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說法過時了嗎?

作者:由 何必等風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8-10-06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說法過時了嗎?知乎使用者2018-10-09 11:33:17

這是一個好問題。先給出簡短的答案:

在中國人看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分,現在未過時,而且可能也永遠不會過時。但在歐美哲學中,這種看法從來就沒有成為主流過,所以也無所謂過時與否。

舉個例子:在G・希爾貝克的 600 多頁的《西方哲學史》中譯本一書中,『唯物』一詞只出現了一次(在講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時),而『唯心』一詞一次都未出現。

『唯物』(materialism)與『唯心』(idealism)這兩個概念,翻譯得也非常有時代色彩。其不『信、雅、達』的部分在於『唯』。『唯』的意思是『獨,只有,只是』,是一個絕對指向的字詞。所以,從字詞所導致的誤解來看,『唯物』就成為了『只有物的』,『唯心』就成為了『只是心的』。並且透過『物』與『心』的對立,使得『唯物』與『唯心』的對立是絕對的了。實際上,哲學所討論的就是人與世界的關係,以及人認識世界和作用於世界的可能性,也就是心與物的關係。所以,心與物是不可能『唯』而對立的。試想,我們對物的認識,就是物本身嗎?顯然不是。因為心靈真正得到的是對物的意象,而意象不可能就是物本身。我們只有將心與物結合起來,人才是可能的。

對於『idealism』一詞,現在很多時候都不再翻譯成『唯心主義』,而是翻譯成不那麼絕對的『觀念論』,也就是強調人的觀念的重要性的理論。以康德的理論為例。康德承認一個物的世界(所謂自在之物),但著重於思考人如何去認識世界(觀念的)。所以,康德到底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應該說,兩者皆是。但是,為了唯物與唯心的絕對區分,我們把康德的理論稱為客觀唯心主義,相應地,將貝克萊的理論(簡單地:『存在即是被感知』)稱為主觀唯心主義。所謂『客觀唯心主義』其實是一個很怪異的詞,至少我是這麼看的。

在中國人這裡,馬克思的理論,是哲學的一個絕對的衡量標尺。也就是說,馬克思的理論是絕對正確的,剩下的理論只有在馬克思理論的檢驗下,衡量它有多少正確的成分。所以,『唯物主義』基本上就是馬克思理論的專有稱謂,其它理論都是唯心的,只是唯心的成分多少而已。這就標誌著,我們不可能丟棄掉唯物與唯心的絕對劃分。也只有在此一基礎之上,我們討論唯物與唯心,才是有空間的。

我們知道,從哲學的角度來看,馬克思是黑格爾派的,馬克思從黑格爾那裡繼承和改造了很多東西。舉個例子:馬克思認為,鬥爭和勞動是歷史前進的兩大動力。這一理性化緣於黑格爾的主奴辯證關係。黑格爾認為,主人和奴隸關於『承認』的鬥爭,推動著社會關係的辯證發展。主人不勞動,奴隸勞動,而正是奴隸的勞動創造了世界(所馬克思說是歷史的主人是勞動人民)。同時,奴隸在勞動中認識了世界和自己,從而必然反抗主人,但又不能脫離於主人,只能達成一種脆弱的平衡。

在黑格爾的主奴關係中,我們能找到對立(階級),找到異化(勞動),找到鬥爭(主人是純食利階級,而主奴關係又是一種絕對對立的關係,所奴隸的自我意識必然導致鬥爭,辯證的鬥爭推動著歷史的發展)。由於主人與奴隸的標誌,在於物的佔有,所以,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當然只是一條經驗性的推斷。我們同樣可以說:生產關係決定生產力,因為中國 2000 年裡,的確由於不變的生產關係(封建制度)而制約了生產力的發展。

黑格爾哲學以大而全,無所不包而著稱,什麼東西,不管是具體的還是抽象的,宏觀的還是微觀的,都可以在黑格爾理論中找到相應的理論解釋。馬克思也繼承了黑格爾的這種大而全,無所不包的特徵,其內容混雜了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與哲學,並且相互之間是完全耦合的,不可區分的。馬克思的理論解釋力非常強,因為當討論社會問題的時候,他可以提出經濟學的解釋(經濟決定上層建築),當討論政治學的時候,他可以提出社會學的解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當討論哲學的時候,他可以從社會實踐的角度來解釋(『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所以,他永遠跟你討論的不是同一個問題,因為所有問題都是辯證的。

馬克思理論的哲學部分雖然繼承自黑格爾,但他對黑格爾是批判的。因為從馬克思的角度來看,黑格爾的理論是唯心的。關於這一點,我們就需要理解馬克思所處的歷史環境。在工業社會初期,工人的處境的確不樂觀,馬克思對他們抱有深深的同情。而哲學環境來說,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等人,將哲學做成了人的神學(絕對精神,絕對知識,歷史的終結),這種論調把哲學搞得烏煙瘴氣。馬克思自然非常不滿(作為一個知識分子而言,馬克思是非常有良知的),所以,他想糾正這種不正之風。於是,他提出了兩個重要觀點:1)『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並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簡單地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2)『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也就是說,哲學應該從『解釋』轉變到『改變』上來。這兩條原則都直接否定了形而上學的價值。所以,馬克思將哲學的形而上學部分去掉了(不想繼承黑格爾的,自己又懶得搞),並將哲學定義並改造成了一門實踐的科學,也就是唯物主義。

我不太明白的是:別人去『解釋』,如何就妨礙您去『改變』了?『解釋』和『改變』不應該是並舉的嗎?並且,如果沒有形而上學提供可能的真理,實踐去檢驗的又是什麼?

我們要搞清楚:馬克思的哲學,是缺少形而上學部分的。所以,很多問題在馬克思那裡,是不可做無限追溯的(比如:勞動),馬克思的定義與解釋就是最終的結論。學習馬克思哲學的任務,也不是去做形而上的思辨追溯,而是去將結論應用於實踐。為了使這一主張是自洽的,馬克思認為一切形而上學都是唯心的,並且鄙視之。透過鄙視,也就禁止了形而上的討論。

這樣。我們就搞清楚了什麼是唯物主義,什麼是唯心主義。並且也搞清楚了這種絕對的區分在什麼地方永遠不過時,在什麼地方從來就是過時的。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說法過時了嗎?知乎使用者2018-10-14 07:28:19

謝邀。

首先,在交流哲學知識(任何知識)時,用一個顯著但片面的特點來“標識”某事物(或某類事物),是一個傳遞資訊的語言表達技術。比如:那邊走來一個“白鬍子”,打北邊來了個“啞巴”。但顯然,這時受眾也需要有理解上對等的“態度”,即瞭解發起者的意指是什麼。比如“唯心主義”在小學教導主任處可能就是某種“汙染”的意指。

其次,就像小時候,大人給孩子講故事,小孩就易用“好人”“壞人”來區分一樣,而長大了些,就會用“慳吝的人”,“貪婪的人”,“慷慨的人”,“耐心的人”來表達豐富的“好人”“壞人”的意指。

所以“唯物主義”,“唯心主義”還有各種主義,對於說出它們的人來說,到底指什麼,需要仔細考察。我在哲學家著作中沒見過直接使用這些標籤的,但其它學者(記者,評論家,作家,政治家,歷史學家)會使用,但往往能在他們的其它闡述的內容中理解具體意指。

唯物,唯心已經不流行了。大夥不使用,不是因為像孩子對“好壞”有了更豐富的理解,而是從一開始其實就沒有好好理解過。大夥有點“厭倦”雜糅了太多矛盾含義的標籤了,不如轉向“後現代”,“結構”,“解構”這些一看就不僅很酷,而且還比較“乾淨利索”的詞。可但凡真心想理解的,總得先去搞清來龍去脈,然後進行融會貫通,這過程免不了,但需要些時間,需要點耐心。否則,就會象聽說人家吃了“40萬一桌的宴席”,除了想象,還是想象。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說法過時了嗎?冥域·Arinor2018-10-14 21:33:26

用唯物論和唯心論來對哲學家和哲學流派進行劃分的做法是過時的,這兩個術語在當代哲學中也很少被使用。唯心論在黑格爾之後名聲不好,基本上成了批評用語,不再是哲學流派的名稱(情況有點類似於沃爾夫之後的獨斷論)。

當代哲學中的自然主義和物理主義可視作唯物論的當代版本。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說法過時了嗎?Johann Faust2018-11-14 18:47:19

最近突然有點兒感悟,馬克思更多的是從人類活動的意義上去理解唯物和唯心的問題(行動優先認識),而不是完全從自然哲學的本體論角度,但後者對國內影響明顯更大。

這兩種角度下談的“物質”概念未必能等同。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說法過時了嗎?青元2018-11-15 16:07:28

透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去劃分哲學陣營,然後把整個哲學史解釋成一部階級鬥爭史,可以看出這種理論有很明顯的目的性。

所以,對於我們中國人,只要這種“把哲學史解釋成階級鬥爭史”的需求還在,那對應的這種說法當然不會過時。

標簽: 馬克思  唯心  哲學  黑格爾  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