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那些說松子人格不健全的,真是可憐又搞笑

作者:由 蘇鳶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0-03-06

抓錢舞的歌曲叫什麼

姑且讓我猜想一下為什麼這部電影拍成了歌舞劇。

除了藝術表達的效果和本身略顯荒誕的風格之外,在松子死後順著臺階一階一階走到妹妹面前的時候,我心裡只想到一句泰戈爾被用爛了的詩: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回報以歌。

穿插全劇的音樂,除了暗示松子的命運,或清麗婉轉,或沉鬱悲傷,都是美妙的旋律。

是的,世界給小小的松子以痛苦,她卻把它們都唱成了歌。

快樂和悲傷本來就是一樣的,所以,只要貨真價實,無論悲喜,都照單全收。

●○關於我為什麼一定要寫這篇文章

看到很多影評和評論,我覺得異常絕望,因為我突然覺得,很多人根本不會看,看不懂悲劇。

尤其當我發現我的一個好朋友發了一條他認為很有道理的影評的時候。

他發的那條影評也是從知乎看來的。我沒去找那篇影評,如果大家有人看到的話,請在評論裡告訴我。

他發的那句話是這樣的:“在人格沒有獨立、完整和健康之前,所有自以為的深情,不過是一種自我感動式的犧牲和為了博得對方付出的籌碼。只有強者才有愛的能力,弱者的愛無論怎樣偽裝,本質都是一種變相的索取。”

我當時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整個人都炸了。

我看過《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但是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以這樣的角度來講這部電影,更讓我費解的是,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影評說的很有道理。

能說出這樣話的人是有多冷血,這樣的人是過的有多順遂,從小是多麼的被眾星拱月,才能說出類似於:何不食肉糜這樣邏輯的話呢?

後來我想明白了,這個影評人是一個什麼都不相信的人,他沒有相信的東西,就像看完小說《三體》一樣,我的感覺就是,這部小說很牛,但是我永遠不會贊同他,因為他什麼都不相信,信念,人們相信的東西都不重要,這是一個老師說的,我當時寫的讀書筆記是這樣說的:他否認一切我們認為美好品質的價值,愛啊,責任啊什麼的,他統統不信。這個影評人大概也是這樣,他把感情看做是籌碼,把愛看作是等價交換,把失敗的人看做是理所應當,把一切都歸咎在可憐的松子身上。

●○悲劇

在說這件事之前,我們不妨來看看悲劇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

我想我們的文化有些部分是極端功利主義的。文豪如魯迅者曾經說: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

我以前深以為然,但是對不起,現在我覺得這句話沒有一丁點道理,至少,在《松子》這部影片的導演看來,絕不是這樣的。讓我這麼說罷,悲劇根本不是要撕毀美,悲劇本身就是美。

我們的文化習慣於成王敗寇的邏輯,

成功的就是正義的,所以我們要為失敗者找出各種各樣失敗的理由,並將失敗者塑造成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這樣我們的心裡總會好受一點。因為傷害一個本身就有問題的人,我們良心上會好受的多。所以一旦有誰失敗了,就是鋪天蓋地的負面的報道,讓這個失敗者顯得多麼十惡不赦咎由自取。比如前一段罵賈乃亮軟弱的那幫自媒體公眾號。至於我為什麼這麼說,後面會解釋理由。是不是很熟悉,是的這就是我們的文化氛圍,這樣的文化氛圍是不可能培養出看得懂悲劇的人的。

再換句話說,我們用這樣的方式縱容我們自己的軟弱。

松子的故事讓人非常難受,松子從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姑娘變成了一個肥胖臃腫,孤苦伶仃的女人,她明明那麼善良,明明那麼純粹,為什麼就那麼慘呢?

所有看完電影的人心裡都是非常難受的,我並不懷疑那位影評人的善良。大概他的心裡也是很難受的,所以他嘗試著用他自己習慣的方式為松子的悲劇找著這樣那樣的理由和藉口,他不去質疑龍洋一這個少年對松子不成熟的愛慕,也不去質疑松子的父親明明心裡還是有女兒的,但是不會正常的表達,雖然這些也只是松子悲劇的諸多成因中的一些,不是全部,松子本身絕對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點我們隨後再講。相反,他採取了最冷酷的自作自受的邏輯。

是啊,如果松子本身就是一個人格不健全的人,本身就是一個缺愛的孩子,那大家傷害起來良心就會好受一點。

就像在希特勒迫害猶太人之前,他一定要先告訴大家,猶太人十惡不赦,所以我們傷害他們才是正義的替天行道。因為大多數人還是有良心的,所以《罪與罰》中陀思妥耶夫斯基花了很大的篇幅描述一個人作惡之後的心理掙扎。

所以我為什麼對這些責怪松子的人怒髮衝冠,他們有什麼資格去質疑松子!臉皮是有多厚敢說勇敢無畏的松子是一個弱者!!!面對那樣慘淡的人生,一次次被傷害卻依然保持著愛的能力,依然一次次把自己毫無保留的奉獻給對方,就算是我自己,都做不到。

我第一遍看電影的時候把自己代入了松子的立場,然後顧影自憐地掉了幾滴眼淚。但是我這次因為這件事,第二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發現我根本就不是松子,我沒那麼純粹,沒那麼勇敢堅韌和頑強。我根本配不上評價她。

在這裡我想起一件事情,關於我為什麼沒能跟喜歡的人在一起。

為什麼我的初戀只有一天。

這本來是個很複雜的故事,牽涉甚多,不是因為他不喜歡我,也不是因為我不喜歡他,說到底,居然是因為他的體貼和我的懦弱,我不敢承擔責任,逃避責任和可能的傷害。

我們的故事其實對我來說傷害最小的一種解釋是,他不喜歡我,所以我只是單相思和一廂情願。這本來應該是對一個女孩子來說傷害最大的一種解釋,但是在我們的故事裡,這反而成為會讓我心裡好受一點的一種解答。

但事實不是這樣的。我後來想了很多,我把我們這麼多年的經歷從頭到尾梳理了一遍我才發現他絕對不是不喜歡我,他不答應我偏偏就是為了保護我,不管他怎麼說。

因為和他在一起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他明白這一點,而我不明白。

但當我明白之後我的選擇是怯懦的,我不敢再信誓旦旦地說,只要和你在一起,什麼代價我都願意接受,我什麼都不怕。我做不到。我不敢這樣給他承諾,所以我一直不夠堅定。我害怕見不到他我會寂寞會難受,我害怕整日為他擔驚受怕,我害怕一切會摧毀我們在一起那種美好感覺的東西。

但是松子是不一樣的。

那個影評人的話用來形容我是恰到好處的,因為我就是那樣的一個懦弱的人,但我的愛也絕不是為了要什麼回報。如果我期待什麼回報,那就是他一樣愛我,這就夠了。

但是松子的愛絕不指向回報,她比我純粹,比我崇高。比我勇敢。她為愛而生。

她是缺愛沒錯,

但她的選擇是把自己的愛毫無保留的給每一個路過她生命的人

。那些冠冕堂皇的影評人有幾個有這樣的博愛和胸懷,又有什麼資格指責松子是一個弱者。不是所有的人生下來就只有一個目的要趨利避害,不是所有人都理智冷靜的分析利弊得失再去愛一個人,那叫算計,不是愛。

理性的人喜歡用算計來代替他們無法掌控的愛,因為愛有時候讓人受傷,愛無法操控,但是算計可以。但是算計是無聊的,算計是虛弱的,算計是可悲的。

這種指責也並不是完全惡意的,相反,你能看到影評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憐憫,但是我想說的是,他根本沒資格憐憫她。

我本來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是想繼續一下我的顧影自憐,但是第二遍看完之後我只覺得一陣臉紅,相形見絀。

從電影到一半我發現了我們的不同,所以每次看到松子笑的時候,我的眼淚就像今天上海的暴雨一樣。

●○導演到底想說什麼

我來過,我愛過,我用盡全力去愛每一個出現在我生命裡的人,這是松子人生的選擇。我為什麼說悲劇本身就是美的,這個觀點還是來自於尼采。這部電影我想是尼采酒神精神的絕妙詮釋,松子就是尼采說的超人。

我自己在小說裡,把我們兩個寫在了一起,我小說裡的女主角勇敢地看著男主角的眼睛說,就算你會離開我,我也不在乎,我只要我們在一起。什麼代價我都願意接受,哪怕代價是餘生的孤獨,我此刻也要抓緊你的手。

但是在現實裡,我猶豫著到底要不要伸出手。

導演拍這個故事絕不是為了向你們展示,看啊,一個為愛而生的人只能落得這樣悽慘的下場,導演拍這個悲劇不是為了要告訴你,你不要這樣做。莎士比亞寫《哈姆雷特》不是為了教育你不要像哈姆雷特一樣優柔寡斷,恰恰是展示了人的複雜性,菲茨傑拉德寫《了不起的蓋茨比》,不是為了諷刺蓋茨比,蓋茨比純粹的幻夢的破滅,不單單是因為他太純粹。

我們中國的老祖先寫梁祝,同樣是一個悲劇的故事,難道是為了告訴我們不合適的人就不該相愛嗎?他們的結局是悲慘的沒錯但是這就意味著他們的愛就錯了嗎?

當然不是。

他們恰恰要歌頌這種悲劇,恰恰就是要歌頌他們為愛獻身的勇敢。因為我們大多數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只有在小說電影和各種藝術作品裡,才能看到那樣純粹而不計後果的美好感情。

我曾經說過,

就算愛是飛蛾撲火,但飛蛾在撲火的時候,起碼有一瞬間是靠近光的。

總好過那些總在計算利弊得失的人,一輩子都不曾見過愛的光明。

就像電影裡龍洋一說“松子的愛太耀眼了”。

寬恕不能被寬恕的人並且無條件的愛他。這是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松子是他的上帝。

所以我想說的是,就算松子最後悲慘的死去,她奮不顧身的去愛別人,這是沒錯的。松子足夠強大去接受愛帶來的一切傷痛,足夠強大用愛支撐著自己黯淡的生命。這個故事裡其實錯的人可以是那個父親,可以是那些渣男,可以是龍洋一,可以是任何一個人,但絕不是松子。讓我猜想一下,如果松子遇到了同樣勇敢去愛別人的人,她的生命也許會是另一番光景。像松子這麼勇敢的人,是很少的。大部分人都是猶豫的,怯懦的。

所以這些怯懦的人嘲笑這些為自己的信念(可以是片子裡的愛,也可以是夢想或者理想)奮不顧身,飛蛾撲火的人,他們笑他們傻,說他們笨,可是他們的付出的愛和心血使他們的生命如此充實,他們才是真切活過的人。

就算“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那些人就像那個嫉妒八女川徹也的岡野健夫,他嫉妒八女川的純粹,他羨慕八女川才是真的活過的人。但是為什麼導演還要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個我們等下再解釋。

松子說“只要跟他在一起,就算是地獄,我也跟著他去!”

導演借松子獄中好友水澤的嘴巴說:“她說那句話的時候,真的太美了。”

如果導演想要表達的是松子咎由自取,自作自受的話,完全不需要創造我們故事的講述者阿笙這樣的一個存在。完全不需要全片溫柔的鏡頭,暖暖的黃色調,盛開的鮮花,夕陽下波光粼粼,溫柔的河。阿笙看著跌倒的松子說:“阿龍說過的,松子姑姑是上帝,可到最後,她卻這麼不中用,這麼不幸。如果這個人是上帝的話,我不瞭解上帝也沒有想過,可是,如果這個世界上真有上帝的話,像姑姑那樣,讓人歡笑,讓人打起精神,熱愛別人,就算自己變得傷痕累累,孤獨一人,不入流,甚至笨的不行,我卻覺得這個上帝值得信仰。”

這才是悲憫的態度。不是那個影評人假惺惺的憐憫,高高在上的諷刺。他沒資格那麼說。

與松子相比,影評人才是真正的人格不健全。

●○人生的價值不在於得到多少,而在於付出多少

這句話是阿笙的女朋友說的,阿笙後來在松子公寓外的路上又重複了一遍。這才是人生的價值。這才是故事的核心,這才是導演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東西。可是我們往往忽略甚至曲解導演的意圖,這讓我覺得難受,我覺得導演很孤獨,因為沒人懂他在說什麼,甚至有人覺得導演在諷刺松子。

導演也很可憐。

那麼為什麼電影要強調“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呢?

因為人就是這樣不完整的存在,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松子一樣愛的熱烈坦蕩,像她從公寓的臺階上摔下來,但是抬頭看到了美麗的星空,說“真美啊”並伸出雙臂去擁抱天空。

因為大部分人都是不完整不坦蕩的,雖然松子從頭到尾都很狼狽,但是她才是唯一完整的那個人。因為她缺愛卻絲毫不怕奉獻愛,這種人在現實中,根本就不會出現。大多數人缺愛,想要愛,但是不會像松子一樣去奉獻愛,那些借松子顧影自憐的人,那些像我這樣的人,都不配。

所以她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她是完整的,她用自己的愛去溫暖身邊那些不完整的靈魂。

生而為人,所以她很抱歉。這句話與阿笙的女友說的,人生的意義不在於得到多少,而在於付出多少,是完全一樣的概念。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因為人不完整,所以完整的人在不完整的塵世,只能落得遍體鱗傷的下場,就像松子一樣。

導演的高明在於他不像我們習慣的那些道德故事那樣告訴你,只要你做一個好人,就會有好報。相反,在這個不完整的人更多的世界上你執意要做一個完整的,博愛的人,你不可能得到什麼好結果,也就是,好人是不一定有好報的,甚至,好人就不會有好報。

他把你要做一個好人可能會面臨的困窘和悲傷都毫無掩飾地展現在你面前,讓你們明白,當好人是要付出代價的,你願意用自己的一生去踐行你的某種信念嗎?

這種信念在這個故事裡是愛,在耶穌傳道的故事裡,是十字架的刑罰,在佛教裡,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地藏王菩薩。

這種信念本身已經足夠美好,所以你想要貫徹它,就要付出代價,這種代價可能是世俗的幸福,可能是生命,就像毛姆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裡的斯特里特蘭德一樣,為了藝術而付出了生命。他和松子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足夠純粹,有足夠信仰的東西,一個是藝術,一個是愛。

在現實裡,藝術家們,松子這樣純粹的人總是活得很狼狽。

因為他們擁有的東西是更好的,是普通人所無法擁有的,不僅無法擁有,普通人還嘲笑他們,為他們覺得不值。真的太可笑了。就像寫那個影評的影評人一樣。

把自己的懦弱無知當做驕傲的資本,他活的庸庸碌碌反而以此為榮。

今天正好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個人發了一段話:兩個人,一個人真心實意對待每份愛,另一個虛情假意對待每份情,分手後,第一個人傷心欲絕,第二個人隨風而過……生命裡,第一個人滿當當的,第二個人空蕩蕩的。

我想,這就是區別了。

你想要浮光掠影的在這世上走一遭,還是痛痛快快不怕受傷的愛過恨過哭過笑過。

這就是阿笙女朋友去烏茲別克的意義,這就是她所謂的“人生的意義在於付出多少,而不是得到多少”這個意義就是不怕受傷的去愛,去體驗。

不可能不在乎結局,畢竟深愛過,所以也懷疑過,但是愛是超越一切懷疑和恐懼的,對松子來說。所以松子在最後想自己的偶像給自己回信,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想法,雖然不現實,但是並不是無理取鬧。松子向自己愛的人所要求的回報簡單的不能再簡單,就是一句“你回來了!”這很過分嗎?這就是所謂弱者的愛本質還是要求回報的嗎?

與松子成噸的付出相比,這要求簡直太過微不足道了。那些理性中立的人不是說弱者要求回報嗎?她要的很多嗎?她要的回報很過分嗎?她不該要一句你回來了,她不該有一個心裡安定的人嗎?你們口口聲聲說著強者弱者,可是按你們的算計,松子的付出和回報對你們來說究竟公平嗎?這樣的評論仔細追究起來是無法邏輯自洽,自圓其說的。

因為如果按他們的邏輯愛是算計,愛是博弈,那公平原則是非常重要的遊戲規則,如果是弱肉強食的馬基雅維利主義的話,那種野蠻的叢林法則,你作為一個寫文章的文明人,居然還把這種叢林法則當做金科玉律嗎?

無論如何,開頭提到的那個影評都是毫無道理的強盜邏輯。

遑論感情里根本沒有錯對,強大和弱小也只是相對而言。誰在意對方更多,誰就更患得患失,就像賈乃亮和李小璐那樣。

一眾自媒體群嘲賈乃亮,

但是真的愛過的人就能明白,你在愛的人面前根本無法強大。因為太在乎了。

松子帶著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可是終於等到了妹妹那句你回來了。

天堂是允許完整的人的存在的。松子在那個世界一定可以得到幸福。

但是就算是這輩子,按阿笙的話說“很酷啊”。才不是阿笙父親說的,無聊的一輩子。但有趣的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阿笙的父親,都是岡野健夫,甚至夠不上八女川,夠不上最後反省的龍洋一。

所以那天我們難得有空一起出去玩的時候,他攬著我的肩膀對我說,今天可以成全你。

所以我的初戀只有一天。

因為那一天是美好的,他想把愛美好的一部分給我,在這份沉重的愛對我展露獠牙之前。他想讓我只感受到愛美好的那部分,把悲傷刨除出去。他不想要我受委屈。

他大概看透了我不那麼純粹的純粹,所以想要保護我,在我被這份愛傷害之前。

所以我的初戀只有一天。

他實在太特殊了,特殊到,他知道和他在一起,一定是很委屈的事。

我不敢承諾什麼也是因為我害怕我會朝三暮四,害怕我的愛會傷害他。我對自己的專一也沒有那麼有自信。所以除了擔心在一起的委屈,我最怕的就是我會傷害到這個小心翼翼的人。

所以我們不是松子,我們不夠勇敢,也不夠純粹,每個人的愛裡都夾雜著這樣那樣的顧慮,來自現實的,來自自己的。

但是無論怎麼樣,我們沒資格嘲笑松子,更沒資格說松子是一個弱者。真正的弱者是我們自己罷了。因為虛弱,我們才一定要自我保護,自我持存。真正強大的人是尼采說的那種超人,是松子那樣不怕受傷,每次都用盡全力去愛別人的人。那才是有頑強意志的人,不是我們。

標簽: 松子  我們  阿笙  所以  影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