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娛樂

再刷《狂人日記》,小小感悟

作者:由 奏定 發表于 娛樂時間:2020-07-25

饅頭日記為什麼不播了

印象裡,我最早接觸這本書好像是在初中的時候。那時中學的課本里似乎佈滿了魯迅先生的節選,愣是給枯燥的語文課帶來了些故事性的樂趣。一次偶然的機遇,我在圖書館看到了這本書。“狂人”這字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現在想來也許其中的故事不免有一頓誇張的描寫,但其中的深意依然鶴立。

小說不是很長,分為好幾篇故事來講述,就像是日記一樣,從這個“狂人”的日記中,我們看出了一個人吃人的社會,所有人都想著如何去吃人,就連自己的親人都在想著如何吃了自己,每天都是無比驚險的一天,精神上的壓迫,讀起來讓人膽戰心驚。

就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兩個故事:“吃人”,“血饅頭”。封建社會的傳統思想禁錮著人們,這世界最黑暗的不是殺戮,不是權力、金錢——是人性。

“吃人”:當你從遠方歸來,踏入從前你生養的村子時,發現村裡人吃的是人的屍體。當你被迫要融為他們一體時,當內臟擺你面前時,你會如何選擇?是苟延殘喘的活著,還是淪為食物?

“人血饅頭”:人之將死時,吃人血饅頭真的會復活嗎?

小說末尾用“救救孩子……”四個字作為結尾,也許很多人就這四個字說出來許多他們的感受,但這四個字和一串感嘆號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想讓我說出我目光觸及它時我心裡那些想說的話。因《狂人日記》中以第一人稱“我”為著,很好的將閱讀者帶入魯迅先生創作的情景中,彷彿經歷了一遍那個無比黑暗又無知的社會。末尾的那個省略號讓整部小說意蘊綿長,其中背後深意瞬間席捲了我的全身。這幾個字表達出的是“我”內心極度無助的呼喊,那群本來可以自由自在,在沒有憂愁的環境下玩耍的孩子們,原本可以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想,可如今卻還是被帶入了那黑暗的“吃人”隊伍中。

標簽: 血饅頭  狂人  黑暗  末尾  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