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紙上談兵(五)

作者:由 大夢<em>誰</em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9-07-19

孫子兵法之兵勢第五

在上一篇《軍形》裡,我們探討了孫子所謂的形,以及以形制勝的理念。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最終的勝負取決於實力,那些以弱克強的戰例是怎麼打出來的?都是憑運氣嗎?

誠然,不可否認戰爭中存在運氣,但是如果打仗全憑運氣的話,燒香拜佛就行了,還談何兵法權謀。所以,戰爭中能夠以弱克強,主要是因為正確運用了實力,而這種對實力,也就是“形”的運用,孫子稱之為“勢”。

形是動態的,構成形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某一項變化就可能導致強弱變化,所以形無恆強,也無恆弱。而勢作為運用形的方法,也是靈活多變的。根據不同的形用勢,形勢相合,其變化可以無窮無盡。

勢的變化雖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而這個宗,在孫子看來就是“奇正”。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迴圈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孫子如此看重奇正,那何為奇正呢?奇正猶如易經裡的陰陽,二者對立統一,相對而不絕對。比如,正面交戰為正,側後襲擊為奇;已投入作戰的軍隊為正,手中的預備隊為奇;常規戰法為正,特殊戰法為奇;聲東擊西時,聲東為正,擊西為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時,明修為正,暗渡為奇。凡此種種,不勝列舉,而且奇正之間還能互相轉化,若敵人對我方奇兵有了防範和準備,奇兵可以變成正兵,而原來的正兵可以變成奇兵,這就是奇正相生,迴圈無端的道理。

瞭解了何為“勢”,讓我們再回到本文之初提出的那個問題——如何以弱克強?在敵眾我寡時,首先設法分散敵人,然後集中自己的優勢兵力,在區域性形成以多打少,以形制勝的局面,攻其要害,各個擊破。這是在整體形弱時,利用區域性的形勝扭轉戰局的方法。在1804年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拿破崙就將此法運用得出神入化。

奧斯特里茨戰役又稱三皇會戰,由拿破崙這個法國皇帝單挑俄國和奧地利兩位皇帝。戰前,一向保持中立的普魯士,已經決定加入反法聯盟,並派遣10萬大軍趕來參戰,戰略上法軍整體處於形弱之勢。因此拿破崙決定迅速集中手頭能調動的所有兵力,趕在普魯士參戰前,先打敗當前86000人的俄奧聯軍。即便如此,拿破崙能集中的兵力也只有73000人,與俄奧聯軍相比仍處於劣勢,不過這也造成了俄皇與奧皇的輕敵思想。拿破崙為了誘使俄奧聯軍提前會戰,還假意提出和談,並且親自擔綱男一號,在俄皇使者面前將一個色厲內荏,患得患失的皇帝形象表演得淋漓盡致,令對方深信拿破崙底氣不足,不敢一戰,而法軍只是一隻紙老虎。如果當年有奧斯卡獎的話,我相信年度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都應該非拿破崙莫屬。正是拿破崙這一番兒影帝級別的表演,使年輕氣盛的俄皇、奧皇上當受騙,決定不等普魯士會師,就提前動手,年輕人上了老司機的車,所以說衝動是魔鬼啊!

拿破崙精心挑選了地形對自己有利的奧斯特里茨作為戰場,引誘俄奧聯軍前來。在這片戰場上有一個制高點叫普拉岑高地,法軍在戰前主動撤出這片高地,使聯軍更認定法軍怯戰,於是興高采烈地登上高地,展開部隊,殊不知一隻腳已經踏入了陷阱。

會戰開始前,拿破崙針對聯軍的部署,將法軍分成南北兩翼。南翼只有1萬人面對4萬聯軍,北翼卻有6萬人面對剩下的4萬聯軍。因此法軍在整體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卻在區域性形成了優勢。會戰開始後,拿破崙以南翼為正兵,牽制聯軍的進攻,將聯軍主力逐步從普拉岑高地吸引下來,當高地的防守兵力空虛時,拿破崙果斷命令隱蔽在北翼的法軍主力,作為奇兵突襲高地,憑藉區域性的兵力優勢成功掌控了戰場的制高點,將聯軍攔腰斬斷,一分為二。爾後,拿破崙先擊潰北翼聯軍,再從普拉岑高地居高臨下橫掃南翼聯軍,南翼聯軍被法軍前後夾擊,無處可逃,結果很多人跑到附近的一個冰湖上,法軍從普拉岑高地上炮擊湖面,冰層破碎,許多人葬身湖底,餘者皆降。

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聯軍損失超過27000人,其中15000人戰死,超過10000人被俘,損失大炮186門,而法軍僅1350人戰死,7000人受傷。拿破崙以微弱的代價以弱克強,贏得了輝煌的勝利。

雖然,拿破崙是法國人,估計也沒有看過《孫子兵法》,但其對形的分析,對勢的運用,對奇正的部署,卻與兩千多年前的孫子暗合,可謂英雄所見略同。由此可見,古今中外的戰爭樣式縱然千變萬化,但決勝無外乎形勢,成勢無外乎奇正。一旦勢成,猶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勢不可擋!

標簽: 拿破崙  奇正  聯軍  法軍  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