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如何理解“王王冕指與秦老看道:這個法卻定的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看得輕了”?

作者:由 木馬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22-03-26

如何理解“王王冕指與秦老看道:這個法卻定的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看得輕了”?木馬2022-03-26 02:10:48

補充《儒林外史》中遲衡山的一段話:

依小弟看,講學問的只講學問,不必問功名;講功名的只講功名,不必問學問。若是兩樣都要講,弄到後來,一樣也做不成。

《儒林外史》中,如果依據吳敬梓的態度來分類,可以分為兩類:他喜愛的,他憎惡或譏諷的。

王冕和遲衡山可以一起歸入到前一類中,是講學問不問功名的,是“文行出處”合格了的人。尤其是在“出處”(出仕和隱退)上,儒家一向強調“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同時更是十分反對“素餐尸位”的現象的。簡言之,在儒家的觀點裡,學問最好是要用來濟世的,而不是用來謀取個人榮華富貴。如果實在沒辦法,比如陶淵明那樣遇著了一個荒唐的年代和環境,又或者像王冕那樣處於元末時期,又應進士試不第,那就退隱某處,也不是不行。

至於後一類,要麼是隻講功名的,比如《儒林外史》中一抓一大把的貪官汙吏、惡霸惡紳,要麼是糊糊塗塗兩樣都想講結果最後靈魂還是免不了扭曲了的,比如匡超人。

“這個法”指向的便是與功名直接掛鉤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將學問和功名混在了一起,一大把讀書人自然會被利益燻心,把“學問”當做博取“功名”的手段,弄到最後,必然是“學問”被異化,原本傳統的“學問”中的豐富意蘊也會被“功名”給直接篡改,只剩下四書五經八股文,就像是被嚼爛了的甘蔗渣。讀書人的靈魂與天性也失去了,整個社會的活力與可能性也就此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