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歷史上有哪些不接受敵人投降的事件?

作者:由 閒林野竹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0-02-08

勾踐滅吳,面對夫差的求饒,勾踐心軟,范蠡卻用“天與不取,反受其咎”來嚇唬勾踐。

誰知道這句話後面另有一副算盤?

很少有人知道,勾踐拒降,是被他的楚國謀士班子給逼的,勾踐有兩次想就坡下驢,班師回國算了。因為越國的國力單薄,實在是熬不下去了!

從公元前494年戰敗降吳,到公元前482年第一次進攻吳國,原本被打得“國有墟棘,身為魚鱉”、“僻狄無珍”的越國為了雪恥報仇,臥薪嚐膽了十二年。但這點時間,顯然不足以攢下多厚的家底,其後滅吳戰爭先後打了三次,持續九年。為什麼每次越軍都打到吳的國都,然後又退走,消停幾年,又出來打?特別是公元前479年的笠澤之戰,勾踐親率大軍三次大破吳軍,打到吳都城下,而且當時吳國舉國鬧饑荒,吳人大多跑到東海邊上找吃的,正是滅吳的最好機會,可為什麼之後卻一連三年又沒下文了? 因為越國也快把自己熬幹了,實在撐不住。

公元前476年,勾踐下了決心,徵集全體男子到國都門外集合,先進攻自己的盟國:楚國,製造假像,放鬆吳人的警惕,再於次年突然包圍吳都,一圍到底————-其實這都是人力資源緊張的反映,不得不用盡詐術,以求減少人員傷亡。

可是,在滅吳的具體執行中,越國卻採取了代價最大的武力蠻幹的方式。

按古書記載,范蠡專於掌軍,而文種負責治國。在幫助越國恢復經濟、力量的工作上,文種費盡心血,“十年生聚”,愛惜民力,十年不徵稅,採取種種不亞於今天北歐國家的福利政策。但偏偏在滅吳的策略上,他們似乎就變成了另一種人。

早在戰前,文種就向勾踐出主意,用一種極端的、毀滅性的方式,以試越兵之膽氣。將整座王宮燒起來,燃起熊熊大火,讓不知是計的越人成千的“塗其體被濡衣而走火”, 並下令“救火而不死者,比勝敵之賞。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 結果造成幾百甚至上千名士兵為救火而死,為的不過是試探越軍的反應和執行命令的堅決。

搞一場內部演習,都可以用如此喪心病狂的手段,一旦上戰場可想而知。除了放火試兵,《韓非子》、《尹文子》還提到越王以蛙怒勵士卒之勇的故事,用種種手段,激發國人的怒氣、鬥志,讓國人在戰場上“臨陣絕頭刳腹而無顧心者”,後來的昭和日本就頗有這種勁頭。

歷史上有哪些不接受敵人投降的事件?

越國特色的戈,圖片取自網路,侵刪

這樣做的目的,不僅僅要達到“士民一心,不謀同辭,不呼自來,皆欲伐吳”的效果,而且還要激起越人對吳的亡命仇殺之風,在國內形成一種狂熱、瘋癲的決死氣氛,這種反常氣氛下,越人甚至“有自剄死以其頭獻者”。不可否認,身為一國之君的勾踐,有意氣用事之處,責無旁貸。不過按《墨子》的說法,勾踐雖有仇吳的一面,但思維上也並非全無理性,他還是動過念頭的,想利用吳民怨恨夫差,上下離心離德之機,爭取吳民,誅滅夫差,一舉兩得。(“視吳上下不相得,收其眾以復其仇”)。

可奇怪就在這裡,為越國休養生息,鞠躬盡萃“十年生聚”的文種,還有“智而明”的范蠡,卻在伐吳一事上,一點都不珍惜他們親手積累起來的心血,卻將戰爭往國族仇殺的道上引,把勾踐設想的“收其眾以復其仇”,硬搞成“屠其眾以復其仇”。

尉繚子曾說“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以愛其民,攻之可也”

以範、文的才識,不至於如此昧於策略,簡單粗暴。分化瓦解敵人,爭取其民心打擊一小撮,利弊得失如此清晰,他們理應比勾踐更擅長,更用心。也應該更清楚挑動仇殺對滅吳大業是非常危險的,畢竟越國人口少底子薄,這麼蠻幹是不計後果,不負責的做法。身為臣子,卻不見他們理性的加以平衡、勸導,反倒像是利用了勾踐急於雪恥的心理,火上澆油。

歷史上有哪些不接受敵人投降的事件?

被逼得無路可退的吳人,不得不團結起來,硬是撐了三年。

這下把越國也快耗死了,因為全民動員參戰,國內經濟等於停擺三年。範、文卻在越國筋疲力盡之時,依然支援勾踐發動強攻,越人付出重大代價,在強攻南城門時,號稱“臨敵雖湯火不避”的越軍,一批批被打得“越軍壞敗”、“兵士僵斃,人眾分解,莫能救止”(東漢趙曄《吳越春秋》),兵源銳減,甚至還動用移民越國的大批楚人組成敢死隊為前鋒(勾踐後來承認:“吾籍楚之前鋒,以摧吳王之戈”),轉攻東門,幸虧連年戰災加饑荒的吳人先一步崩潰了,吳人奴隸開啟城門,越軍才衝入吳都。 (清華竹簡《越公其事》“吳人昆奴乃入越師,越師乃遂襲吳”)

但夫差還真能扛,據《國語》記載,他率國內賢良之士和高階官員,跟他一起退守城外的姑蘇臺,疲憊的越軍只好繼續啃這根硬骨頭。

所以當夫差派王孫雒為使者,“肉袒膝行而前”————-脫掉上衣,以屈辱的禮儀跪著向前求降,表示“吳願長為臣妾”時,勾踐心軟了,也想給自己快被放乾的血庫止止血,狂熱終於為理智所替代。按《吳越春秋》的說法,勾踐接受投降,沒想到的是,楚人出身的相國范蠡表示出一種反常的強勢,決絕阻撓,但是勾踐拒絕了范蠡不顧一切的打下去的建議,於是范蠡做出了令人吃驚的舉動:“范蠡遂鳴鼓而進兵曰:‘王已屬政於執事,使者急去,不時得罪’。”————范蠡居然不顧越王,擅自作主,趕走吳使,鳴鼓進軍。而《國語》則記載,勾踐一再想許和,范蠡力阻,最終勾踐無奈,讓范蠡替他迴應吳使。范蠡卻“不報於王,擊鼓興師以隨使者,至於姑蘇之宮“。

這種看似為大局出發,不留後患的做法,儘管終結了吳國,最大限度的激化了吳、越之間的生死仇殺,越軍雖然是被吳人放進城的,范蠡卻悍然屠城,並且蔓延全國。(“吳國困不戰,士卒分散,城門不守,遂屠吳”——-趙曄《吳越春秋》 )。吳國從而淪為廢墟,它的精華、它先進的科技與農業、造船技術、設計和開挖運河的智慧積累,從此風流雲散,這片原本興旺充滿活力的地方,從此沉寂了幾百年。越也大傷元氣,精銳盡喪,“豪士死,銳卒盡,大甲傷”(《韓非子。說林》),原本越王不惜代價聚養了數萬死臣(《越絕書》),死得只剩一萬左右,“其餘不足用也”(《馬王堆帛書》),這是典型的雙輸結局。

————想想看,縱然號稱“虎狼之師“的秦軍,後來兼併六國,也不會把戰爭搞成滅絕性模式,如果秦軍按越滅吳的方式,那麼統一六國將給整個華夏世界帶來毀滅,就很難想像後面有秦、漢的輝煌了,這是多麼可怕的事?

所以,回過頭看,勾踐當初許和的做法未必不對,吳國之強盛基業已有百年,滅吳就是一個伐大樹必先剪其枝葉的長期工程,一步步分階段削弱它是沒錯的。打到一定程度,先緩一緩,給自己培植元氣,再開始下一輪,似乎更為策略。在圍城長達三年之後,吳國願意做出最大限度的讓步,此時也適當退一步,讓越國休養生息才是合理做法。但一向智慧識體的范蠡卻一反常態,無視越之國情,硬要到打到底,激化仇殺,雙方把血流盡,剩下的吳民也懷著巨大仇恨,不能為越國用,反倒成了負擔。從此新興之越無法對強楚構成威脅。

當年勾踐笠澤破吳時,盟友楚國趁著吳國自顧不暇的機會,吞併了一直受吳保護的陳國,陳乃千乘之邦,吞下這塊肥肉後,原本熱心助越的楚國,態度就暖昧起來,不再像過去那樣積極配合,一起夾攻吳國,甚至還有某些保全殘吳的意向。

當越國實行最後一次總動員,發動滅吳之戰時,楚國反倒派兵大老遠繞到越國背後的去攻取“三夷”,也就是今天台州、溫州一帶,這裡是甌越人的領地,甌越同勾踐所在的于越同屬越族,也是越國補充人口的一大來源,這種舉動可謂意味深長。

歷史上有哪些不接受敵人投降的事件?

甌越就是古書的三夷,楚人進兵路線應該離神秘的龍游石窟(在姑篾)很近,不知有沒有興趣去到此一遊

而且,楚對越的內情瞭如指掌,吳國剛一滅亡,楚就立即對越王翻臉,陳兵邊境,勾踐沒有再戰之力,只好割讓在安徽的大片舊吳領土,頗丟了霸主的面子。原本的吳越矛盾,也被新形勢下的楚越對峙所取代。

可以說,此時的勾踐,正面臨新的危機,遠遠沒到史書上所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去殺功臣的地步。可偏在這個時候,原本“忠心”輔佐他的范蠡卻出走了,原本一心幫他支撐戰事的文種卻極力勸他對楚國妥協,原本一心幫他富國的計倪,卻裝瘋發狂,不再效力了。

而巧合的是,這三位都是楚人。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了丘吉爾對蘇德戰爭的態度————-他認為對英國最有利的結果,就是德國人躺進墳墓,而蘇聯人倒在手術檯上……楚又何嘗不想如此?

所以,歷史上不接受敵人投降,固然很酷,但一定要量力而行! 國力相當的情況下,還是三思為妙,不要被第三者所乘!

標簽: 勾踐  越國  范蠡  吳國  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