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現代教育技術如何保證在語文教學中,語文字身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

作者:由 龍且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18-05-20

現代教育技術如何保證在語文教學中,語文字身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王米安2018-05-21 10:03:24

不要將任何一種“工具”排斥在人文以外。語文的工具性,無外乎字詞句段,語法等,這些都有很深厚的人文性。這是一種慣性,當我們說“某某性”的時候,習慣性的將其區別,而忽視了他們的相同點。

現代教育技術如何保證在語文教學中,語文字身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知乎使用者2018-05-23 07:42:55

謝邀。感覺光靠技術並不能完成這項工作,還是要把人的教學設計與技術的應用結合起來。

設想了一個場景。我上小學時,經常遇到老師請讓某個同學站起來朗誦課文或詩歌。朗誦不僅僅是資訊的傳遞,更是文學情感的表達。因此,一般老師要求是搖頭晃腦、投入感情、聲情並茂、抑揚頓挫。

現代教育技術可以記錄並實時顯示學生的聲波,並提示學生在朗誦哪一個詞、哪一個句話時要快、要慢、要怎麼停頓、音量、音調要怎麼處理等(技術應用);老師則可以根據歷史、文化、文章/詩歌的創作背景等,解釋這些地方為什麼要快、要慢、要停頓、要大聲/輕聲、要拉高/放低音調等(教學設計)。這樣才能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

我不是教語文的,所以請了 @賈景頗 老師來幫忙判斷我所設想的對不對。

現代教育技術如何保證在語文教學中,語文字身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平常心啊2018-05-23 19:18:16

我很喜歡學語文帶來的人文體驗,感覺如果想在課堂上培養學生對這方面的愛好,需要多講一些詩詞文作者的故事,一些體現文人風骨脾性的東西。

在以前這些東西靠的是老師自己讀書的積累,在現代技術的帶動下我們可以考慮將這些“故事”收集分析加以利用,我一個在讀教育技術碩士的同學前幾天發了個朋友圈,某教育論壇上專家拿出了大資料分析詩人生平去過哪些地方,做過那些詩的例子(之前在豆瓣火過一陣兒),仔細想想,確實能提高大家的興趣,而且更方便你去了解這個詩人,不僅僅是根據書上簡短的幾句生平敘述。

以前學習古詩和文章時,都要結合作者的時代背景,我們是否可以透過技術分析,將作者作文的那個時間段發生的所有大事件,發生地都標註出來,做成動態的可操作程式呢?

我想起跳湖自盡的王國維,我想去了解他“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的內心感受,也想了解蘇軾為什麼能寫出“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這樣美妙又曠達的句子,我上學的時候全憑興趣愛好自己翻書找,自己上網百度,如果,如果的話,當時能有一個課上的工具把他們的生平趣事,時代故事很好的呈現出來,應該會有更多同學喜歡上這種人文精神吧。

還有一個感受,你讓我談現代教育技術怎麼改變目前的教課模式,怎麼推動教育發展,我談不出來,不知道從哪裡說起;而看到你的這個題目,具體到語文學科的人文性,一大堆想法就冒出來了(我還是教育技術學生的啊)

現代教育技術如何保證在語文教學中,語文字身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丁國柱2018-05-27 23:45:53

試答一下:

1。知識場景化。字詞句篇章文人雅士歷史地理皆可以進行拓展與關聯,比方字的變遷,從甲骨文、金文、小篆。。。歷史上人們不斷對其加工,加工的過程就是智慧、人文性的體現;再比方很多成語背後的典故;詩詞裡的隱喻。。。就教育技術而言,可以將知識場景化,實現知識的關聯,將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知識結合起來。如何實現知識的場景化?VR/AR/影片/演講/背誦/場景對話。。。好像都可以。

2。難以場景化的內容,爭取代入感。這個和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同理心密切相關,廉頗老矣、李廣難封、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有些文字咋一讀不覺多少高明,然而一旦有代入感,其深刻、雋永,很值得細細品味。可以在場景化的基礎上加入體驗性,實現知識的代入感。

3。別迷信技術,李白沒有先進的教育技術可以一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司馬遷沒有先進的教育技術可以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蘇東坡也沒有先進的教育技術,一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所以語文的魅力還是靠用心去體驗,說實在的,目前再好的技術其實都不如反覆背誦,獨處思考,不依靠技術,而是依靠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努力去學習語文。

標簽: 技術  語文  人文  場景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