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娛樂

觀《河西走廊》紀錄片有感

作者:由 一棵奔跑中的樹 發表于 娛樂時間:2020-11-25

在河西走廊,衛青、霍去病抗擊匈奴的豐功偉績,五胡亂華期間反哺中原的儒家文化,隋煬帝楊廣時期萬國來朝盛會,儒家和佛教交匯形成的璀璨輝煌的石窟,都始於公元前138年張騫踏出長安城的那一步。

惡劣的自然條件、流匪、戰亂、疾病等,路途之艱辛非我輩之人想象。曾有幸前往甘肅蘭州一趟,氣候乾燥、粗獷是留給我的第一印象。領略了黃河沿岸熱鬧非凡,嚐到了正宗的蘭州拉麵,沉醉於蘭州博物館之豐富,佛教藝術之璀璨令我驚訝。再回過頭來看《河西走廊》,解答佛教璀璨發展的脈絡。

《河西走廊》以時間朝代為線,以人物為風骨,以內容事件為血肉,勾勒出河西走廊的前世今生。在河西走廊,那些留下姓名文人武將,那些辛苦奉獻的無名百姓,不管是名利、慾望、奉獻,都成為了絲綢之路的養分。令我苦笑的是,河西走廊在北宋、南宋時期沒有一絲介紹。在元朝之後,河西走廊漸漸沒落,直到新中國成立,才恢復戰略地位。因此,特別欣賞漢唐之間河西走廊的發展,留下一點思考痕跡,留作紀念。

“人人”都有出場的時間,或早或晚,“人人”是否有你我?

張騫、劉昞、鳩摩羅什,這些皆是有信仰的人,苦難時不怨天尤人,而是耐得住寂寞潛心致“學”。史書記載寥寥數筆功績,一筆一墨皆是悠悠歲月修行,由背後血淚抒寫而成。回想起兒時課堂時的不以為意,如今再回數二十多年求學,單單念起他們的名字都令我感受沉甸甸的分量和慚愧。

近三十載歲月,朝著一個目標前進,不論艱難險阻,斗轉星移,這大概就是人生的浪漫所在。張騫、劉昞、鳩摩羅什、唐朝敦煌壁畫李工……,在自己人生道路中,“人人”皆有出場的時機,耐心沉澱自己,為“浪漫”尋找一片淨土。

至於“人人”是否有你我?答案自在腳下。

不知道是不是倖存者偏差,每個時代,總會有幾顆耀眼的星,閃爍著非凡的光芒,穿過空間和時間,令人無限遐想。

張愛玲說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未完”,表達美中不足。

江南縹緲錄也有三恨,一恨不生在薔薇皇帝朝,可以夷平九州;二恨不生在風炎皇帝朝,可以北克蠻族;三恨不生在北陸寧州,可以看見萬千美人迎風舉翼,衣白如雪。這三恨表達英雄壯志未酬的遺憾。

高層戰略

武威,即武功軍威之意,以顯示漢帝國的武功和軍威到達河西。

張掖,斷匈奴之臂,張漢朝之臂腋。

酒泉,扼守河西走廊西北要衝,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故名“酒泉”。

敦煌,即盛大輝煌之意。

“不謀全域性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中華皇帝是中央集權的代表,各個帝王尤其是開創者,都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即謀求王朝萬世長存。例如,秦始皇統一六國,“音同文,車同軌”,實行郡縣制,為一家一姓謀求萬世太平。這就導致帝王,既要統御萬民,又要求戰略具備頂層高度,不在意“一城一地得失”細枝末節。

漢武帝劉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帝王,收復和打通河西走廊,對後世兩千年的意義是漢武帝未曾想象到的。河西走廊的暢通,絲綢之路的形成,會首先形成商貿的交流,而商貿的交流必然引發人員的交往,人員的交往則必定帶動文化的傳播和交匯,文化的交流更進一步促進感情的交流,最終融合同行。

前面所列的四個城市,我至此才知曉其典故涵義,頗為慚愧。整個紀錄片河西走廊有兩個重要角度,令我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個人認為非常有必要記錄的。

其一,佛學和儒學交流融合

亂世易出宗教、神靈,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道家張角借教起義;元朝期間,藏統佛教興起;再往遠了,西方基督教拯救世人等。河西走廊的暢通,給佛教東傳創造了基礎條件,於是鳩摩羅什等人歷經磨難,前往長安講學,翻譯著作;再往後有僧人西行取經,包括《西遊記》原型的玄奘和尚。

因此,河西走廊形成了璀璨的佛教藝術,石窟。此時的儒家思想相容幷蓄,又或者是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未能遠播,儒家與佛教融合。

其二,儒學反哺中原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到了兩晉南北朝,中原戰亂平凡,而儒家在河西走廊得以休養興盛。拓跋遷移都城漢化,給了儒家機會,而此時中原的儒家因戰亂已千瘡百孔,最後是河西走廊的儒學火種傳續後代。

此時再回頭看,河西走廊重要性不言而喻,塑造並改變了後世精神風貌、甚至改變了歷史的程序。

標簽: 河西走廊  佛教  三恨  儒家  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