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談談“四句教”

作者:由 亓同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1-07-04

在彼無惡怎麼讀

談“四句教”

凡正真認識過“心學”的,在陽明先生的哲學體系中都繞不過一道坎。就是“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除善去惡是格物。”其間歷史、學說眾解紛紜。正如我們每個人認識的出發點不一樣,用什麼樣的眼光去看待也不一樣。就“知”的本身,與“四句教”的本質是存在無解的,但是認識是一個論證的過程和得到一個暫時性認可的答案。(當然,這個答案正確與否和此後所要牽扯的問題如何,是不可知。正如新生嬰兒需要一份“出生證明”一樣證明其根腳,但這孩子今後會成長什麼模樣?……)

我是因讀了陳來教授的著作。《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第八章,第一節天泉證道,在陳教授的考證指引啟發下,突然有所悟見,即匆匆記述,以求有識之士前來指正。

《有無之境》考證詳備,論證豐富嚴密,實為研究“心學”必備參考書目,此不需我來贅述,但此書給我莫大裨益,不容我不再次慎重重複。

在此我非常不好意思的直接嫖用陳來教授苦心成果。(此文基礎建立在《有無之境》第八章第一節。故朋友們最好去讀一遍再來看此文才有所認識。我這裡無法直接引用。一是文章太長;二主要是無法編輯。雖然拍照但效果不好,故未用。如有真想求給我留言!其文章主要是陳教授集中論述了“四句教”在王門中的主要歷史及論點,若有熟知“四句教”歷史典故,也可忽略。接下來我會直接摘謄四篇主要論述)

一、《傳習錄 門人黃省曾錄》

第115.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復徵思、田,將命行時,德洪與汝中論學。

汝中舉先生教言:“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德洪曰:“此意如何?”

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話頭。若說心體是無善無惡,意亦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亦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亦是無善無惡的物矣。若說意有善惡,畢竟心體還有善惡在。”

德洪曰:“心體是天命之性,原是無善無惡的。但人有習心,意念上見有善惡在,格、致、誠、正、修,此正是復那性體功夫,若原無善惡,功夫亦不消說矣。”

是夕,侍坐天泉橋,各舉請正。

先生曰:“我今將行,正要你們來講破此意。二君之見,正好相資為用,不可各執一邊。我這裡接人,原有此二種。利根之人,直從本原上悟入,人心本體原是明瑩無滯的,原是個未發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人己內外一齊俱透了。其次不免有習心在,本體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實落為善去惡,功夫熟後,渣滓去得盡時,本體亦明盡了。汝中之見,是我這裡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見,是我這裡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為用,則中人上下,皆可引入於道;若各執一邊,眼前便有失人,便於道體各有未盡。”既而曰:“以後與朋友講學,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只依我這話頭,隨人指點,自沒病痛,此原是徹上徹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難遇。本體功夫,一悟盡透,此顏子、明道所不敢承當,豈可輕易望人。人有習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實用為善去惡功夫,只去懸空想個本體,一切事為俱不著實,不過養成一個虛寂。此個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說破。”

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二、《王陽明年譜》

(注:沒有找到原文實乃遺憾。這裡是引用王童教授編輯的同名《王陽明年譜 08王陽明天泉證道》)

陽明先生端起酒杯,仰望星空,皓如白晝,秋風拂過,觥籌交錯之際,不覺大笑起來,並說:“聖人之學,萬年一日,唯有致良知三字而已。”說完,飲了一杯酒,又斟滿了酒,走到了天泉橋上。錢德洪、王畿二人陪同,仰觀星空。

先生邊看邊笑,回顧二人,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錢德洪、王畿二人聽完,略有所思,沉吟良久。王畿問:“老師,既然如此說,心體本來是無善無惡的,那麼意念、良知、事物也應無善無惡罷?為何說意念是有善有惡的呢?”

錢德洪說:“心體無善無惡,但是由於後天的習氣汙染,就會致使有善有惡了。為善去惡,是回覆本體的功夫。”

先生說:“你們兩個各執一詞,也是自然。我馬上就要趕往廣西,所以在這之前必須要和你們兩個人,說明這其中的道理。汝中你必須要有德洪的功夫,德洪你必須要明白汝中所說的本體,彼此之間相得益彰,那麼我的學說就沒有遺漏了。”

錢德洪不明白,於是問先生這其中的道理。

先生說:“有善有惡的,是你自己有,良知本體原來是沒有善惡的。本體就是太虛,萬事萬物,日月星辰,全部涵蓋在其中。良知本體無善無惡,如同太虛,根本就沒有什麼增加與變動,有善有惡的只是後天的障礙與塵土,遮蔽了良知本體。任何事物的善惡,在良知本體面前,如同鏡子照到了人,人一走,鏡子當中,就照不見任何人了。你所下的功夫一定要這樣,才是合乎本體的功夫。”

先生對王畿說:“汝中,你所領會到的不要輕易教別人,人與人之間有資質的差別。聰慧的人,一聽你的話就明白,因為他有悟性。悟性差的人,極其容易走入空寂。你當下悟到了本體,更需要明白,任何功夫,其實沒有本體的存在,是不能夠稱之為聖人之道的。”

先生最後對這兩個人說:“你們兩個今後一定要相得益彰,不要固執己見,自修自悟,不能相互攻詰。一定要遵循我這個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透過這個去教育他人,就沒有什麼差錯了。”

王畿問:“如果悟到了這本體,那麼對這四句教的宗旨,又該怎樣對待呢?”

先生回答:“悟到本體的人,上下通貫,終究會明白,從初學者到聖人,只有這個功夫而已。人雖然到達了聖人的境界,也是無窮無盡的學問境界,所以至誠無息,雖然是聖人,也不敢自我拋棄那自我勉勵的學問修養,這才叫惟精惟一。”

先生最後叮囑這兩個人,說:“現在我不得不提早說破聖人之學,你們之後一定要按照四句教來接引所有人進入聖門,不可更改一個字。人心自從有了知識,就被很多習氣汙染,如果不從良知本體上實際的為善去惡,那麼只是懸空想著個本體,終究會落入空虛,產生弊端。這可不是小毛病,你們兩個一定要謹記!”

錢德洪、王畿二人聽完之後,有著醍醐灌頂的感覺,一起拜謝陽明先生。

三、《王龍溪全集》

天泉證道紀

陽明夫子之學,以良知為宗,每與門人論學,提四句為教法:“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學者循此用功,各有所得。

緒山錢子謂:“此是師門教人定本,一毫不可更易。”

先生謂:“夫子立教隨時,謂之權法,未可執定。體用顯微,只是一機;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無善無惡之心,意即是無善無惡之意,知即是無善無惡之知,物即是無善無惡之物。蓋無心之心則藏密,無意之意則應圓,無知之知則體寂,無物之物則用神。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應,其機自不容已,無善可名。惡固本無,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謂無善無惡。若有善有惡則意動於物,非自然之流行,著於有矣。自性流行者,動而無動,著於有者,動而動也。意是心之所發,若是有善有惡之意,則知與物一齊皆有,心亦不可謂之無矣。”

緒山子謂;“若是,是壞師門教法,非善學也。”

先生謂:“學須自證自悟,比從人腳跟轉。若執著師門權法以為定本,未免滯於言詮,亦非善學也。”

時,夫子將有兩廣之行,錢子謂曰:“吾二人所見不同,何以同人?盍相與就正夫子?”

晚坐天泉橋上,因各以所見請質。

夫子曰:“正要二子有此一問。吾教法原有此兩種:四無之說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說為中根一下人立教。上根之人,悟得無善無噁心體,便從無處立根基,意與知物,皆從無生,一了百當,即本體便是工夫,易簡直截,更無剩欠,頓悟之學也。中根以下之人,未嘗悟得本體,未免在有善有惡上立根基,心與知物,皆從有生,須用為善去惡工夫隨處對治,使之漸漸入悟,從有以歸於無,復還本體,及其成功一也。世間上根人不易得,只得就中根以下人立教,通此一路。汝中所見,是接上根人教法;德洪所見,是接中根以下人教法。汝中所見,我久欲發,恐人信不及,徒增躐等之病,故含蓄到今。此是傳心秘藏,顏子明道所不敢言者,今既已說破,亦是天機該發洩時,豈容復秘?然此中不可執著。若執四無之見,不通得眾人之意,只好接上根人,中根以下人無從接授。若執四有之見,認定意是有善有惡的,只好接中根以下人,上根人亦無從接授。但吾人凡心未了,雖已得悟,仍當隨時用漸修工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聖,所謂上乘兼修中下也。汝中此意,正好保任,不宜輕以示人。概而言之,反成漏洩。德洪卻須進此一格,始為玄通。德洪資性沉毅,汝中資性明朗,故其所得亦各因其所近。若能互相取益,使吾教法上下皆通,始為善學耳。”

自此海內相傳天泉證悟之論,道脈始歸於一雲。

四。《鄒東廓文集》卷三

陽明夫子之平兩廣也,錢王二子送於富陽。夫子曰:“予別矣,盍各言所學。”德洪對曰:“至善無惡者心,有善有惡這意,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畿對曰:”心無善無惡,意無善無惡,知無善無惡,物無善無惡。“夫子笑道:”洪甫須識汝中本體,汝中須識洪甫功夫,二子打併為一,不失吾傳矣。

“本體?功夫?”

“良知”即使“本體”;“格物”即使“功夫”。

《中庸》開篇即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故“四句教”與此“三句教”何其體貼,真如“顯化萬端,一一暗合”,然卻至今未有人識及,真乃一大疑案,憾事!

今天我實在百思不得其解,恕小子狂妄,作“四百年來真儒在,臨到門前卻不識。體用原本是一家,無善無惡即中庸。”

《中庸》: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子曰: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知其《中庸》之道,是一個執守的規範,故有了“致良知”以求其之教的過程。如果說《大學》是修身次第的論說,那麼《中庸》是聖人境界的感悟之說,是教化的寶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君子仁人之行世之根底。

《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陽明先生諄諄其言:“此是徹上徹下語,自初學以至聖人,只此功夫。初學用此,循循有入;雖至聖人,窮究無盡。堯舜精一功夫亦只如此。”

陽明先生明其此道,故以期人人修得“良知”,以成聖。

《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故“中庸”以其念而“執守”

“四句教”以其立志格正而“致良知”。其志一,其道一也!

(完)

標簽: 無善  無惡  本體  良知  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