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建築藝術小史·(九)洛可可風格

作者:由 宇宙最拽小熊軟糖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19-08-14

洛可可一詞,由法語Rocaille(貝殼工藝)和義大利語Barocco(巴洛克)合併而來。Rocaille指用在洞穴和噴泉上的像岩石一樣的殼狀裝飾。巴洛克風格我們前文介紹過了,指的是一種造型不規則,裝飾奢華的風格。不少人將洛可可看作是巴洛克風格最後階段。

洛可可風格最早出現於室內裝修上。在法國,路易十五登基給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表現在建築上便是繁複奢華的巴洛克設計風格漸漸被輕快的洛可可風格取代。我曾看到這一一句形容“如果說巴洛克風格是極富傳奇色彩的霸道總裁,那麼洛可可風格則是天真爛漫的貴族小姐”。這一句話點明瞭洛可可風格的特點:輕鬆、用色明快、講求不對稱,通常具有鄉村景緻,多用自然曲線和像貝殼一樣的形狀。

建築藝術小史·(九)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風格 圖片來源於網路)

奇怪的是,洛可可風格基本侷限在歐洲的日耳曼地區,即奧地利與德國南部,在這裡,新教徒漸漸接受了這一種華麗的建築風格。在法國也只是部分建築的外部有所體現,而在英國,幾乎看不見洛可可風格的影子。

洛可可風格的特點之一便是空間複雜,也因此常被認為受義大利人瓜里尼的影響。瓜里尼的作品常常有著波動的曲線,結合了博羅米尼的幾何圖形和貝爾尼尼的虛幻效果。

馮埃拉赫則是中歐晚期巴洛克風格建築家的傑出代表,他學習過博羅米尼和貝爾尼尼的作品。他對橢圓形的熱衷是出了名的,這一點在弗拉諾瓦城堡的設計中體現無餘。他最傑出的作品則是卡爾教堂,在卡爾教堂中也運用了大量的橢圓設計。

建築藝術小史·(九)洛可可風格

(卡爾教堂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德國南部,有著一位同樣喜歡橢圓的建築師,他便是諾伊曼。由他設計的維爾金海林格教堂,在中殿的主軸線上使用了三個相互交叉的橢圓,不僅如此,在走廊的設計中他也大量融入橢圓形要素。

要說的是,洛可可風格作為巴洛克風格的晚期風格,反應了當時社會追求享樂與奢華的社會風氣,並未持續很長時間。好啦,洛可可風格我們就說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