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蘇東坡的三首詩講透人生三境界

作者:由 心鏡不染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3-31

蘇東坡的三首禪詩,講透了人生的三個境界

生活,百般滋味。得意、失意、相知、分離,世間種種際遇,恰如一壺老酒,經過時間的發酵,變得厚重綿長。

一個人從出生開始,需得走過酸澀的青春、嘗過甜美的愛情、經過艱苦的奮鬥、受過生活的辛辣,嚐遍了生活六味,人生才完整。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一首婦孺皆知的禪理詩。黃庭堅謂之“吐此不傳之妙”。廬山是這位可愛的東坡居士的心靈故鄉,他對山是如此的迷戀:橫看、側視、遠眺、近觀、高瞻、俯瞰,對廬山諸峰奇妙的造化與形態感到意趣盎然。那縱橫倚側、遠近高低的觀察,將一個摯愛山景禪境的奇造妙化的赤子的心境畢然呈現了出來。雖然百般執著,萬分難捨,可還是弄不清它的本來面目。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你還沒有超脫,沒有跳出三界外,哪能高屋建瓴、知根達源呢!廬山是一座充滿禪境的寶山,曉得廬山真面目,也就曉達人生極境了。

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朦朦朧朧,有情人終成眷屬,糊糊塗塗,幸福得不知東西南北,為第一境界。

觀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

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是一首廣為宗門引用的理趣詩,形象地展示了未悟與悟後的境界。

青原惟信禪師有一段著名的禪話: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表現了一個達者先入小乘禪境,再入魔境,爾後臻抵大乘聖境的過程,也是這首禪詩最好的註腳。

廬山煙雨風光與浙江的錢塘潮,都是聞名天下的勝景,多少騷人墨客為之傾倒,揮毫潑墨,這等名震宇內之寶地不親自去見識一番,是會抱撼終身的。可是到過之後,卻發現沒什麼特別,依然是廬山煙雨與錢塘浪潮。悟前千般恨難消,千念萬慮,放舍不下,把那廬山煙雨與浙江潮,把那須實證的佛性禪心,看成非我的存在,其實大謬;等到大悟後,放下諸念,才明白那勝景亦不過是佛心我心的微妙體現而已,佛性在悟前悟後未曾有絲毫改變,依然是廬山煙雨浙江潮,只不過覺者開了天目,獲得了大智慧而已。

廬山煙雨浙江潮,是理想的目標,每個追求者都為之魂縈夢繞,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一睹為快。如果追求受挫,則此心決無安定之時。等到有朝一日,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欣賞了這兩個地方的景緻後,這才覺得它們雖然美麗,卻似乎並無特別之處。感嘆:“不過如此!”

人到中年,

“廬山煙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休。

及至歸來無一事,

廬山煙雨浙江潮。”

天天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婆婆媽媽加娃娃,迴圈往復,漸至平淡,為第二境界。

贈東林總長老

溪聲便是廣長舌,

山色豈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

他日如何舉似人。

首二句表現詩人對佛性禪理的透悟,尾二句表現自己對法門聖境奧妙無窮的證悟。

溪聲與山色,其清澈明麗,無非是純淨無垢的佛性禪心的妙現;那溪光山影,在迷離的夜色中,在覺者的心目中,簡直就是在頌唱著玄妙無際的八萬四千法門,其博大精深、歡暢愉悅,我怎樣才能向他人表白呢?!說什麼“舉擬他人”,這分明是透達禪境的東坡居士的一句反問! 因為禪宗是主張不立文字的,故禪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可自證、不可他求,即所謂“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滯句者迷”。

及至晚景,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靜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

他日如何舉似人。”

少年夫妻老來伴,搭幫過日子,“色即空,空即色”,什麼都看透了,為第三境界。

標簽: 廬山  煙雨  禪境  浙江  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