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曾國藩告訴你:人生的第一要義是什麼?

作者:由 老方說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3-06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曾國藩告訴你:人生的第一要義是什麼?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古代讀書人追求的四個境界。其中“修身”為第一要義,古人認為修身為本,然後才能談其他。

但很多人都是意識不到這點,或者就是搞錯了順序。

網上流傳一個墓誌銘,說有個人在年輕時候想要改變世界,發現不行,於是想去改變國家,還是不行,於是想著改變家庭,仍然不行,於是想到改變自己:

等到我行將入土的時候,我發現我依然沒有改變我自己,這時候我就想如果我一開始的願望就改變自己,那麼我自己改變了,同樣我也就能改變我的家庭,有可能改變國家,甚至可以改變整個世界。

道理很簡單,意思就是改變自己才是根本,只有改變自己才有希望。

事實也是如此,人生的成功,一定是從自我的修養開始的,然後才是家庭、公司和世界。這是一個由內而外的輻射過程,也符合自然規律。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人生在世,就是由小到大,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地自我修煉和積累,才能成就人生的高度。

比如曾國藩就是如此,他中年才步入京師,在仕途上步步高昇。而在這之前,他一直是不斷磨礪自己,積累資糧,這才有後面的厚積薄發。

《大學》裡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曾國藩告訴你:人生的第一要義是什麼?

曾國藩就是一個踐行者。

“細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約有四端:曰慎獨則心泰,曰主敬則身強,曰求仁則人悅,曰思誠則神欽。”

曾國藩指出,要想修身有成,關鍵是注意四個方面,一個是慎獨,一個是莊嚴恭敬,一個是以“仁”處世,一個是思想上的精誠和忠貞堅定。

你看,光是一個修身就非常難了,所以在修身有成之前,不管是家庭的事,還是工作上的事,都不容易處理好。當然,在某種程度上說,三者其實是一致的,需要同步修煉。

古人強調,不管你是天子皇帝還是普通百姓,都必須以修身為本,為啥呢?因為如果你的根本亂了,那一切都無從談起了。要想避免人生和事業出現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情況,請大家牢記《大學》裡的這句話: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思想通達,身體健康,確實是人生成就、事業成功的關鍵。

如果你思想幼稚,心理脆弱,那很多事你都看不透,想不明白,喜怒為人所制。這樣一來,你要麼是經常犯錯誤,要麼是被人所操縱,自然就一事無成,甚至是被消耗,被侮辱。

而且就像曾國藩所說,精神可以影響身體,慎獨可以修身,主敬則身強,思想健康強健,會給身體帶來積極的作用——精神和身體本就是一體的。

我們看社會上一些身體患病的人,是不是因為不去“修身”而導致的積重難返?

若是我們思想平和,心胸泰然自若,起心動念和所作所為都是光明正大,坦坦蕩蕩。如此,修身養性,可內聖而外王,仁者壽。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曾國藩告訴你:人生的第一要義是什麼?

要想為自己為家庭造福,必須要戒除嫉妒、貪求之心。曾國藩告訴家人,千萬要做到不忮(zhì)不求:

見聖賢教人修身,千言萬語,而要以不忮不求為重。忮者,嫉賢害能,妒功爭寵,所謂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類也。求者,貪利貪名,懷土懷惠,所謂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類也。

世俗之人多有這個毛病,他自己不好,也不希望別人好,見不得別人有上進心,過得好。為此,他們會損人利己或損人不利己,而且經常會得逞,但他們終究是自作自受。正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見不得人好,就是小人的所想所為。而“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小人一味地貪得無厭,不擇手段,路只會越走越窄,最終陷入絕境。古今中外,又有哪個小人真正建功立業了?

其實,君子之所以是君子,小人之所以是小人,不是天生如此,而是懂不懂、能不能克己修身的緣故。

希望大家都能修身有成,後福無窮。

標簽: 修身  而後  改變  曾國藩  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