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如何評價孟子的義利觀?

作者:由 問璇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0-02-22

孟子的“義利觀”:一次註定失敗的綻放

正文:“

國家與國家之間,註定要以生存為前提,利益為籌碼進行來往。而仁義只能是屬於強者的奢侈品。”

今天語文課課堂上,我偶然間被孟子對於“利”的看法勾起了興趣。有趣的是,課上竟有一些其他朋友也對此提出了質疑聲。想來也是,相對於一則一則強撐著翻譯、解析下去的《論語》,或許還是能言善辯的孟子的故事更有意思。但也許也正是這能言善辯的鮮明特徵,才使他的學說在某些論點上產生了爭議吧。

那麼,直接進入正題。全文核心僅一個詞:“

義利觀

”。

一、

不難看出,孟子是“嫉利如仇”的。

這裡說“嫉利如仇”固然是有誇張的成分在內的,不過在瞭解一些背景知識後,可能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網路上有一些論點認為孟子對於利的看法是具有靈活性的,但我不認同這些觀點。用來論證這些觀點的例子,大多都是“禮與食孰重”這樣的句子。然而這些句子實則論述的是禮的靈活性,而並非義與利的靈活性。

我認為,孟子對於“義與利”的態度是決絕且堅定的:義而不利。“利”對於孟子而言,甚至成為了他的一個“敏感詞”。

孟子為了宣揚他的學說,走了數千裡的路,終於見到了梁惠王。他原本也許有一大堆想和梁惠王攀談的問題,結果梁惠王卻很直接的、冷不丁地問了孟子一句:“你能給我的國家帶來什麼利益啊?”孟子一聽這話,就算有了再多的話也都被他堵回去了。他跟梁惠王一通好說歹說,印證了追求利是沒有好處的,然後又反問梁惠王:“說仁義就夠啦,何必說利呢?”否定了惠王對於以利為先的看法。

這似乎還不足以體現出孟子對於利的態度之明顯。有一天,孟子在外面轉悠的時候,正好碰見了大學者宋牼。恰巧,孟子是宋牼的忠實粉絲,便上去打招呼問:“先生這是要去哪啊?”

宋牼就告訴孟子,秦楚二國要打仗了,他不願看到戰爭的出現,便決定去遊說兩位國君。

孟子也不想多管閒事,於是就隨口一問:“我是晚輩,不敢細問。您大概要怎麼勸他倆啊?”

結果,宋牼的一句回答,卻觸碰到了孟子的禁忌,也讓剛剛還說“不管閒事”的孟子開始了他的長篇大論。

宋牼說:“我要告訴他們戰爭帶來的利益損失。”

果然,孟子開始了:“這就是先生您的不對了,遊說固然是好的,可是怎麼能用利益來說服別人呢?………先生您何必要說利益的事呢?”

(我原是很好奇宋牼究竟有沒有聽從孟子的建議,秦王與楚王是否因此而被說服了的,但上網卻未能找到有關資料,如有結論和依據者可以評論留言指出。)

前面這兩則故事僅體現了孟子對於“利”一詞非常敏感,但並沒能充分說明孟子對於“求利”的態度。在《孟子》中,還有一則直接的體現出了這一點。

在《孟子·盡心上》中,孟子說:“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意思是:早起而謀求利益的人,是蹠這樣的人。蹠,通常寫作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盜蹠。傳說他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是個割人肝吃人肉的典型惡人。孟子把求利的人比做蹠,這應該能夠足以說明他的“嫉利如仇”了吧。

但是細想後,孟子的這一觀點不免讓人不寒而慄:照這麼說,那當今社會的大多數人,難道不應該都是蹠這樣的惡棍嗎?顯而易見,孟子的這一棒子拍到太多的人了,而事實也並不像孟子所認為的那樣,求利者皆為極惡。那麼,為什麼孟子會在利這件事情上這麼的偏激呢?

這也許就不得不提到孟子所倡導的、與利相對的:“義”了。

二、

要說儒家的“義利觀”,還要從作為孟子“亞聖”的老大:孔聖人說起。《論語》作為高中必讀書目、古代文學中的經典,我們對於孔子的瞭解普遍比對於孟子的瞭解要深刻。孔子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更隨和,更包容的有學問的長者的形象。而孔子的儒學相比於孟子也要更包容。對於義利觀的看法,孔子曾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見利思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等。據此不難看出,孔子抱有的也是義大於利的思想,但是卻沒有孟子那麼偏激。孔子認同人們追求達官富貴的期望,但是卻以義為前提,且要以義優先行事。而孟子,則是否定了一切對於“利”的追求。孟子這麼做的原因,結合他所推行的理念來看,似乎就容易解釋的多了。

相比於提出“仁”為核心理念的孔子,孟子在原先孔子對於“仁”的基礎和“義”的理念上加以擴充套件和改變,創造出了他自己獨特的“義利觀”。“仁”是孔子的主流思想,而“義”則是孟子的主流思想。

那麼,孟子又是怎麼看待“義”的呢?《孟子·告子下》中說道:“羞惡之心,義也。”此處的“羞惡之心”,指的是一個人最基礎的道德判斷,是衡量做事是否正確的標準。孟子認為,所謂義,便是是否能夠明辨是非,區分善惡的能力。因此,如果沒有義,那麼人們就沒有是非觀,就會不知何為善惡,也因此會導致人性,國家乃至社會的崩塌。

而利,正是孟子認為的“義”的對立思想。孟子認為,“利”是“義”的對立面,當人們追求“利”時,必定要捨棄“義”以獲得最大化的“利”。這個基礎觀點,使得孟子認為:無論如何,凡是想要追求“利”,就必定會或多或少的破壞“義”的存在;也正是因為這點,孟子才那樣的“嫉利如仇”。

“義”的重要性,在《孟子》中得到創新和改善,達到了儒家學派的最高峰。

而相對於孟子而言,孔子對於義利之間的看法就寬鬆的多了:先義後利,以義求利。

那麼,同樣都是儒學大家,為什麼孔子和孟子對於義利觀的看法差別這麼大呢?

原因,註定與時代脫不了干係。

三、

孔子所處的時代背景:春秋末期,由於生產力的效率變化,使生產關係的結構動搖,人們對於“傳統文化”與“傳統禮教”的觀念越來越淡薄。在社會氣息動搖不定的情況下,孔夫子出現,並宣揚他的儒學思想。孔子推崇“仁義”,宣傳“禮”的重要性,無不是為了讓社會安定,讓傳統禮儀得到重視。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社會的動盪還不是那麼嚴重,孔子的言論自然也就相對更緩和,更現實可行一些。

而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戰國中期,是天下紛爭的社會大變革時期。劉向解釋戰國時期是:“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攻爭強, 勝者為右;兵革不休,詐偽並起”的時期。戰爭已經打起來了,而且打得可以說是民不聊生。孟子看不下去戰爭帶來的殘酷的後果,他希望社會能夠重新歸於和平,百姓安居樂業。他無比厭惡戰爭,他認為戰爭是“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他厭惡那些好戰的掌權者,認為他們“罪不容死”,是一群自己錦衣玉食,卻讓百姓捉襟見肘的“罪人”。在如此厭惡戰爭的前提下,孟子意識到人們發動戰爭,無非就是為了爭“利”一字。因此,孟子對於“利”的厭惡與排斥,想必也是可以得到理解的了。

理解歸理解,但孟子的政治主張和儒學思想卻並沒有得到實施。放在現實中,其實真正的“仁政”也是不可能被實現的。放在現在,孟子的這種“言義而不言利”的思想可能都會被認為是幼稚的。而在古代,君主的目的也同樣是“以利為先”,更何況是在動盪的戰國時期,自身難保的前提下,讓一個國家重義輕利也是不現實的。

國家與國家之間,註定要以生存為前提,利益為籌碼進行來往。而仁義只能是屬於強者的奢侈品。

因而,孟子的義利觀可謂是“應運而生”,但也正因為這“運”,讓他註定無法實現他的政治理想,也讓孟子的“義利觀”註定成為了儒學上遺憾、而又輝煌的一座高峰。

——完成於2019年3月2日15:14:34

如果喜歡這些文字,就關注一下公眾號吧w

微信公眾號:滕同學的作文字

如何評價孟子的義利觀?

有態度的觀點,有溫度的文字。

標簽: 孟子  孔子  義利觀  對於  梁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