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都說道教,但到底什麼是道教?

作者:由 玉清道人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6-04-20

兌宮是什麼意思

道教又稱黃老道或玄門等,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固有宗教。是中華國人文化催生的,乃是中國人的根蒂,是東方科學智慧之源,是促進科技發展的宗教以及全球最珍愛生命和尊重女性的宗教。深深紮根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

據道經記載,道教起於盤古開天闢地,元始立教說法。傳至世間則創始於黃帝崆峒問道、鑄鼎煉丹,闡揚於老子柱下傳經、西出函谷。故以黃帝為紀元計,道歷至2014年已有4700多年。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為核心內容,以丹道法術為修煉途徑,以得道成仙與道合真為終極目標,追求自然和諧、國家太平、社會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積德者能夠幸福快樂長生久視,充分反映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識和信仰心理,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道教對中國的學術思想、政治經濟、軍事謀略、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國民性格、倫理道德、思維方式、民風民俗、民間信仰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魯迅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國根柢全在道教”。當代要論古人語彙中的黃老、道家即是道教。

學術定義

長期以來,國內學界對道家與道教有著嚴格區分,而“黃老”是屬於道家範疇的,對於國外將道家與道教混為一詞深表不滿。當代要論古人語彙中的黃老、道家即是道教,事實如此,難有他論。一言難盡,就先從黃老、道家、道教這三個概念談起。

1、 “道家”概念最初所指是漢初的黃老。

2、 “道教”概念今日指宗教。區別於歷史的是,魏晉時代,人們用“道家”指稱我們今天所說的道教,同時用“道教”指稱儒家或儒教。

3、道家和黃老一直是異名同實的概念。

4、從漢代開始,人們用黃老指稱今天所說的道教。

5、葛洪到寇謙之,道家、黃老和道教逐漸成為同實異名的概念。

6、唐代及其以後,道家、黃老和道教仍是異名同實的概念。

7、嚴格區別道家和道教乃是今天學術界對古代情況的誤解,實則兩者有承繼關係。

8、漢初黃老並稱,是由於在當時的道教神系裡,軒轅黃帝是的五方天帝之首。漢末張角、張魯等為首之道,乃是漢初黃老思想的繼承。今天所說之道教是漢初黃思想的發展延續。

9、道教不只是求長生的方術之教,而是有一套顛破不滅的哲學理論,是以“道德”教化天下為己任,和儒佛並列的偉大的宗教。它不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而且對近代世界也有著不可小窺的影響性。所以道教和道家本為一體,無須分開來講。

基本教義

尊道貴德,天人合一

——道教最高信仰

敬天法祖,尋仙訪道

——道教神仙崇拜

天人感應,天道承負

——道教善惡報應

性命雙修,返璞歸真

——道教修煉秘訣

上善若水,柔弱不爭

——道教為人品質

清靜寡欲,自然無為

——道教處世方式

我命在我,不在天地

——道教逍遙精神

忠孝節義,仁愛誠信

——道教倫理道德

福祿壽喜,吉祥如意

——道教民俗風情

仙道貴生,濟世度人

——道教核心宗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教創世理論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教活動準則

天人同構,陰陽協調,形神共養,統籌兼顧

——道教養生原理

丹道修真,服藥煉氣,積德行善,建功立業

——道教成仙途徑

核心概念

無極:道;

太一:炁;

兩儀:陰、陽;

三寶:精、氣、神;

三才:天、地、人;

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五行:金、水、木、火、土;

六合:上、下、東、南、西、北;

七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

八卦:乾、坤、艮、兌、震、巽、坎、離;

九宮: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他概念:有為、無為、齊物、逍遙、玄、玄學、有、無、不朽、真、幻、隱居、隱士。

基本經典

四大基本經典:《道德經》、《黃帝陰符經》、《周易參同契》、《周易》

道教四子真經:《南華真經》、《通玄真經》、《沖虛真經》、《洞靈真經》

重要經典

早期經典:《太平經》、《老子想爾注》、《上清大洞真經》、《正一經》、《靈寶經》

修煉經典:《黃庭經》、《心印經》、《坐忘論》、《悟真篇》、《化書》

度人經典:《度人經》、《玉皇經》、《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北斗經》、《玉樞經》

宗師著作:《虛靖語錄》、《沖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話》、《雷說》、《文始真經》、《抱朴子》、《重陽立教十五論》《邱祖全書》、《龍門心法》

勸善經書:《太上感應篇》、《關帝覺世真經》、《呂祖說三世因果經》、《功過格》、《文昌帝君陰騭文》

相關經典:《黃帝四經》、《六韜》、《鬼谷子》、《墨子》、《河圖洛書》、《淮南子》、《孝經》、《呂氏春秋》

早晚功課:《清靜經》、《護命妙經》、《度厄真經》、《心印經》、《八大神咒》、《諸真寶誥》、《靈官咒》、《邱祖懺文》、《土地咒》、《祝壽文》、《三皈依》

晚壇功課:《救苦妙經》、《得道真經》、《拔罪妙經》、《諸真寶誥》、《報恩寶誥》、《十二願》、《結經偈》

主要派別

根據法術原理,道教可以分為丹鼎派和符籙派,即全真道和正一道,這也是各種道派經過上千年的分化合流的結果。 全真道亦稱為全真教、全真派,是由王重陽於北宋末年建立的鐘呂丹鼎道派。全真道建立了傳戒和叢林制度,要求道士出家住觀修行,不娶妻,不茹葷飲酒;其教以三教圓通、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其修煉要旨是清靜無為,去情去欲,修心煉性,養氣煉丹,以含恥忍辱為內修真功,以傳道濟世度人為外修真行,功行兩全,證聖成真,謂之“全真”。經邱處機的推動而壯大了全真道。現有龍門派、華山派、清靜派、三豐派、老華山派(陳氏堪輿派)、金丹南宗等支派。 正一道前身是盟威道,俗稱五斗米道,。而後改名形成於元朝大德八年(1304)。正一道道士按傳統都是不出家道士。他們可以結婚生兒育女,過家庭生活;可以食葷;除了上殿誦經、作經懺法事之外,平時可以穿俗裝;不束髮,不留鬍鬚,髮式隨俗。不出家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在宮觀裡活動,也有一部分沒有宮觀。沒有宮觀的正一道士,也稱火居道士,一般情況是平時穿俗裝,住在家中,從事各種非宗教職業,遇有喜慶節日或喪葬時,應喜主或喪主之請,穿上道裝去作法事。當然,也有少數正一道士自願不結婚、不食葷,過出家生活的。正一派以符籙為主,驅邪治病,在民間聲望顯著。此外還有許多道教派別,如道教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上清茅山、妙真派、閭山派、玄皇、淮南、鳳陽府等。

玄門弟子

道教弟子大致可以分為信士、居士、道士、法師四類,民間道教人士還有方士、術士、隱士等。信士是指沒有經歷正式的宗教認定儀式的信仰者;居士是指皈依道、經、師三寶並受持九真妙戒而獲得皈依證的正式弟子;道士是指經受全真冠巾或者正一傳度和獲得道士證的神職人員;法師是指修習科儀奧秘並在齋醮法事中擔當領導角色的全真高戒位和撥過職以及受籙的道士。

標簽: 道教  道家  黃老  真經  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