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美食

如何看待這兩首詩的寫作動機?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美食時間:2018-02-08

如何看待這兩首詩的寫作動機?聲飛雙2018-02-10 09:20:24

是你寫的吧

如何看待這兩首詩的寫作動機?炙輠2018-02-10 17:24:16

我向來不看所謂的現代詩,也不喜歡!

如何看待這兩首詩的寫作動機?潘潤2018-02-11 00:24:26

在回答看詩之前,特地放著音樂。

我不想揣測別人的動機,因為那很可能不準確。

既然你一定要回答。

我也只能盡力而為,憑藉我的一些經驗。或者

完全是個人的詩性生命體驗。

你應該寫詩有幾年了

但不會太久

有一定的表達能力

但離純熟的手藝改差點

意象用的很硬,語言不夠柔軟,氣息還未圓融

有意境而無獨特的能夠刺人的意境

因為還沒有更多展開和深入的能力

屬於你個人的語言內部更有層次的拓展

當然我不懷疑你對自我生命和世界的詩性體驗和敏銳感覺

對於詩。這注定孤獨的路程剛剛起步。

勇敢前行吧!

如何看待這兩首詩的寫作動機?寒花浪客2018-02-18 17:49:38

第一篇《夜車》,說的是處在某種未知或者不確定中,不能達到的情緒。

我們知道,如果僅是一個空間裡的遷移,那麼起點和終點應該是已知的。但行進的過程中則不能預知。如果行進的不是空間,而是別的事態,那麼除了起點是已知的,過程中的行進時態狀態,及終點,則都是未知的。這裡的時態雖已標明是“夜”,但夜的不可見,仍在傳達一種未知。

墨水是一個藉以書寫的工具,即藉此以完成某種表達。但是因為未知或不確定,所以是“欲言又止”,同樣,“燈”照出的“罅隙”,“擷取碎片”也是這個意思的另一個形式的表達。面對行進中的未知等,想要表達就是想要解釋,解決。再後面“散入墨水瓶”,即墨水回到墨水瓶,沒有使用,即沒有完成既定的表達,沒有解決,仍歸於未知等;即“燈”照出的“罅隙”仍“吞沒”於“黑暗”。

第二篇《雪》,在“雪”的環境下,一個情感的需要,願望。用了人人皆知的典;“半根菸白了頭”還是比較妙,時間的迅捷流逝無情,世間的恍惚等,都可以去體會

如何看待這兩首詩的寫作動機?淡墨揚塵2018-02-27 21:57:46

看起來像是一個孤獨的人,第一首,他坐在車上,窗外是夜色,無論是繁華還是蕭條,都滲透他心裡的落寞,寫出來或許有人會懂,所以就寫了。或許自己喜歡那個人能看到自己的孤獨和文采呢,所以就寫了。

第二首,就像一個暗戀別人的年輕人寫在朋友圈的動態一樣,希望某個人能看到,看懂

標簽: 未知  行進  表達  罅隙  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