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河西走廊-河西文化

作者:由 筱筱筱萱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1-09-15

為此偏隅之地,儲存漢代中華文化學術,經歷東漢末、西晉之大亂,及北朝擾攘之長期,能不失墜,卒得輾轉灌輸,加入隋唐統一之混合文化,蔚然為獨立之一源,實吾國文化史之一大業。(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中對河西文化的評價)

對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除了三國時期有所瞭解,兩晉和南北朝時期的歷史知之甚少。由於這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因此一直以來對於這個時期的整體政權體系瞭解不是特別清晰。

分割線——————————————————————————————————————-分割線

兩晉南北朝時期歷史時間線

河西走廊-河西文化

圖1 兩晉南北朝時期歷史時間線

晉武帝司馬炎於泰始元年(265年)篡位稱帝,是為西晉,定都洛陽。

317年鎮守江東的琅邪王司馬睿即晉王位於建康,次年稱帝;以建康在洛陽之東,史稱東晉。傳至420年禪國於劉宋。

自西晉末至劉宋初,各族在中原和巴蜀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割據政權,史稱其中前後二趙、前後西三秦、前後南北四燕、前後南北西五涼及成、夏為十六國,並用以泛指這一時期晉宋以外各國。

南朝分為宋、齊、梁、陳四代,420年劉裕受晉禪稱帝,是為南朝宋朝,589年陳為隋所滅。

北朝主要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及隋朝,北朝始於鮮卑拓跋氏的魏,原先是十六國時的代國。

五涼時期

五涼是指建立在今甘肅西部的五個割據政權,其中漢族人士所建立的前涼(安定張氏)和西涼(隴西李氏)兩個政權在文化上的貢獻尤為突出。

河西文化的發展

自東漢以來,延及魏晉,中原政權更迭頻繁,又繼之以連年不息的戰爭。相對而言,河西地域內比較平靜,導致大量中原人口向西遷徙,進入河西。中原悠久的歷史文明成果也隨之輸入河西走廊,形成新的文化匯聚。另外,由於河西地區是東西交通的要衝,西域的文化學術東漸,必先在河西駐足,而東漢、魏晉時期,恰是西域文化東漸的重要時期,河西得到來自異域的新的文明滋養,融匯了新的文明成果,這東西兩個方向文明匯聚的結果,形成豐富的文化沉澱,被“五涼”政權所利用,構成文明昌盛的雄厚基礎。

河西地區的文化發展事業,在西漢以來的基礎上得到了迅速發展,出現了繁榮興盛的局面,並一躍而成為北方文化中心,形成了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河西文化,它極其豐富與輝煌的成果,更反映著當時文化發展的水平和繁榮昌盛的程度。

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當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原北方進入十六國(五胡亂華)時期。

這次動亂共歷時16年,分為前後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元康(晉惠帝司馬衷年號)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續三個月;

第二階段從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晉惠帝司馬衷年號)元年(306年),歷時七年。

核心人物:

汝南王司馬亮(司馬懿之子)

楚王司馬瑋(晉武帝司馬炎之子)

趙王司馬倫(司馬懿之子)

齊王司馬冏(司馬攸之子)

長沙王司馬乂(晉武帝司馬炎之子)

成都王司馬穎(晉武帝司馬炎之子)

河間王司馬顒(司馬瑰之子)

東海王司馬越(司馬泰之子)

河西走廊-河西文化

司馬家族人物關係圖

西晉皇帝列表

1。晉武帝司馬炎(265年-290年)

2。晉惠帝司馬衷(290年-307年)

3。晉懷帝司馬熾(307年-313年)

4。晉愍帝司馬鄴(313年-317年)

背景

:太熙元年(290年),晉武帝司馬炎死後,晉惠帝司馬衷繼位,晉武帝繼後楊芷(非司馬衷生母)之父楊駿單獨輔政。賈南風(司馬衷皇后)為阻楊駿獨攬政權,秘密派人與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聯絡,要他們帶兵進京,討伐楊駿。賈皇后在元康元年(291年)三月設計讓晉惠帝下詔書,宣稱楊駿謀反,楚王司馬瑋率軍火燒其府第,楊駿逃到府中馬廄被殺。

1.汝南王司馬亮之死

:楊駿被殺後,朝政大權由汝南王司馬亮與元老大臣衛瓘共同執掌。元康元年(291年)六月,她又以晉惠帝名義下密詔使楚王司馬瑋殺了汝南王司馬亮與衛瓘。

2.楚王司馬瑋之死

:在殺了司馬亮的第二天,賈后與晉惠帝以司馬瑋偽造手詔害死司馬亮、衛瓘的罪名,將其處死。

3.趙王司馬倫之死

:301年,趙王司馬倫自立為帝,改元建始,惠帝退位為太上皇。三月,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三王聯合常山王司馬乂(後封長沙王)伐趙王倫。五月去除趙王倫及其黨羽,惠帝復位,齊王冏專政。

4.齊王司馬冏之死

:302年成都王司馬穎及河間王司馬顒派軍討伐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聯合宮廷將領於京城洛陽響應。齊王司馬冏及其黨羽被除,長沙王司馬乂掌政。

5.長沙王司馬乂之死

:303年成都王司馬穎聯合河間王司馬顒率軍攻擊洛陽,被長沙王乂屢屢擊敗。304年長沙王司馬乂被河間王司馬顒將領張方殺害,成都王司馬穎迫惠帝立其為皇太弟,勝利後班師返鄴,政治中心北移。

6.成都王司馬穎之死

:東海王司馬越挾惠帝討伐成都王司馬穎,最後失敗,晉惠帝被俘,東海王司馬越逃至其封國東海。不久司馬越的親弟幷州刺史東瀛公司馬騰及幽州刺史王浚聯合異族鮮卑、烏桓等勢力擊敗成都王司馬穎。

7。

河間王司馬顒之死

:擁有關中及洛陽的河間王司馬顒為與東海王司馬越和解,用計殺死將領張方。司馬越西向進攻關中,306年攻入長安,東海王司馬越迎惠帝還洛陽,隨後晉惠帝被司馬越毒死,其弟豫章王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由東海王司馬越攝政,八王之亂至此結束。

永嘉之亂

背景:

三國時期的混戰之後,迎來了西晉王朝的短暫統一。西晉八王之亂,政權衰弱,經濟殘破,社會矛盾尖銳,蠻族趁機發動戰爭。

劉淵立國

晉惠帝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匈奴貴族劉淵(西漢時期匈奴冒頓單于的後裔)於左國城(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境內,在呂梁市離石區北部)率部眾起兵反晉,建立漢趙政權,定都離石(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

後進據河東(山西省西南部),攻佔蒲阪(今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西南蒲州鎮),入蒲子(今山西省臨汾市隰縣),並將它作為都城。石勒(後趙開國皇帝)、王彌等人前來歸附。

晉懷帝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劉淵正式稱帝,改年號為永鳳。後太史令宣於修之進言,遷都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改年號為河瑞。

河西走廊-河西文化

河西走廊-河西文化

壺關之爭

晉懷帝永嘉三年(309年)夏季,劉淵讓王彌與楚王劉聰(劉淵之子)一起進攻壺關(今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以石勒任前鋒都督。晉軍幷州刺史劉琨派遣護軍黃肅、韓述救援壺關,劉聰在西澗打敗韓述,石勒在封田打敗黃肅。

司馬越派遣淮南內史王曠、將軍施融、曹超帶兵抵禦劉聰等人。王曠不聽施融勸阻,貿然進軍,在太行(天井關,在今山西省晉城市境內,太行山的最南部)與劉聰遭遇,在長平地區(今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交戰,王曠的軍隊慘敗,施融、曹超都戰死。

劉聰於是攻陷屯留、長子(今山西省長治市),一共斬獲一萬九千首級。上黨太守龐淳交出壺關投降。

河西走廊-河西文化

河西走廊-河西文化

首攻洛陽

晉懷帝永嘉三年(309年)秋八月,劉淵命令劉聰等人進兵攻打洛陽,這是劉淵政權首次進攻洛陽。

晉廷派平北將軍曹武等人抵禦劉聰,都被劉聰打敗。劉聰長驅直入到達宜陽(今河南省洛陽市),自己倚仗著已經多次取勝,懈怠而不進行防備。九月,弘農太守垣延假裝投降,夜間突襲劉聰的軍隊,劉聰大敗而歸。

與此同時,王浚派遣祁弘與鮮卑人段務勿塵在飛龍山(今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攻打石勒,石勒大敗,撤退到黎陽(今河南省鶴壁市浚縣)駐紮。

河西走廊-河西文化

河西走廊-河西文化

再攻洛陽

晉懷帝永嘉三年(309年)冬十月,劉淵再次派遣劉聰、王彌、劉曜(劉淵之子)、劉景率領五萬精銳騎兵進犯洛陽,派呼延翼帶領步兵作為後續軍隊。

十月二十一日(丙辰),劉聰等人到達宜陽。晉廷因為劉聰剛剛失敗,沒有料到他們這麼快又來了,大為恐慌。十月二十六日(辛酉),劉聰屯兵西明門。北宮純等人帶領一千多勇士趁黑夜突襲劉聰營壘,殺了他們的徵虜將軍呼延顥。

次日,劉聰向南到洛水駐紮。不久,呼延翼又被部下殺死,部眾潰散。劉淵下令讓劉聰等人撤兵回來。劉聰上奏表,堅持要留下來進攻洛陽,劉淵同意了。而司馬越也環城防守。

不久,劉聰自己到嵩山(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祈禱,留下劉厲和呼延朗代理指揮留守的軍隊。

司馬越採納太傅參軍孫詢的建議,乘虛出兵襲擊呼延朗,果然取勝,殺死了呼延朗,劉厲則跳入洛水而死。王彌勸劉聰撤軍,劉聰不敢自行撤兵。後劉淵在宣於之的勸說下再次下令召劉聰等人回來,劉聰這才撤軍。

圍困洛陽:

漢趙政權兩次進攻洛陽失敗,遂調整策略。

晉懷帝永嘉三年(309年),漢趙政權第二次撤兵前,王彌曾議親自“在兗州、豫州之間招募兵士,收聚糧食”。於是,在劉聰等撤回平陽時,王彌則向南出兵。王彌出身世家大族,有號召力。在潁川、襄城、汝南、南陽、河南的流民幾萬家,一直被當地土著居民欺擾,紛紛放火燒城焚邑,殺掉郡守、長史等官員,響應王彌。

河西走廊-河西文化

河西走廊-河西文化

兗州

河西走廊-河西文化

豫州

河西走廊-河西文化

永嘉四年(310年),劉和接替劉淵為君,不久被其弟劉聰奪位。同時,由於王彌等切斷糧道,洛陽發生饑荒。司馬越派遣使者帶著插羽毛的檄文徵召全國軍隊,讓他們來救援京城。然而,徵南將軍山簡的救兵被王如打敗,荊州刺史王澄親自帶兵援助洛陽,聞訊而部眾不戰自潰,也只好回師,其他藩鎮作壁上觀,終究沒有軍隊到達。晉廷商議,多數人想遷都逃難,王衍反對。這時,石勒已南下渡過黃河,屢屢取勝。司馬越在朝中喪失人心,在外擔憂石勒,於是請求親自討伐石勒,並且屯兵鎮守在兗州、豫州。

永嘉四年(310年)十一月十五日,司馬越率領四萬兵士向許昌進發,除留下必要的監視力量外,幾乎搬空了洛陽朝廷。

寧平城之戰:

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年),劉聰派劉曜率兵四萬攻洛陽。當時晉王朝仍處於內訌中,晉懷帝派荀晞討東海王司馬越,司馬越病死。王衍決定秘不發喪,以襄陽王司馬範為大將軍統令其部,回到東海國安葬。

四月,石勒率輕裝騎兵追擊太傅司馬越的靈車,在苦縣寧平城追上,把晉朝軍隊打得大敗,又放開騎兵包圍並用弓箭射擊,十多萬晉朝官兵互相踐踏堆積如山,無一人倖免。太尉王衍、襄陽王司馬範、武陵莊王司馬澹、西河王司馬喜、齊王司馬超、吏部尚書劉望、廷尉諸葛銓、豫州刺史劉喬、太傅長史庾銓等人都被擒獲。當夜,石勒派人推倒牆把這些人壓死了。石勒又剖開司馬越的靈柩,焚燒了司馬越的屍體。

洛陽之戰:

寧平城之戰後,洛陽已岌岌可危。苟晞建議遷都,但群臣因貪戀洛陽財物而勸阻。其後洛陽饑荒加重,百官逃亡,晉懷帝決心遷都,卻連必要的警衛隊都沒有,未能成行。而呼延晏已經率領二萬七千名兵士進犯洛陽。晉軍連敗十二仗,死三萬人。

永嘉五年(311年)五月二十七日,呼延晏先於劉曜、王彌、石勒等到達洛陽。二十八日,攻打平昌門。三十日,攻克平昌門,焚燒東陽門以及各府寺等房屋建築。六月初一日,呼延晏因援兵未到,擄掠後撤退。晉懷帝在洛水安排準備了一些船隻,準備向東逃難,呼延晏都將之焚燒。而王彌和劉曜也趕到了。

永嘉五年(311年)六月十一日,王彌、呼延晏攻克宣陽門,進入南宮,登上太極前殿,放縱士兵大肆搶掠。懷帝出華林園的門,想逃奔長安,敵軍追上把他抓住,囚禁在端門。劉曜從西明門進城到武庫駐紮。十二日,劉曜殺死晉太子司馬詮等人,士人百姓死了三萬多人。於是又挖掘各個陵墓,把宮廟、官府都焚燒光了。劉曜納娶惠帝羊皇后,把晉懷帝以及皇帝專用的六方玉璽都送往平陽。

永嘉六年(312年),安定太守賈疋迎立秦王司馬鄴為太子,卻傳來懷帝遇害訊息。司馬鄴遂登位為愍帝,改元建興,都長安。

永嘉之亂致使中國再次走向分裂,中國北部進入戰亂不休的五胡(匈奴、鮮卑、羯、羌、氐)十六國,南方則建立起東晉政權,史稱“衣冠南渡”。

河西儒學根脈:郭荷、郭瑀、劉昞

歷史時間線:

永嘉之亂後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長達300年的大分裂與大混亂的格局中,亂世令中國傳統文化蒙受巨大沖擊。中原地區部分大族南下來到長江流域建立了東晉王朝,另一部分向西北遷徙,渡過黃河來到河西走廊。

西晉末年公元301年,張軌(前涼開國君主,戰國時期張儀的後代)就任涼州刺史,州治武威郡如臧縣。張軌家族世代以專攻儒學著名,來到河西走廊之後,他採取了中原重教化與拔賢才的政策,招收河西弟子開辦官學。同時屢屢厚禮徵聘知名學者任職或講學,使得河西走廊地區儒學昌盛。

河西走廊-河西文化

公元353年張祚廢侄自立,張祚是前涼的第七位君主,張軌的曾孫,雖然張祚繼承了張軌的崇文舉措,但並不是發自內心的真正尊崇學問。

張祚因血腥政變暴死街頭,張祚的弟弟張天錫掌握政權。

公元376年張天錫向大舉進攻的前秦國君主苻堅投降。

公元383年,前秦國苻堅南侵東晉,在淝水之戰中以絕對優勢敗給了東晉,前秦元氣大傷,兩年後苻堅被殺,前秦內亂。此時,前涼國張天錫的兒子張大豫起兵反秦,校尉王穆在酒泉發兵響應。後因生性多疑的王穆不聽郭瑀進諫盲目攻打功臣宿將索嘏,氐族貴族呂光趁勢進攻,王穆失利被殺,前涼復辟之夢破滅。

公元386年呂光割據涼州,建立後涼政權。

公元400年任敦煌太守的李暠在敦煌自立,在河西走廊西部建立了西涼政權。李暠,隴西成紀人(今天水秦安人),通曉經學,擅長文藝,創作的《述志賦》流傳至今,相傳是漢代大將飛將軍李廣的十六世孫,三百年後的唐代大詩人李白自稱是李暠的九代世孫。李暠在西涼建立初期就沿襲了漢晉以來選拔人才的制度,興辦教育,倡導儒學,親自策問世人、量才授官,西涼時期昌盛的文治之風在當時是獨樹一幟的。

公元439年鮮卑族拓跋氏滅北涼,河西地區長達140年的割據態勢就此結束,這是中國北方地區自西晉末期中原分崩之後首次迎來統一。

郭荷:

公元311年發生永嘉之亂,當時的,長安流傳歌謠“秦中川 血沒腕 惟有涼州倚駐觀”。

郭荷在此時逃難來到張掖馬蹄山下臨松薤谷,今甘肅秦安人,出身儒學世家,“明究群籍 特善史書”(《晉書 本傳》)。

張祚的使者請郭荷出山做主管教育的博士祭酒,郭荷婉言謝絕,想專心做學問。但張祚不斷派使者登門拜訪,郭荷無奈來到武威,另一位被迫出山的大學者宋纖與他一起成了陪太子讀書的賓客。

宋纖,敦煌效穀人,他在敦煌南山中刻苦鑽研儒家經典、開館講學。年邁的宋纖多次請辭,都被張祚阻攔,最終選擇以絕食自盡的方式保全學者的自由與聲名。

郭荷因為宋纖的悲劇以及張祚的無為,徹底失去了對前涼政權的熱情,主動請辭,張祚沒有阻攔,不久84歲的郭荷辭世。

郭瑀:

郭瑀,為郭荷的入室弟子,郭荷辭世後,郭瑀守喪三年。三年桑期滿後,郭瑀向臨松薤谷的深處走去,後寫下《春秋墨說》、《孝經錯緯》。郭瑀在山谷中向弟子們傳道受業解惑,並在馬蹄山開鑿石窟,原本只是為了安身而建的石窟,不久後成為了中國重要的佛教造像聖地(馬蹄寺石窟群),同時也成為了那個時代河西走廊上儒家與佛教兩大文明交匯的見證。

前涼國先祖的遺訓,加之河西走廊長久以來形成的崇尚學識的氛圍,張天錫即位不久便下達了大規模的賢才徵召令。張天錫向郭瑀發出邀請,郭瑀因老師郭荷的悲慘遭遇產生隱憂,並覺得靠篡權得到君主地位的張天錫與自己仁義道德標準相去甚遠,因此拒絕了張天錫。

郭瑀再次拒絕張天錫的邀請後,張天錫的使者就抓捕郭瑀的學生,郭瑀為了不牽連門人,被迫出山,對前景不抱任何期望。郭瑀出山不久後,張天錫的母親去世,郭瑀趁亂回到馬蹄山下。

河西走廊歸前秦統治之後,崇尚儒學的苻堅讓當地太守選派河西弟子向郭瑀求學禮制。此時酒泉的祁嘉、馬岌,武威的徐承根、陰仲達,金城的宗欽、趙柔等一大批儒學大家紛紛開館收徒,求學之風蔚然而起。

校尉王穆在酒泉發兵響應張大豫之時,向郭瑀求助,因是多年好友,郭瑀答應了王穆的求助,郭瑀聯合當地的大族索嘏招募軍隊和糧草。然而,生性多疑的王穆聽信讒言懷疑索嘏手握兵權將對自己不利,派兵攻打索嘏,郭瑀進諫稱大事未成卻殺功臣宿將,敗局將定,王穆卻一意孤行。郭瑀選擇離開,後不吃不喝餓死在酒泉南山。

劉昞:

劉昞,敦煌人,14歲向郭瑀求學。郭瑀去世幾十年之後,劉昞成為了河西士林的領袖。劉昞被北魏孝文帝譽為“德冠前世,蔚為儒宗”。西涼君主李暠親自拜訪劉昞,劉昞出任西涼主管文教儒林祭酒,李暠曾把自己得到劉昞比作劉備之得諸葛亮。

公元417年李暠去世,三年後西涼為匈奴建立的北涼國所滅,劉昞被北涼徵召,繼續在官學體系中從事著述與教學工作,成為五涼時期學術著述最多的學者。

此時的河西走廊也繼續著學術文化空前繁榮的局面,並形成了與中原地區相對應的地域文化系統,成績突出的還有以詩歌、詞賦、散文為主的五涼文學。北涼後期向東晉朝廷進獻了諸多典籍。

後記

河西地區戰亂造成的破壞相對要小,而歷代統治者皆注重文化教育,使得中原、河西兩大士人群體雲集河西。在那個天下分崩、豪傑並起的年代,不僅見證了河西五涼政權的百年風雲,更牢牢堅守著一份屬於學者的靈魂淨土與儒學傳承的使命。他們開辦規模浩大的私學與政府官學相輔相成,教育與著述並重,早就了五涼時期河西儒學昌盛的景象,河西走廊因此成為中國北方的儒學文化中心。

在中原儒學遭受重大打擊的時候,河西儒學獨樹一幟、異常繁榮。僅次於山東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的全國第三大建築群武威文廟相傳最早建於前涼時期,是儒家文化在河西走廊傳播繁衍的印證,此後,尊儒重教的文風在河西更加延綿不斷。

北魏拓跋氏推行漢化政策,儒學受到格外推崇,自漢延續至今的河西文化及學術隨之東漸,此後的隋唐承襲了北朝的政權系統。河西文化與中原文化、江南文化並列成為隋唐文化的淵源。

紛亂顛簸的命運,將中原文明引向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成為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重要一極。

標簽: 劉聰  郭瑀  王司馬  河西  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