其軍事地位十分重要。

內部地形

在山西腹地,山河錯綜分佈,幾個珠狀盆地構成了幾個相對獨立的小區域。每個小區域都有交通通道通往外部,形成了一些軍事重鎮和重要關隘,面向不同的方向,從而使這些區域具有不同的戰略意義。使它在防禦時,有險可控,易守難攻;進攻時,高屋建瓴,勢如破竹。

這是山西軍事地位,擁有這樣價值的山西會因為其隨口一說,就拱手讓人不成。

那為什麼將其分封給弟弟?

注意,周分封時,是以血緣與功勞分封。、

我讀歷史之晉國建立

我讀歷史之晉國建立

目的是,分封親戚、以藩屏周,分封晉的目的是監控山西,拱衛周地。

這種重要職責是無法託付給外人,君不見,其他諸侯的封地都遠離周地,防止像週一樣進攻殷商,使其政權社會都處於不穩定態。

這便是從軍事方面解讀為何要將晉分封給自己弟弟。

實則是山西地理位置重要,交予外人便是將性命操縱於他人之手。

標簽: 山西  分封  盆地  周公旦  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