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康德的“先驗”是什麼意思?

作者:由 卡拉揚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14-04-10

康德的“先驗”是什麼意思?Tfifthe2014-04-10 23:34:21

先驗意即在經驗之前。

我們大部分的知識都來源於「經驗」,我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總要看一下,摸一下,聞一下,或者你也可以稱其為「實驗」,但是康德認為有一些東西是存在於經驗之前的,這些東西的屬性我們可以叫做「先驗性」。

現在面前有一妹子,為什麼我看到的不是一坨肉或者一堆衣服?因為妹子本身所具有的「感覺材料」被我的「先驗性的認識形式」有秩序的「加工」一個很好的景觀。

現在天氣熱了,冰激凌融化的更快了,為什麼我會認為這兩者有因果關係?(其實我們看到的只是這兩個事件,中間的聯絡我們看不到,而是我們推斷出來的),因為這兩個事件被我們「先驗的認識形式」有秩序的「加工」成了某種因果。

宏觀世界所有的物體為什麼都能誤差很小的遵循牛頓定律,為什麼現在微觀世界的粒子都遵循薛定諤方程,因為我們的「先驗的認識形式」為自然立法。

先驗性就表示著你的認識形式不需要依靠經驗,經驗主義者休謨曾經把這種判斷歸結為人心理上的「習慣性」,還是要依賴於經驗的。但在康德這裡,這種認識能力就變得更為「純粹」,這也是康德所謂的「純粹理性」。

倫理學中,不再那麼純粹的「道德律令」,美學中,不再那麼純粹的「審美能力」,大致可以認為是「先驗」的。

康德的“先驗”是什麼意思?知乎使用者2015-05-14 15:57:56

要理解“先驗的”,就要與“先天的”相對比。

先天的:即先於經驗的;

先驗的:先於經驗的如何可能(如何正確)。

形式邏輯就是先天的。舉個稍微極端一點的例子來說,比如,規定A=B,B=C,則可以推出A=C。這個推理是”先於經驗“的,因為我們不需要觀察什麼物件就能理解並確定它是對的。這就是”先天的“。但是如果我這樣說,規定 人=馬,馬=牛,則可以推出人=牛。這個邏輯關係是對的,但是內容是錯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去思考人、馬、牛這些屬於經驗世界的具體內容,只是從邏輯關係上看,這是對的。但是如果將它運用於經驗世界,就是不成立的,因為我們首先知道人和馬是不一樣的。所以,”先驗的“就是它不僅要是先天的,而且將這種先於經驗的描述應用到經驗中,依然正確,才是先驗的。

康德的“先驗”是什麼意思?騎象之人2016-11-28 01:13:33

樓上這個問題算得上的高票答案已經講的很清楚了,我再稍作些補充,沒什麼新的更深的見解,就是為疑惑此問題者提供一些思路:

一)

先天priori,獨立於經驗,如“因果”“數量”“質”“模態” 。舉個例子:1 )太陽曬和石頭熱,可能沒有決定的關係,但是我們會相信是前者導致了後者。這是先天的東西導致了相信。2)小孩子知道數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一雙筷子,兩雙筷子,這個筷子和蘋果是不一樣的,但是都是1 2 ,1 2的數量概念是先天的。

二)

其實,完全徹底搞懂“先驗” “先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一件小事,鄧曉芒老師專門針對“先驗”寫了文章,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目錄中“先驗”二字也佔很多字分:

你看下面目錄, 整本書除了序、導言之外,分為兩大部分

1)先驗要素論

2)先驗方法論

這兩大部分的分支內容也都是和先驗有關:純粹知識、空間、時間、知性、理性。

有的直接帶上了先驗二字:先驗感性、先驗邏輯、先驗辯證。

《純粹理性批判》說明目錄

自序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導言

I.純粹知識和經驗性知識的區別

Ⅱ.我們具有某些先天知識,甚至普通知性也從來不缺少它們

Ⅲ.哲學需要一門科學來規定一切先天知識的可能性、原則和範圍

Ⅳ.分析判斷與綜合判斷的區別

V.在理性的一切理論科學中都包含有先天綜合判斷作為原則

Ⅵ.純粹理性的一般課題

一、先驗感性論

§1.

第一節 空間

§2.空間概念的形而上學闡明

§3.空間概念的先驗闡明

由上述概念得出的結論

第二節 時間

§4.時間概念的形而上學闡明

§5.時間概念的先驗闡明

§6.從這些概念得出的結論

§7.解說

§8.對先驗感性論的總說明

[先驗邏輯導言]先驗邏輯的理念

I.一般的邏輯

Ⅱ.先驗邏輯

Ⅲ。普遍邏輯劃分為分析論與辯證論

Ⅳ。先驗邏輯劃分為先驗分析論和先驗辯證論

先驗分析論·概念分析論

[純粹的知性概念]

§9。知性在判斷中的邏輯機能

§10。純粹的知性概念,或範疇

§範疇表

§11。

§12。

[範疇的先驗演繹]

§13。一般先驗演繹的原則

§14。向範疇的先驗演繹過渡

§15.一般聯結的可能性

§16.統覺的本源的綜合統一

§17.統覺的綜合統一性原理是知性的一切運用的最高原則

§18.什麼是自我意識的客觀統一性

§19.一切判斷的邏輯形式在於其中所含概念的統覺的客觀統一

§20.一切感性直觀都從屬於範疇,只有在這些範疇的條件下感性直觀的雜多才能聚集到一個意識中來

§21.註釋

§22.範疇在事物的知識上除了應用於經驗物件外沒有別的運用

先驗分析論·原理分析論

導言 論一般先驗判斷力

第一章 純粹知性概念的圖型法

第二章 一切純粹知性原理的體系

第一節 一切分析判斷的最高原理

第二節 一切綜合判斷的最高原理

第三節 純粹知性是一切綜合原理的系統演示

第三章 把所有一般物件區分為現象和本體的理由

先驗辯證論

導言

1。先驗幻想

2。作為先驗幻想之駐地的純粹理性

a。一般理性

b。理性的邏輯運用

c。理性的純粹運用

第一卷 純粹理性的概念

第二節 先驗的理念

第二卷 純粹理性的辯證推論

第一章 純粹理性的謬誤推理

第二章 純粹理性的二律背反

先驗理念的第一個衝突

先驗理念的第二個衝突

先驗理念的第三個衝突

先驗理念的第四個衝突

第三章 純粹理性的理想

第三節 思辨理性推出最高存在者存有的各種證據

從國情思辨理性證明上帝的存有隻能有三種方式

第四節 上帝的存有之本體論證明的不可能性

二、先驗方法論

第二章 純粹理性的法規

第一節 我們理性的純粹運用之最後目的

第二節 至善理想,作為純粹理性最後目的之規定根據

第三節 意見、知識和信念

三)

再獻上我自己上鄧曉芒老師《康德專題研究》網課的筆記:(跟先驗有關的)

1) 先天——apriori——-驗前的

後天——-postriori——-後天的,驗後的。

先驗,既沒有先、也沒有驗。

維特根斯坦說,一個詞的含義在於它的用法, 看康德怎麼用“先驗”這個詞的。

2)先驗——探討先天的知識如何運用於經驗之上。

先驗不是直接針對認識物件,針對對於物件的認識。

形式邏輯是先天的,但不是先驗的。

空間是先天的,不是先驗的。

3) 先驗的東西,不是僅僅的先天的。

而且探討先天的東西如何可能? 如何起作用? 如何參與認識、構成認識?

4)先驗是個關鍵詞,這個不搞清楚,很多都讀不下去了。

5)涉及先驗,都跟認識論有關。

涉及本體,那就超驗(trancendental)這個詞有關了。

7) 數學和物理學中都包含先天綜合判斷, (計劃)

性質上都是先天綜合命題,但證明不了, 以前的證明都失敗了,要麼是文字遊戲,要麼是後天的綜合命題,把經驗的東西放到哲學和形而上學上面了。

8)先天綜合命題如何可能——這總問題,分解如下問題:

數學如何可能?

自然科學如何可能?

哲學-形而上學作為一種自然傾向如何可能?

未來形而上學作為科學如何可能 ?

9)時間空間不來自經驗,是經驗的條件。

能不能設想一個沒有時間和空間的物體?不能。

10)看康德怎麼用這個詞的。

康德有些詞來自希臘語,外文沒有語感,表達更加抽象的,

四)

其實我也還沒理解康德的“先驗”,有些沒讀過他的人說是“想象出來的先驗” “純粹臆造”。 我個人感覺——不是。曾經聽過10來此《純批》的讀書會,曾花過10天時間讀了30來頁《純批》,根據這些經驗非先驗的推理,我認為——不是“純粹臆測”。

我個人感覺——-更像是一種獨立於經驗,與信仰有關的一些東西一樣。

先驗論證不是經驗證明,它是獨立於經驗,不依賴於經驗,甚至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是純粹的。

但——由於不懂,(也怪康德的書實在太晦澀了,還有德語和漢語相差太遠,鄧的翻譯已經很不錯了,但是語言的障礙仍然無法完全清楚,還有哲學史的底子,要讀懂康德,至少前面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休莫、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茲得清楚他們的核心思想吧,還有法國的盧梭,康德老師一個搞邏輯的好像叫沃爾夫),

有時會起一些懷疑,比如康德的論證不就是迴圈論證嗎? 為什麼能夠進行綜合?因為有先驗自我。為什麼有先驗自我,因為已經進行了綜合。

不過總體來說,康德還是值得一讀的,要搞懂這個問題,我建議還是自己親自讀一讀康德,聽聽各家如何講康德,比在只在這裡討論強。

以上!

康德的“先驗”是什麼意思?cao20015162018-01-26 13:49:49

康德哲學解決的問題是:解釋了什麼是理性,什麼是知性,什麼是感性。例如:像太陽,月亮的外形的認知屬於感性,歸納出圓形和圓的公式,屬於知性,在已知圓形公式基礎上進行運用,製作輪胎什麼的。就是理性。另外,解決了怎麼識別偽概念的方法。“先驗”就屬於人的感性形成 人一出生所帶的身體所有感覺器官所能感受到的感性的資訊就是 先驗

康德的“先驗”是什麼意思?哲學一小口2021-02-27 20:37:52

康德的“先驗”是什麼意思?

一切知識,都可以簡化為一個命題,即:A是B。這句話裡面總有一個“是”,而這個“是”連線的左右兩邊分別是主詞和謂詞。

近代哲學,從16世紀開始,以偏愛不同的命題被劃分為兩大派別:

經驗主義與唯理主義。

經驗主義與唯理主義

Empiricism & Rationalism

經驗主義認為,我們的所有知識來自於

經驗

感覺

,仔細想想,似乎是這樣,我們所知道的一切事物都是來源於五感,若沒有了五感,我們將什麼也感覺不到,也就什麼都不知道了。錯誤地借用一下Avicenna的漂浮人論證(floating man argument),想象一個人漂浮在天空中,他看不見聽不著,沒有觸感,味覺,嗅覺等感覺,他還能知道什麼呢?

康德的“先驗”是什麼意思?

Hume和Avicenna對於Floating Man的討論 (圖源網路)

在講休謨的那篇回答(

什麼是休謨問題?

)裡,我們談到了休謨對於一切

因果關係(causation)

的懷疑,因為他們都來源於經驗,而經驗,又如同笛卡爾所說的,

無法被證明

。如此,我們的一切認知,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的知識,還是科學大發現,都將被這休謨的經驗主義所吞噬,我們所作的一切,不過是在無規律的世界裡尋找規律罷了。這樣看的話,經驗主義似乎

無法證明我們知識的合理性

,是會被懷疑論者批判地很慘的那種。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隻火雞,每天早晨,農場主都會給你食物吃,你就誤以為這種日子會永遠地持續下去。直到感恩節那天,你發現迎來的不是食物,而是死亡。人類不也正是如此嗎?每天早上我們看見太陽從東邊升起,以為新的一天又將開始,可沒有人可以確信地說,明天太陽會照常升起。誰知道

我們會不會是別人家的火雞呢?

康德的“先驗”是什麼意思?

“Causation?”(圖源網路)

與經驗主義不同,唯理主義拋棄經驗,以懷疑派為基準出發,從笛卡爾的

我思故我在

這種似乎與經驗無關的,或者說先驗的知識,開始尋找最安全,最實在的命題,嘗試為人類所擁有的知識做出解釋。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慢慢發現,

懷疑主義

的精神過於強大,任何輕率的向前試探都可能

被主觀的經驗介入

,從而

失去了絕對理性

最終,他們發現,唯一能使他們穩步前行的是

分析命題

。這種命題的謂詞往往是包含在主詞內部的;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 所有單身漢都是單身的。這句話本身是沒有任何錯的,但他錯就錯在他什麼都沒有說。這樣我們就無法從一些已知的東西,例如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推出一些其他具有外延的知識。所以說,我們不能從已知推出未知,而只能在原地打轉,玩玩兒文字遊戲罷了。

康德的“先驗”是什麼意思?

“I think therefore I am”—Descartes(圖源網路)

許多經驗主義者始終認為,一種叫

綜合命題

的命題可以使新知識成為可能。與分析命題相反,綜合命題往往是

有外延的

,能得出例如“中國是比美國大的”,“電子螢幕是對眼睛有害的”這樣的知識;可是,這類知識往往

不具有普遍性

,他們全部來自於經驗。而又如同前面休謨的論證,這些依賴經驗的知識全都是不可靠的。就這樣,唯理主義與經驗主義似乎都成功反駁了對方,而因此沒有人成功地告訴大家可靠又有用的知識到底如何真實地存在著,難道我們就真的什麼也無法知道嗎?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停滯不前時,

康德(Immanuel Kant)

出現了。

不過我們先來做一個

小總結

分析命題

綜合命題

先天/先驗

後天/經驗

如圖所示,在康德之前,所有的分析命題都是先天的,所有綜合命題都是經驗的,經驗的分析命題似乎不存在。和上面講的一樣,分析命題沒用外延,無法推出新知識,而綜合命題又都是經驗的,不可靠。如果這麼說,豈不是我們就無法獲得任何確定的知識了?

等等!康德說,圖表右上角的

先天綜合命題

可能

的嗎?

康德的“先驗”是什麼意思?

“康德:確實有可能,但要個合理解釋”(圖源網路)

於是康德想呀想,發現確實有可能。但是為此可能性,以及給予其一個合理的解釋,康德費了老大勁兒,構造出一個自己的哲學體系,他稱作

先驗唯心(Transcendental Idealism)

先驗唯心論

Transcendental Idealism

簡單來說,康德認為我們的心靈(Mind)可以大體分為兩塊:

感性(Aesthetics)

知性(Intellect)

。我們用感性的部分去感知外界,然後運用知性去

理解

這些被感性接收的東西(康德稱作“感性材料”或“雜多”),理解完之後,這些感性材料就變成了經驗。

而感性和知性到底是根據什麼原理工作的呢?康德認為感性中有

兩個直觀形式(Intuition)

——

時間與空間

。這兩個直觀幫助我們去感知世界。仔細想想,時間和空間似乎不是我們後天學習到的概念;舉個例子,當我們小時候認知萬物時,父母們會指著各種東西,播放音樂,或做一頓美食,讓我們用五感去認識這些東西,可時間和空間似乎無法用這些簡單的方式去讓別人認識到,或者,康德認為,他們根本

不需要去被認識

,時間與空間本來就是

預設在我們理性裡

的。有了這兩個直觀,我們才能感受到我們所感受到的東西。而正因為這兩個直觀是生成經驗的先決條件,他們必不可能是從經驗中總結出來的,也就是說,他們是先驗的。

康德的“先驗”是什麼意思?

簡單粗暴之解釋先驗唯心論(圖源網路)

客體被感性直觀後,出來的感性材料會被知性透過“範疇”去理解。康德認為,這些範疇

也是先天的

;且不同於感性中的兩個先天直觀,知性中的先天範疇總共有十二個,分為四組,分別用來判斷

關係

,以及

模態(Modality)

。在此判斷結束後,我們便擁有了

對客體的經驗

就如同休謨先前質疑過的因果關係,在康德的理論中,也只是上面提到的關係組中的三個範疇之一。換句話來說,因果關係不是客觀存在與事物之間的,而是我們的知性把自己的規律加入自然界,也正如康德所說:“

人的知性是自然界的立法者

。”

反思經驗主義和唯理主義

Reflection on Empiricism & Rationalism

簡單介紹完康德的理論後,讓我們回到經驗主義和唯理主義的爭論。康德認為人類透過一些先天的直觀與範疇獲取經驗。這些先天預設

保證我們所獲得的經驗是確定的

;而透過這些經驗,我們便可以做出綜合判斷,

獲取新知識

。這樣一來,先天綜合判斷便成立了。

有人會問:有沒有可能我們在感性與知性中先天

預設的東西是錯誤

的呢?如此一來,我們做出的判斷就都是錯的了。

康德指出,這些東西超出我們的理性範圍之外,

無法被判斷

。用理性去判斷理性的對錯,這聽起來不就很荒謬嗎?休謨說世界中的因果關係無法被證實;對此,康德會說:我們的知性讓我們

只能用因果範疇去推斷

,而

範疇是先天預設

在我們知性裡,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相信他們是對的,

不然就陷入虛無主義

“I have therefore found it necessary to deny knowledge, in order to make room for faith.”—— Immanuel Kant

康德的“先驗”是什麼意思?

“似乎並沒有陷入虛無主義的三點半散步的康德“(圖源香港01)

作者:Lucas

參考資料:

Critique of Pure Reason(純粹理性批判)。 Immanuel Kant

標簽: 先驗  康德  先天  經驗  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