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聊齋志異》說鬼談狐,入世三分!

作者:由 木頭馬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0-06-22

《聊齋》是一本什麼書?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的著作。對於《聊齋》的文學地位,學術界眾口一詞,評價特高,在眾多評價中,小編最看重的一個是:“古典小說中的一部奇書”。

《聊齋》之奇,在於它不是一般的小說,而是“志怪傳奇”。

《聊齋志異》說鬼談狐,入世三分!

蒲松齡給這本書起名為“誌異”,並說自己“才非幹寶,雅愛搜神”,清楚地表明這本書是“志怪”體。

所謂“志怪”體,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的一種敘事文體,離蒲松齡出生時已有1000多年曆史了。它篇幅短小,對尋常事不聞不錄,專門記述神鬼靈異之類的“怪異非常之事”。

蒲松齡繼承了“志怪”傳統,同時吸收了“唐人傳奇”的講故事手法。他的創新之處,是突破前人只求“遊心娛目”的侷限,借“志怪”來記錄人間百態、抒寫心中憤懣、表達人生理想,編織出一個又一個委婉曲折、驚世駭俗的神奇故事。

古人愛《聊齋》,使其不脛而走、風行世界;現代學者推崇《聊齋》,讚美有加;作為當代普通讀者,我們能從這部“奇書”中看到什麼?

《聊齋志異》說鬼談狐,入世三分!

一個奇異的“多維世界”

我們所處的世界是三維立體,加上時間這一維,也不過四維。《聊齋》所展示的,卻不僅是現實世界,還有鬼世界、神世界和妖世界,構成一個相互巢狀的多維時空。

在《聊齋》中,各個“世界”之間沒有固定通道,但也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只要本領超強或機緣巧合,就可以瞬間往還,好似彼此為鄰;否則,關山萬里,不通音信。

這一時空架構,給故事增加了無窮變數。有人藉此批評蒲松齡“宣揚封建迷信”,實在是誤讀。他的藝術手法類似於20世紀中葉拉丁美洲文壇興起的“魔幻現實主義”,是把現實投放到虛幻的環境和氣氛中,為現實披上了一層光怪陸離的魔幻外衣。

《聊齋志異》說鬼談狐,入世三分!

形形色色的凡人和“異類”

有人說《聊齋》只寫“異類”,即鬼、狐、神、妖,這不準確,是隻讀選本、未通讀全書的結果。其實,書中大約四分之一的篇章只寫人,即凡夫俗子的活動,沒有“異類”摻和。

即使在鬼狐神妖故事中,也都有凡人出場,且多數由凡人唱主角。當然,這些凡人都有不凡之處,要麼是能力超群,要麼是行為怪異,要麼是經歷奇特。

一部《聊齋》,有名有姓的人、鬼、神、妖上千個。其中的凡人,有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高官顯貴、農夫商人、僧道術士、俠客武將和乞丐無賴,涵蓋了社會各個階層,型別齊全,性格各異。

《聊齋志異》說鬼談狐,入世三分!

離奇古怪、曲折動人的故事

除少數簡略記事的短文外,《聊齋》大部分篇章是情節完整的故事。蒲松齡是講故事的高手,連凡人小事都能寫得妙趣橫生,何況大部分故事很奇特,有鬼狐神妖出場相助,寫起來更是遊刃有餘、開闔自如、引人入勝。

他常常寥寥數筆就搭起一個場景,稍加鋪墊就掀起矛盾衝突,一波未平一波陡然又起,山窮水盡忽然柳暗花明。誤會、巧合、懸疑、玄幻、暗示、渲染等敘事手法,他運用得爐火純情。

柔情處,讓人肌膚酥軟,美妙處,讓人心馳神往,悲慘處,讓人傷心欲絕,恐怖處,讓人毛骨悚然。

《聊齋志異》說鬼談狐,入世三分!

一幅宏大、逼真的社會圖景

《聊齋》的視野有多寬,說出來真是出人意料。它所描寫的地域,北到遼東,南到南沙,西到雲南,東到朝鮮,上到外空,下到地獄。它所涉及的社會階層面非常多,上至皇宮、王府,下至市井、鄉間。

故事題材很豐富,有男女戀情、科舉悲歡、家庭瑣事和鄰里關係,有官場內幕、司法案例、市場競爭和戰爭風雲,還有宮廷秘事、域外奇談、動物珍聞和自然奇觀等,真是包羅永珍、蔚為大觀。

蒲松齡把寫實、誇張、魔幻、諧謔等手法交替運用,在荒誕中揭示社會本質,在幻想中抒發個人情感。從單篇看,展示的場景都不大,但全書合起來看,則是明末清初中國社會的全景圖。

《聊齋志異》說鬼談狐,入世三分!

一位善良書生的內心世界

蒲松齡聰明、敏感,感情豐富,思想活躍,既有愛憎分明、嫉惡如仇的一面,也有與人為善、寬厚包容的一面,這在《聊齋》故事中,特別是託名“異史氏”的評語中,得到充分體現。

他評判事物沒有固定的教條,一切以人為本、就事論理,力挺真善美,抨擊假醜惡。他對自由戀愛的嚮往、對科舉制度的不滿、對貪官汙吏的痛恨、對官場“潛規則”的無奈、對孝悌誠信的頌揚、對科學技術的暢想等等,都能引起當代人的共鳴。

《聊齋志異》說鬼談狐,入世三分!

《聊齋》內容豐滿,底蘊深厚,像一面多稜鏡,每位讀者都能從中看到一些獨特的東西,發出會心一笑。

總之,《聊齋》是一部有內涵的書,一部耐品味的書,當然,由於它全書都是文言文,所以也是一本難以讀懂的書。

《聊齋志異》說鬼談狐,入世三分!

如果文章對您有幫助

歡迎轉發分享哦!

宣告:

文章內容來源於網路整理,有部分改動,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聯絡我們刪除。

標簽: 聊齋  蒲松齡  志怪  凡人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