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徽州的文房四寶

作者:由 摸頭長不高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6-04

筆墨紙硯,有著“文房四寶”的雅稱。說起安徽的文房四寶,當然首推宣筆、徽墨、宣紙和歙硯,它們幾乎是中國文房四寶的代名詞,就像是天賜神物,須臾難分,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個比較系統的文房體系。

徽州的文房四寶

宣筆的最初由來已難考證,但其自問世後就被視為珍品,而且從魏晉到唐宋一直被列為貢品。宣筆有著毛純耐用、剛柔適中、尖圓齊健等特點。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唐代書法家柳公權都先後寫過《求筆帖》,分別向當時的宣州制筆名家陳氏和諸葛氏求筆。白居易、蘇東坡、歐陽修、梅堯臣、黃庭堅等唐宋文人,也都寫詩讚頌宣筆之佳。在今天的阜陽,有著數百年曆史的阜陽臨泉譚筆,也是文房一寶,年產20多萬支300多種,啟功、沈鵬、範曾、韓美林等使用後,都曾讚譽有加。

徽州的文房四寶

有筆,得有墨。“千金易得,李墨難求”,譽滿天下的徽墨,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徽墨主要產地歙縣,舊有“墨都”之稱,為全國制墨中心。南唐時,創制徽墨的奚超、奚廷理父子,也因此獲賜國姓,所制的墨名為“李墨”後因歙州改為徽州,而改稱徽墨。明清兩代,徽墨名家奉出,製作精巧奇麗,,尤其是清代曹素功、汪近聖、汪節庵、胡開文為制墨四大家,名重一時。

徽州的文房四寶

下筆有紙,紙壽千年。在故宮博物院裡,唐代畫家韓混用宣紙所作的《五牛圖》,至今如新。一張宣紙,看似柔軟無力,卻有著驚人的力量。安徽的造紙,素有傳統。涇縣的宣紙,身份高貴,適宜在上面作傳統書畫;潛山的桑皮紙,柔韌耐蝕,裝裱在故宮的倦勤齋裡;巢湖地區的粉蠟箋,復活了曾經的傳說,古代是皇室寵兒,今天也非一般人能輕易見到。宣紙也完全依靠手工製作而成。有人嘗試用現代科技方法來改進工藝,試圖減少手工操作程式,但到現在也沒有成功。相當-部分環節是依靠日積月累的經驗掌握,甚至無法用語言文字來形容。

宣紙被稱為“紙中之王”,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搓著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且不易蛀蝕,利於長期存放,為歷代書畫家所推崇。

徽州的文房四寶

歙硯石材形成於10億年前,比端石久遠,平均硬度也高,且有“多年宿墨,一桌即瑩”特色,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都視為珍寶。作為我國四大名硯之-,歙硯石質堅潤,呵氣可研,研如磨玉,發墨如油,紋理縝密。其品種有眉子、螺紋、金星、金暈、魚子、玉帶等多種,一般以青色、綠暈、多金星為上品。歙硯的珍貴還體現在其雕刻上,山水、樓臺、人物、詩文等都可精雕細刻於上。今天的硯雕名家,絕技驚人,佳品累累。

標簽: 徽墨  宣紙  宣筆  歙硯  有著