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挑選蓋碗的正確方法,村姑陳總結3點,你都挑對了嗎?

作者:由 小陳茶事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11-01

挑選蓋碗的正確方法,村姑陳總結3點,你都挑對了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知乎: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陣子,有茶友過來反映。

說是在泡茶時,蓋碗真的是太難駕馭。

他之前在網上買了個輕便的白瓷蓋碗,據說是手工拉坯薄胎的,泥料特別好。

但在注入沸水泡茶後,他發現了一個頭疼的事。

那就是,每當注水完畢,合上蓋子打算出湯時。

蓋子與碗沿,就像正負兩級的電磁相遇那樣,牢牢吸附在一起。

想要調整出合適的出湯開口,不是那麼容易。

挑選蓋碗的正確方法,村姑陳總結3點,你都挑對了嗎?

一言概之,他遇到的蓋碗,蓋子不夠靈便。

試問,這究竟是怎麼了?

很顯然,結合茶友的表述,是整體器型出了問題。

對一個蓋碗而言,當蓋子不能做到靈活調整時,無疑是太失敗。

這也正巧應了托爾斯泰的那句話。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實用好用的蓋碗都是相似,華而不實的蓋碗各有各的缺陷!

那麼,適合泡茶的蓋碗,它們到底有哪些共性?

挑選蓋碗的正確方法,村姑陳總結3點,你都挑對了嗎?

《2》

材質上,白瓷為基礎。

村姑陳的選蓋碗經驗,堅持一個原則,不選毛孔粗大的。

簡單修正一下。

如果喝茶只是為了風雅,為了姿態好看,為了顯示所謂的格調。那麼選什麼材質都沒關係。

但如果,為了試茶、品茶、喝懂茶湯裡的香氣和滋味,那麼還是選瓷質蓋碗為上。

紫砂與粗陶做成的蓋碗,存在的共同問題是沒有上釉,毛孔粗糙。

內在的毛孔,如同海綿那樣。

挑選蓋碗的正確方法,村姑陳總結3點,你都挑對了嗎?

在泡茶時,毛孔們會紛紛化身為貪婪的大嘴。

不斷吸收茶湯裡的香氣,影響茶湯風味的純正性。

相比起來,瓷質,才是蓋碗主流。

瓷質蓋碗泡茶,有很多好處。

首先,它表面光滑,不像粗陶那樣表面坑坑窪窪,摸起來有顆粒感,人人都能接受。

其次,它的釉面光滑緊密,不吸香,不吸味,能讓茶湯的滋味得到完整保留。

能讓試茶、品茶的人,感受到原汁原味,沒有被修飾過的茶湯。

挑選蓋碗的正確方法,村姑陳總結3點,你都挑對了嗎?

再次,它的風格多元。

最簡單最基礎的素白瓷,因超高性價比,牢牢穩佔蓋碗界的頭部位置。

此外,瓷質可粉彩,可單色釉,可手繪,可寫字,可畫梅蘭竹菊,可青花,可鬥彩……

豐富多樣的選擇,完全能滿足各種性別,各種年齡段的茶客審美偏好。

最後,它的內壁顏色以白為主,以瓷白色作為背景,便於觀察干茶與湯色。

當你在泡茶時,還能輔助你辨別一款茶的品質。

且,瓷質細膩,摸起來接近剛剝殼的雞蛋,不易積下茶漬茶垢,便於清洗。

可以說瓷質,尤其是白瓷,才是蓋碗選購入門的基礎!

挑選蓋碗的正確方法,村姑陳總結3點,你都挑對了嗎?

《3》

選蓋碗時,容量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110毫升,才是標準。

在武夷山,滿大街的茶葉店、茶具店裡,都能看到這樣的標準碗。

它的容量不大不小,剛剛好。

用於沖泡8克的武夷巖茶,正好合適。

同時,正山小種、金駿眉等,作為武夷紅茶的佼佼者,也適用這樣的標準碗。

只不過,泡巖茶是投茶8克。

而紅茶是投茶5克。

挑選蓋碗的正確方法,村姑陳總結3點,你都挑對了嗎?

再到後來,發現泡5克的白茶,也相當適合。

隨後,便一直用到現在。

再到後來去景德鎮,發現當地的蓋碗,普遍都偏大。

早幾年,要想做一批110毫升容量的標準蓋碗,得專門定做。

一開始時,覺得納悶,後來也就釋然了。

畢竟,景德鎮裡常年做瓷器的師傅,他們對茶產區不瞭解。

設計出來的蓋碗,自然不適合沖泡福建的巖茶、白茶、紅茶。

挑選蓋碗的正確方法,村姑陳總結3點,你都挑對了嗎?

於是,做出來的蓋碗容易偏大。

不是130毫升,就是160毫升。

和標準蓋碗一比,顯然成了龐然大物。

這種大蓋碗,其實不適合現如今的功夫茶沖泡。

通常,只有在年代劇裡會看到這樣的場景。

老爺端起一隻蓋碗,輕巧地吹了下碗邊的茶葉,喝入一口茶,嘴裡說道,送客……

但是直接用這樣的大蓋碗泡茶,不僅過時,而且不實用。

蓋碗過大,投茶量就得跟著加大。

挑選蓋碗的正確方法,村姑陳總結3點,你都挑對了嗎?

具體是增加兩克?三克?還是五克?

這很容易讓人算暈,徹底拿捏不準茶水比例。

另外,大蓋碗的普遍弊端是,太重手。

本身的重量,和標準蓋碗比起來,已是不輕便。

泡茶時再加上水的重量,更是笨重。

拿起蓋碗倒出茶湯時,稍不留神,沒能拿穩。

容易失手打翻蓋碗,弄得一地狼藉。

不管怎麼看,還是選標準蓋碗更為穩妥!

挑選蓋碗的正確方法,村姑陳總結3點,你都挑對了嗎?

《4》

很多茶客在挑蓋碗時,容易忽略器型。

其實,一個蓋碗好不好用,器型很關鍵。

傳統那種,高高瘦瘦的器型,美則美矣,但出湯並不方便。

碗底的茶水,難以瀝乾。

而茶盞造型的蓋碗,深腹,圈足。

整體造型神似放大版的斗笠杯,上寬下窄。

這種蓋碗在用起來時,存在這樣的尷尬弊端——放不穩。

挑選蓋碗的正確方法,村姑陳總結3點,你都挑對了嗎?

因為整體上,頭重腳輕,渾身上下的重量全部集結在窄窄的底足。

整個蓋碗,好比是踩著高蹺那樣。

即便是平放在茶桌上,稍一受到外力影響,便立刻東倒西歪。

從實用性上,著實不推薦使用。

從多番對比看,適合泡茶的蓋碗,造型如下:

扁身,滾圓,闊口,模樣看起來像矮胖娃娃,敦厚可靠。

這樣的蓋碗放在茶桌上,因底盤足夠穩,可以穩穩當當放置。

且闊口的設計,便於投茶。

挑選蓋碗的正確方法,村姑陳總結3點,你都挑對了嗎?

不至於說,只有窄窄的一個口,根本放不下蓬鬆的散茶。

投一把幹茶進去,還容易灑落在外。

與此同時,“口大”的優勢,還體現在出湯上。

倒出茶湯時,滾燙的茶水順著撇口,呈現瀑布狀倒出。

用上這樣的蓋碗,即便平時泡茶動作不夠麻利的茶客,也會比平常的出湯速度快上許多。

手腳動作慢,蓋碗口大可以提供彌補。

出湯快,不易坐杯,不容易將茶湯悶濃,更能喝到濃淡適宜,鮮醇怡人的茶湯。

一連串數下來,選對造型敦厚的“大肚子”蓋碗,顯然好處不少!

挑選蓋碗的正確方法,村姑陳總結3點,你都挑對了嗎?

《5》

喝茶的過程,離不開儀式感。

好比古人的拜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拜月時,一桌一墊,香燭供品,糕點佳餚,一樣不能少。

在過去,王公貴族們在喝茶前要沐浴更衣,泡茶時更是有“江心水”與“江中水”的差別。

到了現代,雖說喝茶的流程已經一再簡化,沒有這麼多的刻板規矩。

但品茶的基本規格,還是少不了的。

挑選蓋碗的正確方法,村姑陳總結3點,你都挑對了嗎?

比如蓋碗,比如公道杯,比如品茗杯,比如杯墊,比如茶盤,比如茶巾茶夾茶匙等。

太過隨意,太過簡略, 那泡茶流程就會出現缺陷。

少了茶夾後,在大庭廣眾下,直接伸手去拿客人的杯子來燙杯,這畫面著實失禮。

又比如,正準備跟客人們炫耀自己買到的新蓋碗。

但材質器型不對,放在茶桌上就像華而不實的花瓶,一點不實用。

點滴細節,最能暴露出問題。

無形當中,就會被人默默貼上不懂茶、不專業的標籤。

畢竟,連一個實用好用的茶具都沒有,哪能談上愛茶呢?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標簽: 蓋碗  泡茶  茶湯  瓷質  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