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娛樂

曹操三父子的文采高還是蘇軾三父子的文采高?

作者:由 知乎使用者 發表于 娛樂時間:2020-12-29

更新一下,有人回覆說謝靈運知道蘇軾後就不會說曹植才高八斗,這種可笑言論只能用無知來形容。

任何語言文學也不是憑空出現,都是逐漸積累來的。

以蘇軾的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舉例,這句在蘇軾詞裡可算得上千古名句,但蘇軾是取巧了。

李白曾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這跟蘇軾詞中那句有著直接的傳承關係。

同為浪漫主義風格的兩位詩人在作品上的淵源匪淺,然而這不是個例。

再比如杜甫評價李白“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這是指明瞭李白風格的師承。

中國文化綿延不絕,文學作品也是循序漸進,後人一直站在前人肩膀上,看的遠是理所應當的。

“文無第一”這個詞在我看來不是說文學沒有好壞優劣之分,而是文學會因為欣賞角度差異(橫看成嶺側成峰),欣賞水平不同(陽春白雪,下里巴人),時代變遷難以有定論,也正因如此,這個詞隱含的意思是文學評價不能太狹隘和絕對。

謝靈運曾經說“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一石總計10鬥)”的話,這種評價簡直可以稱得上頂配了。然而在我們看來,曹植的名篇也就那麼點兒,並不是很配得上謝靈運的誇讚,甚至有點浪得虛名,其實這種情況很正常,原因大致就2個。

一、作品散佚

三曹的作品經歷多次戰火(包括但不限於永嘉之亂、侯景之亂、安史之亂、黃巢之亂、靖康之恥)存世的作品只是他們著述的一小部分。

曹植文集在隋代還有30多卷,現在只剩下

200篇

左右。

曹丕的作品那時候也大概有30卷,現在剩下

幾十篇

上述兩位由於只活了40歲,本來著作也不算很多。

曹操就不一樣,大概作品如下:

《魏武帝集》30卷

《魏主奏事》十卷,

《太公陰謀》三卷,

《司馬法注》,

《孫子略解》三卷

《續孫子兵法》二卷

……

總計十餘種。

曹操這麼多作品,留下來多少?——

現在存世的大約100多篇吧。

與之對比,李白

存詩大概1000篇

,這個話題討論的另一個物件蘇軾全集大約110卷,

僅存詩就有超過2700篇。

兩相對比,就會有蘇軾著述豐富,文采盎然,而三曹著作寥寥的錯覺。

可在謝靈運所處的南北朝時期由於並未散佚太多,能夠看到較為完整三曹文集,對曹子建如何才高八斗頗有認知。

二、年代久遠

“周誥殷盤,佶屈聱牙。”——唐·韓愈《進學解》

韓愈主要生活在公元8世紀,而周誥大約創作於公元前11世紀,一千九百年的間隔,韓愈看著那會的名篇給出了“

佶屈聱牙

”的評價。

曹操生於155年,220年去世,距離大概1800多年,那麼我們評價會如何呢?

大家仔細想想,是不是距離我們越近的古文越容易看懂呢?

語言不斷髮展,越古老的語言與現代語言距離越遠,越難理解,我們對當時詩歌的韻律和節奏也越難把握,語義也難以理解。

我們看900多年前的作品,理解能力肯定遠超對1800多年前作品的理解,三蘇對三曹的作品就是這樣。

謝靈運距離三曹時代不到200年,對三曹著述的理解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看《紅樓夢》,基本沒有任何閱讀問題。

所以,謝靈運對曹植的稱讚有沒有摻水呢?可能略有誇大,但在魏晉南北朝300多年間,曹植排第一應該問題不大。

那麼謝靈運的話語分量如何?很多人對謝靈運可能沒有特別的概念,這麼說吧,他是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可以單獨成章節的人,山水田園詩鼻祖級人物分別就是指的謝靈運(山水)和陶淵明(田園)。

綜上所述,由於年代的客觀原因,我們會因為存世作品量以及語言變化而對“三曹”與”三蘇“的文采有嚴重的判斷偏差。

曹操三父子的文采高還是蘇軾三父子的文采高?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空中繪獅,略為一diao

當然了,即便拋去客觀因素影響,評判一項事物終究是主觀色彩濃郁。

比如我看有答主提到了宋神宗評價蘇軾比李白強,那段話出自《庚溪詩話》,作者宋代人陳巖肖,這個著作”主旋律“就是“歌頌時代”,就拿下面一段話來說:

本朝詩人與唐世相亢,其所得各不同,而俱自有妙處,不必相蹈襲也。

這是說宋人的詩跟唐代旗鼓相當,各有各的好,不用學唐詩。當時人肯定沒法說,我們現代人看來這話對嗎?從文學成就上無疑是唐詩千古巔峰,宋詩雖然也不錯,可與唐詩相比地位差不少吧?就算地位接近,可唐詩很多方面具有開創性,做到這些更難,難道連學都不值得學了?

再思考下陳巖肖這個人怎麼知道宋神宗說了什麼?靖康之恥皇宮裡那些基本一鍋端,這話怎麼傳出來的?退一萬步就算宋神宗說過這話,他在文學上造詣如何?話語分量如何?他說的就對了?

三曹與三蘇的對比主要是因為類似,都是一個父親,兩個兒子,三人都文采出眾,兒子輩還都有個歷史級詩人。

很多人對這些人的文學地位並沒有特別的概念,只是憑藉一些隻言片語有個印象(比如東坡肉),我就簡單說一下。

曹操

學過《詩經》的人都知道,先秦時期的詩,大多是四言詩,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漢代,當時還有很多樂府詩是四言詩。

四言詩比較著名的詩人有兩位,一位是曹操,另一位是嵇康

(曹操第十子沛王曹林的孫女婿)。

曹操存世作品雖然不多,可上過學的大多都知道特點,也能背的出來。

曹操三父子的文采高還是蘇軾三父子的文采高?

漢末亂世,兵戈橫行,民不聊生,曹操稍微穩定了政治局面後,就聚攏文人,開始文化事業,所謂的建安風骨,完全是因曹操的個人意識出現的,建安七子先後跟隨曹操,與曹操父子在亂世中攜手創造了本應屬於盛世的文化奇蹟。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脯,天下歸心“。曹操用切實的態度證實了自己對文化事業的追求和品味,別說主動來投靠的,即便蔡文姬被匈奴人搶走,曹操也要把她找回來。

沒有曹操,建安時代的文化盛世很可能不會存在,是曹操自己的文學素養和超凡能力支撐了這項事業。

曹丕

漢代是詩歌體裁出現突破的年代,五言詩開始出現,其他字數的詩歌也在三國時期開始有了。

而曹丕是中國第一首成熟七言詩的作者,此外他廣泛嘗試各種體裁詩歌,除了常見的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還有三言詩和六言詩。

曹操三父子的文采高還是蘇軾三父子的文采高?

曹丕不僅自己文采好,文學鑑賞能力也強,《典論》中殘存的《論文》一篇是中國第一篇文學專論,其中內容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如第一句就是”文人相輕,自古而然“。此外這文章裡還提到了建安七子的具體姓名,避免了後世對7個人包含哪些的爭議。

曹丕很多人不瞭解,也確實存世作品太少了。不過其他人的評價也還是留有一些的。

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劉勰

著名的文學評論作品《文心雕龍》裡有上述評價,總體上看曹丕和曹植相當,但是由於身份的差別,曹植比曹丕更勝一籌。

曹植

曹植我不多說了,謝靈運的評價就夠。

曹操三父子的文采高還是蘇軾三父子的文采高?

三曹時期的文學”沙龍“在歷史上非常有名,一群文人天天聚到一起就吟詩作賦,可惜流傳下來的篇章太少了。這種盛況到了幾百年後還有人羨慕(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蘇軾

蘇軾我也不說了,整體上屈原、司馬遷、曹植、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這些都是中國歷史頂級文人,真要排名或許有順序差異(蘇軾比曹植略強?),但沒有檔次區別。

曹操三父子的文采高還是蘇軾三父子的文采高?

注:蘇軾的綜合能力很強,可要單說哪一項最強,我感覺還是文,畢竟歐蘇並駕齊驅,詩在宋代算是頂級,可在歷史上說不上,唐代巔峰太高了。蘇詞確實是豪放派領軍,以詩為詞也確實開拓了意境,但要只論詞,很多人認為宋詞最強的,應該是辛棄疾和周邦彥這樣的,蘇軾要遜色一些。

蘇洵&蘇轍

這兩位我也不詩特別瞭解,只知道唐宋八大家裡有他們,可是我還知道韓柳之後的宋四家是歐陽修,蘇軾,曾鞏,王安石。

個人觀點,如果中國文人做排名,曹植和蘇軾算是T1那檔,曹操和曹丕應該在T2那檔,蘇洵和蘇轍估計是T3(甚至更靠後)。

所以評價誰更強,就需要看規則了,如果只看最高排名,我覺得蘇軾第一,三蘇就贏了,如果是按照田忌賽馬三局兩勝來,怎麼都是三曹贏。

評價這兩個組合誰的文采高,確實是主觀的,不過可以找一些客觀參照物,比如高教版的《中國文學史》裡對這人6人進行過詳細描述的,有曹操、曹丕、曹植、蘇軾四人,另外倆人基本沒提。

讀書應該還是比看地攤文學強一些吧?

標簽: 蘇軾  曹植  曹操  謝靈運  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