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最高權力的更替(司馬聃-司馬曜):譙國桓氏(桓溫)取代潁川庾氏

作者:由 歷史的精神世界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2-01-10

主要觀點:

公元361年-公元372年,東晉走馬燈一般換了四位短命皇帝,但這些皇帝都是不掌握實權的傀儡。

東晉與以往的中華帝國的朝代有所不同,是一種“變種”的皇權政治,士族門閥與皇權共治江山,門閥勢力隱隱凌駕於皇權至上。

蘇峻之亂後,東晉朝廷內部享有七十餘年平穩,這也說明門閥政治基本已經達到成熟。

桓溫的“誤鼓取勝”,劉秀的“隕石滅敵”,都代表古代史書的一種天命論,但實際起決定作用的未必是偶然的運氣作用,桓溫擅自發兵,不成功便成仁,劉秀數千人對抗數十萬大軍,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和決心,恐怕才是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

公元361年,晉穆帝司馬聃崩逝,司馬丕繼位,是為

晉哀帝

公元365年,晉哀帝司馬丕崩逝,司馬奕繼位,是為

晉廢帝

公元371年,司馬奕被權臣

桓溫

廢黜,改立司馬昱為帝,是為

晉簡文帝

公元372年,晉簡文帝崩逝,司馬曜繼位,是為

晉孝武帝

這十來年間,東晉走馬燈一般換了四位皇帝,但這些皇帝都是在其位不掌其政的傀儡而已,真正掌握權力的是桓溫。

最高權力的更替(司馬聃-司馬曜):譙國桓氏(桓溫)取代潁川庾氏

譙國桓氏取代

潁川庾氏

,東晉權力繼續掌控在門閥士族之手。

東晉自南渡以來,到穆帝司馬聃在位期間,已走過四十年風風雨雨。

從草創期的風雨飄搖,到穩穩居於江南半壁江山,正是國力走向強盛之際。

東晉與以往的帝國有所不同,是一種“變種”的皇權政治,是門閥與皇帝分享江山,且門閥權力隱隱凌駕於皇權。

整體上講,東晉自蘇峻之亂後,內部享有七十餘年的平穩,門閥爭奪、權臣爭位有之,但舉兵叛亂則無,這也說明門閥政治已達成熟之境。

皇帝垂拱、門閥秉政、流民穩定、百姓安堵。

但這幾十年間,中華北方則是風雲變幻。

公元349年,後趙皇帝石虎崩逝,隨即國內大亂,北方的霸主後趙帝國走向崩潰。

冉魏、前秦、前燕等紛紛崛起,互相攻伐。

最終前秦的苻堅、王猛這

無敵二人組

橫空出世,攻滅前燕、前涼、仇池等國,於公元376年統一北方。

北方大亂之際,南方轉強,是個收復中原的好機會。

但東晉受制於門閥政治,掌權者以鞏固國內權勢為根本思路,對於北伐則缺少了義無反顧的氣魄,最終草草收場。

一、桓溫代庾

上文說到,

庾氏門閥

取代

王氏門閥

,獨掌朝政,併成功策劃了晉康帝司馬嶽的繼位。

但掌權的庾氏兄弟,

也在一兩年內相繼去世

,庾氏門閥掌權時間較短,便中道衰落。

庾翼死後,東晉權力出現了一個短暫的

真空時期

此時,皇帝司馬聃年幼,其母

崇德太后

褚蒜子臨朝聽政,後父褚裒也進入朝廷。

司馬氏皇族中,會稽王

司馬昱

成為朝中

輔政親王

司馬昱是晉元帝司馬睿的幼子,在東晉皇族中輩分很高,是當朝皇帝司馬聃的

叔爺爺

,比皇太后褚蒜子還高一輩。

朝中重臣

何充

則是親近王氏門閥的派別。

這些人都是在朝廷中,對抗庾氏門閥的存在。

庾氏最後的重量級領袖庾翼死後,本來想將上游荊州的權柄交給兒子庾爰之,但遭到京城大佬們的聯合反對,主要是司馬昱和何充,結果將荊州刺史派給了桓溫。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桓溫出自譙國桓氏,也是

僑姓南渡士族

,其家族先祖可追溯至東漢大儒桓榮。

桓溫的高祖,可能是曹魏的大司農

桓範

,就是高平陵之變中,提醒曹爽的桓範,因此家族遭到清洗。

最高權力的更替(司馬聃-司馬曜):譙國桓氏(桓溫)取代潁川庾氏

所以譙國桓氏這一支,在西晉年間一直蟄伏,甚至不能去記錄自身的門第。

到桓溫父親桓彝這一輩,跟隨晉元帝司馬睿南渡,出仕於東晉。

並與當時南渡的名士相交結,又重新晉身東晉名士圈,成為“江左八達”之一。

在蘇峻之亂中,桓彝對抗叛軍,

以身殉國

可以說,桓彝用自己的生命,

消除了爺爺桓範的政治汙點,重新使桓氏士族進入朝廷中樞

桓溫利用父親的

政治遺產

,年輕時就娶了晉明帝的女兒南康長公主,成為

駙馬

然後仕途一帆風順,在庾翼病逝,荊州出現權力真空後,

桓溫成為各派勢力都能接受的最佳人選。

桓溫雖然繼承了庾氏的政治遺產,掌握了荊州,但畢竟他才三十多歲,家族勢力仍很單薄,尚難以像王氏、庾氏那樣,以門閥之力對抗甚至遙控中央。

他還需要立下大功勳才行。

二、攻滅成漢

桓溫前半生堪稱“

位面之子

”。

其父用生命洗刷了家族的汙點,給桓溫鋪平道路。

然後他既是駙馬,也跟庾翼交好,在權力真空時成為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選,荊州這塊大餡餅掉到他頭上。

上臺後為了鞏固權力,結果主動伐蜀,靠運氣居然立了滅蜀大功。

桓溫出鎮荊州後,急於立功。

但此時國內處於平穩期,沒有什麼平叛之類的機會。

北方後趙仍然強大,只能以防守為主。

桓溫放眼四周,

也就只有西邊蜀中的成漢政權

,是個軟柿子。

恰恰此時成漢政權處於衰弱期,其皇帝李勢荒淫無道,倒行逆施,國內不穩。

所以桓溫決定伐蜀。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劉備當年,利用劉璋的一時腦抽,引狼入室,結果咫尺發難,還苦戰了一年多,把荊州預備隊都調過來,才滅了劉璋。

司馬昭滅蜀漢,也是

以舉國之力

,正面攻擊不能取勝。

最後靠

愣頭青鄧艾兵行險招,

偷渡陰平,才僥倖取勝。

桓溫手裡,只有一個荊州的實力,總共兵力也就是萬把人。

以這個兵力,就算是成漢政權衰弱,但從荊州仰攻巴蜀,有點天方夜譚的意思。

最高權力的更替(司馬聃-司馬曜):譙國桓氏(桓溫)取代潁川庾氏

所以朝廷大佬並不同意桓溫伐蜀,兵力太少,必敗無疑。

但桓溫上疏伐蜀,根本不等朝廷回覆,直接就出兵了。

這要是伐蜀失敗,擅自出兵的桓溫就可以原地出殯了。

沒想到桓溫還真有命運垂青,連戰連捷,一路打到成都城下。

李勢集結所有兵力,在成都城外與桓溫決戰。

桓溫前鋒失利,本來意欲鳴金收兵,

但鼓吏卻誤擊前進鼓

,袁喬趁勢督軍奮戰,居然反敗為勝,大敗成漢大軍。

桓溫佔領了成都,李勢出逃,不久決定投降。

成漢滅亡。

桓溫的“誤鼓取勝”,和劉秀的“隕石滅敵”,都代表古代史書天命論的一種傾向。

實際這種偶然事件未必起到決定性作用,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擊敗敵人的決心,以及義無反顧的態度。

桓溫擅自起兵,知道此行不成功便成仁,所以全軍奮勇,置之死地而後生。

劉秀是數千人對抗數十萬大軍,不拼必死無疑。

在這種逆境中,意志堅定、指揮得當、三軍用命,是可以創造奇蹟的。

標簽: 桓溫  門閥  司馬  東晉  庾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