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唐宋回回醫藥考

作者:由 瑞竹堂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8-09-05

【摘要】 本文就回醫藥文化自元代賦形前的歷史,做簡略概述,透過探索回醫藥文化在中國歷史上的成因分析,闡明只要是在一個開放的社會,異域文化同本土文化的交接、融合與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不是突兀產生,也不會嘎然而止。回醫藥歷史同樣也是一部回回民族變遷史。其中所蘊含的發展軌跡和歷史經驗,值得我們思索、值得我們深究。體認回醫藥文化的發展,也能啟迪中醫藥文化“走出去”同他國、他文明社會的本土文化交接、融合、發展的必循規律。

【關鍵詞】唐、宋、回回醫藥

我們每談回醫藥發展,必述及元代官設廣惠司、回回藥物院、回回御香局、回回司天監等機構對於中國回醫藥文化的塑形定性功能,但歷史並非一蹴而就,早在元代之前,中國傳統社會即對帶有異域血統卻又和本土文化深度融合的回醫藥文化等西來華化文化給予了寬容以待,甚至於擺出照單全收的姿態。原因很簡單,因為伴隨這種文化所帶來的諸多“海藥”,眾多醫技,繁榮了本土社會的傳統醫藥,影響了本土醫藥文化對疾病的認識觀,甚至影響了本土醫藥文化分科體系的建立。這便是一種海納百川、廣聚博採“大國精神”的具體體現。

本文中筆者就唐、宋時期,回醫藥萌芽狀態下的傳統醫藥領域的開放狀態做一探索研究,希圖說明回醫藥文化在中國傳統醫藥社會產生、發展的必然規律:

《經行記》是唐代由中國人記錄自西域始絲路諸國穆斯林社會風土人情的第一遊記及推首史料。

唐代,吐蕃佔領小勃律,唐王朝三次出兵不捷,遂於天寶六年(747年)命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率軍出擊,智取小勃律,遂升安西節度使。天寶九年(750年)高仙芝帥兵進攻石國(今烏茲別克塔什干一帶),先約和,後突襲,生俘其國王和部眾。次年(751年),石國引大食軍隊來助攻,高仙芝出擊大食於怛羅斯之戰而敗歸…《經行記》便是由唐代高仙芝軍隊隨員杜環被大食俘虜而意外獲得周遊西域列國機遇達十年之久而最終順利返國後著就的見聞錄。

其中也為國人第一次描述了西方(主要是絲路沿線國家)藥食同源及傳統醫學的諸多印記:“…每至節日,則獻貴人琉璃器皿,輸石瓶缽,蓋不可算數。粳米白麵,不異中華。其果有褊桃,又千年棗,其蔓菁,根大如鬥而圓,味甚美,餘菜亦與諸國同。葡萄大者如雞子。香油資者有二:一名椰塞蔓,一名沒師。香草貴者有二: 一名查塞蓁,一名葜蘆茇…”,“…又有薺樹,實如夏棗,堪作油 ,食除瘴。其氣候溫,土地無冰雪,人多瘧痢…”;“…果有紅桃、白柰,遏白:黃李,瓜大者名尋支, 十餘人餐一顆輒足。越瓜長四尺以上,菜有蔓青、蘿蔔、長蔥、顆蔥、蕓薹、胡芹、葛藍,單(君)達、茴香、英薤、瓠蘆,尤多葡萄…”;“…出鍮石、硃砂、麝香…”;“…不食豬、狗、驢、馬等肉…”;“…其大秦善醫眼及痢,或未病先見,或開腦出蟲…”後有《新唐書》二二一就此做注:“(拂菻國)有善醫能開腦出蟲以愈目眚。土多金、銀、夜光璧、明月珠、大貝、車渠、碼甿、木難、孔翠、虎魄…;

其中也有中國人對穆斯林日常生活及信仰體系的第一次詳盡描述,也是伊斯蘭道德文化在中國發展歷史上留下的第一足跡:“…每七日,王出禮拜,登高座為眾說法,曰:‘人生甚難,天道不易。姦非劫竊、細行謾言、安己危人、欺貧虐賤。有一於此,罪莫大焉…”。

《海藥本草》,做為唐末五代時期所出本草經,也是我國第一部海藥專著,全書共分6卷。由其作者李珣(字德潤 , 因其家族來自波斯國,遂又名李波斯)約撰於10世紀初。書中作者從50餘種文獻中引述有關海藥(海外及南方藥)資料,記述藥物形態、真偽優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製藥方法、禁忌畏惡等。涉及40餘處產地名稱,以嶺南及海外地名居多。今存尚志鈞輯較本中含藥124種,後經歷代醫家考證,在《證類本草》中儲存《海藥本草》的佚文是最多的。

時至宋代,中國對外醫學文化交流隨著開埠通商的全面發展而不斷加深,尤其是透過海上絲綢之路,我國與爪哇、暹羅等東南亞各國以及透過陸上絲綢之路和中亞、西亞、北非等地撒馬爾罕、波斯、阿拉伯、摩鄰等諸國的往來更加頻繁,隨之外來藥物,特別是西方傳統醫藥香料等藥物的輸入逐漸增多,這也就是回醫藥文化之所以能在宋代逐漸發展、鞏固、傳承的根本原因。

在當時,這些絲路沿線國家使節還常常以大量稀貴藥物作為禮品,如珊瑚、犀角、硨磲、象牙、玳瑁以及沉香等珍稀香料藥物等。

在這一時期,如此頻繁的藥材貿易,主要是由回回先民們透過海上、陸上絲綢之路實現大批次輸入,繼又利用長江、京杭大運河等航運往來東西、行走於南北。回回的族群加之海上貿易的日趨發達,進口藥物更是源源不斷的輸入,在宋時,這些藥物品種曾達三百種之多,到南宋時,泉州市舶司由回回故人蒲壽庚執掌,由此,足可見回回對香料、藥材等進口物資的影響力。

此時,在眾多的進口物資中,又以香料藥物居多,如乳香、沉香、胡椒、丁香、茴香、安息香、檀香,蘇合香油、降真香、龍涎香、燻陸香、豆蔻、檳榔、阿魏、蓽澄茄、蓽茇、良姜、縮砂、桂皮、蘇木、沒藥等,不僅品種多樣,而且其數量亦大得驚人,有時一次就達成千上萬斤之多。

由回回先民所主導,這些藥物的不斷輸入無疑對中國傳統醫藥的發展有著相當的影響。

當然,這些香藥確有其獨到之長處,如有理氣和胃、健脾燥溼、芳香開竅、活血化瘀等功效,因此用以治療脾胃虛寒、脾胃不和、溼困中焦、氣滯血瘀、經絡痺阻、中風陰閉等證確實卓有療效。

香藥的輸入逐漸增多,使臨床的應用亦隨之增加,並且不斷普及。

在宋代的許多方書、本草書中,記載著大量的有關資料,在眾多的方劑中也配有這類香料藥。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丁沉香丸,由丁香、沉香、木香、丁香皮、白豆蔻組成;生氣湯是丁香皮、胡椒、丁香、檀香、乾薑、甘草相伍,均以香燥藥為主,另有蘇合香丸、安息香丸等亦是如此。又如《聖濟總錄》中的五香湯方,五味全是香藥組方,即燻陸香、麝香、木香、雞舌香和沉香。《全生指迷方》中也有五香散方,其主要藥物是木香、丁香、沉香、乳香和麝香。

香料藥在方劑中的普遍出現,是宋代醫方的一種特色,也是回醫藥文化漸次成形的基礎。

當然,在發展過程中也產生了從流行到濫用的時弊,從而也為回醫藥文化不斷完善奠定了紮實的經驗基礎。時至元代時,眾多醫家對宋朝諸家過度使用香藥做了批判性繼承,如醫家朱丹溪針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方劑中有許多是香燥藥組成,因此在其《局方發揮》中對此予以批判,尤其提醒和告誡人們,對香燥藥不能“多服、常服、久服”,因這些辛香剛燥之劑,有耗津、卻液、傷陰、助火之弊,過用則極易造成人體陰液匱乏。

即便在宋時, 也有醫家對這些海外來藥材的使用總結了許多的經驗,如張銳在《雞峰普濟方》中指出,臨床所見五臟焦枯,血氣乾涸之病證,常為燥熱藥用之不當所致。再如南宋楊士瀛對濫用麝香、龍腦等香藥亦有微詞異議,說:“每見發熱發搐,輒用腦、麝……視之為常,惟其不當用而輕用,或當用而過用之”,“或當用而不可無之,亦須酌量勿過劑。”

說明在當時國內眾多醫家對回回先民從海外引來無數辛香藥物的使用已有了新的認識。這便是元代官方主持“回回藥物院”產生的基礎和背景。

回醫藥在唐、宋時期的積澱造就了元代回醫藥的塑形,完善及推廣,中國回醫藥文化便是在中國傳統醫藥文化幾千年歷史積澱的基礎上,透過回回先民無數代的努力與實踐,先後引入大量的海外良藥,繼透過南北諸多名醫大家的驗證,結合回回先民走東闖西的行商特點,才有了惠及各地的回醫名方、回藥成藥,也才有了時至元代匯聚眾才,專業做藥的回回藥物院、回回御香局。

(青海新絲路回醫藥研究院 譚啟龍)

參考文獻

[1] 餘瀛鰲、李經緯.《中醫文獻辭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

[2] 尚志鈞.《海藥本草》(輯校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年

[3] 曹暉 廖果.《一帶一路 中醫藥文物圖譜集》.暨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

[4] 譚啟龍.《海藥本草集解》.湖北科技出版社,2016年

[5] 甄志亞.《中國醫學史》.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

[6] 吳鴻洲.《中國醫學史》.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

[7] 陳明 .《阿維森納醫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年

[8] 賈維誠、賈一江.《中國醫籍志》.中國醫院管理雜誌社,1983年

[9] 羅伊·波特 .張大慶《劍橋醫學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 傅維康主編;吳鴻洲等編寫 .《中國醫學史》.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0年

標簽: 醫藥  文化  藥物  回回  海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