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什麼是知識情境主義(Epistemic Contextualism)

作者:由 FolkBullshitSect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1-10-04

知識情境主義(Epistemic Contextualism)是在分析哲學(analytic philosophy)裡比較新穎的觀點,它雖起源於二十世紀末期,但卻很快的成為了主流觀點之一。據2009年的哲學論文調查(

The PhilPapers Surveys

[1]

顯示,在所有哲學家中情境主義者佔40。1%,而與之相對的恆定主義(invariantism)則佔31。1%。不過,在專門研究情境主義和恆定主義的哲學家中,也就是知識哲學家(epistemologist)中,情境主義者僅佔29。4%,而恆定主義則佔49。4%。我想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情境主義,我個人真的認為它和弗雷格-吉奇問題

[2]

一樣,有些難懂。

恆定主義

[3]

理解情境主義需要先說明與之對立的理論:恆定主義(Invariantism)。分析哲學普遍將知識當作有依據的真信念+額外的東西

[4]

。雖然這種說法現在有爭議,但絕大多數哲學家依然承認真信念(true belief)——即一個人需要相信命題甲&命題甲是真命題——是構成知識的必要條件。至於其它必要條件是什麼,我們均可以將它們統稱為主物件擁有良好的認知狀態(the subject is in a good epistemic position)。良好的認知狀態可以指任何其它知識概念的必要條件:依據、證據、追蹤真理等等。使用這種模糊的詞語的目的是為了說明恆定主義合情境主義之間的分歧與知識的概念是什麼是相互獨立的問題。

不論良好的認知狀態是什麼意思,我們通常認為,一個人(subject)是否真的知道的標準並不依賴於任何關於這個人或者其它人的情況、其它信念、喜好、或者心理狀態。注意,沒有哲學家否認一個人是否知道是取決於他所處的環境的,一個人是否知道自己眼前有一臺電腦完全取決於這個人是否相信自己眼前有電腦,他眼前是否真的有臺電腦等等。但是,這些全都屬於良好的認知狀態的內容。良好的認知狀態中,並不會有像(a)這個人身邊的人都認為他知道(b)這個人心情很好(c)這個人認為知道這件事十分重要等等這樣的條件。一個人是否真正的知道不需要滿足這樣的條件。一個人是否知道更像是一個絕對的事實,而不是相對的,就像一位女子是否懷孕一樣,只有要麼懷孕要麼不懷孕,而沒有“有一點點懷孕”或者“徹徹底底的懷孕”

[5]

一個人,稱其為“S”,知道命題甲需要滿足(1)S相信命題甲(2)命題甲是真命題(3)S擁有良好的認知狀態。那麼“S知道命題甲”這句話的含義就是指【S知道命題甲】。注意前面的S知道命題甲被“ ”括起,指的是一個人說出的一句話,而後者我選擇了使用【】括起,指的是S知道命題甲這個事實。

這個區別對未學過哲學的人或許有些難理解,但最簡單的方式便是想一想我們日常生活中用話語做什麼:我們用句子來描述這個世界。當我說:“我面前有一個電腦”時,並不是當我說完這句話後,一臺電腦會憑空出現。相反,正是因為我面前有一臺電腦這個事實,所以我才會說“我面前有一臺電腦”。如果我在面前沒有電腦的情況下說出“我面前有一臺電腦”,那麼身邊的人要麼會感到困惑要麼會覺得我瘋了。再舉一個例子,當我說:“我今年(2021)24歲”時,並不是我說自己24歲就是24歲,因為那樣意味著我說自己是3歲便也就是3歲了,我是年齡多大是根據事實決定的:我活了多少年。雖然我活了多少年這個事實本身並不像面前的電腦一樣能夠用五官感受到。我剛剛說的那些話:“我面前有一臺電腦”和“我今年(2021)24歲”的對錯都取決於語言之外的事實,也就是【我面前有一臺電腦】和【我今年(2021)24歲】。

恆定主義者認為“S知道命題甲”是否是真命題取決於【S知道命題甲】&【S不知道命題甲】。如果【S知道命題甲】,那麼“S知道命題甲”這句話是真命題;如果【S不知道命題甲】,那麼“S知道命題甲”這句話是假命題。假如我說:“瑪麗知道銀行五點關門”,這句話是對的是因為【瑪麗知道銀行五點關門】;如果我這麼說是錯的,說明【瑪麗不知道銀行五點關門】。當我們評價(attribute)瑪麗是否具有知識時,標準也是固定的:取決於瑪麗是否具有真信念以及擁有良好的認知狀態。

知識情境主義的要點

[6]

知識情境主義者則持有不同觀點,他們認為人們的知識評價(knowledge attribution),也就是具有“S(不)知道命題甲”這類的話從一定程度上取決於S所處的情境(context,這裡的情境一詞還可以翻譯為語境、背景、環境等等。)。情境在這裡指的是評價者(attributor, 也就是說出“S(不)知道命題甲”的那個人,注意,評價者可以與S為同一個人)的利益、目的、期望、喜好、某些可能等等

[7]

。比較常見的情境之一便是對於評價者來說,命題甲是真是假對他的個人利益十分重要,或者評價者懷疑命題甲的程度

[8]

。知識情境主義者認為這些因素可以影響知識評價的真值。

我們可以先透過一些爭議較小的概念來理解知識情境主義。我們所有人在使用某些詞語時,都是情境主義者:

- “我很餓”

- “這是紅的”

- “那兒在下雨”

像“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這種話不論誰說,這句話都屬於真命題。但是上文的三句話則不同,小紅說:“我很餓”可能是真命題,但小李說:“我很餓”則可能是假命題,這是因為小紅一天沒吃飯,並且有餓意,但小李剛吃飽,並且在說謊。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我很餓”中,不同人使用“我”時,整個句子的含義也會發生改變。當小紅說:“我很餓”時,“我”指的是小紅;當小李說:“我很餓”時,“我”指的是小李。由於小紅是真餓,小李是假餓,所以兩句同樣的“我很餓”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命題。一句是對的,另一句是錯的,所以兩句同樣的話並不衝突(對比於“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如果另一個人說“三角形內角和是153°”,他們倆個的話是矛盾的)。“這是紅的”和“那兒在下雨”也是一樣的,取決於說話者在使用“這”和“那兒”的含義,整句話的含義也會跟著改變。這也就導致了在兩個人同時說:“這是紅的”或者“那兒在下雨”,這兩個人可能一個人是對的(說出了真命題),而另一個人是錯的(說出了假命題)。

對知識情境主義者來說,“知道”一詞和“這”、“我”、“那兒”、“高”、“平緩”、“陡峭”這些詞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會根據語境的不同而改變其含義。假如,瑪麗說:“我知道銀行今天5點關門”,你隨後說:“瑪麗根本不知道銀行今天5點關門”,而我說:“瑪麗知道銀行今天5點關門”,對情境主義者來說,我們兩個可以同時是對的(我們兩個說的都是真命題),因為你與我所用的“知道”一詞的情境是不同的,這就造成兩句話的含義是不同的,它們是兩個相互獨立的命題,就像小紅和小李同時說出:“我很餓”一樣。

注意,情境主義並不是指這類話的內容和含義是固定的,但這類話的真假取決於情境。像“這是紅的”這類話的真值(truth value,也就是一句話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取決於它的情境,但更重要的是,這些話能夠擁有實際內容和完整的含義完全是因為它們特有的情境

[9]

。我們可以想象,假如你需要做兩道判斷題:

(1) 這是紅的

(2) 那兒在下雨

你會對這兩道題感到十分困惑,因為沒有相應的情境(“這”和“那兒”的含義)整句話都沒有任何實際內容和含義。同樣,知識情境主義者也是如此看待“知道”的:只有當“瑪麗(不)知道今天銀行5點關門”依賴於某種情境時,這句話才具有實際內容和完整含義,也才能具有真值。

還需要注意,知識情境主義(和恆定主義)並沒有研究知識概念本身。知識情境主義是一個語言語義觀點(a language & semantics thesis)。所以像“人的知識根據他的情境的變化的改變而改變”或者“人的知識依賴於它的心理狀態”這種說法都不是知識情境主義。知識情境主義研究的是“知道”一詞在語句中是否對情境敏感(context-sensitive),是否會因情境的不同而擁有不同的含義,導致看似是同一句話的話實際可能成為不同的命題。

- “知識情境主義是語義理論:它涉及到“知識”句子的真值條件,和/或者透過溝通傳達的命題。這個理論是講含有“知道”的句子只有在與情境決定因素的標準是相對的時,才是一個完整的命題:改變標準,你就改變了該句的表述內容;但是,如果沒有任何情境,就沒有任何命題被表達出來“

[10]

知識情境主義與知識本身是相互獨立的,前者研究的是含有“知識”的句子的真值,而後者研究的是知識的概念。這就像研究句中帶有“我”一字(我很餓)或者“那兒”一詞(那兒在下雨)的真值並沒有對人的自我身份(self or personal identity)或者空間做出任何理論貢獻,它們是相互獨立的研究方向

[11]

為什麼認同情境主義:符合常識

知識情境主義者都認為擁護知識情境主義——而不是恆定主義——是需要給出合理原因的。畢竟,假如你與我對知識的概念看法相同,並且同樣瞭解瑪麗,在看到瑪麗的一些行為後,我們兩個人同時說出“小紅知道銀行今天5點關門”,對情境主義者來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其中一個人可能是錯的而另一個人是對的。還有,如果我說:“瑪麗知道今天銀行5點關門”,你說:“瑪麗不知道今天銀行5點關門”,我們可能同時是對的,我們就瑪麗是否知道銀行5點關門一事沒有任何分歧。

我們聽到這種說法會感到十分奇怪。如果你自己認為你知道某件事,但另一個人認為你不知道這件事,根據知識情境主義的說法,你們之間可能沒有意見不合。這種說法很詭異,人們似乎是天生的恆定主義者。著名知識情境主義者斯圖爾特·科恩(Stewart Cohen)就說過:[很多人都不認同情境主義],“那些接受它的人大多都是被哲學反思所說服”

[12]

知識情境主義者指出支援他們觀點的最好方式便是仔細觀察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知識評價。這其中最經典的案例便是“機場”

[13]

- 機場:瑪麗和約翰在洛杉磯機場,他們在考慮搭乘某航班【稱其為XX123】前往紐約。他們想要知道該航班是否會在芝加哥經停。在瑪麗與約翰聊天時,他們無意間聽到一個人問一個叫史密斯的乘客是否知道XX123會在芝加哥經停。史密斯看了看從旅行社得到的行程單,說到:“我知道,XX123會在芝加哥經停”。但是瑪麗和約翰在芝加哥機場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業務,並且必須要一會在芝加哥辦理。瑪麗聽到後,說道:“旅行社的行程單靠譜麼?它上面沒準有印刷錯誤,或許航班十幾分鍾前剛剛更改了行程表!”瑪麗和約翰認定史密斯並不知道飛機會在芝加哥停留,所以他們決定與工作人員核實一下。

知識情境主義者認為像“機場”這類例子正能夠說明知識情境主義是正確的,因為知識情境主義是正確的是解釋這些知識評價現象的最好方式。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可以總結一下在“機場”中出現的知識評價:

- 史密斯:“我(也就是史密斯)知道XX123會在芝加哥經停”

- 詢問史密斯的人:“史密斯知道XX123會在芝加哥經停”

- 瑪麗和約翰:“史密斯不知道XX123會在芝加哥經停”

在“機場”中,史密斯、詢問史密斯的人、瑪麗與約翰對XX123是否會在芝加哥經停有相同的證據(尤其是詢問史密斯的人和瑪麗與約翰),但瑪麗與約翰卻認為史密斯不知道,而史密斯以及詢問史密斯的人則認為史密斯知道。這便產生了意見上的不同:到底誰是對的?是瑪麗和約翰還是史密斯與詢問者?

首先,我們要注意,不論最後結果如何,我們必須要保證史密斯和詢問者的知識評價(“史密斯知道XX123會在芝加哥經停”)是真命題。因為史密斯獲取其知識的方式是我們日常獲得知識的方式。這些知識的證據都是非蘊含性的(non-entailing)。就是說我看見我的眼前有一個電腦不代表我的眼前絕對有一個電腦;票上寫著11:27發車不代表一定是11:27發車(對比於蘊含性證據:一個三角形其中一個角是100°,另一個角是40°,那剩下的一個角一定是40°)。我們認為旅遊局的行程表值得信賴,一般上面怎樣說我們便會認為最終會怎麼樣。我們必須承認這些方式是獲取知識的可靠方式,即便它有時(機率很小)會出錯。這是因為大多知識哲學家認為我們擁有很多知識,他們對此從未懷疑。如果我們否認這一點,我們就需要承認人類知道的事很少。再說,我們實際生活中也從不會時時刻刻的質疑這些透過非蘊含證據獲取的知識。當你購買了演唱會的門票後,你可以透過票上的時間知道演出時間;當你在網上訂購車票後,你可以透過軟體查詢發車時間。很少有人在無特殊原因的情況下給客服打電話再次詢問具體的時間。 所以,我們必須承認“史密斯知道XX123會在芝加哥經停”是真命題。

同時,知識情境主義者還指出,我們也認為瑪麗和約翰口中的“史密斯不知道XX123會在芝加哥經停”也是真命題。科恩指出,我們不能認為瑪麗和約翰說錯了,因為那樣瑪麗和約翰將會很難形容他們的處境:瑪麗和約翰需要在芝加哥機場辦理一個十分重要的業務,他們想確保萬無一失,所以他們懷疑旅行設的時間表肯定是合理的。但如果瑪麗和約翰承認史密斯知道XX123在芝加哥有經停,那瑪麗和約翰的行為該如何被理解?瑪麗和約翰難道要說:“史密斯知道XX123會在芝加哥經停,但我們還是需要再檢查一下”?對科恩來說,這聽起來十分怪異

[14]

。通常當我們說自己知道一件事,而不是相信一件事時,我們都會格外的自信,我們會認為自己是對的,不容置疑的。所以如果瑪麗和約翰認為史密斯知道XX123會在芝加哥經停,他們就不應該再去檢查一下,他們就應該相信史密斯的話。這就像你與你的好友(假設她並不粗心大意)一起去參加演唱會,她看完票,告訴你座位位置後,你不會再讓她把票拿出來,親自確認一下。所以,瑪麗和約翰不能承認“史密斯知道XX123會在芝加哥經停”。

在這種情況下,成為知識情境主義者是我們解決這種問題最好的方式。一旦我們接受了知識情境主義,我們便不用嘗試去理解瑪麗和約翰口中的:“史密斯知道XX123會在芝加哥經停,但我們還要確認一下”是什麼意思。別忘了,情境主義認為“知道”一詞根據情境的不同,一句話的內容也會隨之而改變,以至於同一句話雖然看著一樣,但很有可能闡述著兩個互為獨立的命題。情境,在這裡是指的利益、目的、期望、喜好、某些可能等等。

在“機場”的案例中,史密斯和詢問者只是單純的想坐飛機去紐約,他們並不在乎XX123是否會在芝加哥經停。反觀瑪麗和約翰,對他們來說由於XX123是否經停芝加哥對他們十分重要(與他們的利益&目的息息相關)所以對他們來說,“史密斯知道XX123經停芝加哥”在史密斯和詢問者口中與在瑪麗和約翰口中的情境是有根本上的不同的。由於其特殊的情境,“史密斯知道XX123經停芝加哥”成為真理(真值為真,是真命題)的標準在瑪麗和約翰這裡極具上升,以至於僅憑史密斯的旅行社的行程單不足以讓史密斯知道XX123在芝加哥經停。所以“史密斯不知道XX123會經停芝加哥”是真命題。當然,這並不代表史密斯和詢問者口中的:“史密斯知道XX123經停芝加哥”就是假命題,因為對他倆來說,由於在芝加哥並無急事,這句話成為真理的要求相對而言較低,所以這句話屬於真命題。這兩句話並不衝突因為由於情境的不同,它們兩個是相互獨立的命題。

這就像是說,我指著一個紅色的電腦說:“這是紅的”,你則指著一個黃色的毛巾說:“這不是紅的”。根據情境的不同,雖然我們的語句看似衝突,但實際卻可以相互相容,因為它們是獨立存在的。但如果我指著黃色的毛巾說:“這是紅的”,那我們兩個便是意見不合。

我還想再次強調一遍知識情境主義的內容:上文支援情境主義的方式並不是說:“對瑪麗和約翰來說,史密斯不知道(沒有知識);但對史密斯和詢問者來說史密斯知道(擁有知識)。情境主義和知識本身是獨立的,史密斯是否擁有知識與史密斯、詢問者、瑪麗與約翰怎麼說沒有聯絡。情境主義注重的是“史密斯知道XX123會在芝加哥經停”這句話的真值(是對是錯,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是否會根據情境不同而改變;這句話是否只有當“知道”特指某情境時,才是一句完整的、具有實際意義的話;是否“知道”就像“高”、“平坦”、“我”等詞語一樣,由於情境的不同,同一句話會產生不同的命題(回想一下不同人說“我餓了”的情境)。

只有當我們成為知識情境主義者我們才能合理的解決“機場”這類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解釋為什麼我們感覺“史密斯知道XX123會在芝加哥經停”是真命題,但此話經瑪麗和約翰口中說出則成為了假命題。

關於知識情境主義是如何解決懷疑論的,見註釋

[15]

關於情境主義它所存在的問題見註釋

[16]

參考

^https://philpapers。org/surveys/results。pl?affil=Target+faculty&areas0=11&areas_max=1&grain=coarse

^

https://folkbssect。wordpress。com/2021/09/28/%e5%a4%a9%e7%90%86%e4%bd%95%e5%9c%a83%ef%bc%9a%e6%83%85%e7%bb%aa%e4%b8%bb%e4%b9%89/

^

這部分大部分內容概括於見Rysiew, Patrick。 ”Epistemic Contextualism,“ in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Springer, 2019。 & Rysiew, Patrick。 ”Relativism and Contextualism,“ in A Companion to Relativism, edited by Steven D。 Hales (Blackwell, 2011): 286-305

^

我寫的

https://folkbssect。wordpress。com/2021/08/24/%e7%9f%a5%e8%af%86%e5%b0%b1%e6%98%af%e5%8a%9b%e9%87%8f%ef%bc%9a%e5%93%b2%e5%ad%a6%e5%ae%b6%e7%9f%a5%e4%b8%8d%e7%9f%a5%e9%81%93%e4%bb%80%e4%b9%88%e6%98%af%e7%9f%a5%e9%81%93%ef%bc%9f/

^

懷孕這個例子見Bach, Kent。 “The Emperor’s New ‘Knows’。 Contextualism in Philosophy: On Epistemology, Language and Tru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

Rysiew: “Epistemic Contextualism”, 2011。 & Rysiew: “Epistemic Contextualism” 2021: Epistemic Contextualism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Rysiew (2021): “context is to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such things as the interests, purposes, expectations, salient possibilities, and so forth, of the attributor”。

^

Rysiew (2011): ““context” refers not to features of S and her situation but rather to such things as the speaker’s (attributor’s) practical stake in the truth of p or the prominence in the attributor’s mind of doubts as to p’s truth”。

^

Rysiew (2021): “Note, though, that insofar as the truth value of such utterances depends on context, that is because their truth conditions —or, the propositions expressed thereby—are so dependent。 That is, it is not that [sentences like “it’s raining” or “That’s red”] has fixed truth-evaluable content, the truth value of which depends on context。 Rather, what propositions these sentences express depends [on the context, i。e。, the location of the speaker, the object the speaker is pointing to]。

^

Rysiew (2021): “EC [epistemic contextualism] is a semantic thesis: it concerns the truth conditions of ‘knowledge’ sentences, and/or the propositions expressed by utterances thereof。[4] The thesis is that it is only relative to a contextually-determined standard that a ‘knowledge’ sentence expresses a complete proposition: change the standard, and you change what the sentence expresses; acontextually, however, no such proposition is expressed”。

^

Rysiew (2021): section 2。

^

Rysiew (2021): “those who do accept [it] generally do so only as a result of being convinced by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Cohen 1999, 78)。

^

Cohen, Stewart。 “Contextualism, Skepticism, and the Structure of Reason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3: Epistemology: 58: “Mary and John are at the L。A。 airport contemplating taking a certain flight to New York。 They want to know whether the flight has a layover in Chicago。 They overhear someone ask a passenger Smith if he knows whether the flight stops in Chicago。 Smith looks at the flight itinerary he got from the travel agent and respond, ‘Yes I know—it does stop in Chicago。’ It turns out that Mary and John have a very important business contact they have to make at the Chicago airport。 Mary says, ‘How reliable is that itinerary? It could contain a misprint。 They could have changed the schedule at the last minute。’ Mary and John agree that Smith doesn’t really know that the plane will stop in Chicago。 They decide to check with the airline agent”。

^

Rysiew (2021): Certainly they are being prudent in refusing to rely on the itinerary。 They have a very important meeting in Chicago。 Yet if Smith knows on the basis of the itinerary that the flight stops in Chicago, what should they have said? ‘Okay, Smith knows that the flight stops in Chicago, but still, we need to check further。’ To my ear, it is hard to make sense of that claim。 (Cohen 1999, 58–9)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9214287

^https://folkbssect。wordpress。com/2021/09/05/%e6%83%85%e5%a2%83%e4%b8%bb%e4%b9%89%ef%bc%9a%e4%bd%a0%e7%9f%a5%e9%81%93%e6%98%af%e4%bd%a0%e7%9f%a5%e9%81%93%e4%b9%88%ef%bc%9f/

標簽: 情境  命題  史密斯  知識  XX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