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論語斬件》1.12 禮之用 | 若無它,人與人就無法和諧共處

作者:由 伍老師講論語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8-25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晚年真傳弟子之一。

前文說過,在《論語》當中,孔子的弟子輩,被尊稱為“子”只有四人,有若便是其中之一。有若被尊稱為子,因為他是孔子的繼任者,孔門的第二任掌門人。

孔子去世後,孔門眾弟子群龍無首。而當時的有若,無論相貌還是德行,都肖似孔子,於是被推舉為孔子的繼任者,以維繫孔門的統一。

對於此事,被後世尊為 “宗聖”的曾參大力反對,他說:“不可。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意思是說,這樣不行,老師的德行如同用長江、漢水洗濯過,用秋日陽光晾曬過,純淨潔白得無以復加,沒有人可以替代。

不過,在眾弟子的強力擁護下,有若還是繼任孔門之師,尊為 “有子”。(更多內容,可參看前文《論語斬件1。2 其為人也孝弟》)

曾參反對有若繼任,除了尊重孔子,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二人的理念存在很大分歧。

《禮記·檀弓》記載,曾參和有若曾就晏嬰是否“知禮”,展開一場辯論。

晏嬰是齊國大夫,以外交才能、政治遠見和作風樸素聞名,主張以禮治國,歷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輔政長達50餘年。南橘北枳、二桃殺三士、掛羊頭賣狗肉等著名典故,就是出自於晏嬰。孔子中年赴齊國,齊景公本有意重用之,就是被晏嬰勸止。

曾參說:晏子是一個知禮的人了,深明恭敬之道。

有若說:晏子一件狐皮袍子穿了三十年,這是過度節儉而失了儀容之禮。他父親是齊國大夫,他辦理父親喪事時,卻只用了一輛葬車,而且落葬後就馬上離開。無論葬車數量、祭品規格,還是守喪時間,晏子都沒有遵守應有的禮規,怎能說是知禮?

曾參說:應當這樣理解,在治理國家時,官員應該靈活運用禮規,這才是禮的精神。當國家奢侈成風,官員就要簡化禮規,教化民眾節儉;當國家節儉成風,官員就要繁化禮規,教化民眾運通貨財……

二人雖共師於孔子,但理念截然不同,類似的辯駁,在曾參與有若之間多有發生,誰也無法說服誰。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在孔子時期,儒學還只是一個雛形,理念散亂雜陳,沒有形成嚴謹完善的理論系統。同一個理念,弟子們各有理解,並沒有形成固定統一的涵義……。隨著儒學的傳播,類似的理念衝突愈發紛繁複雜,這也是後來儒學分裂成八大流派,並衍生出法、墨學說的原因。

事實上,有若學問精深,深得孔子的真傳。由於某些不可知的原因,他的事蹟記錄極少,在《論語》登場次數也不多,但提出的都是奠基式的儒學理論,譬如“孝悌為仁之本”“信近於義”,以及本章“禮之用和為貴”等,對後世影響極深遠。

漢朝設立“孝悌力田”、“舉孝廉”等政治制度,就是以有若的理論作為依據。而他主張減輕剝削、寓富於民的觀點,也常常成為後世賢臣規勸帝王的理據。

【禮之用。和為貴。】

——禮的應用,最可貴的是讓人和諧共處。

禮之用:禮的應用。禮,禮儀制度。

和為貴:以和諧共處為貴。貴,最大的價值。

禮儀制度,簡稱禮,是不同地位的人在不同場合需要遵守的行為規範,其意義在於化解矛盾衝突,使不同階層、不同地位的人能夠和諧共處。

儒學非常注重禮,認為禮是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的關鍵,當時列國戰亂動盪,就是因為禮崩樂壞,無人遵守禮制。

有一些註解,把“和”理解作和緩從容不迫,從而把本句理解作:“執行禮儀時,最可貴的是從容不迫。”這樣的理解,乍聽似乎很有道理,古人行禮,不都是慢條斯理,從容不迫的嗎?若本章只有本句,這樣的理解未嘗不可,雖然是把禮的應用,片面理解為禮儀姿態……然而一旦跟下文“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聯絡起來,就難以自圓其說了,故而這是一種曲解。

為了更直觀地說明禮的作用,我假設了一個場景。

我很餓,這時候有一個人路過,滿臉油光,一副吃飽喝足的模樣,關鍵是他手上還捧著一籠子熱氣蒸騰的包子,於是我就攔住此人,拱手行禮說:“大哥你好,我太餓了,又找不到食物,請問能否分潤我幾個包子,日後定當奉還。”又或者說:“大哥你好,我很餓,能否賣我幾個包子,我很有錢的。”

這件事有兩個結果。

第一個結果,這個人很樂意分潤或者賣我幾個包子,我不用捱餓了,這很好。第二個結果,這個人不肯分潤也不肯賣包子給我,說:“開什麼玩笑,我這些包子要趕著回去孝敬娘子,晚了就會有跪榴蓮的奇禍,你順著我來的方向,走個三五里就有包子店,自個去想辦法。” ……

無論結果怎麼樣,我跟這個人之間,始終執行著一套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讓我們能夠和平相處,這套無形的東西就是禮。

如果沒有這套東西,事情就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很餓,有人拿著包子經過,很好,我搶他孃的,然後對方的武力值太高,我反而被打得頭破血流,甚至一不小心就被砍了腦袋……這樣的世界太危險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慾望以及社會地位的需求,不同的人相處在一起,彼此的慾望和需求就會產生衝突。因此人與人相處,必須要有一套共同遵守的規則,這套規則既能讓人都表達出自己的訴求,也能讓人和平相處。這套規則就是禮儀制度,簡稱禮。

若沒有禮,人與人之間的需求衝突,就會以最激烈、最殘酷的方式呈現。

【先王之道。斯為美。】

——這是上古聖王治國之道,最美好的地方。

先王:指堯、舜、禹、湯、文王、武王等上古聖王。

斯為美:以此為美。斯,指代詞,指代上一句。

國人有崇拜祖先的情結,總認為先人比今人有智慧,凡事以先人為榜樣。

兩千多年前孔子、有若的時期如是,今天亦如是。即便我們已經處於數字資訊時代,世界已經發展成地球村格局,星河燦爛的太空遨遊觸手可及,但大部分國人仍固執的認為,在竹簡上寫字,點火把照明的古人,就是比現代人更有智慧……

這種厚古薄今的思維,一方面能夠強化民族觀念,增加凝聚力,利於維護國家統治;另一方面會導致思維僵化,缺乏創新精神,意識形態和科技的發展,必然會落後於銳意進取、沒有先人思想包袱的其它國家民族。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事無大小都講和諧,有時候也是有行不通的。

小大由之:小事大事都講究和諧。之,指代“和為貴”。

有所不行:有的時候行不通。

上古聖王治理國家,以和諧共處為原則,這是最值得稱道的地方。但是事無大小,都講求和諧共處,有的時候也是行不通。

因為,真正讓整個社會安定和諧的,不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是禮儀制度。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為了和諧而和諧,不以禮進行節制,也是不可行的。

知和而和:為了和諧而和諧。知,此處解作為了。

不以禮節之:沒有用禮儀制度來節制這些行為。節,節制、管理。

禮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可以讓不同階層、不同地位的人和諧共處。

但是社會上會經常出現一些不願守禮的人和事,它們希望獲取更多的利益。這些人和事的能量或會很大,往往會有一些政治人員,為了所謂的大局,對這些人和事進行無條件無原則的妥協,以換取它們暫時的安定和諧。

這種行為就是“知和而和”,危害非常大。

通俗一點說,這實際上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表面上看,似乎讓社會恢復了安定和諧,其實是捨本逐末,破壞了真正讓社會安定和諧執行的守禮機制,其產生的影響是毀滅性的。

在孔子、有若生活的春秋時期,列國紛亂,禮崩樂壞,外部征討兼併不斷,內部臣弒君、子弒父等亂象頻繁,就是列國權貴為謀求超過自己應得的利益,不願遵行禮制而產生的惡果。

鑑於此,我作註解如下。

有子說:“禮的應用,貴在讓人和諧共處。這也是上古聖王治國之道,最美好的地方。但事無大小都講和諧,有時候也是有行不通的。只是為和諧而和諧,不遵守相應的禮制,就不可行了。”

標簽: 和諧  孔子  包子  共處  和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