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美食

為什麼那麼多人愛吃那些聞起來很臭的食物?

作者:由 尤新 發表于 美食時間:2018-12-17

小地方少部分人嗜食腐肉,做法是盛夏清晨買一刀新鮮好肉,掛到戶外受太陽暴曬,任蠅蟲叮咬。午時,肉已輕微腐敗,氣味大變。取肉下刀切片,加朝天辣椒爆炒,據說是下飯美物。

吃豬大腸的人就多了,資深肥腸愛好者特別在意那股豬臟腑中的腐氣,如果用豆渣或者小蘇打清洗的過於徹底,味道淡了,他們要失望的。

人類茹毛飲血的年代免不了吃腐敗食物,腐敗食物不是都有害,還可能異常鮮美。比如現代的熟成肉,把肉類置於特定溫溼度環境中自然發酵,過程中控制有益微生物參與發酵,蛋白質被酶轉化為氨基酸,得到的腐肉烹調後柔軟多汁可口。臭味食物的名單很長:乳酪臭烘烘,納豆氣味如臭腳丫,陳年老鹹鴨蛋臭的上頭,臭豆腐,臭腐乳,臭醬,臭桂魚,臭莧菜,豆汁,等等。

《禮記正義》中的食物“鹿 歹委 ”,“益州人取鹿殺而埋之地中,令臭乃出食之‘’,也是腐敗的肉類。吃腐肉的歷史既長,且傳統至今不絕。

古人類吃腐敗食物的記憶已經不在,文明程度越高,人就越遠離和臭味聯絡在一起的東西,那往往是糞便、是有毒有害菌類叢生的有害之物。

如今帶臭味的食物依然很多,一不留神就入了口,卻是意料之外的可口,反差強烈,體驗刺激,本能復甦,意猶未盡。吃畢第一口,又想第二口,越覺層次豐富,三口四口尚不足以把握其中真味,識味的人搞不好從此就在美味和臭氣之間建立起緊密靈敏的連線。

不過終究只有部分小眾群體嘗過臭味之下的美味,還能在特定臭氣和誘人美味之間建立關係,聞臭而食指大動。可能就是他們的存在才得以傳承傳說中北歐醃鯡魚、因紐特人醃海雀那樣臭氣熏天的人類飲食文化吧。

標簽: 食物  腐敗  臭味  腐肉  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