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四溟詩話中的律詩秘籍,除了平仄,還要注意抑揚之分

作者:由 老街味道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1-09-13

前言

讀《四溟詩話》,關於抑揚之法,謝榛舉例作了說明。前賢灼見,錄於此處,加上一點自己的理解,為讀書筆記一篇。

一、四聲與抑揚

字有四聲,平上去入。二分法有平仄之分,平(平)、仄(上去入)。謝榛說四聲還有抑揚之分:平、去,為揚;上、入為抑。如下:

予一夕過林太史貞恆館留酌,因談詩法妙在平仄四聲而有清濁抑揚之分。試以“東”“董”“棟”“篤”四聲調之,“東”字平平直起,氣舒且長,其聲揚也;“董”字上轉,氣咽促然易盡,其聲抑也;“棟”字去而悠遠,氣振愈高,其聲揚也;“篤”字下入而疾,氣收漸然,其聲抑也。

夫四聲抑揚,不失疾徐之節,惟歌詩者能之,而未知所以妙也。

“東、董、棟、篤”,分別是平上去入四聲,東、棟為揚,董、篤為抑。詩句中,注意四聲的分配,有快有慢,掌握節奏。歌手可以表現出來,但是不知道原因是什麼。

四溟詩話中的律詩秘籍,除了平仄,還要注意抑揚之分

二、抑揚之法

談到詩中的抑揚,謝榛道:

夫平仄以成句,抑揚以合調。揚多抑少,則調勻;抑多揚少,則調促。若杜常《華清宮》詩:“朝元閣上西風急,都入長楊作寸聲。”上句二入聲,抑揚相稱,歌則為中和調矣。

上句二入聲,指“朝元閣上西風急”,有閣、急兩個入聲。抑揚相稱,這句詩比較和緩。不過,王昌齡的兩句詩,就有點不同了:

王昌齡《長信秋詞》:“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上句四入聲相接,抑之太過;下句一入聲,歌則疾徐有節矣。

玉顏不及寒鴉色,玉、不、及、色,七個字中有4個入聲,三個平聲,所以這句“抑多揚少,則調促”。下一句“猶帶昭陽日影來”,只有一個“日”字是入聲,加上一個上聲“影”,所以是“揚多抑少,則調勻”。

另外有舉了劉禹錫的詩為例:

劉禹錫《再過玄都觀》詩:“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上句四去聲相接,揚之又揚,歌則太硬;下句平穩。此一絕二十六字皆揚,惟“百畝”二字是抑。又觀《竹枝詞》所序,以知音自負,何獨忽於此邪?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種桃道士歸何處,4個去聲,種、道、士、處,揚聲太多,又太硬。另外這首詩揚聲有26個字,只有“百畝”二字是上聲(抑)。於是,謝榛笑話劉禹錫在《竹枝詞》序言中過於自負,其實不知音律。

劉禹錫《竹枝詞》序言說:

四方之歌,異音而同樂。歲正月,餘來建平,裡中兒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卒章激訐如吳聲,雖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淇澳之豔音。昔屈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為作〈九歌〉,到於今荊楚歌舞之,故餘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颺之,附於末。後之聆巴歈,知變風之自焉。

四溟詩話中的律詩秘籍,除了平仄,還要注意抑揚之分

三、吞聲

謝榛有說到某些律詩的白腳,有吞聲的問題:

杜牧之《開元寺水閣》詩云:“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澹雲間今古同。鳥去鳥來山色裡,人歌人哭水聲中。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此上三句落腳字,皆吞其聲,韻短調促,而無抑揚之妙。因易為“深秋簾幕千家月,靜夜樓臺一笛風”。乃示諸歌詩者,以予為知音否邪?

王摩詰《送少府貶郴州》許用晦《姑蘇懷古》二律,亦同前病。

落腳字,即不押韻的尾字,即白腳。杜牧之《開元寺水閣》詩,單數句,除了首句押韻除外,三、五、七句的白腳都是上聲字:裡、雨、蠡,“上聲字“氣咽促然易盡,其聲抑也”,連續三個上聲白腳,所以說“ 皆吞其聲”。

謝榛改成了“深秋簾幕千家月,靜夜樓臺一笛風”。主要的改動,是把上聲的雨,改成了入聲的月,其實還是“其聲抑也”。不過入聲更加短促,增加了長短的變化。

除此以外,王維和許渾的兩首七律,也犯這個毛病。

王維 (唐)《送楊少府貶郴州》:

明到衡山與洞庭,若為秋月聽猿聲。

愁看北渚三湘遠,惡說南風五兩輕。

青草瘴時過夏口,白頭浪裡出湓城。

長沙不久留才子,賈誼何須吊屈平。

許渾《姑蘇懷古》:

宮館餘基輟棹過,黍苗無限獨悲歌。

荒臺麋鹿爭新草,空苑島鳧佔淺莎。

吳岫雨來虛檻冷,楚江風急遠帆多。

可憐國破忠臣死,日月東流生白波。

同樣白腳無變化,都是上聲。

四溟詩話中的律詩秘籍,除了平仄,還要注意抑揚之分

謝榛說,杜甫就很注意這一點,盛唐詩人中,李白杜甫對聲調最有研究:

豈聲調不拘邪?然子美七言,近體最多,凡上三句轉折抑揚之妙,無可議者,其工於聲調,盛唐以來,李杜二公而已。

例如杜甫的《秋興八首》之一,白腳是:淚、枕、月,去、上、入: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

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李白七律傳世不到十首,《送賀監歸四明應制》格律最為嚴謹,白腳是:得、滿、鶴,入、上、入:

久辭榮祿遂初衣,曾向長生說息機。

真訣自從茅氏得,恩波寧阻洞庭歸。

瑤臺含霧星辰滿,仙嶠浮空島嶼微。

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

四溟詩話中的律詩秘籍,除了平仄,還要注意抑揚之分

結束語

謝榛(1495~1575)少年成名,自幼喜通輕俠,後”折節讀書,刻意為歌詩。“後遊歷京師,結識了李攀龍、王世貞等後來得文壇巨擘,為”後七子“之一。

後來謝榛與李、王等人交惡,竟然為李攀龍排斥,削名“七子”之外。

謝榛布衣終身,客遊諸藩王間,八十歲高壽而終。

@老街味道

相逢只道好江山,老街原創詩詞,臨江仙15首

標簽: 抑揚  入聲  其聲  白腳  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