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作者:由 請叫小許寫稿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0-09-13

電影 ·

前言

對於昆汀的瞭解,我並不深刻,只是因網媒對它獨特的評價,才讓他在我的記憶力留了那麼一點兒位置。即便是有幸看過了他的成名作《低俗小說》,也沒能因此就對他產生多麼深刻的印象(其實這部電影我當時並沒有看得很懂)。

昨晚看完《被解救的姜戈》,才略微明白了昆汀在電影藝術上的張力體現。

《被解救的姜戈》不是一部充滿深度的內涵電影,它的特點主要在於足夠有趣,是一部荒誕至極的黑色幽默電影。

但如果從整體來看,這部電影的劇情相當完整,各個情節間的銜接,也不會讓人感到違和,起承轉合上面做得相當優秀,哪怕它明明剝去了“邏輯”,卻絲毫不會影響觀看體驗,反倒因為這些邏輯的刻意缺失,而叫人為之驚歎:原來電影真的可以這麼拍。

這便是我看完《被解救的姜戈》這部電影后,對昆汀的最初有的感想。

但在這篇影評中,我最想聊的,還是角色的形象刻畫。

舒爾茨不是正人君子,更不是正義的執法者

先來說一說舒爾茨吧,這個人物應該是我和觀眾情感認知偏差最大的,對此請允許我給出一個提問:你們是否覺得舒爾茨是一個好人?

大家可以直接給出自己的見解,接下來我會從影片的情節出發,給出自己的想法,看完後你也許會些許改變對這個人物的看法。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有朋友這麼跟我說過:舒爾茨是正義堅定的執行者,一言一行都嚴格按照法律秩序,他之所以捨棄體面的牙醫身份,投身於賞金獵人行列是為了行俠仗義,而最終殺害卡爾文是出於對法律的絕望。

對此我倒有另外的解讀,導演或許從來就沒想把舒爾茨設定為一個充滿正義感的人,因為影片中並沒有多少細節能佐證這點。反倒是在故事開始,兩位白人因拒絕將姜戈賣給他而落得挨槍子的下場給了我比較大的印象,試問那兩位騎馬的白人有未違反任何法律?要知道奴役黑人在當時也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對於這場悲劇事件,影片敘述得也很直白:舒爾茨的行動主因純粹是利益導向,白人用槍威脅著驅趕他也是因為舒爾茨的冒犯而採取的必要自保手段,警惕是應該的,因為當時已是深夜,在荒郊野嶺這樣的環境下,誰能擔保自己好不容易買來的馬匹和黑奴不被劫走?可最終,他們還是慘死在舒爾茨和黑奴們的槍下,而

這場悲劇的導火索,不是什麼為了解救黑奴,本質上還是買賣糾紛。

他之所以要買姜戈,是因為他需要利用姜戈來完成任務。這樣一想,我真沒看出舒爾茨有多少正義感,觀眾之所以對舒爾茨有好感,是因為影片敘述的角度問題。

至於舒爾茨放棄牙醫這個體面職業的原因,影片中缺少足夠的說明,整體上看這對於影片的整體劇情走向也並不重要,這個設定不像是為了說明什麼,更多是為了劇情的展開的而服務的。

關於舒爾茨的人設,從影片中可以提煉三個特點:

其一是他似乎是黑奴們忠實的擁護者。

但若是理性分析,不會覺得舒爾茨對黑人有多麼喜歡,頂多只能說明,他有著自己強烈的主見(這一點可以在他寧願死去也不願和卡爾文握手看出),不會因主流觀念而對黑人充滿偏見,他後來對姜戈好更多也是基於出生入死後而衍生出的同伴之情。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影片中有個情節:舒爾茨在陪同卡爾文去往莊園時,見到了企圖逃跑的黑奴被看守人抓住,出於殺雞駭猴的目的,要即將被狗撕咬,他提出要買下對方。

當時,所有人都對此大驚失色,姜戈也嚴厲地阻止了他,於是他很快又改變主意了。就如我們前面所強調的,舒爾茨是一個主見性很強的人,能夠讓一個充滿主見的人如此輕易改變主意,只能說明他救對方並非自己本意,更像是因為適應不了這樣的場面而採取的本能動作。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回想起舒爾茨在剛帶姜戈時,他對姜戈說自己鄙視奴隸制,眼神看不出什麼有怎樣的情緒在表達,似乎這麼說主要是為了安撫姜戈,自己和其他白人不同,沒有任何惡意,然後好讓姜戈配合他完成賞金任務。從舒爾茨對待剛買下的姜戈的態度可以看出,舒爾茨確實鄙視奴隸制,但也只是鄙視,並不等於憎惡,也不代表他就要和奴隸制抗爭到底,更不是對正義有多麼堅守,他更多像是滿不在乎。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舒爾茨擁護的不是黑奴,而是一個人能夠以人類身份死去的基本權利。

其二是舒爾茨達成目的的手段。

舒爾茨在發現姜戈妻子落在卡爾文手中後,他本可以花大錢直接買下姜戈的妻子,他卻非要繞那麼大的彎,騙卡爾文說是要和他做買賣——進行黑奴格鬥場業務,在談判已快成定局的時候,才說想順便帶走姜戈妻子布魯姆希達。

影片中舒爾茨自己對此行動的解釋是卡爾文可能不會同意出賣布魯姆希達,但這個說辭顯然站不住腳。因為布魯姆希達的臉上因為逃跑而烙上了印記,而且也不適合幹家務活,因此值不了幾個錢。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布魯姆希達值不了幾個錢,為何舒爾茨就如此篤定卡爾文願意出賣他的寶貝“格鬥黑奴”,反倒不願意用一個不值錢的女黑奴去換一個心動的價錢?要知道卡爾文字質上是一個商人,商人最在乎的就是收益,只要你出價足夠高,沒有在他手上買不到的東西。事實上,當舒爾茨的計謀被識破後,卡爾文也主動提出了要舒爾茨花一萬兩千塊來買下布魯姆希達。

我能想到的唯一解釋是:

舒爾茨並不甘願明買明賣。

對卡爾文這樣的鉅富來說,他是不會理會一樁小交易,因此要買下布魯姆希達,必定是要出一個離譜到幾乎等同於給卡爾文白白送錢的價格。

可如果是這樣的話,卡爾文是很高興,但舒爾茨就不太樂意了,因為他雖然對姜戈很好,但不代表他也會對布魯姆希達那麼好,真要這麼交易,自己多半也得掏錢,他不想吃這個虧。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如果用一個離譜的價格在換取布魯姆希達的同時,還能再換一點真正值錢的東西,從交易上來倒也不太虧,但是舒爾茨顯然即便如此,也不想好好交易,因為“格鬥黑奴”對他作用不大,出於他沒有任何關於“格鬥黑奴”的商業資源,買走後也轉賣不了幾個錢,再說他對黑奴買賣沒有任何興趣。所以最終在和卡爾文敲定買賣後,身上明明就有足額的現金,卻還想著延後交付,說明他本質上是打著“空手套白狼”的主意,想給卡爾文下套,這反映了舒爾茨有著作為商人狡詐的一面。

就舒爾茨的目的動機而言,我們再回到影片的開頭,因為執意要得到姜戈來達成自己的目的而不惜打死兩位騎馬者,這兩個橋段都說明舒爾茨有著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個性。

所以,比起說什麼舒爾茨為了執行正義而放棄當牙醫,喜歡冒險反倒更容易叫人信服。

其三是舒爾茨的紳士尊嚴。

影片中有個橋段令觀眾們印象深刻:卡爾文在非要逼迫舒爾茨握手的時候,舒爾茨本可以遂從了他的願,然後大大方方地踏出卡爾文的莊園,但他卻寧願選擇了殺死卡爾文,寧願選擇死在這裡。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舒爾茨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對此,我們完全可以結合劇情的細節來分析。

當時的故事場面是:舒爾茨在交易在卡爾文威脅下被迫達成後,舒爾茨憤怒難忍,孩子氣般地多嘴了一句:通常我都會對人說再見,但唯獨對你,我會說“別了”。

而卡爾文心情本來很好,結果因為舒爾茨的這一句話而被激怒,於是才有了卡爾文寧願不賺這筆錢也要和舒爾茨握手的後續。僅從這個情節入手,我們至少可以提取出三點資訊:

第一點是舒爾茨很有主見;

第二點是卡爾文很愛錢,也很有自尊;

至於第三點,便是舒爾茨狡詐有餘,卻缺少商人的心機與圓滑,簡單來說,就是他不擅長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

這一點在他們和卡爾文一同前往莊園的路上,舒爾茨因為適應不了人被狗撕咬的場面而打算買下逃跑的黑奴也能充分印證。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要知道舒爾茨扮演的可是販賣“角鬥黑奴”的商人,既然是這樣的身份,自然見慣了這類不人道的場面,出現這樣的反應實在離譜。舒爾茨太不擅長偽裝和演戲了。

反倒是姜戈強裝鎮靜,在順利騙過卡爾文的同時,還為舒爾茨圓了場,並給他上了一課:黑奴的命對於奴隸主來說不算什麼,比玩具還廉價,這一點他比舒爾茨清楚很多。如果太把黑奴當人,就別想完成這次的任務。

舒爾茨確實是沒有種族歧視觀念,但這並沒有代表他是什麼正人君子,他至多隻是有著自己的紳士原則:人可以被槍打死,可以死在戰場上,但不能以這麼屈辱的方式死去。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分析到這裡後,舒爾茨僅僅為了避免握手,而不惜射殺卡爾文的動機就不難理解了:一方面是舒爾茨覺得卡爾文很low,無知到甚至不明白自己仰慕的大仲馬其實也是黑人血統。如此低階的人,遠沒有和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的人,是不配和自己平等交往的;另一方面就是舒爾茨不懂偽裝、不願隱忍,為了自尊而死扛到底。

至於卡爾文,看過有人分析說舒爾茨不願握手是因為不願意承認奴隸制,對此我想再強調一遍卡爾文作為商人的身份。

商人最在乎的始終是利益,至於別人是什麼主張,是奴隸制的反對者還是捍衛者,只要沒實質上侵犯他的利益,又與他何干?

因此最恰當的解釋是:卡爾文之所以堅持要和舒爾茨握手,就是因為舒爾茨冒犯了他。既然你這麼自作清高,非要覺得自己是比我高人一等的文明人,那麼我還非得和你握手不成,你們這麼大費周章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姜戈妻子嘛?我倒想看看是姜戈妻子重要還是你的死皮臉面重要,我TM就是要打你的臉。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這樣的設定,難道不更符合大家對昆汀的認知:豪爽、蠻橫、簡單粗暴。

說到這裡,舒爾茨的畫像就非常清晰了:

鄙視奴隸制、膽大狡詐、為達目的而不折手段、卻有著一套自己的紳士原則,並將這套紳士原則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上,一切的目的都要為這套紳士原則讓步,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從某種層面上來說,卡爾文也是受害者

在解讀舒爾茨的時候順便也聊到了卡爾文的部分人設,因此我們再趁熱打鐵地繼續對這個角色展開說明。

如果只是單純從角色定位來說,卡爾文似乎是反派,但如果結合歷史來說,卡爾文也許並非有你認為得那麼壞。

當然,這不是說卡爾文就是一個好人,問題是取決於你是以一種怎樣的角度,因為正義的定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具有歷史的侷限性,會隨著歷史主流觀念的變化而變化。

比如說,辱罵他人、尤其是父母和官員,是非常惡劣的行為,但並未被列入刑法,大多時候也不會和“邪惡”、“惡魔”一詞劃上等號。如果是在唐朝,是可以被處死的,而這種嚴格的法律,在當時就是正義。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這個道理放在那個時代的美國也是一樣,黑奴並未被視為人類,而是和豬、羊等牲口一樣,是種植園主的貨物。主人無論怎麼處理自己的貨物,都不過分,這個道理就和今天宰殺牛羊一樣,雖然殘酷,但並非是不正義的,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我們見人不打招呼也會被視為非正義,這便是正義和歷史的聯絡。

明白這一點,再去看電影,就不會覺得卡爾文有什麼問題了,因為他確實是在處理自己的財產,只是恰巧卡爾文的這個“財產”,對主角來說意義非凡,說到底,還是一個影片的敘述視角問題。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因此,客觀來說,卡爾文死得其實挺無辜的(再強調一遍是結合歷史的角度),從影片為我們交代的情節來看,卡爾文沒有違法犯罪,卻差點受到舒爾茨和姜戈的矇騙,後來在管家的提示下識破了兩人的圈套,好不容易扳回一點臉面,卻還要被舒爾茨嘲諷鄙視,傷透自尊。最後他想要透過和舒爾茨的握手來挽回自尊,卻意外悲慘地死在了舒爾茨的槍下,如果是以那時的主觀思想來評判,卡爾文可以說是到死也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至於影片中卡爾文吩咐手下用槍威脅舒爾茨和姜戈,目的也非常單純,為的是保護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假若舒爾茨拒絕支付這筆錢,他按照自己的許下的話打死了姜戈妻子,儘管這是他對自己財產的處理,但也指不定這兩個瘋狂的騙子會做出什麼事來。

假若舒爾茨拒絕購買,卡爾文會開槍打死姜戈妻子,但不會對舒爾茨他們動手,除非是對方威脅到了自己的生命。舒爾茨有著自己的紳士原則,卡爾文有著商人的原則,但相對比之下,卡爾文其實比舒爾茨更像是守法公民,因為我作為觀眾,在影片中只看到了舒爾茨犯罪,而沒看到卡爾文犯罪。

是不是這樣一分析,就覺得卡爾文好像也沒有那麼壞了?

老管家才是真正的反派

影片中有一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當見到姜戈騎著馬兒,由白人守衛們並排散開歡迎著朝莊園緩緩而來時,黑人老管家眼神先是高興,然後是驚歎、困惑、最後變成了憤怒,內心情感的轉變真實而又精彩,將這個角色的人設展現得淋漓盡致。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黑人老管家無疑是奴隸制最忠實的捍衛者,雖然他也是黑人,但這不妨礙他覺得自己有一顆白人心,事實上他在莊園的地位和權威確實遠高普通黑奴。

老管家支援奴隸制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個制度的存在,才使得他有了那麼多可供他使喚的人,進而將他襯托得十分高大,這也佐證了老管家也有著恃寵而驕的個性,比如說當首次見到騎馬的黑人姜戈後,他的價值觀幾近崩塌:就連我都沒騎過馬,他一個黑人憑什麼騎在馬背上,這不是顯得他的地位比我還高嘛?不行,我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在影片中老管家的表現也非常有趣,當見到他的主人卡爾文時,他沒有去迎接,因為他的注意力全放在“這個黑人為什麼騎在馬上”這件事的思考上面了,反倒是卡爾文主動和他打招呼。作為一個黑人,對此他本應該感到滿是榮譽,但他卻並不太領情,回覆說“好個屁”,然後毫不禮貌地對問他主人:這馬上的黑人是誰啊?

被解救的姜戈:看似好人其實狡詐有餘,看似反派其實是守法公民

就連後面的玩笑,也開得非常粗魯,然後矛頭又直指姜戈,可見他對於姜戈受到他主人款待一事,已經嫉妒到憤恨難平了。這種感覺,就好比受盡寵愛的狗,見到自己主人對另一種好的時候,恨不得立馬就衝過去咬死那條“野狗”。

後來在晚宴上,老管家也非常在意姜戈居然能夠和白人一樣坐在餐桌上,因此非常用心地表現自己,並且每當主人卡爾文開玩笑時,老管家生怕沒人知道他能夠get到笑點似的,屬他笑得最誇張,彷彿他就是這個圈子似的。

他的這些表現,其實是給姜戈看的,他是在暗暗和姜戈較勁,想向姜戈表明自己的地位不比他差,因此當卡爾文姐姐提示布魯姆希達一直盯著姜戈看時,管家牢牢咬住了這件事不放,一陣猜疑後,頓時興奮無比,抓著布魯姆希達進入後房質問。

同為黑人,但是老管家對姜戈卻是最歹毒的,他最見不得自己的同類能夠享受這一切,表面上看老管家是背叛自己的種族,實際上他是對自己權利的過度敏感,因為正是因為奴隸制的存在,才使得他在整個黑人群體中,佔據了最為頂尖的位置,這一類人,往往比作為壓迫者的白人更懂得壓迫自己同類。

無論是從人設還是情節來分析,老管家才是最大的反派,他的存在直接導致了劇情中最關鍵的兩次反轉,而且他的死是在反面人物中最末後的位置。

to the end

以上便是筆者小許對這部影片的全部解析,本來以為很快就能結束,但寫著寫著不知覺便到了五千多字,其實有很多的部分可以省去,但擔心因為解釋不夠充分而導致讀者對我的意思產生誤解,因此只好將每個分析的理由也補充上去了。

最後,很高興各位讀者對小許《櫻花莊的寵物女孩》、《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兔女郎學姐》這兩部漫評作品的肯定,我會在近期將它們的後續的漫評補充完整,這麼久沒有更新,真的十分抱歉。

本文來自公眾號:安若小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