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要知老之將至——評《她們知道我來過》

作者:由 xiangl kong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9-02-08

要知老之將至——評《她們知道我來過》

引言

我知道人都會老,但是我還無法把衰老具體化。而有一天,我會從我的親人和自己身上看到它們真實的模樣。

當我們談衰老時,我們在談什麼

“你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會先到來。”但不出意外,你總會一步步走向衰老。

我今年29歲,細紋和贅肉都來了,但我離衰老還有一段距離。我媽媽今年五十出頭,身體還算健康,她離衰老也還有一段距離。而我的父親,今年76歲,他真正處於衰老之中。糖尿病、一隻耳朵聽力下降、腎衰竭。我時常看到他的沉默,有時候我想知道在他人生的暮年,到底在想什麼。可我終究有些不敢開口問這麼一個問題。

《她們知道我來過》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小小的視窗,看到高危老人們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也許藉此,我們一家人可以和我父親一起,讓他在人生最後的一些日子體會到更多的愛,可以了無牽掛地走完此生。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志願服務者,透過與幾位養老院的高齡老人的交往,為他們的老年生活進行了一次速寫。衰老必然是我們的未來,而透過臨終關懷,完成這樣的一場愛心接力,無疑會讓每個人能更好地離開這個世界。有意思的是,記敘的物件基本都是女性。我突然想到是否是男性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仍需要保持硬漢形象?希望我們的社會可以對男性更加寬容,允許他們表達自己的脆弱和害怕。愛並不是軟弱的,需要愛同樣不是。

衰老和死亡不同。死亡是一瞬間的,而衰老是一個過程。當我們談衰老時,我們談論的是身體的失能、邊緣化、孤獨。

人體是一臺機器,都有老舊的時候。疼痛、混亂、身體受限,是所有老人都面臨的問題。世界也終究是年輕人的,除了生理的衰退,老人逐漸被邊緣化也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心理挑戰。沒有未來在等著他們,只有死亡在前方。對了,還有孤獨。以前你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購物、工作、愛情,連煩惱都顯得那麼活潑。當你衰老了,可能只剩下如何讓自己躺得更舒服是頭等大事。子女不能永遠陪在身邊,除了活著,沒有非幹不可的事情,這時候,你能面對的只有自己。

大腦的混亂,會讓你認不出自己的子女,記不清自己的年紀,認不出自己是誰。

這便是衰老。

當我們老了,我們需要的是什麼

在衰老的王國裡,金錢不再是硬通貨。陪伴、舒適的姿勢、一日三餐、陽光,構成了生活的全部。作者在書中孜孜不倦地告訴我們,該如何和老人進行一場愉快的對話,甚至不需要言語,如何陪伴他們會讓他們感覺到剩下的日子不是灰暗的。

“我倒是想早點死了。”這是養老院的老人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大把無意義的空白時間,讓活著對一些老人來說變成了煎熬。但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只要生活中還有一點點的甜,日子似乎又值得期待。我們這些還年輕的人,可以做的就是給予他們更多的陪伴。如果可以的話,儘量不要把老人送到養老院。

寫到這裡,我有時候會有些灰心。我有好多的計劃沒有完成,甚至還未開始暢想。而看到這些失能的老人連移動自己的身體都需要他人的幫助,又會提醒自己時間並不會對我仁慈。我不太想我的一生就用簡單的一百字就概括了(雖然是大機率的),我想給這個世界留下些什麼。他們也曾年輕過、愛過、成功過、失敗過,如同我們一樣。但是到了自然規律面前,一切開始清零,剩下所需的只是一日三餐、舒適的溫度以及適當的陪伴。

這應該就是類似於嬰兒的狀態吧,任性的表達自己的感受、需要很多很多的陪伴。也許人生就是一個圈,我們成長到野心勃勃,又隨著時間變成天真、本能的狀態。

所以自然也許很仁慈,衰老的生活讓我們逐漸不再害怕死亡,因為明白這樣無質量地活下去其實只是一種執著,不如開心地生活著活著的每一天,然後坦然等待死亡的降臨。我們現在也許不會懂,但是衰老會教會我們死亡並不是值得害怕的,它是我們對這一生的致敬和放手。

他們就是未來的我們

我喜歡讀書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它不需要我切實地經歷就可以得到第二手的經驗。雖然和親歷衰老不同,但這麼一本書,確實如同作者所說的,他們就是未來的我們,他們是在替我們生活,讓我們看到活生生的自己的未來。

衰老讓人害怕嗎?是有一點點,但是想到我以為我會永遠18歲,但現在已經來到30歲的大關,似乎也並沒有那種驚訝的感覺。一切就這麼發生了,自然之神對我們很仁慈,他們給了我們歷練,讓我們在成熟的時期不再想回到無憂無慮的青年時期。讓我們體會衰老,選擇的天平開始傾向死亡的那一頭。

他們確實是未來的我們,我們能為他們做一些什麼,也會有後來人以同樣的方式讓我們幸福。

標簽: 衰老  我們  他們  老人  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