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如何理解“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作者:由 月野兔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6-12-21

第一次看到這十六個字是在高中那篇課文上#記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講——梁啟超演講稿#

當時讀的時候沒有細想但還是感覺到內心很振動,這種感覺在那個心思敏感 的時候讀詩經之類時會常有,簡單卻直指靈魂。

前兩天作為一個考研黨複習政治的時候看到譚嗣同說的一段話“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嗣同始

又是內心振動 瞬間腦補出梁啟超情緒激動的樣子#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我不覺得梁啟超之所以悲痛是因為遺憾譚嗣同不聽勸諫或是什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在我看來譚嗣同的死有更深的意義

他的死不是因為變法失敗的心灰意冷,也不是因為對中華前途之絕望,相反他的死是充滿希望的,

我們常說活著是一切的前提,死是逃避是懦弱,可總有些人,他們的信念囿於歷史程序時代束縛而不得,

有一種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於是自嘆生不逢時只好獨愴然而淚下

還有一種人雖然前不見古人,卻自信一切只是未來,於是才視死如歸,以自己的死來殉道

他們做的是可為之事,所以才甘心

本來只是自己心中一點不成熟的感觸,可是看到很多人對這首詩的評價都是no zuo no die ,理性上我知道或許都是玩笑,每個人都有從自己經驗出發的理解,但情感上我還是忍不住要做自己的知乎首答了

最後讓我們來簡要分析一下材料體現了哪些辯證法原理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和作用總是受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的制約的唯物史觀。

認識具有主體性,以及認識中的理性因素與感性因素決定了人的認識受自身經驗實踐影響。

哎,大後天就要考研了,可我現在只想寫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