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四集『養』?

作者:由 凱布雷克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8-02-24

歡迎來到《舌尖上的藥房》,鼓勵大家自己給自己開藥,自己給自己買藥,自己給自己熬藥,吃死吃活,概不負責。

草藥

這一集的第一個場景是在湖南安仁,儘管沒有人物也沒有故事,導演還是來來去去地講了好幾遍“藥用和營養價值”“獨特的體系”“藥食同源”。令人詫異的是,用詞竟然是“草藥”!“草藥燉鴨”“草藥燉豬腳”,對於全中國天字第一號的美食節目來說,這麼粗糙的用詞簡直不可饒恕。不同的草藥藥效不同,究竟是在用什麼燉?如此輕描淡寫,還不如干脆不寫

北京中醫藥大學

能不能不要總是拿外國人來充數?講中華民族的美食文化,我們自己有自己的判斷。專門請一個西班牙人來說,無助於增光添彩。而且還不是一次,之後外國人的鏡頭油出現了三四次之多。如果是高規格的用於外交的國宴,倒也值得一談。但是北京中醫藥大學這群學生的讚美,也就不必多講——他都來學了他能不說中醫藥好話麼

生命力

從廚師朱傑這一段開始,導演組陷入了大段大段玄之又玄的講述中,“封住蛋和酒的元氣,提升食物的生命力”這種玄學,和前面《器》那一集要鍛打三萬六千次的鐵鍋,如出一轍。你看他使用的其他詞句:

“有古人對宇宙和自身的理解”

“世界萬物相互聯絡”

“從人體到宇宙,都是透過氣來提供能量”

“七情和合”

“食養之道不但是飲食生活,更是生命境界的提升”

幾乎每一條,都能戳中網路上中西醫辯論的重災區。到底什麼是生命力?中醫不見得有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即使有,節目組裡也把這個概念用得過於隨意,十分潦草。我做任何一道菜,我都可以用“身體與環境的平衡”“人體與宇宙的聯絡”,反正也證明不了我是錯的。

藥食同源

顯然這些人也不懂得中醫中藥,只是道聽途說。這也導致這一集的文案用詞十分失色。反覆使用“藥食同源”這個詞,為什麼呢,一共就會這麼幾個詞,要支撐一檔45分鐘節目的解說詞,只好在每個故事裡面,都說一遍“藥食同源”。

不是為了好吃或治病

這一句也出自廚師朱傑的故事。請知友告訴我我是不是眼瞎或者耳聾了。又不好吃,又不治病,那你吃他幹什麼?

鄰居向雪梅,包辦劉維榮的午飯

你是一個媽媽,如果你要走新時代的路子,我沒什麼可說。但是故事裡主打的是傳統親情,是夫妻工作忙,兒子上大學,然後你的午飯都讓鄰居做?你為什麼要加這一句呢,和這個故事的敘事主線完全不貼合

這個草我不教給你

不教給你,那你拍他幹什麼?我們看美食節目,就一定要知道這個美食“能夠做出來”,詳略由你自己把控,著重文化,著重食材,著重烹飪,著重餐具,著重評判都能理解。但是這種保密的東西放到鏡頭裡,是在把觀眾當傻子耍?我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看一個老人找秘方然後找不著的故事呢?這個懸念差點讓我閃了腰,可比《走近科學》

不應因求美味失去原意

美食節目,你連美味都不求,那你還求什麼。最後中醫藥大學這段的敘事,簡直就是災難。拍著拍著,拍到奉行食養之道的人被叫做“老巫婆”,本來還以為節目組會給她洗一下,沒想到接著去拍用中藥做化妝品。淺薄愚蠢如我,只能理解成是收了廣告費了。這化妝品和“養”有多大關係?

有白蘿蔔可以治很多病

大家還記得張悟本嗎?那個“綠豆包治百病”的神醫?如果《舌尖上的中國》淪落到張悟本的地步,那就太遺憾了。

傾注了感情進去,會有不一樣的力量

我理解並尊重他的孝心,但是一個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習的學生,說出這樣的話,其實是很可怕的。快趕上“用愛發電”了,結合前因後果,他透過手機影片遠距離知道母親,到後來“覺得”這個食養方有助於母親的康復,拜託,樓上剛剛就有你的同學鄭陽陽“她覺得長輩和自己的身體都不健康,自己進補,身體越來越差”的例子,都忘啦?

標簽: 藥食  草藥  美食  著重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