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表達了什麼意思?

作者:由 凌祥曦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8-22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表達了什麼意思?凌祥曦2022-08-22 13:42:35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表達了什麼意思?2022-03-25 22:15:43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通行本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譯文:

上等的德不表現出德的形式來,而實際上是有德的。

次等的德處處表現出沒有失去德,而實際上還沒有達到德。

上等的德遵照無為而不去刻意為之,次等的德是有所作為而有意為之。

上等的仁是有所作為而不去刻意為之,上等的義是有所作為而刻意為之。

上等的禮有所作為而得不到響應,於是揚長胳膊,硬拉著人們遵照禮儀。

所以,喪失了道後才會講德,喪失了德後才有仁,喪失了仁後才有義,喪失義之後才是禮。

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物,也是禍亂之首;

先見之明,禮是道、德、仁、義變得浮華時才出現的,當然就是社會動亂的禍首了。

依據先知,禮不過是道的虛華表面,也是愚昧的開始。

因此,大丈夫為人當敦厚而不輕薄,樸實而不虛華。

所以,我們應當捨棄輕薄虛華而採取樸實敦厚。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表達了什麼意思?

逐句解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上等的,好的。德:是道的形式。

上等的“德”不刻意表現出“德”來,實際上是有“德”的,只不過看起來好像沒有“德”一樣。這是高階的“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下:下等,低階。

下等的”德“表現為不失其“德”,而實際上還沒有達到“德“的狀態。”德“不會刻意表現出來,而是自然而然。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以為:作為,刻意為之的行為。

上等的”德“遵照無為而不去刻意為之,下等的”德“有所作為是有意表現出來的。無為是一種做了事,但讓人看不出來,做得很自然,這是一種高階的有為,而低等的有為就是明顯地去表現了。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等的“仁”是有作為但不是刻意去那樣表現,上等的“義”是有作為且是有意那麼做。相比而言,“仁”雖然有所表現,但更加無心一些,而“義”表現出來的則是刻意而為之了。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攘:捋起衣袖露出手臂。扔:用力拉扯的動作。

上等的”禮”是刻意表現但眾人並不響應,只能振臂高呼,強拉著人們來遵照禮儀。的確,“禮“一種非常看重形式的規範,對人們的要求非常多,如果人們不順從 ,則採取強制手段。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所以失去了“道”才講究“德”,失去了“德”才講究“仁”,失去了“仁”才講究“義”,失去了“義”才講究“禮”。按等級來分,“道”是根本,其次是上德,再是下德。下德還分三等,即仁、義、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前識者:有預見的人。道、德、仁、義、禮都談到了,這裡的前識者即“智”。

所以說“禮”這個東西,是忠信淡薄之後才出現的,也是禍亂的起始;依據先知之見,“禮”不過是“道”浮華表現,也是愚昧的開始。也就是“道”是根本,“德”是“道”的本質表現,而“禮”是“道”的最淺層的表現。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

華:即“花”,指表面的東西。大丈夫:不是指當今有志氣的男子,而是指的是忠信守道的人。

作為一個大丈夫,為人應當敦厚朴實,不要淺薄浮華。人要抓住根本 ,守住“道”的本質,也就是”樸“和“靜”。

故去彼取此。

所以,我們應當遵循“道”和“德”,而不是講究那些表面的虛浮。

心得總結:

本章是德篇的第一章,也是《道德經》裡面非常重要的一章。老子開始系統化闡述“道”、“德”、“仁”、“義”、“禮”的關係。透過這一章,結合之前的道篇,我們將理解老子的天道、人道以及道家與儒家的本質區別。

老子的“道”是一種天道,也就是世界萬事萬物和一切客觀自然的主宰。這個東西似有或無,混混沌沌,氣息微弱,卻延綿不絕,永不衰竭。“道”因為並不擬人,它也不是神,因此沒有情感和憐憫,只是客觀獨立的某種規律,週而復始地執行著,它不會厚此薄彼,始終不偏不倚。因此“道”完全無私、公平公正。世界是平衡的,能量是守恆的,“道”的無所作為恰恰是最高明的有為。老子告誡人們應該遵循這個客觀規律,保持道法自然,這樣就是最大的有為,而如果破壞自然或者強行改變,那遲早是要付出代價,最後得不償失。

“德”是“道”的外在表現,“道”屬於天,“德”屬於人。而“德”又分為上德和下德,老子的“德”指的是上德,而儒家的“仁”、“義”、“禮”是下德,其中”禮“是最淺層的“德”。老子把這個分析地非常清楚,上德是“道”的本質體現,遵循無為思想,不去表現作為而實際上無所不為;下德是刻意表現沒有失去德,而實際上還沒有達到“道”的要求。

下德分成三層,最高層次是“仁”,也就是雖然表現出來了作為,但是並非刻意為之,屬於無心的表現吧。“義”是其次的下德,表現出來了作為,而且是有意表現的,懷有一定的目的性。最次的下德是“禮”,強迫人們去遵循的行為規範,是一種虛偽的表現形式。相比於現實社會,“禮”就是一種規範和約束,這種東西會限制人們的思想和自由,有點迂腐,因此老子是不贊成的,屬於不得已而為之。

透過本章我們知道了“道”、“德”、“仁”、“義”、“禮”的關係,也就更加明白老子為何是孔子的老師了。雖然孔子也足夠偉大,但是相比老子而言要處理的問題還是不在同一層面。孔子終其一生最強調的是“克己復禮、尊卑有序”,這屬於淺層次的“德”,離“道”還有距離。當然了,孔子的“仁”、“義”、“禮”、“智”、“信”等道德教化比較符合世俗社會的需要,對於普通人比較好執行,再加上“尊卑有序”的等級觀點,很符合統治階級需要,因此儒家就更加受到統治階級的尊崇,也就流傳得更為廣泛。

中國的“德”文化源遠流長,道家講“德”,儒家也講“德”,兩者可謂同源,本質上也都是一種個人修養和自然稟賦。當然道家的“德”和儒家的“德”還不太一樣,道家的”德“是上的,也就是求道,是為獲得大徹大悟,使身心自由,達到無我的人生境界,最後無為勝有為,治天下若烹小鮮;而儒家修德是為了成就良善人格,做一個高尚的執政者,人還在凡塵中,還未能消除慾望,尚不能獲得真正的身心自由,需要依循“道”去有所作為,最後成就自我。

我們應該學習和研究儒家,同時應該更深入地學習和研究道家。把這兩種結合起來(釋家這裡暫時不提),我們才能夠真正瞭解中國文化,瞭解我們的社會發展規律。理解了“道”,再學習“德”,同時也學習“仁”、“義”、“禮”,不斷修身養性,做到厚德載物、樸實無華,這才是我們學習和研究的意義。

附帛書版: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表達了什麼意思?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表達了什麼意思?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表達了什麼意思?

關注我[心],每天分享《論語》和《道德經》,實事求是,以現代社會視角解讀。

《道德經》全文PDF下載:

https://

pan。baidu。com/s/1-r2jRp

VWAAir2tadAb-qMA

密碼: 2k6b

相關文章:

人生幾何:我們學習《道德經》的意義是什麼?人生幾何:我為什麼要看《道德經》和《論語》?人生幾何:理解《道德經》電子版,含通行本與帛書版《老子》讀書筆記-中年程式設計師的內心獨白daodejing/postscript。md at main · jarry/daodejing

專欄閱讀:

理解《道德經》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表達了什麼意思?2022-04-11 15:50:4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表達了什麼意思?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表達了什麼意思?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表達了什麼意思?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表達了什麼意思?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表達了什麼意思?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表達了什麼意思?

標簽: 下德  刻意  表現  道德經  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