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嗜書日常# 《道德經》河上公注(一)

作者:由 溪雲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1-01-14

序:

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漢孝文皇帝時,結草為庵於河之濱,常讀老子道德經,文帝好老子之言,詔命諸王公大臣州牧二千石朝直眾官,皆令誦之,有所不解數句,天下莫能通者,聞侍郎裴楷說河上公誦老子,乃遣詔使,齎所不了義問之。

公曰,道尊德貴,非可遙問也。文帝即駕從詣之,帝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也。子雖有道,猶朕民也。不能自屈,何乃高乎。朕足使人富貴貧賤。

須臾河上公即拊掌坐躍,冉冉在虛空之中,如雲之升,去地百餘丈而止於玄虛,良久,俯而答曰,今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陛下焉能令餘富貴貧賤乎。

帝乃悟之,知是神人,方下輦稽首禮謝曰,朕以不德,忝統先業,才不任大,憂於不堪,雖治世事而心敬道德,直以闇昧,多所不了,惟蒙道君弘愍,有以教之,則幽夕睹太陽之曜光。

河上公即授素書老子道德經章句二卷,謂帝曰,敦研此則所疑自解,餘注是經以來,千七百餘年,凡傳三人,連子四矣,勿示非其人。

文帝跪受經,言畢,失公所在。論者以為,文帝好老子大道,世人不能盡通其義,而精思遐感,上徹太上,道君遣神人,特下教之,便去耳。恐文帝心未純信,故示神變以悟帝意,欲成其道真,時人因號曰河上公焉。

正文:

體道第一(唐以前本無此章名)

道可道。

―謂經術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

―非自然長生之道也。常道當以無為養神,無事安民,含光藏暉,滅跡匿端,不可稱道。

名可名。

―謂富貴尊榮高世之名也。

非常名。

―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當如嬰兒之未言雞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處石閒,內雖昭昭,外如愚頑。

無名天地之始。

―無名者謂道,道無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氣布化,出於虛無,為天地本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

―有名謂天地,天地有形位,有陰陽,有柔剛,是其有名也。萬物母者天地含氣生萬物,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也。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

―妙,要也。人常能無慾,則可以觀道之要,要謂一也。一出布名道,贊敘明是非也。

常有欲以觀其徼。

―徼,歸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觀世俗之所歸趣也。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兩者,謂有欲無慾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異名者,所名各異也。名無慾者長存,名有欲者亡身也。

同謂之玄。

―玄,天也。言有欲之人與無慾之人同受氣於天也。

玄之又玄。

―天中復有天也。稟氣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則生賢聖,得錯亂汙辱則生貪淫也。

眾妙之門。

―能知天中復有天,稟氣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謂知道要之門戸也。

標簽: 河上  文帝  天地  老子  公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