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周易淺釋(四)(連載中)

作者:由 嘲笑的鳥鳥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8-01-16

易經中成天下什麼者莫大乎蓍龜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

是以君子將以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翻譯:《易》有聖人之道四,以此言談者則崇尚其辭,以此作為動作根據者則崇尚其變化,以此製造器具者則崇尚其象,以此卜筮者則崇尚其佔。所以君子將有作為,將有行動的時候,探問於《易》而言行,而《易》接受求問猶如回聲應響,無論遠近幽深,便可得知未來之事。若非天下最精妙者,誰能做到這樣?

將辭、變、象、佔參合用以變化,並錯綜其數字的推演,通達它的變化,便能成就天地之間的象理。極盡數字的變化,便能判定天下的物象。若非天下最神奇的變化,誰能做到這樣?《易》本身是沒有思慮,沒有作為,寂然不動,一旦被人感應便能通曉天下事理。若非天下最神妙者,誰能做到如此?

《易》是聖人用來探究深奧而精微的事理的。正因為其深奧,故能通曉天下人的心志;正因為其精微,故能成就天下事務;正因為其神妙,所以不見其快而能疾速,不見其行而能到達。孔子說“《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就是指此而言的。)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鹹用之謂之神。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功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

(翻譯:孔子說:“易是作什麼的?易即是開創萬物成就事務,囊括天下一切道理,如此而已。所以聖人以此通達天下人的心志,以此肇定天下事業,以此決斷天下的疑難。”所以蓍草德性圓而神妙,卦的德性方正而智慧,六爻的道義變動而靈巧。聖人以此洗滌心志,退藏於深密之處,吉凶與百姓共同承擔。神妙可知將來,智慧足以包藏過往,誰能做到如此呢?大概是古時聰明睿智神武而不傷殺之人吧!所以明白天道,體察百姓,是以興起神妙之物作為百姓行事的先導。聖人以此齋戒來彰顯它的德行!所以閉合門戶叫做坤,開啟門戶叫做乾,一關一開就叫做變;有來有往無有窮盡叫做通;顯現於外使之可見,叫做象;形體叫做器;製成器具並使用叫做法;百姓都使用其出入做事並得利叫做神。

所以易生為太極,太極化生兩儀,兩儀又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斷定吉凶,趨吉避凶創生大事業。所以取法效仿,沒有比天地更大的;靈活變通沒有比四時更大的;懸掛物體顯著光明,沒有比日月更大的;地位崇高,沒有比富貴更大的;具備器物供人使用,製成器具讓天下人獲利,沒有比聖人更大的;探求繁雜隱晦,索求深奧幽隱,用來判定世界的吉凶,成就天下勤勉的事業的,沒有比蓍草和龜更大的。所以天生蓍草和龜兩種神物,聖人就選擇。天地變化,聖人就效法。天垂象,可得知吉凶,聖人就取法它。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就選擇它。《易》有四象(指蓍、龜、圖、書),用來顯示。附上文辭,用來告知。判定吉凶,用來決斷。

備註:1、“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天開物地成務,天地包含一切道理,易行於其間。“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兩儀即是陰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陰陽為“二”,則太極為“一”;“無極生太極”,則“道”就是“無極”,就是“零”,就是“空”,就是“靜”。

2、“形乃謂之器”,器就是容器,那容器乘著什麼呢,答案是“神”,對於人來講,肉身為器,靈魂為“神”。

3、“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許多人認為這種說法是虛誇,只要步驟一樣,哪怕用筷子、竹籤、錢幣、棋子都是一樣占卜。拋開對於《易》的信任與對天地虔誠不談,舉例而言,同屬蓮花,為何天山雪蓮藥效非一般蓮花可比?蓍龜為天生神物,是因為其暗合天地之數,比如《

本草綱目

》有記載曰“甲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為長,上隆而文以法天,下平而理以法地”;比如《易緯·乾鑿度》引古《經》說“蓍生地,於殷凋殞一千歲。一百歲方生四十九莖,足承天地數,五百歲形漸幹實,七百歲無枝葉也,九百歲色紫如鐵色,一千歲上有紫氣,下有靈龍神龜伏於下”。當然,關於蓍龜在數理方面更詳細的資料還請感興趣者自行查閱,這裡不多贅述。

4、“備物致用,立功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上古通天論篇》裡有“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四種境界,真人至人都在聖人之上,緣何為此?其實原文中便藏有答案:

“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真人壽撇天地,早已遊離於天地之外。《莊子·逍遙遊》亦曰:“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秕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至人雖遊行天地之間,卻已然去世離俗。《莊子·齊物論》亦曰:“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利害之端乎!”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慾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聖人適嗜慾於世俗,也就是說仍活在世俗裡,故而備物致用,立功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賢人法天象地,合同於道,不及聖人處天地之和,故聖人為大。

《易》曰:“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乾坤,其易之縕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翻譯:《易》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孔子解釋說:“佑,是指幫助。天所幫助的,是順從的人;人所幫助的,是誠信的人。遵從誠信,謀求順應天道,又能崇尚賢德,所以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孔子說:“文字不能完全表達出人的言語,言語不能完全表達出的人思想。”那麼聖人的思想,就不能展現了嗎?孔子說:“聖人立象來完全表達思想,設卦來完全揭示真偽,附上辭來完全傾訴言語,推演而疏通使之完全施利,催動而驅使之盡情發揮神奇。”乾與坤,是《易》的蘊藏吧!乾坤成列,易便立足於其中了。乾坤被毀,易就無法出現。易無法顯現,乾坤也就接近止息了。所以說形而上者稱為道,形而下者稱為器,使其變化進行剪裁稱為變,推動使之執行稱為通,拿它實施於天下百姓稱為事業。所以象,是聖人眼見天下繁雜,從而模擬它的形態容貌,象徵物所適宜,所以稱為象。聖人眼見天下變化,從而觀察其融會貫通的過程,以遵行它的典章禮制,附上辭來斷定吉凶,所以稱為爻。極盡天下繁雜在於卦,鼓舞天下變動在於辭,使其變化進行剪裁在於變,推動使之執行在於通,神妙而能明曉在於人,默默而能成就,不言而能靈驗,在於德行。)

標簽: 聖人  天下  謂之  天地  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