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英雄人物——于謙

作者:由 綠豆蛙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2-11-21

這裡說的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謙。最近在看一本書《明朝那些事兒》瞭解到這個人,其實我們中學教材中出現過他,《石灰呤》就是他十七歲時所作,瞭解到這個人後我發現他年輕時就才華橫溢,二十三歲就進士及從此踏上仕途,(大家可以搜一下歷史上有幾個二十三歲考上進士的,一般人都是四五十歲才考上)之所以感概是因為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還具備多種優秀品質。

為官清廉。正統年初,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內閣朝政,都很重視於謙。于謙所奏請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楊”主辦的。到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作威作福,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而於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後於謙入朝,推薦參政王來、孫原貞。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于謙因為長期未得晉升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門判處死刑,關在獄中三個月。後來百姓聽說于謙被判處死刑,一時間群民共憤,聯名上書。王振便編了個理由給自己下臺,稱從前也有個名叫于謙的人和他有恩怨,說是把那個“于謙”和被關起來的于謙搞錯了,才把于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後囚山西。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于謙為巡撫。當時的山東、陝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有二十餘萬人,于謙請求發放河南、懷慶兩府積儲的粟米救濟。又奏請令布政使年富安撫召集這些人,給他們田、牛和種子,由里老監督管理。前後在任共十九年,他父母去世時,都讓他回去辦理喪事,不久便起用原職。

勇敢正直。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大舉進犯,王振慫恿明英宗親征。于謙和兵部尚書鄺埜極力勸諫,但明英宗不聽。鄺埜跟隨明英宗管理軍隊,留于謙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師大為震驚,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此時郕王監國,命令群臣討論作戰和防守的方略。侍講徐珵(即徐有貞)說星象有變化,應當遷都南京。于謙厲聲說:“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京師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動便大事去矣。難道不見宋朝南渡的故事嗎?”于謙力主抗戰,得到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愛國官員的支援。郕王肯定了他的說法,防守的決策就這樣定下來了。當時京師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精銳的騎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憊計程車卒不到十萬,人心惶惶,朝廷上下都沒有堅定的信心。于謙請郕王調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立即奔赴順天府,依次經營籌劃部署,人心遂稍稍安定。隨後,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

剷除奸黨。郕王剛剛攝政朝議時,右都御史陳鎰上奏請求誅殺王振全族,廷臣一時紛紛響應。朱祁鈺無法做決定,於是下令擇時改議,廷臣則抗議不依。此時,王振黨羽、錦衣衛都指揮使馬順站出叱斥百官。戶科給事中王竑突然帶頭在朝廷上猛擊馬順,眾臣紛紛跟隨,馬順當即斃命,一時血濺朝堂,而士卒亦聲洶欲誅。郕王朱祁鈺看後大懼,欲起身離去,于謙擠到郕王身前,扶臂勸導道:“馬順等人罪該誅死,打死勿論”,眾人聽後方止,而此時于謙的袍袖已經裂開。在他退出左掖門時,吏部尚書王直握著于謙的手嘆道:“國家正是倚仗您的時候。今天這樣的情況,即使是一百個王直也處理不了啊。”在那時,朝廷上下都倚重於謙,而於謙亦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

標簽: 于謙  王振  馬順  明英宗  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