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作者:由 彩躍未來兒童藝術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19-10-24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矛盾而偉大的一生

記錄在佛羅倫薩的名字——但丁、薄伽丘、達·芬奇、馬基雅維利、拉斐爾、伽利略。。。每一個都響徹天際。

若把其中一個放在一座陌生城市,那裡將立刻煥發出無限光彩。在光輝的佛羅倫薩,與神最接近的只有一位:他易怒好鬥、孤僻多疑,身邊沒有朋友;他被幾世教皇“要挾”,身價不菲,卻過得像個窮光蛋;他的才華近乎刺眼,對刻刀下的石頭有敬畏之心,自願將靈魂附於其中,與神對話。

他,就是 Michelangelo Buonarroti(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米開朗基羅素描作品

這位矛盾者出生的 1475 年,23 歲的達·芬奇已是一間繪畫工作室的重要合夥人。

那時,二人不在一個城市,米開朗基羅的誕生地卡普萊斯,離佛羅倫薩不遠,這裡有許多采石場,也有不少雕刻家,在他的血液,從小就流淌著叮叮噹噹的錘子和鑿子的聲音。

幾個月後,父親在此地的行政長官職務任期結束,全家得以回到老家佛羅倫薩,當時的這座城市,已經被美第奇家族統治了整整一個世紀,經濟繁榮,藝術氛圍濃厚。

在這樣的環境中,13 歲的米開朗基羅初到老師工作室,完成了最早的一件蛋彩畫作品《聖安東尼的折磨》,畫中的聖人懸在半空中,被數只形態各異的魔鬼包圍。

這是他想象力爆發的起點。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聖安東尼的折磨 米開朗基羅 約 1488 年 美國金貝爾藝術博物館藏

同一年,美第奇家族最知名的掌管者洛倫佐·美第奇,無意中看到了少年米開朗基羅的作品,驚訝其才華之餘,邀他進入宮殿並加入“美第奇學院”,這所學校就是被稱作“世界美術學院之母”的佛羅倫薩藝術學院的前身。

由於他的超群才華倍受洛倫佐重視和愛護,宮中大量藝術品成了他學習、研究物件。短短 4 年,他在美第奇宮裡獲得了一個偉大藝術家所必須具備的基礎條件。

不過,米開朗基羅的耿直性格一點都沒變。一天,在對另一位畫家的作品進行了一次直言不諱的批判後,他的鼻樑被無情的打斷,自此留下了難以矯正的歪鼻樑。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半人馬之戰》區域性 米開朗基羅 約 1492 年 佛羅倫薩博那羅蒂之家博物館藏

1492 年,洛倫佐離世,權力爭奪達到頂峰,佛羅倫薩陷於一片混亂。孤僻的米開朗基羅失去了保護人,受到排擠,欲出走羅馬。這也正是《半人馬之戰》未完成的原因,然而,就是這件“半成品”的浮雕,卻預告了他後半生一直堅持的藝術主題——運動中的人體。

羅馬,古代雕像林立,來到這裡的米開朗基羅,猶如走進了巨大的古代藝術寶庫,心動如潮。

1498 年,23 歲的米開朗基羅受紅衣主教委託,為聖彼得大教堂製作《聖母憐子》雕像。聖母憐子是北歐繪畫的經典題材,曾被許多義大利畫家演繹,但以往卻從未有過這一題材的雕塑作品問世。米開朗基羅開創性的透過對錶情和身體姿態的運用,巧妙地把人體解剖學知識與心理刻畫融合起來,創造出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聖母憐子 米開朗基羅 1498 年 聖彼得大教堂

這件作品的問世,使他名貫羅馬,他甚至被稱為自多納太羅之後又一顆冉冉升起的雕刻巨星。可惜,那時的人們並不清楚,他們眼前這位年輕人的成就,將不止於此,他會在往後幾百年的藝術史中佔據神一樣的位置,無可撼動。

3 年後,米開朗基羅載譽而歸,受政府委託用 4 年時間完成了震驚世界的雕塑《大衛》。他所創作的大衛,不是被榮耀籠罩的勝利者,而是充滿活力、潛力無限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四肢強健,表情激進,甚至帶有某種期盼。

它與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大相徑庭,米開朗基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更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在藝術上的充分體現。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大衛 米開朗基羅 1504 年 義大利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藏彩躍未來兒童美術館展

當雕像大衛成為城市標誌,訂單隨之而來。

一位佛羅倫薩收藏家想要定製作品以慶祝他與妻子的婚姻時,這位藝術家無暇顧及,他正忙於與這座城市的另一位天才——達·芬奇較勁。

1506 年,二人被選中在希娜利亞宮殿市政廳的兩面牆上分別作畫。達·芬奇描繪的這場激戰,是整場戰鬥的最高潮時刻,人的爭鬥吶喊與馬蹄飛踏交織在一起,整幅畫充滿了血脈噴張的情感;而米開朗基羅畫的是處於戰爭邊緣的一個特殊而平凡的時刻,在河邊休息的佛羅倫薩士兵突然聽到有敵軍進犯的訊息,正欲進入戰鬥。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安吉里之戰 達·芬奇 臨摹版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卡辛那之戰 米開朗基羅 臨摹版

這兩幅作品的構思非常完美,只可惜都沒有儲存下來,後人也只是根據當時的草稿臨摹了作品的部分畫面。

事後,驕傲的米開朗基羅對前輩的老套畫法表示不屑,率先言語發難。達·芬奇鑑於自己的地位,沒有過多糾纏,只是說:“雕塑弄得人滿身大汗,精疲力盡…做完一天的工作,髒得跟刷牆、烤麵包的人似的。。。”

還沒等米開朗基羅再次回擊,他就被教皇尤利烏斯二世招到羅馬,從而開始了他生命中最為痛苦而漫無休止的一次工作——為其雕鑿陵墓。

“這些珍貴的大理石是我花了 8 個月時間才精挑細選出來的,這時卻找不到教皇的人來付賬。”米開朗基羅說,“我想,他可能回頭會補上,所以就先拿自己的錢墊上了,但最後,教皇拒絕見我,還讓他計程車兵將我拒之門外。。。”

尤利烏斯二世任教皇期間,戰爭連年不斷,他為此付出了昂貴代價,再加上米開朗基羅追債竟然追到了戰場上,教皇只好決定暫時放棄修建個人陵墓的想法,計劃安排這位執著的藝術家先去西斯廷教堂畫天頂畫。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創世紀 米開朗基羅 1512 年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禮拜堂

在雕塑家出身的米開朗基羅看來,繪畫始終是二流藝術,比起“永恆”的石頭來說,任何繪畫都太易消失。所以,他本不想接單,但在權力的威嚇下,最終不得已接受了這樁委託。雖是被迫,但並沒有應付了事,他對自己的作品始終有極為嚴苛的要求,經過 4 年多的時間,米開朗基羅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壁畫——《創世紀》。

這是集“錯視畫”、建築、雕塑、浮雕的技法,及不同繪畫風格為一體的辨識度極強的“米式風格”,他將禮拜堂天頂的空間無限延伸,直通幻象中的天堂,也將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藝術推向了巔峰。

要知道,《創世紀》是溼壁畫,需要在底料完全變幹之前將顏料畫上並被吸收,一次成型,而米開朗基羅上一次畫畫還是 20 年前做學徒的時候。。。並且,西斯廷教堂頂部是一個幾乎沒有遮擋的近 500 平方米的弧面,高 18 米(相當於 6 層樓高),他必須每天仰著頭,舉著胳膊作畫。

當這件繪有 343 個人物的大型壁畫完成,走出教堂的米開朗基羅幾乎成了殘廢——由於顏料常常滴進眼睛裡,視力已變得有些模糊;由於長期仰頭畫畫,脖子也歪了。

往後一段時間,他甚至只能昂著頭,把東西拿到頭頂上看。也難怪歌德在參觀西斯廷禮拜堂之後感慨道:“沒有到過西斯廷的人,無法瞭解一個人的力量能達到的程度。”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創世紀》區域性

米開朗基羅的習慣是,作品完成之前拒絕觀看,也拒絕別人提意見,甚至包括委託者。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在離世的前一年,才以身體為由被允許進入禮拜堂參觀,當他走入中堂,抬頭仰望,啞口無言。未完成時的《創世紀》,竟已如此撼人。

在藝術創作上,他有過於強烈的競爭意識,使得他很難與人相處,所以長達 4 年的《創世紀》之作,完全由他一人完成。“我在那裡沒有一個朋友,主要是我也不想交什麼朋友。”米開朗基羅說。

相比之下,有位藝術家則完全不同——在《創世紀》快要完成的時候,拉斐爾正在隔壁畫《雅典學院》,這位年輕人長相俊朗,優雅風趣,每天都會吸引各路豪門前來聚會。不過,拉斐爾也是十分傲嬌,他雖然每天都會經過米開朗基羅的工作地,卻從來不會主動打招呼。

有天晚上,好奇終於打敗了風度,他偷偷溜進教堂,躺在天花板下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拉斐爾把米開朗基羅的形象也畫進了眾星雲集的《雅典學院》裡,他承認這位性格怪異的人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不過,他也進行了暗暗地挖苦。

拉斐爾把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形象畫作是米開朗基羅,而這位傳奇人物,正是出了名的尖酸刻薄。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雅典學院》區域性中最前方斜靠在桌臺上的即是米開朗基羅(赫拉克利特)

《創世紀》的完成,耗費了米開朗基羅太多精力,未滿 40 歲的他,看起來像個老頭。他本想回到故鄉休息,卻又被教皇尤利烏斯二世用武力和外交的手段使他返回了羅馬,重新開始一度被中斷的陵墓建設。

《摩西》,是整個陵墓裡最著名的雕像。

這尊《摩西》像,完美再現了這個神話人物作為領袖的神氣——他的眼睛又大又亮,直視遠方,射出火焰似的光;他的頭髮很短,鬍鬚卻如浪花般直垂下來;他的衣服是一種純粹的假想,它們的存在不是為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為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

米開朗基羅的《摩西》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400 年後,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甚至把自己對這尊雕塑的迷戀寫進了一篇名叫《米開朗基羅的摩西》的論文裡。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摩西 米開朗基羅 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

一心想要看到自己陵墓的尤利烏斯二世,最終未能如願,提前離場。繼任者利奧十世教皇原名為喬凡尼·德·美第奇,是洛倫佐·美第奇的兒子,也是米開朗基羅曾經的玩伴。

遺憾的是,這樣的關係並未使他的工作得到減輕。米開朗基羅在這座陵墓中留下的雕塑《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表明了自己在利奧十世統治下的真實狀況,“拉斐爾比我更受歡迎,我為尤利烏斯二世的陵墓無休止的工作,感覺自己就像個奴隸。”

米開朗基羅保留了雕像身體以外的粗糙刀痕,這些痕跡像是奴隸的苦難印記;扭曲的人體,則是那件《半人馬之戰》所預示的主題的再現;而有些曖昧的動作,似乎隱含了他的性取向。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被縛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1518 年 法國巴黎盧浮宮藏

1519 年,44 歲的米開朗基羅重回佛羅倫薩,不久,曾經的對手達·芬奇和拉斐爾相繼去世,只剩一盞明燈的佛羅倫薩變得不再璀璨。

而教皇利奧十世也並沒有放過這位精疲力盡的藝術家,他強迫其為父輩洛倫佐陵墓製作雕像。這項任務,本是讓美第奇家族的陵墓成為經典,但創作盛期並追求完美的米開朗基羅的成果遠超美第奇家族的想象——美第奇要的是“偉大”,他卻給出了“不朽”。

陵墓前的雕像《晝和夜》與《晨和暮》,象徵著時間的流逝和力量,斜倚在拱上的裸體男女襯托著上面兩位美第奇家族成員的雕像——一位是洛倫佐,另一位是朱莉亞諾。

受政治因素的影響,這一組雕塑從設計到最終完成,竟用掉了米開朗基羅 15 年的生命。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晝》與《暮》 佛羅倫薩聖洛倫佐教堂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晨》與《昏》 佛羅倫薩聖洛倫佐教堂

此時,他可以休息了嗎?

當然不行。

1536 年,已經 61 歲的米開朗基羅再次被召回到羅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 6 年時間在 25 年前完成的《創世紀》天頂畫下的祭壇壁面上創作了又一幅偉大的壁畫——《最後的審判》。

精力旺盛的米開朗基羅沒有讓任何人失望,他再一次以強大的魄力做出了前無古人的藝術革新。從遠處看,《最後的審判》一片混亂,隨著視線慢慢集中到中心人物身體上,可以看到基督正在舉著手似乎將要做出判決,畫中,善良的人身體明亮,靈魂被送上天堂,附有罪孽的人身體暗淡,將被投入地獄。

但無論如何,整個畫面的藍色憂鬱氣質,都代表了米開朗基羅為自己的一生所做的註腳:每個人都逃不脫註定的命運。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最後的審判 米開朗基羅 1541 年 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

《最後的審判》完成後,羅馬市民為之沸騰,神學家們卻為滿目的躶體以及“過於年輕,毫不苦痛”的基督形象而震驚,並在大公會議上公開譴責,稱這幅畫是“褻瀆神靈”的行為。多年以後,這些原本全裸的人物被畫上了樹葉和布條,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在這幅鉅作中,米開朗基羅給自己留了一個“自畫像”——一張被天神拎在手裡的“人皮”,這是一位殉教者,也象徵著自己的靈魂早已昇天,與神共舞,皮囊已不重要。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最後的審判》區域性

之後,他一直生活在羅馬,從事雕刻、建築和少量的繪畫工作。直到 1564 年,偉大的米開朗基羅逝世於自己的工作室中,而這一年,伽利略和莎士比亞剛剛出生。

他曾說,“雕塑是把石塊中的形象‘解放’出來的過程。”而遺留在他工作室的那件最終沒有完成的作品——《未完成的奴隸》,似乎正是對自己一生被迫為他人工作而未被解放的隱喻。

他也曾說,“我把少許財產留給家人,把身體留給大地,把靈魂留給上帝。”而《最後的審判》裡的那件皮囊,也許正是為這段話而作。

米開朗基羅 | 他的才華近乎刺眼

《未完成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 佛羅倫薩美術學院

米開朗基羅非常珍惜自己的羽毛,但只是在藝術上。

生活中的他,各色尖刻,幾乎是人見人煩,他非常有錢,一樁《創世紀》的委託收入比達·芬奇一輩子掙的都多,但他卻從不修飾自己,甚至穿的像個流浪漢;而藝術創作中的米開朗基羅,無所畏懼,也極其慎重,只要經過他手的作品,不管是情願還是不情願,都會極力做到最好,他不會在刻刀下對委託人妥協,即使是美第奇家族,因為他從來都知道自己的作品將會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