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當心:兒童出現這5種不良步態,一定要及時糾正!

作者:由 卡丁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2-01-30

學走路是寶寶身體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看到寶寶蹣跚邁步,爸媽心裡一定很高興。但媽媽別忘了仔細觀察寶寶走路的形態哦,

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諮詢就醫。

當心:兒童出現這5種不良步態,一定要及時糾正!

▲正常寶寶的步態

寶寶初學走路,往往就是在摸索如何掌握好重心來協調行走的步伐,一般經過以下5個階段:

◆10~11個月:從攙扶站立發展到穩定站立

◆12個月:自由站立、彎

腰和下蹲

◆12個月以上:扶著東西能行走

◆13個月左右:開始蹣跚獨步

◆13~15月:能夠熟練走路,擴大探索的範圍

而在蹣跚學步階段,寶寶多用腳掌前端的力量,腳步岔開,甚至會比肩膀還寬,身體搖搖晃晃,兩臂外展,似走似跑。有的寶寶走路時,有時足尖著地,有時足跟放平。有些寶寶為了支撐身體重量的平衡,會出現外八字步態,這種姿勢在3~4歲左右就會慢慢恢復。

#FormatImgID_2#

▲當心5種不良步態

當寶寶已經能夠獨立行走後,父母應該更關注寶寶走路時的姿勢,如果出現以下5種步態,就要當心是否有疾病了。

01

跌跌撞撞

從剛學會走路直到1歲半左右,寶寶走路跌跌撞撞都是完全正常的。在邁出了第一步之後,還需要大約3~6個月的時間,孩子才能很好地控制腳步。

如果到了2歲左右時,寶寶走路還跌跌撞撞,媽媽就應該多多關注了,這可能是孩子的運動功能發育不好造成的。

TIPS:

①媽媽不妨多多加強寶寶腿部肌肉的鍛鍊,多帶寶寶參與戶外活動。

②如果寶寶情況沒有改善,建議首先去醫院神經科進行排查,如果不是這類問題,就應去小兒外科或骨科檢查是否是骨骼的問題,如跟腱偏短等,一旦發現,要給寶寶及早治療矯正。

02

走路像鴨子

寶寶走路搖搖晃晃,好像一隻小鴨子。這是生理問題,因為他還是平足。小孩子需要在走路的過程中,磨練他的腳底的肌肉,練出弧形。95%的孩子在5歲前,腳底會自然出現弧度。

TIPS:

①平常多練習蹬三輪或騎兩輪小軲轆童車,可以使孩子腳底弧度更快地形成。

②如果覺得孩子走路難看,也可以在孩子2歲左右時,讓他做用腳趾夾鉛筆、手絹或大釦子的遊戲;在遊樂場玩時,拉著孩子的手,讓他踩滾桶;或是鼓勵他用腳尖走路。

③如果寶寶在6歲左右,鴨子步依然沒有改善,就應該到醫院檢查治療了。

03

走路像螃蟹

寶寶的兩腳朝內,像個大夾子。在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中,這種走路姿勢很常見。在最初的幾年中,小孩子走路時,頭往前探,使他的雙腳朝內。大約3歲左右,當他的大腿和小腿肌肉更結實後,這種走路的姿勢就會消失。

TIPS:

①如果寶寶雙腳一直朝內,可以在他坐在地上玩的時候,注意讓他盤著腿坐,而不要讓他叉著腿。或者給他買硬幫的鞋,用不了一年的時間,你就可以糾正好他走路的姿勢。

04

走路像騎馬

通常在2歲以前能夠觀察到寶寶兩側對稱的膝內翻,多數時候,膝內翻的情況會在小孩長大後自動改善。不需要強迫寶寶很快地站立和行走, 應順其自然,否則會對脆弱的骨骺產生過多壓力。

TIPS:

如果情況在孩童2歲後仍不見好轉,或隻影響其中一條腿,這可能是更嚴重問題如軟骨病(因缺乏維生素D所致的骨骼發育問題)和布朗特病(影響脛骨的情況)的徵兆,家長應帶孩子求醫。

05

走路夾著大腿

孩子成長到1。5歲~3歲間,腿型會逐漸地轉變為外翻,兩腳併攏時站不穩,兩個膝蓋朝內扣,外觀看起來為X型腿。

TIPS:

①一般雙腿會自然調直,孩童無需接受任何治療。只有當情況嚴重,或隻影響其中一條腿時才需要醫生進一步診斷或治療。

②積極督促孩子加強體育鍛煉,也可以多幫他按摩腿內側肌肉。

當心:兒童出現這5種不良步態,一定要及時糾正!

步態異常及早預防

步態異常不僅影響外觀及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還容易導致運動功能和步態異常,以及關節退行性變的提前發生。因此,日常生活中,媽媽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不要過早讓孩子走路,儘量少用學步車之類的助行器。

②孩子在玩或爬的時候,不要穿鞋子或襪子,讓孩子的肌肉和骨骼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正常生長。

③選擇寬鬆、合腳的鞋子,襪子也不能過緊。

④尚不會走路的嬰幼兒不建議穿鞋。

即使已經學會走路,也建議少穿鞋,這樣可以促進嬰幼兒感覺神經系統的發育,同時還可鍛鍊孩子足部和腳趾的肌肉。

⑤注意睡姿和坐姿。

有些孩子喜歡趴著睡覺,在睡覺時腳尖就會偏向內側或外側,久而久之與走路內、外八字就會互為因果,症狀更加嚴重。另外,有些孩子坐著的時候喜歡把雙側小腿向外分開坐(“W”型),也容易加重異常步態。

標簽: 走路  寶寶  孩子  步態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