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建盞的器型,你知道了嗎

作者:由 本心建盞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2-03

建盞之美,千變萬化

今日,建盞會將淺要介紹建盞之本——器型

希望對初學建盞的您有所幫助

對瓷器來講,器型是骨骼,釉色是肉。

如果釉色精彩,器形卻有所欠缺,使用時不僅不方便,也讓整體的藝術性留下遺憾。

就建盞而言,極富個性的釉色一直備受關注,而器型則時常被忽視。但它卻是建窯的根本所在。

建窯的產品以碗狀的建盞為主,造型的共同點是碗口大,圈足小,狀似漏斗。

謝道華先生在《建窯 建盞》一書中將建窯分敞口、撇口、斂口和束口四大器型。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四大器型各自的特點。

建盞的器型,你知道了嗎

束口

因口沿以下約1~1。5釐米處有一圈向內收束的凹槽,故名。

建盞的器型,你知道了嗎

該凹槽的作用在於鬥茶時既可以掌握茶湯的分量,又可以避免茶湯外溢。

所以,該凹槽又被稱作“注水線”。

建盞的器型,你知道了嗎

圖為黃美金大師的天外飛仙

束口盞碗腹比較深,器型飽滿,手感重,有深腹、淺腹兩種器型。常見中、小型器,中型器比例較高。

它是建盞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種,也是產量較高的建盞之一,出土或傳世品最多。

建盞的器型,你知道了嗎

圖為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耀變建盞

束口盞在歷次窯址發掘中都有大量出土,而且是建窯首創的上乘器型,也是建盞成為“鬥茶神器”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要是在現代,這個器型得一個工業設計專利,拿幾個大獎也不為過。

撇口

撇口盞,因口沿明顯向外撇,故名。

建盞的器型,你知道了嗎

撇口盞根據用途分為母盞和分盞。

母盞即調膏衝注的大碗,

分盞即用來飲茶的小盞,兩者配套使用。

建盞的器型,你知道了嗎

圖為陳葉琦師傅作品紅鷓鴣撇口盞

撇口盞相對於敞口盞有更明顯的曲折延伸,盞腹有明顯弧度。

盞腹的線條和盞口是否向外延伸是區分敞口盞和撇口盞的關鍵所在。

建盞的器型,你知道了嗎

從功能上來講,撇口盞主要用於分茶,用於將一份茶給大家分飲。

宋代除了上層社會鬥茶以外,其他絕大多數場合用到的還是分茶,而且更多的是在商業場所使用。

敞口

敞口盞,也稱“斗笠盞”,像上翻的斗笠,所以也叫斗笠杯。

建盞的器型,你知道了嗎

該器型口沿外敞,腹壁斜直或帶微弧,也有深腹、淺腹兩種器型。

盞腹是傾斜的直線或有非常小的弧度,基本都是接近直線的。

整個盞的造型很像勞動戴的斗笠,所以人們給它取了“斗笠盞”這樣一個很形象的名字。

敞口盞初入者容易與撇口盞混淆,與撇口盞器型的不同之處就是口沿敞開而不外撇,但其功用基本相同。

建盞的器型,你知道了嗎

圖為橋本大輔油滴斗笠盞

敞口盞器型變化不大,常見有中、小型口徑,偶有大型,但較少。

敞口盞容量更小,但是斑紋展示性好,所以常做口徑8釐米左右的小器型用於飲茶。

建盞的器型,你知道了嗎

圖為黃美金大師館藏級斗笠

斂口 

斂口盞,“斂”即收之意,指盞口沿向內收斂,故名。

建盞的器型,你知道了嗎

斂口盞常見中小器型,小型器的比例較高,樣式也很多,主要作為飲茶的小杯。

因造型豐滿、手感舒適等優勢,其作為飲茶小盞燒製數量最多,器型變化也最豐富,高矮胖瘦,口沿內收的程度都有所不同。

建盞的器型,你知道了嗎

圖為宋 建陽窯 黑釉兔毫盞 北京故宮藏

斂口盞外露面積小,容量卻特別大,而且捧在手裡沉穩有質感,利於靜心。

大型斂口盞有種形制也稱“缽”,專為僧侶飲茶之用,也作為供奉之佛器,出土數量很少。

建盞的器型,你知道了嗎

圖為闕梅嬌老師作品 經典油滴禪定杯

標簽: 器型  建盞  撇口  敞口  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