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筆記】《興盛與危機》(9)

作者:由 林先生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0-02-03

1、如何分析意識形態的結構

前面我們探討了超穩定結構和亞穩定結構,此處將開展意識形態結構的系統分析

第一個問題在於,為什麼儒家學說對建立宗法一體化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其他學說卻不能?為什麼佛教、基督教無法成為一體化的意識機構?

眾所周知,儒家在漢代才居於統治地位,而在秦漢以前,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當時的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是為當時的顯學,但是最終唯有儒家成為了中國古代的正統思想,而孕育著科學精神的墨家思想卻肖聲覓跡

相反,儘管道家從未成為主流,但是他卻能和儒家共存在一起。

第二個問題在於,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都曾經傳入中國,為什麼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無法和佛教一樣成為對中國結構的衝擊呢?為什麼佛教在印度滅亡,卻在中國興盛?

第三個問題在於,如何評價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為什麼中國的儒家思想如此頑強,一直在中國能發揮作用。

我們對意識形態的定義在於兩處

其一、為實現政治權力合法性的基礎,並且提供政治運作的方案和策略

其二、他是一個整體性思想體系,他必須儘可能地包含文化觀念的各個方面

因此,意識形態內在結構就有三部分構成:以倫理觀念、行為準則為主體的價值論、以自然觀、方法論、認識論為主導的哲學觀和以國家學說為主體的社會觀

【筆記】《興盛與危機》(9)

他一方面反映著政治和經濟結構,另一方面作為人的文化創造和對社會的自我意識,對於政治結構、經濟結構有著反作用。意識形態結構應當與和經濟和政治結構相互適應,同時內部又要相互協調。前者稱之為外適應,後者稱之為內適應。

作為社會化的思想體系,獨立的意識形態需要要求自己具有內在的一致,即理性的一致和感情的一致。理性的一致在於內部邏輯自洽,如果出現矛盾,就需要不斷修改,以求得自洽。並且要求,感情上、看問題的方式上三個子系統保持統一。一旦意識形態成為主流,他就會要求社會觀、哲學觀與之一致。

2、儒家、墨家和道家的結構

我們分析這三家的思想,我們只抓住他的核心,即社會觀、價值觀和哲學觀的代表理論,剖析他們的內在關係。

首先是儒家,

【筆記】《興盛與危機》(9)

他的系統,由三個支柱構成,即禮、仁、天。

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主要含義屬於價值觀,這個概念有兩個基本要點

1、他是為人處世的根本原則,是道德判斷的是非標準

2、他一方面被內在化,一方面被終極關懷化

因此,仁既有可欲性,又是一個最高的終極關懷。

而社會觀的核心就是禮,孔子認為,周禮是最完美的政體,也就是說,必須有合理的等級劃分,不同等級能夠共同遵守禮儀而達成和諧。而這種組織的形成,是靠君子的道德約束和道德教化完成的。因此他主張一種德治和人治。

而他的宇宙觀是天,我們將其概括為常識理性。孔子排斥荒誕的神秘主義,而是注重把常識演化為智慧,比如說中庸,就來源於最平常的狀態。因此他是以經驗直觀為基礎,另一方面理性來源於從直觀推究為合理,把經驗直觀奠定為理論標誌,然後反過來推向其他地方。比如說,中國哲學很講究一句話,”極高明而道中庸“,意識在於最高明的東西就在人倫日用之中。事實上,應該反過來說,他是從人倫日用之中尋求精微處,這就是常識理性。

也就是,奠定常識的標準,然後進行外推延伸出其他理論

因此孔子從經驗意義上,對於鬼神進行懷疑,但是直觀也無法否定鬼神不存在,於是採取了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

從經驗直觀出發,會出現類比方法,進而發展為思辯和神秘主義傾向的體系,比如說,要解釋現象,不可能依賴於簡單的直觀,就需要概念的運用。因此中國古代就形成這樣的序列

經驗直觀——-普遍概念——-類比推演——-找不見概念之間的聯絡,形成一些神秘主義的關係——-將概念聯絡在一起

比如說,從太陽東昇西落、男女之別抽象出陰陽,藉助於陰陽以類比的方式去推演其他萬物都是以這種方式存在,然後再形成一些神秘主義的聯絡將概念之間聯絡在一起。

但是,孔子的理論內部是自洽的,因此他可以在漫長的歷史中演變。

而道家的思想,則是

【筆記】《興盛與危機》(9)

小國寡民的社會觀,清靜無為的價值觀,以道為核心的哲學觀,

在社會激烈變動之際,出現了一些全身保真為代表的思緒,他們力圖反對現有的社會秩序,甚至反對一切文明化作為,從而避免禍患。

而所謂無為,就是反對一切文明化的作為,從而回到無知無慾的自然狀態,而這種狀態符合天道。因此這種狀態就是沒有任何生產力的初民狀態,這種狀態稱之為”嬰兒“,因此這種狀態也無須仁義禮法的約束,從而無為而無不為。這就形成了小國寡民的狀態。

而這些理論的根基在於道,道的核心在於生化萬物的原則,而符合天道執行則是德,而老子借用辯證法,將世界歸為一個混混沌沌的狀態,讓人順道而行,這就是道法自然。

後來,楊朱和莊子分別發展了他,楊朱認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目的在於說,力圖讓自己從社會秩序中退出來,不與任何利益糾葛打交道。而莊子則是更加地反對任何文明,以混沌作喻,從而貶低智慧。

【筆記】《興盛與危機》(9)

而墨家的思想以功利為本,墨子主張功利,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然後他認為人應當是利己利人,這就是義,這就是交相利。如何實習交相利,就需要人們兼愛。因此兼愛就會延伸出同,於是主張尚同,認為天下的錯誤都在於別。因此他提出用賞善罰惡來保證公正性,強調賢人治國,而最終走向的就是鬼神論。

3、意識形態的內結構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任何一種意識形態的內部都是形成某種整體性框架,內和諧就是整合機制。

儒家主張入世,而道家主張不干預世事,這是兩種處世態度,儒家大一統國家學說是有為的,道家的哲學觀主張道法自然,因此道家的學說是難以匯出大一統國家學說。

因為內和諧造成了意識形態的整體性,因此某一種意識形態的變遷,就會受到內和諧方式的制約,比如說,儒家以人的自然感情作為合理的出發點,同時又把人追求道德理想看作終極真實,這種思想方法勢必匯出以某一種理想化規範作為鑑別真理的標準。

這個標準,就是以名規定實,名不正則言不順,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另一方面儒家認識論又有直觀主義的特點,因此他一方面主張一種先驗性,一方面主張經驗性,這兩者互相矛盾的特點共同存在於儒家學說中,因此儒家學說有時偏向於先驗,有時偏向於經驗。但是此處的先驗經驗並不包含西方哲學意義上的探討方式,他仍是一種直觀性的。

而墨家不同,墨家主張尚同,兼愛,交相利,他是功利主義的。他的判別標準也是客觀的,這就是是否有利?於是出現了三表法,判斷是不是實現了利。內和諧也使得他的認識論是經驗主義的,以實際效果去判斷,這也就匯出了科學思想。但是他的科學思想由於全部建立在經驗主義上,也是無法匯出現代科學的。

總的來說,我們需要知道,儒家思想的邏輯序列是:情——血緣性——孝——仁——禮——德。他是一個典型的常識外推的方式。

4、一體化對意識形態的要求

一體化結構對於意識形態是給定的,他必須是積極有為,入世的。因此單純的道家、基督教和佛教都無法構造出社會秩序。

基督教的社會觀、倫理行為和世界觀的核心是靠上帝的存在實現的,在宗教改革前,靈肉分離、重視彼岸的思想是顯然的。他無法成為現實的國家學說的思想。只有在新教出現以後,使得終極關懷被切斷,形成了入世,但是終極關懷仍屬於上帝,但是對於基督教而言,他的國家學說仍然是薄弱的。

而儒學傳入日本以後,不能成為實現一體化的工具。因為,日本並沒有完全吸收儒家學說,他只是吸收了儒家的倫理、價值體系而沒有吸收他的國家學說。而日本社會仍然是貴族制和等級制,而儒家成為正統的時候,春秋戰國已經結束了。

因此儒家學說強化了日本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忠義勇信也成為了武士道精神,但是他內部仍然是封建等級制,而不是科舉制。

那麼,為什麼墨家沒有成為主流呢?因為墨家在外適應方面遇到了障礙。

如果要讓墨家成為主流,他的社會秩序應當如同西歐封建社會後期,市民階層已經興起的狀態,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啟道路

而中國的市民階層很弱,生產力也不如西歐封建社會後期發達,並且宗法制沒有徹底解除,很難接受博愛、平等的思想。而西方的博愛、平等卻是能夠建立,因為上帝實際上就是一種超血緣的代表,在上帝為本位下,只要消除上帝的全面終極關懷,就可以推出利己利人、自由、平等的思想。因此墨家在宗法社會無法興起。

但是,實際上,儒家學說本身也無法興起,因為儒家學說是植根於西周的封建社會,因此需要進行改造。那麼怎麼改造呢?

標簽: 儒家  意識形態  學說  墨家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