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動漫

在盧梭的《愛彌兒》那裡,柏拉圖的《理想國》復活了

作者:由 慧小田哲思學 發表于 動漫時間:2019-06-01

作者江緒林,原題《盧梭<愛彌兒,或論教育(Emile ou De L’education)>摘要》/ 2012年4月30日星期一發自豆瓣書評

很久以來他們都認為我是遊蕩在夢幻之鄉,而我則認為他們始終是停留在偏見的國度。——盧梭,1762年《愛彌兒》p。357

【按語:《愛彌兒》是一部讓我瞠目結舌的天才之作:細膩生動的想像力、感人至深的情感和語言、愛慾與自由的對峙、宗教意識的靈性沉迷與斯多葛學派自然與命運意識的寧靜之間的張力、對凡俗和政治的尊重和最終放棄……在盧梭的《愛彌兒》那裡,柏拉圖的《理想國》復活了,而且以更真實的方式——復活是因為同樣藉助獨白或對話的文學體裁,不過在盧梭這裡也具有獨特的特徵即將不同的概念框架都納入同一個敘事中而不至坍塌;更真實是因為活生生的愛彌兒的經驗代替了哲人的談論,而諸如斯多葛的命運意識、基督教等後柏拉圖時代的資源被引入其中。

康德曾說:“我渴望知識,不斷地要前進,有所發明才快樂。曾經有一個時期,我相信這就是使人生命有其尊嚴。我輕視無知的大眾。盧梭糾正了我。我意想的優越消失了,我學會了尊重人,認為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學能替所有人恢復其為人的共有的權利,否則我就還遠不如尋常勞動者那樣有用。”正是《愛彌兒》使得康德從一個科學理性主義者轉向道德理性主義者。在《愛彌兒》中,盧梭作為導師以自然觀念和仁愛觀念訓導和培養了愛彌兒,直到愛彌兒認識了真正的自由。而這一培育過程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歷經幼教、體育、智識和手工、人文、道德和宗教教育(博愛和公義的自然宗教,稍微偏向耶穌的登山聖訓)、愛情教育、遊學和政治教育、婚姻、背叛和寧靜。

《愛彌兒》借教育論述了似乎所有其他著作中的主題,尤其是《論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和《社會契約論》中的政治主題。可以說,《愛彌兒》是在更廣博的視野中討論了“美好生活”的話題。因此,《愛彌兒》可能也是理解盧梭政治論述的鑰匙。在盧梭的筆下,太陽還在繞著地球轉(P。220),或許這只是一個有意識的誤會,然而卻提示了盧梭的一個重大缺陷:他始終沒有找到或不太關心貫徹其理念的技術方案。考慮到類似此前的洛克和孟德斯鳩等提出的三權分立的政治技術方案已然存在,這一缺陷不能不是驚人的。雖然他將一種道德的自由觀念作為政治的基石並給出了粗糙的制度設想,但在來得及考慮其具體可行性或方案之前,盧梭已然將目光投射到政治之外的更廣泛的視野,在那裡,基督教或自然宗教的美善意識和斯多葛學派的命運意識雖然處於劇烈的衝突之中,卻都使得社會的或政治的生活相對化了。

盧梭的《愛彌兒》不僅僅糾正了康德,也糾正了我。念大學的時候我先後讀過奧古斯丁和盧梭兩人的《懺悔錄》,喜歡奧古斯丁而討厭盧梭:奧古斯丁是純潔靈魂的上主頌歌,而盧梭不過是一個有罪之人的人義論囈語。隨著歲月的流逝和人情世故,讀《愛彌兒》的時候,我才越來越認同盧梭所言,“我的年輕的朋友,你從今以後要對戲臺上的人物表示寬容,因為你現在已經變成了這種人物當中的一個了。”【677】

在我看來,至少就《愛彌兒》而論,盧梭猶如一位痴迷愛慾、剛剛落入人間的天使,帶著對伊甸園甜蜜而親切甚至有點苦澀的回憶,對凡世和社會則有著莫名的恐懼、驚惶和拒斥,徒勞地做著政治努力,而一旦他驚覺人生或許即是此世之時,他轉而在天命意識中尋獲自由。】

第一卷

在卷首的引文中,盧梭引用了塞涅卡的名言,提示說自然是人類的引導和幫助。“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偏見、權威、需要、先例以及壓在我們身上的一切社會制度都將扼殺他的天性,而不會給它新增什麼東西。”【盧梭,《愛彌兒》,李平漚譯,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頁5,下同】因此,一個好的教育就是要避開習俗,傾聽自然,而這涉及到將內在的自然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配合一致,走向自然。

盧梭說,在教育的目標之間存在衝突:“由於不得不同自然或社會制度進行鬥爭,所以必須在教育成一個人還是教育成一個公民之間加以選擇。”【9】這就出現了兩種教育制度:一種是公眾的和共同的,另一種是特殊的和家庭的。自然人完全為自己而生活,只同自己和類似的人才有聯絡;公民卻不是一個獨立的人,而只是共同體的一部分。不過,盧梭有些奇怪地說,“公共的機關已不再存在了,而且也不可能存在下去了,因為在沒有國家的地方,也不會有愛國者(patriot)。‘國家’和‘愛國者’這兩個辭應該從現代的語言中取消。”【11】但盧梭似乎仍然試圖將找到一個折中的結合兩種目標的教育方法,但重心仍然落在人身上。自然教育的物件和目標是自然人:“他首先是人:一個人應該怎樣做人,他就知道怎樣做人,而且不論對誰,都能盡到做人的本分。……在我們中間,

誰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憂患,我認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13】

盧梭的自然教育是同生命一起開始的,在描述幼嬰時,不忘提及並抨擊了婦女不願意生育的習慣以及其它:“這個習慣,在加上其他使人口減少的種種原因,已經向我們宣告了歐洲來日的命運。它所產生的科學、藝術、哲學和道德即將把它變成一個荒涼的土地。”【18】另有一處地方也流露出盧梭的悲觀,“我們同情兒童的命運,然而更應該同情的卻是我們的命運。”【24】盧梭主張母乳餵養,這主要是為了培育親子的自然情感和愛。為了實踐他的教育理想,盧梭設想自己成為一個設想中的剛出生的孩子愛彌兒(Emile)的唯一的老師,來教育愛彌兒一直到成人,藉此來陳述其教育原則。

借少兒之養育,盧梭說,與其依賴醫學,不若順應自然,活得節制而健康,死得勇敢,“人天生能夠不屈不饒地忍受痛苦,無牽無掛地死去的。正是醫生所開的藥方、哲學家講述的教條和僧侶宣揚的勸世文,使人自甘墮落,忘記了應該怎樣死去。”【36】因為城市是深坑,所以盧梭要領著愛彌兒到鄉下去生活,那裡去培養冬天洗冰水澡的習慣。

幼兒哭的時候不一定要理他,必須讓他養成這樣的習慣:“不命令人,因為他不是誰的主人。也不命令東西,因為東西是不聽他的命令的。”【56】這裡盧梭穿插了與後面的論述有關的一段話:“只有理性才能教導我們認識善和惡。使我們喜善恨惡的良心,儘管它不依存於理性,但沒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發展。”【56】

總之,

孩子是大自然的學生,而老師的職責是防止別人阻礙大自然對孩子的關心

。“多給孩子以真正的自由,少讓他們養成駕馭他人的思想。”【59】這裡有四條準則:“必須讓孩子使用大自然賦予的一切力量;”“幫助孩子一切身體的需要(智慧方面或體力方面),彌補其不足;”“幫助限制在真正有需要的地方;”“辨別自然的慾望和想出來的慾望。”【58-9】在孩子小的時候,讓“他活著,但意識不到他自己的生命。”【68】

第二卷

第一卷除了導論,還涉及到兩歲前的幼兒的培育。第二卷則涉及到第二個時期,即2-12歲的兒童。盧梭先培養愛彌兒忍受痛苦。讓慾望和能力取得均衡是最重要的,因為自然是這樣安排的。這裡盧梭也常常表現出在基督教與斯多葛學派觀念之間的搖擺,一會兒說,“想到還有一種更美好的生活將結束今生的痛苦,我們就會感到輕鬆的”【77】;一會兒又說,“在所有一切的財富中最為可貴的不是權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夠得到的東西,只做他喜歡做的事情。”【80】然而,自由只是部分的,我們擺脫不了對物和對人的依賴,後者則會使得社會陷入混亂,這個盧梭說,“如果說有什麼方法可以醫治社會中的這個弊病的話,那就是要用法律來代替人,要用那高於個別意志行動的真正力量來武裝公意。”【82】

在盧梭的《愛彌兒》那裡,柏拉圖的《理想國》復活了

要讓孩子只依賴於物,按照自然的秩序進行教育,使得“力量”、“需要”、“能力不足”等幾個詞佔據重要地位。先培育體力而不是智力,因為這符合自然秩序。盧梭認為,“本性的最初的衝動始終是正確的,因為在人的心靈中根本沒有什麼生來就有的邪惡,任何邪惡我們都能說出它是怎樣和從什麼地方進入人性的。

人類天生的唯一無二的慾念是自愛

(armour desoi),也就是廣義上的自私(amour-propre)。這種自私,對它本身或對我們都是很好和很有用處的。…它的變好或變壞,完全看我們怎樣運用和使它具有怎樣的關係而定。”【95】這時候的教育不是教導理性,而是消極的,防止心靈沾染罪惡,思想產生謬誤。

在教養小孩的時候,教師本人就應該是一個模範,要有仁愛之心、保持淳樸,謹言慎行。“大自然把這個世界造成了人類的第一天堂,你在這個世界上要小心,不要在教天真無邪的孩子分辨善惡的時候,自己就充當了引誘的魔鬼。”【101】在晚一點才教給孩子關於行為是非的概念。因為“我們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動首先是為了保持我們的生存和幸福。所以,

第一個正義感不是產生於我們怎樣對別人,而是產生於別人怎樣對我們

。”【103】應該先談權利,而不是責任。而“應當使他具備的第一個觀念,不是自由的觀念,而是財產的觀念。”【103】這裡似乎蘊含著對財產的肯定。盧梭帶領愛彌兒種豌豆來追溯財產的起源。盧梭的描述似乎表明他認同洛克的勞動財產權理論,“可以看出財產的觀念是怎樣自然而然地回溯到第一個以勞動佔有那塊土地的人的權利的。”【106】在108頁的一個註解中,盧梭強調

遵守諾言的責任感是一種良心的法律

,並且是由一切正義的創造者刻在我們心中的。

在進入了道德世界後,只有一條既適合於孩子,也對各種年齡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法則,“絕不損害別人。”【115】而教人為善如果不附屬於前述法則的話,甚至是虛偽而有害的。在盧梭調教下,此時的愛彌兒將“是一個孤獨的人,他很少同別人一塊兒生活,因此沾染他們偏見的機會也就不多。”【124】盧梭反對用寓言教導孩子,而是直接講述真理。愛彌兒到12歲的時候還不大知道什麼叫做書,不過完全學會讀書和寫字,用利益的方式來教導愛彌兒,“自然的學生,他從小就鍛鍊自己儘可能依靠自己,所以沒有經常去求助他人的習慣,更不善於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學問。”【139】先是活潑的體力,然後才是哲人的智力,“人類真正的理解力不僅不是脫離身體而獨立形成的,而是有了良好的體格才能使人的思想敏銳和正確。”【150】

盧梭教育的藝術旨在“保持其(學生)無知的狀態。”【150】應該穿肥大的袍子,而不是緊身衣。睡硬床、能隨時起來,應付艱難;種痘與否則隨情況而定。關鍵是鍛鍊感官(sensuality);擺脫對黑夜的恐懼;透過實踐學點畫和幾何;識點樂譜;簡單的口味,甚至表現出素食主義傾向;嗅覺的鍛鍊。

最後是第六個感覺,盧梭稱之為常識感(common sense),沒有單一的器官,可稱之為觀念或知覺。結果是一個“十一至十二歲的孩子,長得又健又壯,發育得非常之好。”【204】懂得財產;懂得效用的指令“如果你把這件事情做得令我滿意的話,我有機會也要做得令你滿意的。”【207】在少年愛彌兒看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興趣盎然,令人喜悅。

第三卷

此時少年愛彌兒處於12-15歲的年齡。此時體力超過慾望,是“生命中最珍貴的時期。…是到了工作、教育和學習的時期了。”【213-4】把學習的範圍限制在本能促使我們去尋求的知識。透過實踐學習一些天體物理,在這裡盧梭說太陽繞著地球轉;學地理學知識。一切不在於多,而在於獲得完全正確和清楚的觀念。力學。在論述過程中,盧梭談到了幸福,“自然人的幸福是同他的生活一樣簡單的;幸福就是免於痛苦,也就是說,它是由健康、自由和生活的必需條件組成的。道德人的幸福則是另外一回事情。”【233】慾念或興趣是指導學習的良師。避免從道德面向去理解知識的環節,而一個典範則是《魯賓遜漂流記》。

學習一些能維繫自由的手工

;通商貿易、航海的技術和科學、理解商業,在此社會的第一個法則是“在人和人或物和物之間要有某種協定的平等。”【252】這需要實定法、政府和法律。在物與物的平等中,就產生了貨幣的發明。盧梭說要透過一種利益的方式去理解這一切環節,而不要用道德原則。

在此談及了專業化和社會的必要性,由此導致的脫離自然狀態。藉此讓孩子理解社會關係的概念。這裡盧梭甚至援引了霍布斯的觀念,“既然在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厭惡感中,最強烈的是對死亡的厭惡,那麼由此可見,無論哪一個人在沒有任何其他辦法生活的時候,由於厭惡死的心理的驅使,是可以採取一切手段生活下去的。”【259】甚至夾帶著抨擊了當時的等級制度,“這個秩序是不可避免地要遭到革命的…大人物要變成小人物,富人要變成窮人,貴族要變成貧民;你以為你能避免命運的打擊嗎?危機和革命的時代已經來臨。”【260】

為了順應自然,愛彌兒應該學習最接近自然的職業即手工勞動,而不是去靠政府年金。“我要求你的不是才能,而是一種手藝,一種真正的手藝,純粹的機械的技術,做的時候是動手而不是動腦,這種手藝雖不能使你發財致富,但有了它,你就可以不需要財富。”【263】主張學一門誠實的職業,

寧可做鞋匠而不做詩人。最合適的是木匠

做了工人之後,愛彌兒就能體會到社會的不平等,也快要脫離孩子狀態了。愛彌兒已經成了具有行動和思想的人,“還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他教育成和藹與通情達理的人,也就是說,用情感來使得他的理性臻於完善。”【275】

這裡接續的一段似乎援引了洛克的認識論概念。盧梭強調了感知和判斷的區別,要作出正確的判斷。此時愛彌兒已經做好初步準備了,“他是一個要在城市中居住的野蠻人。”【279】愛彌兒知識不多,但很清楚,他愛真理甚於一切,只具有自然的知識,對於歷史、形而上學和道德則不曉得;知道人和事物的主要關係,但一點不懂得人和人之間的道德關係。懂得了個人的道德,而缺乏社會道德。“他的身體強壯、四肢靈活,思想健全而無偏見,心底自由而無慾念。…他不擾亂別人的安寧,因而可以按大自然所能允許的範圍生活得儘量的滿意、快樂和自由。”【285】

第四卷

這裡愛彌兒已經年滿15歲了,要準備變成一個男人了。這時候慾念或激情(passions)開始日益增長。盧梭說“自然的慾念是很有限的,它們時我們打到自己的工具,它們使我們能夠到的保持生存的目的。”【288】而那些奴役和毀滅我們的慾念則是從別處來的。根本的慾念是自愛(self-love),

一切其他的慾念不過是自愛的演變

。自愛是好的,首先是愛我們自己,然後愛保持我們生存的人【289】,這符合自然的秩序,但其演變沒有好處,還帶來壞處。盧梭區分了自愛和自私(selfishness),前者是自然的,後者則是在同他者的比較和虛榮中出現。自愛和愛也是兩回事,“愛不僅不是由自然產生的,而且它還限制著自然的慾念的發展;正是由於他,除了被愛的物件以外,這種性別的人對另一種性別的人才滿不在乎。”【292】

當意識超出個人的時候,愛彌兒才首先有情感,而後有善惡的觀念。這是要延長慾念在發展中經歷的時間。第一個情感常常是友誼而不是愛情,要利用之在青年人心中投下博愛的種子。而

我們之所以心愛人類,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苦難

,而不是感受到他們的快樂。“共同的苦難可透過感情把我們聯絡在一起。”【303】因此應該讓愛彌兒見識苦難,而不是虛榮的排場。這裡盧梭給出了幾個原理:同情的是苦難;同情的是我們難免遭遇的那些痛苦;同情程度取決於我們設想的感覺。盧梭說應該透過同情人民而不是貴族來激發最初的自然情感,開闊心胸。當開始懂得愛的時候,愛彌兒首先將為導師的愛所捆綁,這也為導師的進一步教育提供了權威。

這時候開始進入道德的境界。從愛和恨的情感中產生善和惡的觀念。而“‘正義’和‘仁慈’不僅不是兩個抽象的辭,不僅不是由理智所想象出來的純粹道德的概念,而且是經過理智的啟發的真正的心靈的愛(true affections of the heart enlightened by reason),是我們的原始的情感的循序發展。”【326】不是透過訴諸理智,而是訴諸良心,我們才能遵從自然法,而自然權利也以人心自然的需要為基礎。“當豁達的心懷使我把自己看成跟我相似的人是形同一體的時候,當我可以說是把自己看作為他的時候,我希望他不受痛苦,也正是為了使我自己不受痛苦;我愛他,也正是為了愛我,所以這句格言的理由存在於天性的本身,因為它使我不論在什麼地方都懷有過幸福生活的願望。說自然法完全以理智為根據,是不對的;它們有一個更堅實穩固的基礎。由自愛而產生的對他人的愛,是人類的正義的本源。《福音書》中所包括的全部道德,歸納起來就是這一條法則。”【326】

這個時候要向愛彌兒描述整個社會秩序的圖畫:在自然狀態中,“是存在一種不可毀滅的真實的平等的,…在人類社會中存在的權利平等是虛假的,公眾的勢力也有助於強者壓迫弱者,從而打破了大自然在他們之間建立的平衡。”【328】這就要幫助愛彌兒去“瞭解社會是怎樣使得人墮落和敗壞的,希望他能發現人們的偏見就是他們種種惡習的根源,

希望他衷心地尊重個人而蔑視大眾

。”【329】為了避免敗壞自己,這種瞭解訴諸歷史。

歷史也有缺陷。常常只寫壞事,而好事則無述,也有偏見的色彩。轉向古代史,因為那時偏見較少。可惜修昔底德只講戰爭,希羅多德的著作則需要鑑賞力,最後選中讀普魯塔克的著作,他研究個人,有無與倫比的細節。

這樣子的培養之後,“高貴的情操激動著愛彌兒的心靈,使他力量充沛,心底高尚。他心中充滿了對人類的愛,所以在語言中也透露了他這種心靈的活動。”【355】這樣子將自愛擴大到愛別人,盧梭使得自愛變成了美德,而“這種美德,在任何一個人的心中都是可以找到它的根底的。”【356】這樣子,博愛,公正,愛人類,愛真理都連在一起,甚至等同了。【356】

這時候愛彌兒還甚少接觸抽象概念和純粹的精神的觀念。愛彌兒到18歲的時候才開始接觸宗教,因為小孩理解不了。盧梭說不能向小孩、沒有理解力的人宣講真理,而且這樣也不會阻止得救。要等到有充分的理解力了再講授,關於愛彌兒的信仰,“我們既不叫他加入這一派,也不叫他加入那一派,而是讓他自己正確地運用他的理智去選擇。”【368】盧梭給愛彌兒講了他自己信仰的故事:忘記了宗教、逃離異鄉、良心近乎泯滅的少年盧梭為薩瓦(Savoyard)省的一個有品德的牧師所搭救和幫助,心靈被喚醒,追問牧師。薩瓦牧師說:“心靈的寧靜,在於把所有一切擾亂這種寧靜的東西都不放在眼裡。事事把生活放在第一位的人,是最不會享受生活的。而一個人如果汲汲與謀求幸福,他往往會落得極其不幸。”【375】在這番具有斯多葛色彩的話語之後,牧師陳述了自己的信仰觀念,這就是有名的“一個薩瓦省牧師的信仰自白”。這裡其實全面陳述了盧梭的宗教觀念。

薩瓦省牧師在探求後,發現人類其實很無知,於是轉而訴諸良心,即“請教內心的光明”【381】:種種看法,儘管沒有一種是明確到直接令人信服的地步,卻具有或多或少的蓋然性,在此基礎上可以做比較和選擇,並覺得Clarke有關宣告的主宰(being of beings)和萬物的施與者的觀念最靠譜。

牧師的方法是首先轉向自我反省。我存在著,有感覺;感覺的原因在外部,稱為matter;對宇宙的存在深信不疑;判斷和感覺不同,歸納和比較的能力,我是主動的有智慧的生物,“要以我能夠思想而感到榮耀…要開始觀看我身外的事物,我膽戰心驚地發現我被投入了這個巨大的宇宙之中,迷迷茫茫不識路徑,宛如淹沒在一望無邊的生物的海洋裡。”【386】

物體有兩種運動:自發和被推動;宇宙的運動有某種外在原因,“所有一切…是隻能來自一個自發的、自由的動作的。…沒有哪一個真正的活動是沒有意志的。這是第一個原理。”【389】“運動的物質就表明了存在著一種智慧,這是第二個信條。”【391】這裡使用了鐘錶匠之喻;世界是由一個有力量的和有智慧的意志統治著,盧梭稱其為上帝。

繼續反省,發現人類在宇宙中佔據第一個位置,這是因為人具有意志和能夠使用實現我的意志的工具。因為是被賜予的而感恩。但隨即發現人類苦難和罪惡。正是這些矛盾導致形成了靈魂的崇高概念。天性中的兩個本原:“一個本原促使人去研究永恆的真理,去愛正義和美德,進入智者怡然沉思的知識的領域;另一個則使人固步自封,受自己的感官的奴役,受慾念的奴役;而

慾念則是感官的指使者

。”【397】

人是複雜的。“我既覺得我受到奴役,同時又覺得我很自由

;我知道什麼是善,並且喜歡善,然而我又在做惡事。”【398】意志與感官的影響在人裡面造成衝突:“我時刻都有意志的能力,但不一定時刻都有貫徹意志的能力。當我迷惑於各種引誘的時候,我就按照外界事物對我的刺激行事…我之所以成為奴隸,是由於我的罪惡,我之所以自由,是由於我的良心的懺悔;只有在我自甘墮落,最後阻礙了靈魂的聲音戰勝肉體的本能傾向的時候,我心中才會消失這種自由的感覺。”【400】在第400頁處,盧梭似乎又說自由是一種正確判斷的能力。總之,薩瓦省牧師的第三個信條是:“人在他的行動中是自由的。”【401】我們的邪惡和可憐,源自濫用我們的才能,“

人啊,別再問是誰作的惡了,作惡的人就是你自己

。”【403】這裡頗似Augustine的自由意志思想。

善和正義分不開,是創造和維繫的力量。善就是一種無窮無盡的力量,是愛秩序而創造秩序的行為,而正義就是愛秩序而維繫秩序的行為。靈魂是無形的,“一個人在一生中只不過是活了他的生命的一半,要等到肉體死亡的時候,他才開始過靈魂的生活。”【405】盧梭不太相信對壞人的處罰是永無終止的。地獄就在壞人的心裡。

在盧梭的《愛彌兒》那裡,柏拉圖的《理想國》復活了

在對上帝的一番沉思後,薩瓦省牧師說,行為的準則“是在我內心深處發現的,因為大自然已經用不可磨滅的字跡把它們寫在那兒了。…所有一切我覺得是好的,那就一定是好的;所有一切我覺得是壞的,那就一定是壞的;良心是最善於替我們決疑解惑的。…良心是靈魂的聲音,慾念是肉體的聲音。…它是人類真正的嚮導;按良心去做,就等於是服從自然。”【410-411】轉而,牧師在各個民族和歷史的千差萬別的習俗中到處都發現相同的公正和誠實的觀念,到處都發現相同的道德原則和善惡觀,像蒙田那樣去找一些怪異現象則是異數。因此,“在我們的靈魂深處生來就有一種正義和道德的原則。…我把這個原則稱為良心。…我們好善厭惡之心也猶如我們的自愛一樣,是天生的。…良心啊,良心!你是聖潔的本能,永不消逝的天國的聲音。”【415-7】

如果良心向所有的人心都發出了呼聲,那麼,為何只有極少的人才能聽到呢?“這是因為它向我們講的是自然的語言,而我們所經歷的一切事物已經使我們把這種語言全忘記了。”【418】必須在實踐和跟隨中才發現它。“在也沒有什麼東西比道德更可愛的了,但是,為了要發現它的可愛,就必須照它去實踐。”【419】如果不是永恆的正義(eternal justice)重新把義務銘刻在我們心中,我們早就把它從心中抹掉了。至於為何會處於這種處境。薩瓦省牧師傾向於把靈魂與肉身的結合理解為一種塵世的考驗和鍛鍊,為的是準備無窮的幸福。接著,薩瓦省牧師說,把意志與上帝的意志聯合起來就能做該做的事情。

至此薩瓦省牧師陳述了一神論(theism)或自然宗教的信念。接下來就談啟示宗教。啟示宗教和教理是令人迷惑的。“我們對上帝的深刻的觀念,完全來自理性…由人來啟示,是一定會貶低上帝的。”【426】藉著薩瓦省牧師之口,盧梭似乎暗示說,特殊啟示是由於某種企圖尋求優選和恩寵的人的願望引發的。盧梭用自然宗教的原理,即良心和理性來檢測諸宗教。歐洲的三種啟示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問題是,如果真正的宗教只有一種的話,那麼所有人都應該以畢生的經歷去研究和比較各種宗教了。牧師轉向自然之書,“我決定:我既不接受啟示,也不否認啟示。…我在這個問題上始終保持一種敬而疑之的態度。”【446】不過,牧師也藉著比較柏拉圖之死與耶穌之死,特別表達了對《聖經》和《福音書》的認同和喜愛,因為沒有一個人像耶穌那樣教導和實踐了高尚純潔的道德。【447】

最終牧師把各種宗教都看成有益的制度,而真正的崇拜是心的崇拜,“真正的新就是神靈的真正的殿堂,不管你在哪一個國家和哪一個教派,都要以愛上帝勝於愛一切和愛鄰人如同愛自己作為法律的總綱。”【454】在一個很長的註解中,盧梭比較了宗教狂信和無神論,並認為前者較好。“宗教的狂信儘管是容易導致血腥和殘酷的行為,但不失為一種強烈的熱情,它能鼓舞人心,使人把死亡不看在眼裡,賦予人以巨大的動力,只要好好加以引導,就能產生種種崇高的德行;反之,不相信宗教,以及一般的好辯的哲學風氣,卻能斫喪人的生命,使人的心靈變得十分脆弱,把所有的熱情都傾注於低階的個人利益和卑賤的自身,一點一點地敗壞整個社會的真正基礎。無神論之所以不造成流血行為,並不是由於愛好和平,而是由於對善漠不關心。”【455】

到此,盧梭講完了自然宗教的道理後,回到愛彌兒本人。此時要用理性來調節和減緩其情感的susceptibility。此時,已經有很多鎖鏈捆綁著它,“理智、友誼,對人的感激之情和深厚的愛都在向他述說。”【461】愛彌兒的激情已經來臨了,怎麼辦?同他講道理,明明白白指出周圍的危險,“此前,我是利用他的無知去約束他的,而現在,就要透過他的智慧才能管住他了。”【463】培養打獵的習慣去轉移其激情;給他講欲與愛、忠貞的道理。“我不怕促使他心中產生他所渴望的愛情,…希望他專心於愛情;我將使他感覺到,兩個心結合在一起,感官的快樂就會令人為之沉迷,從而使他對荒淫的行為感到可鄙;我要在使他成為情人的同時,成為一個好人。”【478】

帶愛彌兒去尋找夢幻情人,暫名蘇菲。進入社交場合。愛彌兒就像可愛的外邦人。這時候適合根據風尚去研究人們了。這裡盧梭順便談了下美學的原則。

審美力是針對於主要非用途的物件,審美力聽命於本能

,“排除了偏見色彩的感性的美,真正的官能享受的美”。【508】過於粗糙和細膩都不好。讀有趣的書,欣賞戲劇。關注的首先是閒暇和自由,其次是健康,而不是那種放縱肉慾。審美還有一個好處,“即使我變得一點兒仁義道德之心都沒有了,我至少能保持幾分審美力,保持幾分sense和審慎細緻的心。”【517】這樣子的愛彌兒,已經準備好了去“尋求愛情、幸福和天真。”【525】

第五卷

這時愛彌兒已經年滿20歲了,一個人單獨生活是不好的。於是盧梭轉而論述“蘇菲或女人”。這裡的論述並不太吸引人,常常是老套的東西:男人主動,女人被動;“女人本來的目的是要生孩子的”【534】;盧梭強調對國家的關切源自對親人的自然的愛。“難道說我們對親人的愛不是我們對國家的愛的本原!難道說不是因為我們有那小小的家園我們才依戀那巨大的祖國!難道說不是首先要有好兒子、好丈夫和好父親,然後才有好公民。”【535】女人對男人的依賴較多,除了慾望還有生存;比較早熟;狡黠(cunning)是女性的自然稟賦;女性的行為應該受輿論的約束,而男性只須憑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女性可以對宗教了解較少,且一種樂觀而善良的理解和實踐為宜;科學和真理是女性不能承擔的。

描寫一個合意的女性,暫名蘇菲:善良,敏感,耐看而不驚豔;有唱歌跳舞的天賦,愛美德,仁德的雙親給了她美好的教養和靈魂。借蘇菲家庭的擇偶方式,盧梭主張了自由戀愛:不是父母選擇,蘇菲認可;而是由蘇菲選擇,由父母來認可。【603】雖然相互的感情最重要,還有財產、家庭等級、社會關係等方面的考量,門當戶對是較優的。蘇菲此前參加過幾次社交,不順,在身邊沒有配得上她的男人,“她要尋找的是一個人,可是所遇到的盡是猴子。”【607】

好了,盧梭跟愛彌兒一起去旅遊,盧梭的目的就是替愛彌兒尋覓伴侶。哈,在異鄉邂逅了蘇菲一家,因為投宿在蘇菲家。一見鍾情了,兩個善良可愛至極的人。準備在附近停留準備交往了,愛彌兒“情願睡在(蘇菲家)屋子外面的那條壕溝裡。”【631】聽說這會敗壞蘇菲的清譽,又想離得遠遠的。總而言之,在雙方大人的監護下,愛彌兒和蘇菲健康地交往、純潔地熱戀起來。在這裡盧梭區分了愛情與虛榮:虛榮只會像對方提出要求,而“愛情是向對方提出了多少要求,而自己也給予對方多少東西,它本身是一種充滿了公平之心的情感。”【654】

在盧梭的《愛彌兒》那裡,柏拉圖的《理想國》復活了

蘇菲耍小手段逗弄其他男士,愛彌兒神迷顛倒,搞不清狀態。然而,愛彌兒之愛蘇菲,是基於“感情、美德和對誠實的事物的愛。”【658】愛彌兒心中充滿情慾,這是盧梭開始潑冷水了。迄今的教育是在自然之路上,大自然和命運讓愛彌兒過著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但現在愛彌兒碰到了新的敵人,就是自己。“

你能夠忍受貧窮,你能夠忍受肉體的痛苦…那時候,你一切都取決於你這個人,而現在,你一切都取決於你所迷戀的事物,完全以它們為轉移

;在你開始產生慾念的同時,你使你自己也變成了你的慾念(passions)的奴隸。”【677】 “你成了你自己的放縱的慾念的奴隸…你經常在感到空虛、經常在患得患失,經常在驚惶恐懼,甚至連讓你享受的自由你也不能享受…你時時想心靈保持平靜,然而你的心靈卻一時一刻也得不到平靜;你將成為一個可憐的人,你將成為一個壞人。”【678】盧梭說,德性(virtue)的基礎是力量(power),“一個力量微弱的人之所以能夠實踐德性,固然是由於天性,但必須憑藉他的意志,他才能夠堅決果斷地去完成。”【679】德性蘊含著困難和鬥爭之意。“有德性的人是能夠剋制感情的,這樣,他才能服從他的理智和他的良心,並且能履行天職,能嚴守他做人的本分,不因任何緣故而背離他的本分。”【680】只有在剋制感情之後,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指揮自己的新,才能成為一個有德性的人。愛彌兒對蘇菲的愛慾產生於純潔的心地,不是犯罪,但是控制這種慾念卻是必要的。“任何一種慾念,只要你能夠控制它,它就是好的;如果你讓它使役你,它就會變成壞的慾念了。…你要做一個人,把你的心約束在你的條件所能允許的範圍內。”【681】

盧梭進一步說,許多痛苦來自毫無節制地追逐我們的慾念。而睿智的人對人間的苦難沉思後,則會節制。“如果你想生活得又快樂又嚴肅,你的新就只能夠去愛那永恆不變的美,你應當按你的條件去限制你的慾望,應當讓天職優先於慾望,應當把必然性的法則應用於道德的行為。”【682】盧梭告訴愛彌兒應該離開蘇菲,三個月的熱戀已經把生命的快樂享受盡了,這樣子不能持續下去,想結婚吧?瞭解夠了麼,經歷了考驗麼?而且年齡都不是結婚的時候,而且愛彌兒對於做丈夫和父親,做公民的責任都沒有考慮,還遠遠不成熟。“

當你成為一家之長的時候,你也就成為國家的一個成員了。…你知不知道什麼叫政府、法律和祖國?你知不知道你要花多大的代價才能夠生活?

”【686】這裡提示了公民是以家長的形式出現的。於是愛彌兒與蘇菲訂婚,跟隨盧梭去國外進行兩年的遊學。

盧梭談及遊學的要點。英國人就知道臨摹古蹟、法國人就知道拜訪藝術家、德國人就知道找學者,只有西班牙人會“到了一個國家便不聲不響地研究該國的政治制度、風俗和治安情形。”【694】這就涉及到政治制度教育了。應該先一般的研究政府的性質;研究政府的各種形式;最後專門研究出生地的政府,以便看看是不是宜居。這裡盧梭提示了契約論和離開國家的權利。為了好好生活,預先想好政治的事情是必要的。

盧梭說格勞修斯(Grotius)不過是個壞心眼的孩子,其實跟霍布斯差不多,兩人理論一摸一樣,前者用詩人的辦法,後者用詭辯的辦法。孟德斯鳩的研究只滿足於比較政府和比較實定法的研究,缺乏一般原理(本文由慧田哲學推送)。盧梭說政治的研究有三個困難:1。把政治的原理與比較政治結合起來;2。克服偏見和利益,“唯一要做的事情是去尋找最好的政府…目的不是為了著書立說…不是為了討好當今的權貴,而是為了樹立人權(establish the rights of humanity)。”【704】3。“當我們去從事這樣一種研究的時候(政治學),我們所需要的,並不是巨大的才能,而是對正義的真誠的愛和對真理的尊重。”【705】

接下來,盧梭利用了同期寫作的《社會契約論》勾勒了其基本政治理路。首先研究自然狀態下人的情形。盧梭說,“社會契約是一切文明社會的基礎,我們只有根據這種契約的性質,才能闡明按照這種契約而構成的社會的性質。”【707-8】契約與公共意志;政治體:作為國家、主權、整全;人民和公民。契約是全體和個人之間的相互約定,可以說每個人是同自己訂立契約。“人民作為整體來說就是主權者,而每一個個人就是屬民。”【709】

主權者有法律,法律的物件是所有公民,而條理則是針對特殊目的的。而集合的人民可以看做行政官即自己以主權者身份制定的法律的執行者。“在一個國家的屬民和主權者之間有一箇中間體,這個中間體是由一個或幾個人組成的,他們附有掌管行政、執行法律和維持政治和公民自由的責任。”【712】這一執政者即政府。行政官的三種意志:自己的、職位的、公共的。基於主權者的委託和讓與,有民主、寡頭制和君主制三種政府。三者的適用範圍與國家大小相關。

政治教育之後,就差不多成熟了。愛彌兒始終惦念著蘇菲,而帶著牽掛的心去旅遊也是安全而美好的。於是兩年之後就要回國了。之前有一番交談。愛彌兒學會要服從必然性的法則。遊學本來就是要看看“在這個世界撒謊能夠,是不是可以找到一小塊地方讓我絕對地自由自主地過我的生活”【726】,但研究發現這個願望本身就是矛盾的,人本來就不是並非完全無所依賴的。這甚至導致某種悲觀的意識。“我是把一切偏見的束縛都打破了,我只知道服從必然性的法則。…當我的手不能做工了,別人供養我,我就活下去;別人拋棄我,我就死掉好了;即使別人不拋棄我,我也是願意死的,因為死亡並不是貧窮造成的一種痛苦,而是一個自然的法則。”【727-8】盧梭說,法律也不值得完全的信任,因為“大家證實借法律的名義追逐個人的利益和慾念。…自然的和秩序的永恆的法則是存在著的。對於睿智的人來說,它們取代了成文法…不管在什麼形式的政府之下,都是沒有自由的,自由是存在於自由的人的心裡的,他走到哪裡就把自由帶到哪裡。”【728】

不過盧梭又加了一點對政治的積極看法。“一個人總是要在一個政府和法律之下才能安寧地色很難幹活。只要社會的暴力保障他不受個人的暴力的侵犯,只要他所目睹的惡事教育他要愛善…哪一個人沒有受過他居住的地方的一點恩惠呢?不管它所居住的是怎樣的一個地方,他都是因為有了它才能獲得人類最珍貴的東西:行為中的美德和對美德的愛。”【729】人還是從法律和政府中獲益,取得了道德進步。不過此處與“薩瓦省牧師的信仰告白”時的宗教熱情相比,已經洋溢著憂傷的斯多葛派的命運意識了。

之後,盧梭就把愛彌兒帶回到蘇菲身邊。他們結婚了,並且告誡他們,雖然愛情不可避免會淡去,但維繫的一個辦法是“在結為夫妻之後繼續像兩個情人那樣過日子。”【735】隱居的愛彌兒一家幸福地生活著。

附錄:愛彌兒和蘇菲 或 孤獨的人

《愛彌兒》1762年發表,Alan Bloom的英譯本僅僅遵此本。而李平漚中文版還附錄了盧梭1768年在信中提及的一個附錄。這份未曾完成的附錄是以愛彌兒給盧梭的信箋的方式寫就的,格調變得極為憂傷,完全為命運甚至痛苦的命運以及順服為基調。

一開始愛彌兒就說“我生活得很自由,我的生活很幸福…所有這一切都像夢幻似地消逝了。在我年紀尚輕的時候,我便失去了一切,失去了我的妻子,孩子和朋友,失去了所有的一切,甚至失去了和同胞的聯絡。”【742】愛彌兒回憶了過程。

在盧梭的《愛彌兒》那裡,柏拉圖的《理想國》復活了

蘇菲讓愛彌兒迷戀。愛彌兒經管了蘇菲的產業,而忘記了自己的財產,為的是享受最大的幸福,變幻無常的幸福。情深不壽,盧梭離去之後,愛彌兒家出了變故。蘇菲的父母相繼去世,愛彌兒和蘇菲的女兒也死了。幸福之所變成悲傷之地。蘇菲悲傷不能自持。愛彌兒偕同蘇菲去了巴黎居住。從此那種純粹的美德便處處面臨危險。兩個人都部分地喪失了對純潔的看護,美德蒙受了疏遠。愛彌兒不再是愛彌兒,而僅僅是蘇菲的丈夫。“兩個人彼此都在想遠遠地避開對方的監督,以便愛怎麼活動就怎麼活動。我們再也不像從前那樣結合成一個人,我們是兩個人了,因為社會的風氣使我們相互分離。”【749】這種離心離德在自由和通達的名義下是誘惑人的。

蘇菲很憂鬱,也不允許愛彌兒行使做丈夫的權利,直到一次蘇菲用令人害怕的語言說,“愛彌兒,住手,你要知道,我不再是你的了,我已經和另外一個人同宿過了,並且已經懷孕了;你在我這一生都不能再接近我的身子了。”【753】

愛彌兒崩潰,昏迷,反省自己的過失。“這是我一生之中最值得紀念同時又是最痛苦的一段時期。我所有的種種依戀全都破裂或起了變化,我所有的天職也改變了;我對一切都不再像從前那樣執著了,我可以說變成了一個新人。”【763】愛彌兒開始聽從必然性法則的支配,不怨天尤人,心靈平靜地開始工作,宛如人類當中最快樂的人。

怨恨消除之後,愛彌兒把事物安排好(愛彌兒和蘇菲還有一個兒子)之後。決定逃走,自我放逐。甚至切斷與同胞和祖國的聯絡,已成為一個世界的人。隨便乾點活,得益於以前盧梭的教導,很能隨遇而安。從馬賽坐船去那不勒斯,在船上充任水手。被海盜劫掠,在非洲阿爾及爾被賣為奴隸。但愛彌兒的必然性法則看來,表面上看自己是個奴隸,實際上是很自由的。他幹活很好,被轉手賣了幾次,因為幫助其他奴隸差點被虐待致死,但成功地領到了一場奴隸工罷工運動,改善了處境。到此突然結束。

標簽: 愛彌兒  盧梭  蘇菲  慾念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