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作者:由 Seramitoan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3-16

2012年,秋谷裕幸在其專著『閩東區古田方言研究』(下略稱為該書)裡認為學界對杉洋話的歸類有誤,杉洋話不該歸入南片(福州),應該歸屬北片(福寧)。結合南片其他方言的情況來看,書中提出的各種歸北證據實難支援杉洋話歸北的論點。

一、古田東鄕與閩東語的南北片

淸代,古田縣分東、西、南、北四鄕,東鄕以紅亭格(紅亭隘)為界分為大、小東兩部分,大東包括今日的大甲、杉洋、鶴塘、卓洋四鄉鎮,小東大致是今天大橋和吉巷兩鄉鎮。大東的大甲、杉洋和鶴塘三鄉鎮語言自成一體,卓洋與小東地區的語言靠近縣城腔。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閩東語的分割槽一般以清朝時期福州府和福寧府的界線為準,這也符合兩地歷史文化的實情。將當年兩府的界線代入到今日的區劃中就能得到下面的地圖。與今日區劃最大的區別就是屏南、古田屬於福州府,在語言上屬於南片。小區別大致有三個地方,一個是屏南東部壽山一帶的語言與周寧相似,屬於北片範疇,第二個是霞浦東南部海上的四礵列島、浮鷹島及西洋島的語言接近長樂話,屬於南片範疇。第三個是福鼎東南部的秦嶼(太姥山)鎮區說的是閩縣話,亦屬於南片。當然,下圖可能有疏漏,北片可能還有其他的地方使用南片的方言。另外,南平市延平區東部以及三明市尤溪縣東部也是南片的範圍,由於與主題無關,不屬於本文討論範疇,地圖上也不畫出來。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二、該書提出的歸北論據

該書提出了杉洋話的7條音韻特徵,其中有5條特徵(2、3、4、6、7)與北片相同,是歸屬福寧片的證據。另外兩條特徵(1、5)雖不能作為歸屬證據,但是該書認為兩條可以證明杉洋話與南片存在明顯的差別。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以下按照表中順序分別或分類討論這些7項音韻表現是否能做為杉洋歸北的論據。

三、時聲的音值

『戚林八音』的時聲在杉洋話的音値是 [θ],該書認為:在福寧片,[θ] 聲母更常見。……杉洋方言中很穩定的 [θ] 應該與杉洋靠近福寧片分佈區的地理位置有關。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時聲在閩東地區總共有3種音値。第一種是 [s],主要分佈於閩江幹流大片地區。第二種是 [θ],主要分佈在福寧地區、屏南、羅源、福清、平潭以及永泰中西部。第三種是 [ɬ],分佈在閩清中南部(延平區東南部等地)。從地理分佈上來看,[θ] 並非北片獨有的現象。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時聲3讀音大致分佈範圍示意圖(藍色斜線表示非[θ]讀法或並存其他讀法)

值得一提的是,閩縣話裡存在子音 [f],與 [s] 互為變體,所有 [s] 聲母的字均可以唸作 [f]。該書作者在其著作『閩東區寧德方言音韻史研究』中亦提到寧德市虎浿鄉的方言裡 [θ] 聲母…常讀作 [f]。從中似乎可以佐證時聲在閩縣話的早期音值應該也是 [θ],並且也存在 [f] 的變體,只是後來 [θ] 漸漸變成了 [s]。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在最初的時候,南片應該是廣泛存在 [θ],後來閩江幹流地區變為 [s],周邊的山區則繼續保留 [θ]。杉洋話的 [θ] 很穩定,並不一定就是由於其地理上靠近福寧地區,也可能是因為 [s] 的變化未波及到大東地區,或者當地未產生相關的變化。

從上面的示意圖可以看出, [θ] 在南片的北部是連片分佈,由西北的屏南延續到東北的羅源沿海,覆蓋了屏南、大東及羅源。若南片的北部只有大東或杉洋孤立地保留 [θ],那麼該書關於「杉洋 [θ] 的穩定端賴地理位置靠近福寧」的論斷可以成立。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因此,探析杉洋話 [θ] 很穩定的原因時,應該將屏、羅的情況加進來一並探析,不能拿杉洋的情況單獨論說。

值得注意的是,時聲在北片也不是完全統一地都是 [θ] 『閩東區寧德方言音韻史研究』裡同時也提到在寧德九都話只有 [s] 沒有 [θ],可見北片內部也存在變化。靠近福寧地區不一定就能穩定地保留 [θ] 這個讀音。『閩東區福寧片四縣市方言音韻研究』裡也提到壽寧斜灘讀 [s]。『北片閩東方言語音研究』裡提到霍童存在 [s] 與 [θ] 並用的情況,洋中的 [s] 有邊擦音的色彩,應該不是 [θ]。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四、寬韻調

寬韻調是個人常用的術語,它是指閩東語裡,引起韻母變為寬韻的聲調。以閩縣話為例,[i] 拼上平、上聲、下平及下入時,韻腹母音保持讀(窄韻) [i],但是拼上去、上入及下去時,韻腹母音變為寬韻 [ei],此時,上去、上入與下去就是寬韻調。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該書首先引用陳在上世紀80年代發表的文章,認為杉洋屬於下平、下去變韻的型別(韻母逢下平、下去變為寬韻),繼而認為變韻情況極其複雜的寧德等地的寬韻調也含有下平、下去,再接著推定杉洋與它們是一個體系的。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陳在福州方言研究裡關於變韻分類的描述

首先,陳在上世紀所做的變韻分類存在一些問題,可能出於某些原因,當時出版的一些縣市志方言卷裡所呈現的變韻情況都未反映在他的分類裡,或者與他的分類描述有一定差別。譬如,永泰縣志方言卷裡提到下平也是寬韻調,但是陳的分類裡,永泰屬於第四類,只有兩個去聲是寬韻調。再者,永泰嵩口、閩清阪東都是寬窄韻現象很豐富的方言,陳將它們歸入第一類,認為七個聲調都沒有變韻。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永泰縣志方言卷關於永泰城關話韻母體系的描述

同時,羅源縣志方言卷同音字表裡催韻字分化成 øy ɔi ui 三個韻,現將三韻的字剪拼在一張圖裡,可以看出 ɔi 韻下的聲調有下平(2)及下去(5)兩個,這就是説,羅源縣志方言卷所反映的寬韻調有兩個,這與陳的分類描述也有差別。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灰色刪除線表示該字不屬催韻

除了陳的分類有些問題之外,下平作為寬韻調也不是杉洋的專有。『閩東侯官方言變韻研究』(陳稚瑤,2014)裡提到羅源、閩清城關及白中、永泰嵩口都存在下平作為寬韻調的情況,『馬祖話音韻研究』(杜佳倫,2006)同樣亦提到下平作為寬韻調的情況。此外的還有資料未曾提到的閩侯洋裡,可見下平和下去作為寬韻調在南片也廣泛分佈,並非北片獨有。

此外,該書認為寧德虎浿、九都及周寧鹹村的寬窄韻現象極其複雜,未詳細介紹。『閩東區寧德方言音韻史研究』裡有三地的同音字表,現在從中選取部分字音,觀察「賓(*ing)」、「東(*oeng)」、「釭(*ong)」、「燈(*eng)」四韻在三地的讀音。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上圖的灰底讀音就是寬韻調,精簡之後得出以下的寬韻調對比表。可以看出,九都的寬韻調分佈情況與杉洋一致,虎浿、鹹村的寬韻調分佈與杉洋完全不同。虎浿、鹹村是都有上聲,個人覺得難以與杉洋歸為一類。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閩東(福州福寧)地區都有很多地方將下平作為寬韻調,觀察這些地方的整個寬韻調體系,還是可以做一些分類。首先,以(寬韻調體系裡)「是否同時存在上平」為條件,可分出「存在上平」的第一類。剩下的沒有上平的地點再以「是否同時存在上聲」,分出「存在上聲」的第二類。最後剩下的第三類就是又無上平亦無上聲。閩縣話下平不變韻,本文暫定為第四類。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將「存在下平變韻」的地點按上圖的類別代表色在地圖上標出來,就可以得到以下的結果。從中可以看出,第一類完全分佈於北片境內,第二類分佈於周寧和寧德兩縣,在屏南縣境內的藍點是壽山鄕白玉村,這裡的話與北片的周寧話相近,或許可以説明第一與第二類只分佈在北片方言裡。杉洋所屬的第三類分佈主體在南片,深入到閩清永泰山區,該類在北片只分佈於寧德中南部及周寧縣城,因此,第三類其實更像是南片的特徵。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4類寬韻調大致分佈範圍示意圖

這也揭示一個事實,南片存在下平變韻的地方,寬韻調體系不包含上平、上聲。北片存在下平變韻的地方,寬韻調裡基本上會並存在上平或上聲。從這個方面來看,杉洋話的寬韻調體系是十足的南相,下平變韻及其變韻類別似乎難以作為杉洋歸北的論據。

五、大韻字及桸韻字的讀音問題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該書所說的「拖」類字大致等於戚林八音的「歪」韻裡讀話音的字,這類字我將其獨立成一個韻,稱為「大」韻。在杉洋話裡,大韻讀作 ua 韻,成為該書將杉洋話歸北的證據。但是該書並未直接解釋為何南片的福清也讀 ua。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永泰縣誌方言卷裡提到永泰西部的嵩口也存在「我」讀 ua 的現象,我的朋友在後期調查嵩口話音系時也證實了這個情況,並且發現永泰由中南部至西部大樟溪幹流區域都是讀 [ua]。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該書所說的「鵝」類字大致是戚林八音的「雞」韻裡的部分字,這些字在福清等地讀為 ia, 不讀 ie,這類字我將其歸入「桸」韻。杉洋話裡,鵝、蛇等字的話音讀作 ia 韻,這也是該書將杉洋話歸北的證據。但是南片讀 ia 的地方並不少。在羅源、閩清中南部、永泰中西部及長樂鄕間都可以尋到 [ia] 讀音的存在,例如閩清白中話:蟻 [ŋia²⁴³]、鵝 [ŋia³⁵] 、奇 [kʰia³⁵]、蛇 [ɬia³⁵]。

下圖展示了大韻與桸韻各種讀音在福州及福寧地區的大致分佈範圍。從中可以看出南片讀音紛呈,大韻讀 ua 並非北片獨有,桸韻讀 ia 更是有廣泛地分佈範圍。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大韻及桸韻各種讀法大致分佈範圍示意圖(橘色斜線表示並存 ua 或 ia 的讀法。uai 或 ie 區域內藍色斜線表示部分或個別存在 ui 或 ia 的讀法。ui 或 ia 區域內藍色斜線表示部分或個別存在 uai 或 ie 的讀法)

北片東部沿海霞浦、福鼎及北部的壽寧縣多數地方讀 [ua] 的區域與杉洋反而不相連,其中隔著福安、周寧、寧德讀 [o/uo] 的區域。因此,讀 [ua] 的杉洋其實與福清、永泰西南構成了 [ua] 在南片最後的陣地。

桸韻在北片讀 [e/ie] 的區域將讀 [ia] 的區域分隔開,杉洋與北片讀 [ia] 的區域同樣不相連,反而與南片讀 [ia] 的區域連成一片。可能南片的 [ie] 並未擴張的範圍不若 [uai],所以比起 [ua],它在南片的分佈範圍更廣。

屏南東部的代溪讀 [uo]、[ie],跟著寧德一起變化。杉洋亦與寧德接壤,杉洋話若是北片的方言,它的 [ua] [ia] 也應該隨寧德話一樣變為 [uo] [ie] 才是,但事實卻不是這樣。

在大韻桸韻的讀音上,杉洋所在的大東地區與北片有著明顯的分界線,表現出與北片鄰近區域毫不相融的樣子。因此兩韻的讀音似乎難以作為判定杉洋歸北的論據。

六、杉洋話寬窄韻的體系

該書選出效攝宵、蕭兩韻與流攝候韻的部份字,比較了杉洋、大橋和戚書的讀音,又選出山攝部分字比較了三者的讀音,最後指出:

以上三例大橋都符合『戚林八音』,杉洋則發生了『戚林八音』中觀察不到的分化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其實,這是戚書中「秋」、「燒」、「溝」三個韻母在杉洋話發生變韻後,產生了韻類合併的情況,該書未釐清其中的情況,便以為杉洋話發生了戚書中觀察不到的變化。

實際情況是秋韻的窄韻是 [iu],寬韻是 [eu];燒韻的窄韻是 [iau],寬韻也是 [eu];溝韻的窄韻是 [iau],寬韻是 [ɛu]。燒韻的寬韻字併入秋韻,造成兩韻的寬韻字合流,因此出現「搖」和「油」同音。燒韻和溝韻共用窄韻母 [iau],溝韻的窄韻字併入燒韻,因此,「燒」和「搜」變成同音字,都讀 [θiau]。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上表韻母讀音欄的內容簡化成下表之後,就更加明瞭地看出三韻的寬窄韻情況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了。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該書同時又指出:

山攝…大橋主要讀作 [uoŋ uok] 韻,與戚林八音一致。杉洋主要讀作 [ɔuŋ(α類) ɔŋ(β類)] 韻、[ɔuk] 韻或 [uoŋ uok] 韻,與戚林八音不一致

,之所以該書作者認為四字的杉洋音與戚書不一致,發生了『戚林八音』中觀察不到的分化,依然是該書作者未釐清光韻的變韻情況。實際情況是光韻拼讀上去、上入、下平和下去時發生變化,窄韻為 [ɔuŋ, ɔuk],寬韻為 [uoŋ, uok]。同時,釭韻也是同樣的情況,只不過釭韻韻母逢下平和下去變為寬韻 [ɔŋ]。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簡化上表韻母讀音欄的內容之後,可以得到下表。光韻窄韻共用兩個韻母 [ɔuŋ, ɔuk]。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該書又提到另有三組韻母之間的區別不明顯,即 [ɔi] 和 [ɔ] 兩韻、[uoi] 和 [uo] 兩韻、[ɛiŋ/ɛik] 和 [ieiŋ/iek] 兩韻,並結合上述幾韻的情況,指出:

杉洋方言與『戚林八音』之間的韻母差異相當大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筆者在早年調查過杉洋鄰鎮鶴塘話,兩者是同一個系統的,差別不大。鶴塘話的[ɔi]和 [uoi] 拼寬韻調時,「母音韻尾」[i] 脫落,因此,「代」與「道」同讀為 [tɔ];「跪」讀為 [kʊ]。杉洋話 [ɔi]和[ɔ] 兩韻、[uoi] 和[uo] 兩韻的區別不明顯也是這個原因造成,或者說,鶴塘話已經完成了[i] 的脫落過程,(從該書的描述來看)杉洋話的脫落過程應該也接近完結。

[ɛiŋ/ɛik] 和 [ieiŋ/iek] 的問題也是一樣的。戚林八音中的天韻和燈韻在鶴塘話裡亦依一定條件發生合併,情況很類似杉洋話的光、釭兩韻。不過,兩韻在杉洋話依然保持著非常明顯的對立,分別為 [ɛiŋ/ɛik] 和 [ieiŋ/iek]。當然,在該書的杉洋話同音字表裡可以看到兩韻不少字相混了。結合鶴塘話的字例來看,天、燈兩韻在杉洋話雖然發生混淆,但還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著對立,兩韻處於併韻前的最後一個階段。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杉洋話的寬窄韻現象在表現形式上與閩縣話、福清話有較大的差別,按照閩縣話、福清話或中古音的角度去看,必定覺得很混亂。將杉洋話的讀音體系代入戚林八音音系這個框架裡,整個寬窄韻背後所隱藏的規律就全都明晰起來了。從中不僅説明杉洋話與戚林八音韻母的對應關係很嚴整,也説明用戚林八音可以觀察杉洋話的韻母變化。

七、調值問題

閩東南北兩片內部存在很多種調值體系,若單看舒聲調的話,地域分佈最廣的調值體系可能是以霞浦話為代表的賞聲高降派(53),其次是以閩縣話為代表的賞聲低平派(22)。在這方面,杉洋話屬於高降派,這也是古田城關話的調值面貌。

在入聲調的調值方面,確實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片內同質性,因此學界認為

入聲調値南片多是陰入低,陽入高,北片多是陰入高,陽入低

。當然,屬於南片的屏南城關話在這方面是個例外。就入聲調的情況來看,杉洋話的表現與古田城關話一致,也是南片特徵,但是該書卻不這麼看。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該書先是認為寧德虎浿周寧鹹村的陽入 3 是

低短促調

,接著又寫到:

杉洋的陰入

(35)

和陽入都是高短促調

只不過是陰入帶有升勢而已

,認為杉洋話的兩個入聲都是高調,屬於福寧片第一類從而否定杉洋話入聲調值的南片特徵。這裡有3個問題需要探討。

首先,同樣都是3的調高,為什麼在寧德周寧兩地的聲調體系類是低調,到了杉洋就變成了高調?

其次,學界所説的「陰入低,陽入高」是兩個入聲調值互相對比時的表現來論其「高」與「低】,並非把某個入聲單獨拿出定其調是高還是低。譬如 3 和 5 對比時, 3 是低調,但是 1 和 3 做對比時,3肯定算是高調。

最後,福寧片第一類的陰入、陽入放在一起對比時,確實是非常明顯的陰高陽低,而杉洋話的表現則不一定與福寧第一類一樣。我把上圖杉洋的調值剪下到第一類調值表裡,得到下圖的結果,杉洋話入聲調的高低情況應該是一目瞭然。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現將杉洋、鶴塘等閩東其他地方的調值放在一個表裡,學界所説的南片

陰入低,陽入高

可以非常直觀地體現出來,也能看出杉洋話入聲調值與閩縣話、長樂話如出一轍,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因此,在調值上,杉洋話的面貌與古田城關是一個性質的,舒聲調是北片特徵,入聲符合南片特徵,並非該書説的杉洋話調值屬於福寧片第一類。

八、變調歸類問題

戚林八音的入聲韻有 -ʔ、-k 兩套韻尾。拼讀前者的入聲調我稱為甲類入聲,拼讀後者的入聲調我稱為乙類入聲,入聲分上下(陰陽),於是就有四個入聲調:甲類上入(-ʔ)、甲類下入(-ʔ)、乙類上入(-k)、乙類下入(-k)。該書認為北片甲類下入的變調規律與下去相同,是北片特徵,南片沒有。杉洋話的甲類下入變調規律同樣與下去相同,因此這是杉洋話屬北片的證據。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該書在註釋裡提到南片只有連江方言是例外,不知為何連江被視為「例外」而不被視為南片也有這個變調情況的證據。實際上,閩縣話核心區域也有類似的情況。福州方言志裡就提到部分情況下入與下去變調規律一致的現象。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將方言志裡下去變調詞例剪下排列到下入變調詞例之後,很容易就能看出兩個聲調的變調規律是一樣的。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實際上,更廣泛地情況是下去的整套變調規則是適用於甲類下入的。以下是閩縣話裡下去及甲類下入字在七個聲調前的變調詞例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將調值整理成表,可以得出下圖,下入1(即甲類下入)與下去的變調規律是一致的,下入2(即乙類下入)的變調與下去不同。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目前兩個入聲的變調規則已經相混不分了,「日子」既可以說 nik53 tsi22, 也可以説 nik2 tsi22,「白菜」既可以説 pai53 zai213, 也可以説 pa21 zai213。但是,不論是否相混,都表明閩縣話也存在甲類下入與下去共用同一套變調規則的情況。

九、南北片的共性與差異

閩語在福建東部形成以來,東部地區在福建省內的一級行政區劃上長期是一個整體。元朝(1286年)時設立福寧州之後,依然歸屬福州路管轄,明取代元之後,福寧州被撤,百餘年之後(1473年,明中期)再次設立福寧州,此時才脫離福州府管轄。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閩東語的全面分離應該是由明中期開始的,對比漳州、泉州在元朝之前就已經分立,福州福寧的分立時間並不長,兩者語言之間的分化並不十分深入,所以深層次的差別並不多。透過前面的論述也可看出,有些看似在某片集中體現的特徵,卻在另一片的某些地方連片或點綴地存在,這都說明閩東語內部雖有不少差別,內在聯絡卻很緊密。因此,要想將福州福寧的語言分開,就不能只往語言底層去尋找差異點。畢竟,福州福寧是同源的,福寧有的,福州也有,福州有的,福寧未必沒有。

個人覺得同源語言的大量差別應該是從分離之後開始產生的。在福州福寧兩地分離之後,各自發展過程中各自產生的新變化才是兩者的區別之處。最大的區別之處應該是漢字的文音,探討南北分片應該從這裡入手。在諸多文音中,個人覺得「資次思」三字讀音最有代表性。下表列出這三字及橋在閩東各地的讀音。

杉洋話的歸屬--兼論福州福寧的差異及分片

從表中可以看出,在南片,這三字都讀 [y](及其變體[ø]、[øy]),僅羅源存在 [u] 的又音。在北片,這三字讀音是 [u](及其變體[o]、[ou]、[ɔu]),唯一例外是霞浦讀為 [ø],這是可能是霞浦作為府城受福州音影響所致,霞浦下轄的長春鎮就讀為 [o](字表裡未查到次、辭的讀音,故從略)。這三字讀音大致顯示出了南北的界限,僅羅源和霞浦不能被確證屬於各自的片區,因此就要以「橋」的讀音作為輔助,羅源讀為 [kyø] 與南片所有點都一致,霞浦讀為 [keu],來自 *kieu,這是北片的特徵。表裡杉洋讀音與南片各點並未差別,這也正好說明它的屬性。

當然,在表層的漢字讀音上還可以尋出一些南北差別,礙於篇幅就不細説,僅擧兩例。一是「祝」字在南片讀撮口呼,在北片讀合口呼,南片的例外是福清存在合口呼的又讀,北片的例外是寧德讀撮口呼。「登」字的韻腹母音在南片來源於 [e],在北片來源於 [ø](丟失撮口呼的方言變為 [e]),南片沒有例外,北片的例外是寧德讀音與南片相同。在「祝」、「登」兩字韻腹讀音上,杉洋依然無一例外地表現出南片的特徵,甚至於入聲調值面貌完全北相的屏南城關及屏南代溪都是南片的特徵。反倒是作為北片的寧德表現出很強的南片特徵,或許這也是第一版中國語言地圖集將其歸入南片的原因。因此就我看來,寧德應該也是南北片的過渡地帶,而非北片的核心區域。

福州府與福寧府的語言、人文風俗在四、五百年的時間裡漸漸分化,在此基礎上劃定閩東語南北片的大致範圍並無不妥,這也是閩東地區歷史、地理及人文現實的綜合體現。閩東語的範圍並不大,人口也不多,根據語言事實對南片邊界做小調整是可以的,但是,突破當前的南北劃分現狀,大範圍地修改閩東語第一層級的劃分,重塑南北片,個人覺得實在無必要,亦太大的意義。閩東語各地之間差異明顯,又都有千絲萬縷的聯係,用任何的標準都可以造出新的閩東語分片方案,但是這對閩東語的研究有什麼意義?現在真正要做的不是重新劃分南北片,而是南北片內部如何分出各小片,總結各小片之間的音韻及詞彙差異,推演出差異產生的過程,將各過程整合到宏觀層面釐清閩東語歷史演變。

十、結語

縱觀該書的全部論述過程,個人覺得該書未深入剖析杉洋話韻母體系,釐清寬窄韻及(音韻發展造成的)併韻之間的關係。同時,該書未能靈利地理解、使用戚林八音音系,以致不能釐清、發現杉洋話與戚林八音之間的對應關係,導致該書無法從整體上把握杉洋話韻母的動態變化,最後將整個韻母音系裡的音韻變化歸納為「發生了戚林八音中觀察不到的變化」。

閲讀該書作者的著作時,個人感覺作者深耕北片的同時,似乎對南片的複雜性及其研究價值認識不足,對南片整體的音韻情況瞭解不足。同時,也感覺作者將南片與閩縣話及戚林八音畫上了等號,做南北對比時,凡事閩縣話不存在的特徵就不是南片的特徵,又以閩縣話的標準去衡量南片各地的方言,與閩縣話的框架不合的方言就要從南片分出去(所以本書之後的研究裡作者陸續將福清、屏南畫出南片),這種做法亦是該書錯將杉洋歸入北片的原因。

儘管存在以上不足,必須著重指出的是,該書作者對閩東地區的閩語抱持著一份至真至誠的熱愛,對這片領域的耕耘也用力甚勤,出版了多本著作,讓學界及世人得以見識到閩東地區的閩語面貌,他在這方面的貢獻在目前閩語學界不算第一也算第二了。

幾年前,有人私下問我如何看待杉洋歸北的問題,我簡單地做了回答,後來我抽空將回答整理成一篇11頁的文章,私下發給近友閲讀。之後,我一直未再關注這個問題。

去年有人發給我一張網友自製的福建語言地圖,其中杉洋已被劃入北片,我覺得有必要將當時的回答內容公開出來,表達與該書不同的看法。礙於俗務纏身等原因,直到這幾天才完成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架構及論述內容大體脫胎於那篇11頁的文章,本文一些繁體字的讀音表就是那篇文章的截圖,有些文段也是直接從那篇文章裡複製過來。不過,這篇文章不是學術論文,格式上與那篇文章就有較大差別。相較11頁的文章,這篇文章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及圖表。相較11頁的文章,這篇文章的內容更新也更多。

為了更直觀地反映出某些音讀在南北片的分佈情況,我還製作了示意地圖,這是11頁文章裡沒有的內容。製作地圖時,得到了 @西鄉儂 的熱情幫助,提供了大量的資訊以及修正建議。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地圖都是粗糙的、大致的示意圖,配合相關敍述來使用,如果各位發覺其中有錯,希望指正。因為未全面調查過,所以圖內繪法不一定精確,不能視為正式正確的語言圖。

標簽: 南片  北片  杉洋話  杉洋  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