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中國哲學史講稿一

作者:由 樸淨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1-05-06

中國哲學史講稿一

一、什麼是哲學?

首先大家要知道的一點是,中國並沒有哲學這個詞彙。哲學這個詞彙是日本人根據英文單詞philosophy在日語的語境上翻譯而來。之後再透過西方文化傳入中國。

我要說的是翻譯是力求準確的,但就翻譯的實際效果而言,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翻譯的作用,在於名詞的對應。我這裡舉兩個例子,一個是道,在過去的歷史中,中國的思想家都對道這個詞彙進行了萬變不離,其中的內涵填充。並沒有一個英文單詞,可以概括到這個詞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的作用,也就無法很好的表達出道。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英文版的道德經,它是直接翻譯為到dao。大家有空也可以去閱讀一下英文版的道德經,整體的閱讀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並沒有中國人閱讀中文道德經時產生的豐富的內涵。

第二個例子呢,就是動詞be。我們通常都知道這是一個動詞,但是在西方的哲學史上,他表示一個基本問題 存在 。我們也都知道哈姆雷特的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這句話的有幾十種翻譯方式,常見的有兩種。去做或者不去做,這是個問題,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這兩種翻譯各有各的說辭。

我要說的是語言之間存在的隔膜以及翻譯的實際作用不在於意義對等而在於名詞對應。

哲學這個詞彙是日本人根據日語的語境做出的翻譯,我們再從這樣的翻譯之中去思考哲學的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中國人肯定以中國人的語境去思考這個問題,倒來倒去就完全變了。

漢語的構詞方式是透過日常行為象徵日常無法表達的事物,從而作為那個事物的符號。透過象徵行為的引申來表達一個無法直觀的事物。比如說 德

中國哲學史講稿一

德這個字的雙人旁原本只是十字路口右邊眼睛。一雙眼睛看著遠方的路,這就是德。後面呢?在這個眼睛的下面加上了一個心。就變成了我們現在的德,那麼為什麼會這樣的變化呢?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就要透過你自己的想象,以及自圓其說了。

中國並沒有哲學這個詞彙,但是有哲這個字。典出《詩·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監有周,昭假於下。保茲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令儀令色,小心翼翼。古訓是式,威儀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賦。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纘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納王命,王之喉舌。賦政於外,四方爰發。肅肅王命12,仲山甫將之。邦國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說的是仲山甫這個諸侯輔佐周宣王的美德。結合上下文,他又有輔佐君王的才能,又有美好的德行。這裡的既明且哲說的就是這兩件事。一個是明,這個人內心美好,一個是哲,很好遵循美德,並將美德以行為踐行出來,表現出來。哲表示為透過美好端正的社會行為來使得自己安然無恙。在後世之中流傳了一個成語,明哲保身,這麼一聯絡,就被理解為,明白 哲 的道理才可以保全自己的安全。保全自我成了核心目的。

哲學這個詞,就被理解為 用來研究並以如何通達人情世故為目的的學問。這就風馬牛不相及了。這也成為了中國人看待哲學書籍的態度,也形成了動不動動不動站立場,上綱上線的風氣。今天薩特的存在主義不好,明天尼采是可惡的。為什麼?他們把這種學問理所應當地理解為他要向世界人民所規訓的,事關他們的個人利益,行為準則的變更。這是一種錯誤。

一個國家不同時期都會產生語言的變更,更不要說不同國家的不同語言了。

說回來。從詞源學來說,哲學 翻譯自單詞 philosophy。這個單詞,由愛 與智慧 組成。當然,中國是沒有與之內涵相對應的詞彙。

就哲學的表現形式來說,哲學是對基本問題和普遍問題之研究。什麼是基本問題?就是對問題的追問,追問到這個問題不能再分割了。這些一個個不能再分割的問題叫做基本問題。什麼是普遍問題呢?可以解釋普遍存在的現象之間存在的關係和疑惑,將其進行歸納,這樣的問題稱作普遍問題。一個是問題的深度,一個是問題廣度。探尋一個事物的深度和廣度用邏

輯整合起來就會形成系統化,理論化的思想,呈現出一個哲學體系。

關於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沒有標準答案,我講的也不是標準答案,每一個哲學家都有他自己的大致定義。

二、哲學的起源

那麼,哲學是怎麼來的呢?要對問題進行延伸與,分析與闡述,建構。就首先要認識到問題的存在。人認識到問題的存在,是哲學的起源。認識到問題,是簡單的事情,但是認識到問題是一個問題,這是一個十分重大的事件。其之間的差距是,認識到問題,就像一個人看見他前進的路上有一個小山丘,他看到商丘這個阻礙,就用腳力翻過了這道山。認識到問題是一個問題是,一個人看到她前進的路上,有一個小山丘,他就在想,為什麼遇到每一個山丘都要如此麻煩呢?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呢?有什麼可能可以不一定要如此也可以到達山丘的另一頭呢?是什麼阻礙我們通向更便捷的生活呢?他覺得,我們不該把 山 看做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把 我們面對問題時候應該採取什麼策略看做一個問題。這就像是一個難以逾越的深淵與鴻溝。由於這個深淵與鴻溝,他更加重視到問題背後的無法逾越的困難。這就是認識到問題是一個問題。結果就是,認識到問題是一個問題,驅動著他發明了鑽隧道的方法,改變了人類文明的程序。一開始面對問題就手足無措的人並一定不是無法解決問題而是意圖以解決更長遠問題的方法解決當前問題。

哲學起源於人認識到問題,起源於人的驚奇而認識到問題是一個問題。從這裡來說呢,哲學起源於人成為人而對他所觀察到的世界與現象具有困惑的那一刻。而這受限於人類社會的組織形式與文化。人類社會的組織形式與文化取決於人類的生產關係,人類的生產關係取決於人類所生存的地理環境。這樣決定了人類早期文明的社會組織形式以及在這種社會組織形式下的人所具備的特質,這些特質影響人類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與價值導向。

由於人類早期文明的能力,其必然面臨的問題是權力分配問題,宗教敬畏問題等。但是面對不同的地域環境決定的不同特質的人,這兩種問題的認識方式與價值導向形成不同的理論形態。

古希臘地方多山阻擋,在亞歷山大大帝還沒有統一古希臘之前,當然,統一和沒有統一差別不大,因為他們依舊是民主政治的風格,古希臘文化把亞歷山大帝國給同化了。每個小國家是很小的,也沒有嚴重強制的相互附屬關係。在加上,他們時常面對大海,影響他們具有個人開拓的精神。另一方面,航海可以通商貿易,捕魚可以生活,再加上,氣候適宜。國家小,多阻擋,也就不會由於相互吞併形成強大的集權管理。所以,人在思想與個人權利上是相對自由。所以,古希臘很早就有有錢,不怕餓死的市民階層。他們的政治組織形式是從寡頭政治變成民主政治。當然,民主也同樣出現暴政。

貿易往來的經濟方式與民主政治的組織形式形成古希臘人與古代中國人截然相反的人格特徵。不同的人格特徵創造的神話也都是不同的,因為人是凸現個人的思想,那麼,神也是如此的,你會發現,古希臘神沒有基督教中耶穌那樣的神性,他們就是人本身,有七情六慾,甚至還有家庭亂倫史,比如宙斯的媽媽和爸爸是親生母親和親生兒子的故事,包括宙斯與赫拉的關係都是內親,但是不同的是什麼呢?古希臘的神話故事,每一個神話故事都有著並不是特別隱晦的人類自身就可以達到的品質,比如,勇敢,智慧,博愛等等。也和中華古代神話故事不同,並沒有塑造一個沒有任何缺點,目標宏偉的形象去完成遙不可及的任務。不會寫著夸父這個巨人為了讓世界永遠光明而追逐太陽。他們寫的是復仇,幫助某人做了某事,人和神的距離不大,所以神可以具有的品質,人可以具有品質。古希臘神話故事對於古希臘人來說更具有切實的幫助,由於神靈接近於平常人,所以神靈的啟示與問題也由於神靈的日常而變得人性。從經濟方式到政治組織,再到神話世界,以上這些使得古希臘人有一部分人比較悠閒,內心不會有太多顧忌。就會如此會去思考深刻的問題。我想正是如此,所以神廟會寫下人要認識你自己的神諭吧。

古希臘人的市民階層的生存,自由並不存在壓迫,所以他們中有一部分是驚奇這個世界是如何構成的?他們不斷的自由與探索後,發現這個問題才算一個重大問題。我想,區域文明程度決定和泰利斯可以作為一個天文學家,做出更為深入的探索。

在這樣強烈的不斷深入沉浸的自我意願與海盜精神下,他們形成了這種思想活動下的人格特質,思想方式。他們被稱作愛智慧的人,翻譯成中文就是哲學家,他們形成了涉及,宇宙,人生,倫理,認識,科學,理性,感性,社會,政治,法律,道德,等等領域的這一思想方式下的理論,都屬於哲學理論。

但是,他們內心之中沒有聖潔的理想人格在文明早期透過神話的方式深深印刻在民族的血液裡,這或許也為失去基督教價值體系下的歐洲被資本主義帶入精神分裂的時代埋下伏筆。或許,他們從不都不深刻相信理想人格是切實存在於生活與感知的範圍內。

相比之下,中國是農耕文明,靠天吃飯。看天的臉色。發源於黃河長江中下游距離很遠。在

華夏聯盟時期,靠近大連,黃海那個地方被叫做東夷。靠近大海的地方被叫做偏遠地區。到了西周,齊國還是算一個偏遠的地方。在上古時期,經濟中心在內陸,土地平曠,適合融合聚集。所以中國的氏族部落的集合很重要。一個是農耕文明與父系社會,這兩點形成了對天地的崇拜,對祖宗的崇拜。另一方面,由於中國上古龐大的氏族形態文化必然期望與寄託於一位具有強大力量與強大品質的首領來保證原始社會的物質分配與文明前進。在加上對天地日月,自然災害的敬畏。一個再強大的族群也只會令人感受到自己在天地之間的卑微與渺小。是強大的族群使得我們自身得以生存。我們是天地之間,強大族群中的倖存的一部分。這樣的與天地崇拜的貼合感,自然災害的面對面,氏族社會的在自然災害面前的意志與力量,華夏人的歸屬感決定了華夏神話的形態。必然有一個人強大的首領,為了百姓,集體的利益,放棄自己,而凸現出某種品格。比如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燧人取火,大禹治水。

在長期的氏族社會實踐中,經過了七千年前母系社會的華胥部落,西王母部落的實踐,隨著生產關係,社會組織的需要。錘鍊出了具有光輝品格的上古三皇五帝。他們以身作則,以德行治理天下,帶動人民發明創造,制定倫理。憑藉自身具有同天地一樣博大的胸懷,思考制定天下人的正確道路而訓練自己掌握的本領並教化大眾更好的生活。這樣的領袖是上古族群領袖的標準,也確實,他們都具備這樣的標準,他們理所應當被眾星捧月。包括三皇五帝時代後,出現堯舜禹的三王時代。形成自然而然的聖人崇拜,天地崇拜,巫史文化,原始宗教思想深深影響著華夏後來的思想。

從伏羲時代發明文字,伏羲一畫開天,畫一條橫象徵一切事物的開始。這叫一畫開天。由於天地崇拜,凡是以天地人三個層次來表示事物的所有變動。不管這個事物是怎麼個變法?他要麼是天上變的,要麼是地下變的,要麼是人世中變的。這叫化天地人三位為三線,再以三線為三爻。爻就是變的意思。你看爻這個字形像上下兩個東西交叉擺放,不結構,不連線,沒有穩定性。很不穩定。畫八卦,表示八個事物的符號,再用聯想力對八個符號賦予其他的可以解釋含義。聯想,象徵,引申的造字思維與理論思維。影響了黃帝時代的造字運動。

總之,如此的宇宙觀模型,論證方式,思維方式在夏朝之前大致成型。商代,中國崇尚占卜和祭祀。周代的周公制定周禮,他的角度是從天的角度的出發,以賢明的君主為立場去闡述思想,以君民。天人鬼兩對關係作為內容。在孔子之前的時代,神鬼的問題還是很流行的。為什麼呢?我想這和遠古族群對於自然災害的集體無意識的畏懼有關。

在錢穆先生的中國思想史之中,錢穆先生說道,在孔子之前,中國思想家子產等三位思想家抱有一種觀點,解決掉了人死後的世界,他認為人的精魄等等還能活在這個世界上,可以三不朽等等。那麼死後世界等等靈魂的呢形而上問題就並不是特別重要了,那麼之後孔子登場也同樣受其影響。孔子的思想作為中國思想的主流,必須要了解一下孔子的身世,孔子那是商朝的後代,在周朝誕生之後,商朝人憑藉著商朝人的老本行祭祀而成為在周朝過活的生計,根據胡適先生考證,他說商朝的遺民相當於奴隸,只是做點祭祀過活,這樣的一群前朝遺民具有懦弱的特徵,以及他們的職業,他們的服飾是寬大的,所以儒這個詞呢,就被定為三個含義。以祭祀為職業的稱作儒,性格弱弱的叫做儒,衣帽寬大的叫儒。所以說焚書坑儒也沒有錯,因為儒是在孔子之後才從職業轉變為學術人員。秦始皇殺的是什麼人啊?方式術士那麼這些人有可能就是以祭祀為主業。

總體來說呢,中國人的卦象等等已經確定了,中國對於事物的認識論方向。就必須要從天的角度去思考萬物,就必須要是宏大敘事,就必須要是對萬物表示一種愛。像孔子的易經註釋寫的乾卦彖辭。一開始就是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他直接上的高度就是一切事物的開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宇宙一切事物的開始產生了一切事物,而使得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國度安寧祥和。中國上古時代的社會環境,社會背景已經決定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三、中國哲學的性質與研究方法

關於中國哲學的性質問題,就是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問題。中國哲學是不是哲學?也就是中國到底有沒有哲學呢?那麼我們就用哲學這個詞根去解釋到底有沒有哲學?什麼是哲學呢?愛智慧所產生活動。愛智慧體現在哪裡了?不斷尋找不同問題,思考問題根本,為了更好的生活。不斷尋找問題本身,那麼首先一點就是他會認為尋找問題本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什麼是愛?智慧就是他是為了找問題而去找問題,或者說為了解釋一個事物,她必須要去尋找一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

那麼中國人愛智慧嗎?好像並不愛智慧,從諸子百家死後,中國哲學的問題已經被確定形態,沒有多大的變化。也沒有像西方那樣子在近代進行轉向。他並不是認識到問題,然後尋求問題的本質,然後解決問題,而是抱著某種在某種角度上思考問題,而確定的統一的目的而解決一個問題。比如我要做一個君主,或者說我要成為一個賢明的輔佐君主的角度去思考天下的人民該如何治理,如何令百姓安居樂業?從中子百家死後啊,中國的思想已經被確定為八個字的目的,經世致用,內聖外王。這一點吶,參見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

也就是中國人的思想,它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衡量整個國家人民的局勢,然後從天的意志或者說仁慈的角度,或者說明君能臣的角度實現實際的政治用途。

中國的歷史上並不匱乏,奸臣和暴君,但是在三皇五帝夏代之前,中國的思想以及神話故事,包括尚書國語詩經等等書籍已經確定了,中國的思想必然需要從這角度出發。他的目的就必然要把君主變得前面要將管理者變得賢明,如果君主變了,賢明整個國家當然會安穩,但是主動權在人家。而且實際上並沒有起多大作用,然後實際作用只起到了維護階級統治,並沒有實現階級管理。中國的歷史中也並沒有主流思想,說一個當官者應該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這樣的人,這樣的思想只是一個改革措施,但是他遠遠沒有帝王之術來的流行。

如果佛教沒有傳入中國的思想,可能就會陷入一趟死水,甚至可以說在魏晉南北朝中國的思想是一種被壟斷的思想壟斷,在那些有悠閒時間計程車大夫。比如說謝靈運,謝道韞。但是那些士大夫是如何發展中國的思想呢?他們是以發現新問題為主的?他們並沒有發現新的問題,而是在周易的思想之上進行了全新的美食發展,透過這種意向發展了,中國的美學。並沒有探索新的基本問題。或者說他探尋的東西壓根沒有深入的去思考,這為什麼是個問題。

為什麼說不愛智慧呢?如果說是愛智慧本身,那麼就該問個為什麼?就中國古代文人的表現方式而言,表達方式而言,中文的文字只是一個符號,這個符號真正的內涵是一個象徵性的隱身的東西,但是中國人並不會去問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他只是瞭解個大概,然後就接受了。他並不會從語言學的角度去探尋她,也不想去深究我為什麼要接受這個東西,他也覺得沒必要去深究。面對自己聽不懂的東西,你為什麼要接受呢?這就很奇怪了,中國人也不會回答這個問題。可見,他們並不愛智慧本身。他們愛的是聖人崇拜。什麼人值得崇拜,思想高超,德行美好,誰佔據社會主流,他說的話就可以聽取進去。相比於知識本身。他們更相信,聖人的言論是知識的源頭,我們聽著就行,就可以獲得知識。

從中國思想流傳的時代所呈現的氣質與重點而言,人自身並沒有凸現愛好思考,探索知識本身的特點,也沒有如何激發人民不斷探尋問題本質為目標的學說。你可能會說,不是有格物致知嗎?這當然是方法,但是在你接受格物致知的方法的時候,你求得的知識具體是哪一類?這種方法是否具有可靠性,是否是徹底說服你自己的理智的情況,是否是在有效論證使得你確定你今天接受的是一個確定真實可靠的知識?沒有吧?漢語的表達,豐富的內涵都在語言的背後,你得到的都只是符號。道家說,得魚忘荃,得意忘象。既然如此,那麼你怎麼證明你在看到一系列模糊不清的符號後得到唯一正確,系統明確的有力論證而相信那麼知識?那麼如果不是,那麼你為什麼動力使得你要接受這個不清不楚的理論是一種智慧與知識呢?

是聖人崇拜,是思想匱乏,社會只有這一種思想,你只能向他靠攏。這是人的知識觀出現問題,他對於知識的作用存在問題,也就是人為什麼而探索知識的回答上出現問題。也就是人生觀的錯誤。這樣的人生觀錯誤,喪失活性的思想,決定了中國的思想無法被稱作哲學。

中國哲學的性質是學科,是一門叫做中國哲學的學科。

中國哲學的研究方法有幾個。

瞭解一個人的思想,正確評價一個人的思想,就必須要去了解一個人的時代環境,一個人的思想是以他所接觸到的時代社會的經驗基礎上,做出了內容。人是不可能超出去太多的。

但是中國人之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他認為聖人就必須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認為聖人所作出的理論,就是他自己宣稱對於整個世界最好的,最正確的可以適用於一切的正確方式。中國人也是在這個基礎上,對於一些所謂的聖人進行評判,而實際上,即使如此,孔子和老子也壓根沒有宣稱過自己是聖人,雖然說他們的學說涉及的什麼是聖人這個問題,但是他們從來沒說他們是聖人,只是中國人自己將他們設定是聖人,然後把他們的學說設定為,絕對正確的,然後再從絕對正確的立場去判斷他到底是可以用當前的時代?

實際上,孔子被叫做聖人,是因為君主政治的需要,老子被稱作聖人為道教建立的需要。

瞭解一個人的思想,除了要了解時代背景,還要了解他的作品。那麼如果他沒有作品了,那麼我們去找找有沒有蛛絲馬跡作為參考。然後我們再去其他的書籍去找看看還有沒有這樣相同的記載?然後去確定這種參考了可靠性。我們如此嚴謹的確定一個人的思想形態。

孔子其實是非常冤枉的。

中國哲學的研究方法,除了是找材料,更要確定的是,中國哲學並不是有力論證,所以其文字材料很重要,但是就理論核心而言,並不是特別重要及文字材料的代表物才是最重要的,而這種象徵和方法,就必須要去追根溯源。比如他為什麼這麼寫完,在他們沒有連貫的上下句之間填補他們的論證過程,搞清楚他們到底在講些什麼,而這樣我們就必須要清楚漢語的特性,文字的特性以及文字的來源,那麼這樣子的話,我們就必須要對中國上古時代的文明進行一切的整理,以及概括。所以無論如何易經,易傳都是第一手資料。

甚至我們要透過社會主題,包括漢語書寫的習慣來填補中國思想材料的不全,以及來判斷中國思想材料的真偽。比如說漢語的語氣助詞上下句的對稱性,個人的語言風格,理論傾向等等。

中國哲學概念的定義方式,大多是美學的探究方式啊,這就必須要中國的美學史掛鉤

這就是中國哲學大致的研究方法與寫作方法。

那麼中國哲學的時期階段分為這麼幾個。

第一個呢,是先秦時期,先秦時期出現禮崩樂壞的社會問題,出現了各種思想,他們的目的是一致的,就像解決掉社會問題。從上古時代民生與賢明的君主,一直都是關鍵所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諸子百家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思想。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之中,是以詩經為材料描述這場思想的背景。從當時的民生出發,把老子描述為一個叛逆者。他要提出清淨無為。之後呢?就是孔子呢?是殷商的後代,以祭祀為職業,為學說。關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思想運動?這是由於禮崩樂壞新舊貴族的更替快,而且新舊貴族階層的質量有問題,後來從事各個官職的人就離開了他們的官職,就把他們所學的東西變成學說。老子是負責國家圖書館的孔子是負責祭祀的。陰陽家是負責天文的。

那麼老子呢?提出清淨無為。他的思想我已經說過了,他的著作已經被人改過了,漢代的文字和我們的通行文字是完全不一樣的,可能是為了避諱皇帝的名諱,有些詞被改了,但是漢代那個時期前之前的文字我們是沒辦法看到了。

名家呢?他是致力於訴訟的。

莊子的思想是受道家和名家的綜合影響。他的莊子一書只有內篇七片可以確定是他本人寫的,其他都無法確定,最後一片天下篇,肯定是他的門人寫的。

莊子提出的是一種超越言論的道的絕對自由。

這裡要講的是墨家和法家。這兩個都是儒家的分支。墨子可能是孔子的學生,他的思想和孔子也有相同,他的學說之中也包含著對天命,對於鬼神的敬畏。但是這個人主張個人的社會價值大於個人的享受。對這個人主張節葬節用。兼愛非攻,並且要透過自己的苦心來保證自己,可以不斷地產生利益,他人的意願。墨家的終極目標是將自己訓練成為像大禹一樣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人。後來沒將落幕了,或者說進行了轉型,然後產生了中國的邏輯學,但是隻是邏輯學方向的思想,並沒有實現有效論證。

法家是荀子的學生,由於荀子的偽善論,所以認為天下的安寧在於治理人民,那麼治理人民最重要的就是法律,再加上那個時候已經接近戰國了,形式就變了。爭霸變成了兼併,形勢就更為嚴峻,以統一的手段結束混亂,成為一種趨勢。在這種情況下,法術勢就非常吃香。

楊朱的為我以及一毛不拔,並不是說這個人真的一毛不拔,或者說自私自利。而是因為這個人的思想,除了這六個字,找不到其他的資料,他到底是如何論證到這個結論的?或者說這個結論壓根就只是一個大結論的小結論,這也是不一定的,總之他講這句話到底是什麼目的?我們只能是一種猜測,我們是無法並行,楊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參考材料很少。

從張岱年先生的中國哲學史來說。我很認同張岱年先生的看法,他認為楊朱的為我是因為他認為一味的聲稱人應該愛護他人,並沒有很大的效果,你沒有很大的效果,那你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宣稱呢?如果每個人都做好他們自己,那這個世界不是很好嗎?老師去約束別人,也不見得這個世界是很好啊,那還不如集中精力做好你自己,然後呢?以如何改造自我為目的去建立這樣的學說,那麼每個人從切實的角度改變自己,那整個世界不是太平了。那些天天講的,我要利益整個世界玩了一整個世界的,其實他們自己都沒辦法管好他們自己,那講這些有什麼用呢?從這個角度來講,那我還不如一毛不拔。 即使可以幫助這個天下,我也不願意去幫助天下拔一根毛都不願意,為什麼這個世界上面的人都沒辦法完善?她自己都在等著別人來完善自己,如果每個人都這樣,那這個世界再多的好人也沒辦法達到和平啊!

你要是這麼想的話,楊朱的為我 也是正確

今天我的目的並不在於講透中國哲學史,這本書,而是要打破大家對中國哲學的誤區。

中國哲學的歷史階段

我這裡著重要講的就是孔子。孔子主張恢復周禮,他為什麼主張恢復周禮呢?你可能會覺得他這個人老古板,但其實這個人是殷商的後代,你從論語之中也會發現蛛絲馬跡。從現代人的角度來說,周朝的得滅掉了殷商的文化,建立了周朝,那他巴不得周朝滅亡,那還為什麼非要恢復周朝呢?是不是那他的目的呢?他的目的不在個人恩怨上,在論語之中,他是這麼說的,商朝之前的制度以及商朝的制度基本上已經沒有了,無從考證,那麼也就無法保證生的安妮,但是周朝的制度是完善的,可以透過追尋來實現人民的安寧,所以遵從周朝正確了。論語之中呢?她這麼說了,他說監於二代,我從周。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呢,就是喪家之犬了,一個問題,這是史記孔子世家之中的記載。但是喪家之犬之前還有一段話是這麼寫的,他的脖子像皋繇,她的面龐像堯舜。但是他現在就像一條喪家之犬。鄭國人是誇孔子,如果不是誇孔子,為什麼要說他這個人長得很像上古的君王?如果不喜歡孔子,他不可能做這樣的對比。那麼鄭國人為什麼要說她是個喪家之犬呢?我是這麼想的,鄭國人認為孔子周遊列國是一個有遠大志向,遠大抱負的人,但是相對於遠大的抱負而言,它並沒有實現遠大的抱負,他只剩下奔波勞累,就像一個沒有找到家的狗。這裡的家就是指孔子的遠大志向,就像沒有家的狗,是指孔子此刻的心理描寫一個有遠大志向,卻無法實現遠大志向的狀態。孔子呢?她自己也說她確實就如此。他確實就像一個沒有家的狗。因為孔子的目標就是他的遠大志向。

很多人其實錯誤了,理解這句話。

在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之中,將孔子的主意稱作正名主義。他認為這個社會當中的每一個人都做好,他在這個社會中的階層,該做的事情,那麼這個社會就會特別美好,那麼他會提出這個證明主義的原因是什麼?原因在於周朝的時間存在多久,從孔子的年代來看,有三四百年在這三四百年之間,諸侯之間的征戰都很講禮儀。大家有空的時候可以去查下週朝的打仗,一個人只能和一個人打,而且割傷了對方,你就不能夠再參戰了。你可能會覺得這個社會怎麼會存在呢?其實在如今的非洲部落還存在這樣的情況,

那麼什麼是仁義呢?人就是兩個人的意思。正確描述兩個人最為恰當和諧的相處之道的倫理學說,以這樣的倫理學目的展開的學說都可以稱之為仁。馮友蘭先生將其稱之為所有德行的圓滿融合。那麼一呢?就是一個人以此倫理目的所應該踐行的社會行為。

中國哲學在漢代之前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名實問題,一個人是天子就要做同天子該做的事情,這是地位與行為的一致。這裡的實是社會範疇。在後期的墨家,實就是邏輯對應的範疇。一個人性問題。什麼是性。天生的情感,貫穿始終的是中國美學,也就是意象學說。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這裡的情感不單單指代情感,而是指代人之為人,所產生的思維行為等等一切社會行為的基礎要素。這些都稱之為性。那麼美,一個人的社會行為,為什麼都會不一樣呢?進行演繹推理之後呢?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孔子認為性相近,習相遠。每個人天生的東西是差不多的,但是每個人的習性就會差很多,每個人由於習性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人,所以他主張人是可以改變他的習性,然後變成一樣的人。所以他認為君子之學可以適合所有人,他的教育主張也自然是有教無類。包括他對不同的弟子,關於仁義等等問題也都是做出了不同的回答,這是根據每個人的習性而做出的回答。

在孔子那個時代前後,產生了有善有惡,無善無惡的性論。為什麼會主張有善有惡呢?因為每一個人的情感都不同,那麼為什麼每個人的情感會不同呢?因為它在本質上就是不同的,所以它會表現出不同的區別,所以主張有善有惡。另一派人認為,人應該是無善無惡的,只是因為習性的緣故而變成這樣的,那樣的不同的人,那其實這樣的說法就和孔子差不多。但是這兩種學說具體是如何推導的,沒有多少史料。

在胡適先生的中國哲學史大綱之中,胡適先生認為,從論語出發,孔子死亡之後,孔子弟子總在糾結,葬禮的小結,不同的關係,應該由於其關係佩戴如何的禮服,用中國農村的例子來說,一個人死亡之後,不同的親屬關係會配戴不同顏色的帽子,這是不能夠改變的,那麼孔子死後,他的弟子就在糾結這個問題,你該配戴黃色的帽子,還是白色的帽子,諸如此類的。孔子死後,孔門的弟子分為七個派別。

像漢代所說的,以孝治天下,其實這個孝經呢,是孔子弟子曾子寫的,曾子和孔子的思想是不同的。曾子認為人一出生就是歸於父母的,所以父母就是把你打死也是應該的。但是呢,有一次曾子就這樣子和孔子說,但是孔子呢,他是這麼說的,這不是很傻的事情嗎?如果父母要用大棒子來打你的話,你就要走,如果小棒子打你的話,那就挨著吧。這是孔子和曾子所不同的地方,從孔子的思想之中呢,也就不會產生這種愚忠愚孝的,這種以孝治國的思想。那麼增值的以孝治國是怎麼做到的呢?他認為每一個人完全的忠誠於他的父母,那麼做好這一點,他也就由於這樣的品性,會忠誠整個國家。

我們通常說孔孟之道,但其實孔孟兩個人,他並不是連在一起的孔子死後分為七個派別,孟子是孔子的孫子的徒弟。隔了很久。我們現在所看的中庸啊,是孔子的孫子寫的論語之中提到了中公知道張傑是很少的,具體中是什麼意思?孔子並沒有說清楚,但是大部分人都會用孔子的孫子寫的中庸原文代入理解論語中的中庸。這是本末倒置的。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孔子的孫子呢,除了寫了一篇中庸之外,他自己還寫了一篇叫做子思子,這一本書呢,已經失傳了,所以其實我們瞭解的中庸也並沒有體系的論證。

關於什麼是君子的問題呢?我今天就不討論了。

中庸思想之後,孟子開始起來了,他所主張的性善論其實並不是認為人的本性是好的,而是說人的本性之中有四個端點是好的人應該用好這四個端點,但是四個點又不等同於性的全部。所以孟子並不能稱之為性善論。孟子是認為性存在四個端點,然後運用好這四個端點,就可以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一個人,所以這可以算是一個儒學的浪漫主義者。

荀子呢?其實也不能稱之為性惡論為什麼呢?因為他壓根就沒有涉及明確的討論性是什麼?荀子的第一篇認為善者偽也。這裡的偽,並不是假的意思,而是人做出來的。他認為人世間的善良是做出來的,但是他並沒有說人是醜惡的。一個人很虛偽,但是這個人一定很壞嗎?不一定吧,舉個例子,很多人覺得他做假公益很壞,但是這個人除了做假公益之外,沒有作奸犯科,你能說這個是壞人嗎?你憑什麼說這個人做假公益,他就是會做壞人了?他依舊是一個良好的公民,他沒有觸碰法律的底線。

中國人對於這三個人誤解是很深。

荀子,那個時代已經是戰國時代了,禮崩樂壞不可逆了,再像孔子那樣的主張,每一個人自覺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後整個世界都變好了,這種呼籲是非常的理想國,非常烏托邦的,這也不現實。但是孔子那個時候提出每個人都應該自覺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天下就會美好,這是可行的,為什麼?因為那個時代春秋,那個時代李悅被破壞了,但並沒有完全被破壞,他是有一點點,回覆道理說社會的可能性。春秋時期的戰爭打得再兇,他都有點顧及我,只是當霸主,但是天子還是頂頭上司。戰國時期已經變成兼併戰了,無視周天子的存在,我要做大做強。

那麼人的善良是做出來的,那麼人如何能夠變得善良呢?就要透過不斷的學習,所以荀子呢?有一篇叫做勸學。或荀子之中也提到一些對於人民的惡做出一些裁決,提到一些法的概念。在這樣的轉變之下,法家就應運而生了。

荀子還做了一件很厲害的事情,他對於先秦諸子百家的各家學說進行了點評,指出了各家的弊端,然後做出了修正。

這邊再提一下孔子,可能你會覺得孔子這個人不自量力,他也並不是覺得他一定會成功,但是她覺得她一定要去做,他碰到過幾個高人,勸孔子不要去做,但是孔子非要周遊列國名字不可為也要做。

這後面的我講的就是一個漢代。孔子死後,孔子的精神就沒有,那是真正的腐儒。自己也沒有孔子那樣的創造思想的能力,就整天去想了,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不對,結果呢,被秦始皇砍了。

在漢代,中國實現了大一統,也踐行了黃老思想無為而治,而且非常成功,後來一個叫董仲舒的,他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還對春秋進行了不同的註解,那本書叫春秋繁露。綜合的陰陽家,和法家一起成為了維護君主專制的工具。

由於融合了陰陽家等等,他建立有一套不同的儒學體系,將儒學變成了一個宗教。由於儒學變成儒教,於是就產生了一種新的思想類書籍,叫六緯。漢代之前的叫做六經。

一時間,漢代的儒學思想下有了兩個派別,一個復古派,一個不復古。

之後呢?就是北傳佛教進入中國。為了抵制佛教,道教建立了,到了魏晉南北朝之後,與戰亂的緣故,這種同現實生活存在調和的美學思想,研究老子成為一種流行,開始流行比如。有無清淨等等美學思想物件就出現?那個時候葛洪提出了玄的概念。

時代到了唐朝,唐代的禪宗雄起,為了抵抗佛教,韓愈產生了到道統學說。他認為,從孔子到現在是一脈相承的。那麼繼續由於大乘佛教在中國的流行空的思想影響了中國人,同時,入學已經融入了這種思想和論證方式。宋代的朱熹建立理學。本體論成為了中國思想的重要方式。既然不叫示以空作為本體,那麼朱熹也建立也有本體叫理。然後拿上週易的當作為自己的系統。後來明代王陽明建立了心學。之後呢?就是清代的樸學。其實就是考古,對知識進行整理和查證,稱作訓詁學

標簽: 孔子  問題  思想  哲學  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